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掌心記

    中華文化淵源流長,許多成語背後都有非常有趣的歷史故事,江郞才盡”、“夜郎自大”就是這樣的。

    先說“江郞才盡”這個成語,比喻一個人的文采思情衰退。

    江郎,就是南朝時期的大政治家、大文學家江淹,此人一生有個非常奇特之處,就是官場失意時,文才飛揚,官場得意後,才思枯竭。

    江淹雖家境貧窮,但很好學,六歲能詩,少年成名,20歲就憑藉文才聲名,被召入宋建平王劉景素幕府,開始其政治生涯,一生歷仕南朝宋、齊、梁三朝。在宋朝任職時不是很順,主要是文書之類的小官,而且被牽連入獄,卻寫出了《恨賦》、《別賦》這樣的千古奇文。

    江淹不僅文章寫得好,是南朝第一賦家,在政治上更是精算師,每次都能跟對人,而在官場上平步青雲。

    宋末大亂,他跟對了齊朝的開國皇帝蕭道成,被招到朝廷作官,官至吏部尚書。到了齊朝末年,他投奔蕭衍,成為梁朝的開國功臣,官至尚書左丞,獲封醴陵侯,權傾朝野。

    江淹的大量作品基本上出於在宋朝,到了齊、梁,特別是任齊朝代御史中丞後,編出“夢中還筆”、“文通殘錦”這樣的故事,主動罷筆,專心政治,因而背上"江郎才盡"的名聲,被後人譏笑。

    其實,我們如果從生於亂世的江淹來考察,也許江淹是想透過罷筆,藏其文才,示拙於世人,以保全其富貴的一種人生智慧而已。

    再說“夜郎自大”,比喻沒有見過大的世面,見識淺薄卻又妄自尊大。

    “夜郎自大”的故事首見於司馬遷的《史記》。話說漢武帝時期,文治武功,國力強盛,開始南下的領土擴張。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漢武帝派遣使者番陽縣令唐蒙出使南越,發現從夜郎來的枸醬,得知可以通夜郎以制南越國,因此,武帝派唐蒙出使夜郎。

    夜郎國位於今天貴州西部的赫章縣一帶,據司馬遷在《史記》記載:“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可見夜郎國作為當時西南夷“最大”的國家,其首領夜郎侯面對遠隔千山萬水,聽所未聽,聞所未聞的大漢帝國,以及好像外星人來臨的大漢使者,以出了“漢孰與我大”的千古一問,而成就了“夜郎自大”這個後來家喻戶曉的成語。

    其實,也許夜郎並不是自大,只是他們因為古代交通不便,處於封閉狀態中的夜郎國,透過同漢朝“比大”,獲得地理上的感性認知,來表達瞭解外面世界的渴望而已。

  • 2 # 超越愛影視

    看到這個成語,大多人應該都認為,夜郎是個人名,其實不是的,他是一個國家的名字,那夜郎自大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呢?

    漢朝時西南方有一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土地面積很小,人口也少,物產也少,但是由於臨近的國家都沒有夜郎國大,從沒有離開過國家的國王就以為自己所統治的國家是天底下最大的。

    漢武帝元狩元年,張騫出使大夏國歸來時,看到邛都有賣布帛與竹杖的,便讓人詢問東西是從哪裡地來的,那人回答說是在身毒(印度),張騫便上奏給了漢武帝。

    漢武帝就想開通與身毒國的貿易往來,於是命令王然於、柏始昌、呂越等人尋找前往尋找身毒,但被昆明國阻攔沒有去成。

    使者便先後去了滇國和夜郎國。兩個國家的國王都問他,漢朝和我的國家相比,哪個大?

    司馬遷便把這個故事記錄在了《史記·西南夷列傳》。

    (夜郎自大)比喻人無知而狂妄自大。

  • 3 # 方言講史

    翻開《中國成語大辭典》的“夜郎自大”的詞條是這樣說的:《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著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比喻妄自尊大。因為貴州為古夜郎地,所以“夜郎自大”就和貴州聯絡在了一起。對此,許多人就把《史記》所記和“夜郎自大”等同起來。事實上,自明代萬曆以前,典籍中所記夜郎問題,幾乎都是照錄《史記》原文,而無“夜郎自大”之稱。顯然,“夜郎自大”並非司馬遷加給貴州的。

    “夜郎”與“自大”“妄自尊大”意義相關的最早材料出自王世貞。萬曆三年(1575)王世貞作《答趙中丞良弼》有“鄙人倘遂信之,得無令人作夜郎王觀乎。一笑,一笑”之語。這是以“夜郎王”自嘲。又萬曆四年(1576)春作《初春偶成自嘲》,詩曰:“一城如斗大,人笑夜郎王。”王世貞《藝苑卮言》卷四《國朝詩評》中評論明代一百二十多名詩人,其中有“楊君謙如夜郎王,小具君臣,不知漢大”之語。又明茅元儀《石民四十集》卷九十四《與馬仲良民部書》(萬曆四十一年癸丑,即1613年)記載:“四夷君長,守一隅以奉正朔,亦不敢夜郎問漢大也。”從王世貞和茅元儀的記述來看,“夜郎”和“妄自尊大”意義相關聯應該在嘉靖、萬曆年間就開始形成了。

    “夜郎自大”一詞最早見於明安世鳳的《墨林快事》一書,其卷七“李後主”條言:“既非奇而銓甄,又非據夜郎自大,而一時佞諛之口,因而噓之。”此條後記時間為“天啟甲子七月晦”,天啟四年,即1624年。又《天啟實錄》卷八十一記天啟七年(1627)二月乙巳(初八)薊遼總督閻鳴泰疏亦用“夜郎自大已久”之語。明戴澳《杜曲集》卷十“書潘嘉客墨譜後”記“能復夜郎自大耶”。其署己巳年,即明崇禎二年,亦即1629年。此時“夜郎自大”為“妄自尊大”的義項已經形成,並被廣泛使用。周文鬱崇禎十二年(1639)始成書的《邊事小紀》卷四《毛大將軍紀略》篇有“雄視海外,夜郎自大,信口而談,罔識忌諱,其跡固有可誅者”之語。可見“夜郎自大”一詞在天啟年間被廣泛使用。

    夜郎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建立的一個政權,大概活躍在春秋時期到漢武帝時期這個階段,夜郎國的人大部分屬於蚩尤的後裔,由苗族、彝族、土家族等民族組成。夜郎過在歷史的長河長河中可以說是曇花一現,但是夜郎國卻留給後人很多神秘難解的謎團,至今,夜郎國的都城在哪裡都不能下定論。不過隨著考古的發現,夜郎國的許多神秘面紗正一步步被揭開。

    夜郎國第一次登上歷史的舞臺,被中原所熟知是在楚襄王時期,楚襄王發兵出且蘭(今天的貴州省福泉境內),夜郎敗。這是夜郎國第一次在歷史的舞臺上出現,隨後的幾百年間,夜郎與中原地區的交往頻繁,學到了中原地區的很多東西,逐漸發展為西南地區的第一大諸侯國。

    關於夜郎國的記載,最詳細的還是司馬遷的《史記》,《史記》中有記載:“夜郎者,臨牂牁江,江廣百餘步,足以行船”。牂牁江位於今天的貴州省六枝特區境內(已被開發為旅遊區),在2004年的時候,清華大學就曾和貴州省六盤水進行了一次夜郎王墓的考古,在牂牁江旁邊的老王山月亮洞進行了一次考古研究活動,但最終因為事故原因而終止了這次考古,考古過程中,清華大學的一學生不慎從山崖上摔了下來,這場考古也就停止了,所以這次考古最終也沒什麼多大結果。

    儘管找到了疑似夜郎王的墓地,但是夜郎國的都城究竟在哪裡依舊是個迷,這個在歷史上出現的夜郎古國如同Murano古國一樣,神秘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史書中的記載也只是寥寥幾筆,據說夜郎國是被漢武帝時期派兵滅了的。關於夜郎國的都城,很多地方都在在爭,但是到現在也沒有什麼結果。從最開始的湖南、四川、貴州,到後續文物的出現,只剩下貴州一個地方。不過範圍雖然縮小了,但是夜郎國的都城在什麼具體方位依舊是一個迷。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只有等後續的考古發現,才能下定論。

    夜郎國的都城沒有夜郎自大這個名聲來得大,司馬遷寥寥幾筆就把夜郎自大這個名聲在歷史上牢牢栓住。其實司馬遷所寫的自大並不是夜郎國,而是滇國,夜郎國是被滇國國君拉下水的,替滇國背了自大這樣一個罵名。司馬遷在《史記》中是這樣寫的,滇王問漢使者:“漢熟與我大?及夜郎者依然”。意思是問漢朝和我滇國誰要大一點?還有和夜郎國比起來呢?就這麼一句,夜郎國就被滇國拉下了水,後人讀到這裡的時候以為是夜郎王說的,所以就說夜郎自大,其實夜郎國什麼也沒說,只不過是替滇國背了這麼一個鍋罷了。

  • 4 # 本人已用實名

    江郎才盡與夜郎自大,前面的文章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但我想說一點別人沒想到的說法,這完全是自己的聯想,不是歷史上的記錄。

    江郎才盡的江郎是長期在大江邊的縴夫,他力大無比,一般的船隻別人要幾個人拉得動,他卻一個人能拉一船貨物逆水前進,他的身才巨大,其力無窮,真是無所不能,時光風洞使他現身在老蔣遷都四川重慶時,他為政界商界大佬遷都也立下汗馬功勞,一艘載有各種貴重物品的大船,在水流湍急的三峽中逆水而上,勞苦功高……直到老蔣在大陸連連敗退,最後要去臺灣時,江郎說這大海沒有岸堤通臺灣,我無能為力,自喻才盡了……

    而這夜郎不然,他是一貫傲視群雄,獨尊為王,因為他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無到有,從不把別人放在眼裡,當今世界誰能與他相比?時光飛逝,一天等於多少年,一句話要頂多少萬句,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那麼渺小,什麼事都不在話下,改天換地,成為了一個"自大的夜朗"。

    以上只是一點個人的胡思亂想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地下城的工作室要玩男魔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