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例如印度洋暖流越不過青藏高原。
8
回覆列表
  • 1 # 嶽風輕雲淡

    越不過高原,其一是海洋水離高原較遠,其二是水氣高到千米以上,就會變成液體,那千米以上溫度在零度以下,這是最根本的。

  • 2 # 靠譜答案

    地球上的水無時無刻都處在不停的運動變化中,陸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透過蒸發進入大氣,大氣中的水汽冷卻後透過降水又落回到陸地和海洋上,使地面上的淡水不斷得到補充。

    但一些高原地區,淡水奇缺,“水比油貴”。

    為什麼?原因之一就是:來自海洋的水汽越不過高原。

    為什麼來自海洋的水汽越不過高原?我認為:

    ①高原距海洋遠。離海洋越近,受海洋水汽影響越大,離海洋越遠,水汽在上升和漂移過程中早已損耗掉,海洋水汽難以到達。

    ②高原海撥高。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大,溫度越來越低,海洋水汽還沒上升到高原的海拔高度就液化成雨落回到地面上,很難到達高原。

    所以,降雨規律普遍是:沿海多,內陸少。

  • 3 # 地理沙龍

    謝謝邀請,為什麼來自海洋的水汽越不過高原?題目中以青藏高原為例,我們知道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南亞的西南季風帶來印度洋的水汽,很難爬升到海拔4000米以上,因為在空氣做上升運動的過程中,由於海拔升高,氣溫下降,所攜帶的水汽就會出現過飽和,從而凝結成水滴,產生降水。

    再加上,青藏高原南側分佈著高大的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平均海拔高達7000米以上,來自印度洋的水汽根本無法翻越喜馬拉雅山脈進入青藏高原。而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坡,由於來自海洋的暖溼空氣強烈抬升,形成大量的地形雨,降水量極為豐富。位於印度的乞拉朋齊被稱為“世界雨極”,最多時年降水量達到了驚人的26461毫米。

    不過,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還是有機會進入青藏高原的,那就是沿著“雅魯藏布江大拐彎”進入,從雅魯藏布江谷地進入青藏高原,給青藏高原帶來水汽。但是,題目中說來自海洋的水汽越不過高原?這是不全面的,青藏高原水汽難以逾越,但是世界上很多海拔不是很高的高原,水汽還是相對容易進入的,比如德干高原、巴西高原、拉布拉多高原等等。

  • 4 # 超哥愛旅行

    總體來講,印度洋暖溼氣流越不過青藏高原,原因是喜馬拉雅山脈阻隔。海洋暖溼氣流北上途中,隨著海拔升高氣溫下降,水汽凝結形成下雨或降雪,消耗掉了。這就形成了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南翼為溼潤氣候區,而北翼為乾旱氣候區的總體氣候分割槽。

    那麼問題來了:青藏高原是亞洲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我們也經常聽到青藏高原大雪阻隔交通,甚至造成危及人畜安全、餓死野生動物的災害事件。既然來自海洋的水汽越不過高原,那水從哪來呢?

    其實,除冰川積雪融化為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大江大河提供水源外,青藏高原上有若干條水汽通道,自海洋的水汽由這些通道為高原補充降水。

    1.南部水汽通道:來自熱帶印度洋的西南暖溼氣流,沿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區域帶來水汽,在青藏高原東南地區形成世界第一大降水帶,造就了印度乞拉朋齊奪得世界“雨極”的稱號。這條水汽通道在青藏高原發育了巨大的海洋性冰川,併為墨脫帶來了豐沛的降水。

    此外,位於西藏南部的亞東溝、樟木溝、陳塘溝、吉隆溝等幾大名溝,也是印度洋西南暖溼氣流進入青藏高原的水汽通道。當然,與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輸送水汽的能力相比,要弱得多。

    2.西部水汽通道:強勁的北大西洋暖流,沿興都庫什山脈北部谷地,經烏孜別裡等山口,萬里迢迢,為青藏高原帶來水汽。這股暖溫氣流雖然已是強弩之末,作用有限,但也算是青藏高原的一條補水通道。

    以上是本人的拙見,如有謬誤,請忽略。

  • 5 # meng1440180

    新疆的地形大致為“三山夾兩盆”,北天山、西喀拉崑崙、南崑崙,北側準噶爾盆地、南側塔里木盆地。然而,北方來的冷空氣都是淺薄系統,厚度不大,很難翻越大山脈。例如冷空氣通常會沿著河西走廊東移南下,而不會翻越祁連山到達青藏高原。到了東部平原地區才南下西進,不過越前進,其性質變得越溼熱,到達南嶺一帶已成強弩之末,極難影響更南更西的地區,印度也就一直沐浴在南亞火熱的Sunny之中。

    所以,只需要在天山山脈開口通氣,冬季西伯利亞強冷空氣能夠透過天山水汽大通道進入南疆塔里木盆地,夏季來自大西洋的西風急流能夠透過天山水汽大通道進入南疆塔里木盆地,不出20年南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將逐步變綠,像塞罕壩農場一樣恢復生機!!!

    大家試想,每年冬季來自西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穿越天山北麓到達中國東中部,為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地區帶來了巨量的降雪,在穿越天山北麓時,帶來的雨雪造就了伊塞克湖這個存水量高達8萬億立方米的高山湖泊。而塔里木盆地與天山北麓強冷空氣過境區域不過被幾十公里的天山擋住了。如果在天山山脈開鑿一條裂口,不用太寬,幾十公里寬足以,每年就能把海量的強冷空氣引入南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這個不難辦到,而且道理很簡單,有點兒知識的人應該都能認同!

     中國的冷空氣來自西伯利亞,美國的冷空氣來自加拿大。中國和美國有一個很相似的地方,就是北部是廣闊的陸地,南部是溫暖的海洋。

    其次說一下太陽直射。北半球為什麼會有冬季呢,因為隨著地球轉動,太陽直射範圍會定期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來回移動,當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候,北半球獲得的熱量少,中國就是冬季了。

    第三說一下空氣的重量。熱空氣比冷空氣輕,就像熱水比冷水輕一樣,所以熱空氣會往上升,冷空氣會往陸地上下沉。

    說完這幾點就好理解了,在中國冬季的時候,西伯利亞從太陽那獲得的熱量很少,西伯利亞這塊陸地迅速降溫,進而西伯利亞上面的空氣也迅速降溫(沒有太陽和陸地提供熱量),所以西伯利亞上面的都是冷空氣,都迅速下沉積累在地面附近,西伯利亞地面附近的冷空氣就形成了高壓,那冷空氣都積累到地面了,西伯利亞高空空氣就少了,就形成了低壓。

    然後在中國東南的太平洋和南海,都是海洋。首先因為緯度比較低,冬天獲得的太陽熱量還是比較多,其次,海洋夏天吸收了大量熱量,因為放熱慢,所以在冬天的時候也還是溫度比較高,這樣海洋上的空氣就比較熱,熱空氣會往天上升,這樣導致海洋表面的空氣就比較少,海洋表面就形成了低壓,而海洋高空的熱空氣比較多,就形成了高壓。

    眾所周知,一個地方空氣多,一個地方空氣少,空氣就會從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流動,形成風。

    所以在地面,西伯利亞的空氣會往中國東南的海洋移動,形成冷空氣南下,因為人生活在地面,這是人能夠感受到的;在高空,中國東南的海洋的熱空氣會往西伯利亞移動,到了西伯利亞上空會迅速冷卻,變成冷空氣後下沉,在重新南下。

    到了北半球夏季的時候,就反過來了,因為太陽直射南半球,西伯利亞是陸地,獲得熱量後迅速升溫,而中國東南的海洋反而因為物理屬性升溫慢,這樣在夏季的時候,是東南海洋的相對的“冷空氣”往西伯利亞流動,形成夏季季風。

  • 6 # 小宇堂

    這個情況是跟我們初中地理學習的“地形降水”有關係的。

    地形降水發生在山的迎風面上,是由大量潮溼空氣流過山脊並隨山勢的上升氣流溫度下降,而導致氣流中的水汽冷卻和冷凝。 在全世界山區,在盛行風的影響下,其迎風面通常比在背風或下風側更加潮溼。 地形上升除去了水分,而乾燥的空氣則在山的另一側下降且變暖,這通常會帶來更為乾燥的氣候,有時候還會形成沙漠。

    上圖:喜馬拉雅山地形降水的形成原理。尼泊爾、不丹一側降雨豐沛,而背面乾燥、溫暖且下降的空氣促進了背風側的水分蒸發和升溫。

    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阻擋了到達該大陸的太平洋信風的水分,形成了阿根廷西部的沙漠氣候。內華達山脈在北美形成莫哈韋沙漠也是源於同樣的原理。

    上圖:北美莫哈維沙漠的位置,靠海很近,但不幸的是在內華達山脈的背後。

    而在喜馬拉雅山脈這種情況就更加明顯,因為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脈,其背後又是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但恰恰印度洋的熱帶季風又是世界上最為溼潤和強勁的季風之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其結果就是整個西風帶沿著副熱帶高壓帶都沿著喜馬拉雅山脈的走向高緯度地區抬升,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水汽被喜馬拉雅山脈和附近的高原阻攔,從而造成了中國境內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以及全世界緯度最高的沙漠——戈壁沙漠。而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側,季風給印度內陸山區帶來了超級豐沛的降水,這造就了世界上降水量最高的地方。

    位於喜馬拉雅山南坡的印度小市鎮——乞拉朋齊,在1890年8月至1891年7月,一年裡降雨24461毫米,(相當於八層樓那麼高),成為世界的“雨量冠軍”。 在1960年8月1日到次年7月31日,又創造了全年降雨26461毫米的新紀錄。最近40多年,乞拉朋齊每年平均降水量超過10000毫米。最多時,僅一個月就降雨9300毫米。

    上圖:印度半島地形雨某時期的分佈可以看出與喜馬拉雅山脈的密切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牛奶多少溫度的水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