回覆列表
  • 1 # 北疆同心聊歷史

    這個題目是指漢王劉邦和楚霸王項羽在秦朝滅亡後,只進了三年逐鹿中原的戰爭,就取得了統一天下建立西漢王朝的勝利。而劉秀為什麼需要用十餘年的時間,才得以建立東漢王朝。

    漢王劉邦

    其實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中一個是形勢的順逆所致,而另一個則是實力的強弱導致的。首先來看楚漢爭天下時的形勢,楚漢雖然只進行了三年多的爭霸戰,然而各方勢力的角逐,早在秦未天下大亂之時便已經展開了!

    因此無論是劉邦的勢力集團,還是項羽的勢力集團,早就藉助於有利的形勢構建起了完善地領導團隊,以及可靠的根據地。而其他勢力集團都是無法同他們二人對抗的。所以才會遊離於楚漢之間,他們先依附於楚霸王項羽。隨後卻因項羽的失策以及暴虐和猜忌,導致逐漸失去了諸侯的支援,使其轉而又歸附於漢王劉邦。

    最後劉邦集合了天下諸侯之力,一齊向項羽發難,終於在垓下之圍中徹底消滅了楚國的力量,並迫使項羽在烏江自刎。從而大致底定了天下,為漢朝的建立提供了有力保障。故而劉邦得以建立西漢王朝,基本上是水到渠成的事兒,是有天時(秦未大亂)、地利(富饒的關中、漢中及蜀地)人和(蕭何、韓信、張良的效忠,以及各地諸侯的支援)的加持的。正所謂順天理、應人心,必得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西楚霸王項羽)

    反觀劉秀建立東漢王朝時,需要面對的形勢卻要複雜得多:王莽雖然在歷史上留下了纂漢之名,然而在事實上他卻是依靠類似“和平演變”的方式,兵不血刃地一步步竊取了西漢的最高統治權,最終建立了“新”朝,因此王莽對天下的統治是存在著所謂“名正言順”的成份的,所以他的統治也就比較穩固,否則他的新朝也不可能存在十幾年!

    假如不是王莽胡思亂想,濫搞復古改制以及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和天災降臨的話,可能王莽的統治還會更久些。而那也就不可能有劉秀崛起的機會了,更不要說推倒王莽建立東漢王朝了!然而王莽卻是個假仁假義沐猴而冠的傢伙,在他的折騰下天災人禍並起,從而敲響了新朝滅亡的喪鐘!

    (光武帝)

    於是便先有綠林軍起義,並吸引到了劉秀兄弟等漢室後裔的加入。後有赤眉軍以及其他義軍的揭杆而起,正是在這些人的共同打擊下,才動搖了新朝勢力的統治基礎!隨後綠林軍擁立的更始帝,攻克長安殺死了王莽並取代了王莽的統治。而此時的劉秀只不過是更始帝派往河北的一名招撫代表而己,他的實力不強、勢力也不大,所以還需要成長的時間才能夠崛起。

    故而夾在綠林軍、赤眉軍和王郎軍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割據勢力之間的劉秀,其處境其實是很困難的!只是後來他成功了,人們才驚呼他為所謂的“位面之子”!其實哪兒有什麼位面之子啊?劉秀也是透過不餒的意志與堅韌的精神,再兼以善於用人的能力,以及能夠吸引人才的個人魅力,才得以用了十餘年的時間陸續掃平群雄,重新統一了天下啊!

    (東漢疆域圖)

  • 2 # 看不見的角落

    這個問題非常好涉及到了兩漢建國之間的不同。這個問題主要是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劉邦統一戰爭確定為三年主要是從劉邦受封漢王開始算起。

    如果要從斬蛇起義開始算起,前後時間也有八年左右。實際上,劉邦面對的問題要比劉秀簡單很多,劉邦當漢王時期,天下一共有漢王劉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陽、韓王韓成、殷王司馬邛、代王趙歇、常山王張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遼東王韓廣、燕王臧荼、膠東王田市、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多達十八個諸侯,加上項羽,天下的勢力被分割成為了十九份,劉邦可以逐個擊破,最後再來圍攻項羽。

    可劉秀面對的是劉玄,劉盆子,王郎、劉永、張步、李憲、彭寵、盧芳,隗囂、公孫述等十位地方勢力,敵人的減少意味著力量的增加,而且這些割據勢力有一些不是同時存在,而是前後相替。這就導致劉秀面對的敵人每一個都有相當強大的實力,想要實現國家統一實際上非常困難。

    第二,劉邦成為漢王之前就已經有非常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完備的文臣武將集團,但是劉秀的雲臺二十八將集團的真正完善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史書上記載:“及至王莽篡位,頻起刀兵、亂興古制。禮崩樂壞,士失其德;朝令夕改,民苦於政。不數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荊州起綠林、齊魯畫赤眉。光武帝劉秀與其兄劉縯亦舉事南陽。秀之為人智深勇沉、胸懷韜略;開心見誠,知人善任。後戰昆陽、破蒲陽;清隴右,平巴蜀。蕭王之名威揚四海,而漢室中興。當是時,名臣雲集,驍將雨聚。君臣同心,始艱危,終克定。永平中,漢明帝劉莊圖畫開國諸勳於南宮雲臺。計二十八人,史稱“雲臺二十八將”。

    值得注意的是,在劉秀的成名之戰“昆陽大戰”中劉秀的身邊根本就沒有上述的雲臺二十八將,劉秀可以說是完全依靠一己之力打下了昆陽之戰。雲臺二十八將中排名第一的鄧禹是在劉秀平定河北之後才跟隨在他身邊的。而且,劉秀早期一直是和兄長劉演在一起,兄長被冤殺後才真正獨立,所以,劉秀的成功要比劉邦用時更長。

    文:經典守望者

  • 3 # 飛花逐月大帝

    首先,西漢統一戰爭,實際上說的就是楚漢戰爭,也就是劉邦的漢軍與項羽的楚軍之間的爭霸戰,誰贏了誰就統一了中國。這場統一戰爭,自漢元年(公元前206年)至漢五年(公元前202年),打了五年,並不是三年。東漢統一打了十二年。

    為什麼西漢統一隻用五年,東漢統一用了十二年,這和二者所處的歷史階段、力量對比等天下大勢的變化有關。

    我們先看看楚漢爭霸的情況:

    漢元年,西楚霸王項羽強勢進入關中,殺子嬰及秦宗室等,然後強制分封18路諸侯王,把首入關中的劉邦封為漢王,封地為漢中和遙遠的蜀地,而不是楚懷王承諾的關中王,楚漢之間的矛盾便日趨於公開化。待後項羽殺了義帝楚懷王,劉邦以為楚懷王報仇為名,開啟了長達五年的楚漢之爭。

    雙方力量的對比變化

    自從開啟楚漢之爭,隨著戰爭的進行以及民心向背的變化,雙方的力量對比也在逐漸變化之中。劉邦由於施政方針正確,經過漢中韜晦、還定三秦、下邑畫謀、京索之戰、井陘之戰等等一系列的謀劃與爭奪,從最開始的弱小、勢單力薄逐漸發展壯大,跟隨著眾,慢慢的主導了戰爭的形勢與走向,對項羽的勢力形成了痛擊與追打之勢;項羽則由於暴虐失去民心,在一系列與劉邦的戰爭中一步步失利,從強大慢慢的變成孤家寡人,一步步的從強勢、相持到被漢軍追著打,垓下之圍後最終在烏江自刎,以失敗告終。

    在楚漢之爭的過程中,那些項羽分封的諸侯王,從開始都圍著項羽轉,在看清了項羽的本質與形勢的變化以後,除了被消滅的,其他那些有戰略眼光的,基本上都投入了漢軍的懷抱。力量此消彼長,劉邦也從開始僅有趙歇、陳餘追隨,基本上是和項羽單打獨鬥,發展到項羽的追隨勢力反叛到漢營,只剩下士氣不振的楚軍被劉邦帶領的群狼圍攻,項羽在短短五年時間內被劉邦滅掉也就可以理解了。

    需要注意的是,之所以是楚漢戰爭,而不是其它的,是因為除了項羽與劉邦的勢力可以一較長短外,其它那些諸侯王的勢力和二者不是一個數量級,根本沒有資格爭霸天下。

    總之,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項羽就是例子。

    我們再看看東漢統一時期的情況:

    劉秀之所以用了長達12年的戰爭,才統一天下,和當時西漢末年王莽新朝滅亡後的複雜局勢有關。

    王莽末年,天下大亂,起義此起彼伏,而且各種勢力紛紛登場。建武元年(25年)六月,劉秀在鄗南(今河北柏鄉)即帝位。此時劉秀面臨是什麼樣的形勢哪?

    劉秀稱帝后,僅據有中原(今河南、河北大部和山西南部)地區,地盤可謂小的可憐,我們再看看他的四周,東有張步、董憲、劉永、李憲等,南有鄧奉、秦豐、田戎等,西有公孫述,西北有隗囂、竇融、盧芳,北有彭寵,及活動於黃河南北的赤眉軍等,一個個勢力都不弱,虎視眈眈的盯著劉秀,都想打敗對手當皇帝,可以說劉秀真的是亞歷山大。

    但劉秀就是劉秀,位面之子的榮譽並不是浪得虛名。審時度勢,劉秀根據形勢,確定了“先關東,後隴蜀”,由近及遠、各個擊破的戰略戰術政策。根據這個策略,劉秀大軍一步步的開啟的局面。

    先是消滅劉永集團、張步集團,董憲集團和李憲集團,穩定了洛陽東部局勢。

    接著平定了南部鄧奉、董沂、秦豐和田戎等割據群雄。

    接著消滅了消滅赤眉軍以及燕薊彭寵集團、隴西隗囂集團,直到最後消滅割據蜀地的公孫述集團,至此,歷時十二年的鐵血統一戰爭落下了帷幕。

    在戰爭的過程中,劉秀身邊也集聚了大批文臣武將,最有名的就是“雲臺二十八將”。

    劉秀可以說是白手起家,從開始的在更始帝手下混,到決裂單幹,一步步走的都很艱難,但他就是憑著強大的意志力和正確的戰略戰術,最終戰勝了那些比他強大得多的起義軍和軍閥割據勢力,取得了統一戰爭的勝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羽和項羽在性格上有哪些相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