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方圓讀書
-
2 # 輕易不打臉
那我們先看看項羽自己是怎麼說的:“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日無一人還,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而見之”。
其實項羽臨死前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失敗之處了。項羽最早跟隨項梁率領八千子弟起兵反秦,屢戰屢勝,殺楚王自封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然而隨著勝仗越打越多,項羽能夠信任的人也越來越少。叔父項梁戰死,八千子弟無一人還,范增也離他而去。沒有了值得信任的人,任何一場失利都能上項羽的部眾分崩離析。
反觀劉邦。劉邦出身亭長,出兵反秦時身邊只有三五個同鄉一個老婆以及幾十個犯人。但劉邦卻沒有放棄過任何願意跟隨自己的人。韓信曾經當過逃兵,蕭何把他追回來以後劉邦一樣委以重任,直到後來韓信已經成了漢朝統治的威脅劉邦也沒有下決心殺他。劉邦不可能像項羽一樣幹出“破釜沉舟”這樣的事來,劉邦是很惜命的,不但惜自己的命也惜別人的命。
所以說,項羽老家的人不肯投降漢軍,見到項羽頭顱才放棄抵抗。其實他們要是見到項羽本人,投降的可能還會快一點。
-
3 # 白羊白不白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一首詩。以她的角度,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是最好的結局。
但對於這個問題,我想站在項羽的角度來回答,為什麼當時可以過江東,但卻選擇了烏江自刎呢?
秦朝末年,朝局動盪,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最終因為百姓承受不住這樣的重負,各地揭竿而起,準備推翻這個腐朽的王朝,由於秦朝當時統治者昏庸無能,加上有奸臣作祟,很快秦朝就被滅亡了。當時決定秦朝走向滅亡的一場著名戰役就是鉅鹿之戰,當時的統帥便是西楚霸王項羽。雖然滅秦的主要功勞在項羽,但是由於劉邦搶先一步到達咸陽,所以為後來的劉項之爭留下了導火索。
最終,項羽和劉邦爆發了戰爭,並且在垓下決戰,項羽雖然戰鬥勇猛,戰場上無人可敵,但是可以說是有勇無謀,而反觀劉邦,帳下謀士無數。惡戰之後,項羽一方損失了很多將士,糧草也缺乏。劉邦依然擁有幾十萬大軍,項羽自知已經毫無勝算了。
就帶領部下,乘夜突圍,後來被劉邦發現,一直派兵追殺,逃到淮河一帶,迷了路,還被老農指路指到沼澤去了。最終被劉邦的部隊追上,就這樣邊打邊跑,一直逃到烏江,項羽身邊只剩下幾十將士,而劉邦的追殺部隊有幾千人。在這種情況是當時項羽沒有聽從烏江亭長的建議,回到江東,修生養息,東山再起,而是選擇了烏江自刎。
這就是當時大概的一個過程,透過回顧這個過程,我們發現項羽其實一開始在知道自己沒有能力再抗衡劉邦時,沒有想過自殺了卻一生,不然他也不會選擇突圍,在被強兵追殺時,奮力抵抗。但為什麼到了烏江之後選擇了自殺呢。
我覺得當時項羽的內心肯定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時跑到烏江邊,聽到烏江亭長勸說,江東才俊多,可先回江東,再重整旗鼓。項羽可能想到的不是東山再起,而是想到自己最初起義之時跟隨著自己的江東子弟們,現在都已經戰死沙場,再也回不來了,而他就是江東父老的罪人,實在無顏回到江東面對他們。再加上現在劉邦現在可以說已經獨霸天下,很難再有勢力可以擊垮他,就算他能回到江東養精蓄銳,待時機成熟再次西進,但是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這段時間劉邦會任其發展嗎。到時怕是會因為自己連累整個江東。與其會給江東帶來災難,不如一死了之來保全江東。就是因為這樣的想法,最終楚霸王項羽選擇了自刎於烏江。
但是我認為還有重要的一點,作為一名優秀的將領,戰死沙場對他來說才是最終的歸屬。也是最符合項羽英雄氣概最完美的結局。所以才會有”人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佳句一直在傳頌,才會有霸王項羽的故事一直在被人們流傳。
-
4 # 趣聞環球錄
一、項羽年輕氣盛為了保住名譽,無顏面對江東父老。
二、他應該是不想讓戰火蔓延到江東,所以選擇在烏江邊自刎。
-
5 # 鵬程好物分享
項羽一次失敗就認輸的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貴族的比較強大的自尊心,還有他從起兵以來一直勝利,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幾乎沒有失敗過,不管與誰戰爭,他都是勝利的,但是他的勝利在稱西楚霸王之前,他的事業越來越大,在稱西楚霸王之後,他的事業就越來越小!
最大的原因還是項羽沒有定下自己最終的志向,自己的大志,自己最終是要幹什麼是要爭奪天下還是割據一方,而且他從來不知道如何治理一個地方!他沒有蕭何這樣的人,他也不屑於用蕭何這樣的人,他的腦袋裡面,只要我佔有了就可以了!
沐猴而冠的故事,錦衣夜行的故事也都是項羽的故事,短視,沒有想劉邦一樣要做天下的皇帝,治理天下的大志!
正是因為項羽是一個勝利走向一個勝利,從無敗績,地盤從越來越大的從無敗績到地盤越來越小的從無敗績,項羽從來不去思考自己的戰略是不是有問題,也讓項羽就像一個成績一直很好的孩子一樣,最後上了名牌大學,或者上了研究生,結果一次打擊就覺得無臉再見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父老鄉親,最後跳樓自殺!
項羽也是如此一次次的勝利讓他的自尊心越來越強,一次的失敗,他就覺得自己無臉面見江東父老!自殺身亡!
回覆列表
我是方圓,我來回答;
楚漢戰爭到了最後關頭,項羽帶著自己僅有的一點人馬逃離了劉邦的包圍圈。此時的項羽手下只有八百餘騎,但即便如此,一路上斬將奪旗,硬是突破了劉邦的包圍圈,逃到了烏江邊上。
而此時,項羽的身邊也只有二十多人。可以說此時的項羽已經是窮途末路。
就在項羽躊躇之際,烏江邊上一亭長朝著他大喊道:
“項王快快上船前往江東,江東雖小,但是也算是幅員遼闊,您到了那兒一定可以東山再起的,你趕快走吧!”
但是項羽說道:
“這是老天爺要讓我死,我怎麼能渡江呢?再說了,我要是渡江,我又有何面目面對江東父老呢?”
說完,項羽下馬準備和漢軍做最後的決戰,他殺紅了眼,身上負傷十幾處,最後終無力迴天,在烏江邊自刎而死。
那麼問題來了,項羽為何不前往江東,以圖東山再起呢?而偏偏要選擇自殺這一“消極”的行為呢?難道正如他所說的,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嗎?
唐朝大詩人李牧就曾有詩言說: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選自杜牧——《題烏江亭》站在杜牧的角度來看,項羽完全是可以渡江的。為何呢?因為在杜牧看來,自古戰場之上,勝敗乃是兵家常事,一次失敗也不代表次次失敗,更何況你項羽還這麼能打,幾十年來敗仗就沒打過多少,勝仗倒是打了一大堆。
所以,憑藉著自己的軍事才能,應該渡過江去,重整軍備,日後再戰。
要知道,江東子弟都是俊傑,此地人才輩出,到時候捲土重來也還是很有可能的。大丈夫就應該能屈能伸,一次小小的失敗的確算不了什麼,只要能從失敗中走出來,並能總結失敗教訓,那麼日後成功也是很有可能的。
但顯然項羽並沒有這樣做,他還是選擇了自刎,為何呢?因為他要保留自己的英雄形象。什麼英雄形象呢?我們來看看李清照在她的《夏日絕句》中是怎麼說的: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按照李清照的說法,項羽堅決不肯渡過烏江,反而選擇自刎,實際上是一個英雄完美的體現。因為在李清照看來,項羽就是因為不肯渡過烏江而選擇自刎,這恰好就驗證了他那所謂的錚錚鐵骨,因此才被後人所尊重。所以也就是自然成了“人傑”和“鬼雄”。
從杜牧和李清照的觀點來看,確實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還是沒有將項羽為何不肯渡江的原因說明白,只是說了“渡”與“不渡”後的結果,其原因還是很模糊的。
那麼,項羽不肯渡江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在我看來,有兩個原因;
第一:道德因素的考量項羽和劉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劉邦的帝王之相和其手段比起項羽來的確要高很多,但是劉邦卻沒有項羽有“義氣”。這裡的義氣可不單單是對兄弟,對部下的義氣,而是“利”的反面。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此時在烏江的不是項羽而是劉邦,劉邦會過江嗎?當然會,為何呢?
要知道,曾經劉邦在逃亡的時候,為了給車子減輕重量而把自己的女兒扔下車去。
面對這樣生死存亡的時刻,劉邦肯定會選擇渡江而去。
當然了,劉邦身上這一系列習性,實際上都與他的出生有關,他是一個生活在底層平民,其身上的“自我主義”自然要強一些。但同時,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生活經歷在很大程度上也練就了他獨特的領導魅力。當然了,這是後話。
但是反觀項羽就不同了,項羽出生於楚國貴族後裔,從小就接受著貴族式教育,雖然最後和劉邦一樣走上了艱難的創業之路,但是兩人的境遇和世界觀大有不同。
在項羽看來,死亡並不可怕,但是一定要死得有價值。再說了,項羽和秦國有血海深仇,他起身抗秦是為了復仇大業,而這個劉邦和秦國本身並沒有什麼大的糾葛,相反秦國還對劉邦有恩,給他個官做。
所以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劉邦反秦是為“利”,而項羽則是為“義”。
最後項羽兵敗後沒有選擇渡江,而是選擇自刎,這樣的行為,其實在他看來,此刻自己的夢想已經完成,暴秦被推翻了,那麼自己“義”已經完成。而和劉邦開展的楚漢之爭無非就是利益之爭。
但這還不足以撼動自己高貴的心靈,烏江岸邊自己也是有尊嚴的死去,這其實是很有價值的。
第二:江東人民的意願杜牧說:“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但是江東人民就真的會再支援他嗎?難道江東人民看不到連年不斷的戰爭已經使得他們的生活日益下降了嗎?
在者,劉邦的漢政權已經崛起,已經是目前中原大地上最強的統治者,而項羽偏居一隅,難道不會被征討嗎?
為此,王安石還曾有詩言: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選自《烏江亭》王安石認為,江東子弟已經是疲於征戰,他們已經不願意再為項羽賣命,終而實現他的什麼復仇夢了。所以,項羽就算是去了江東,但恐怕也沒有人會再聽他號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