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有知社
-
2 # 申城春秋
春秋五霸,晉國為首。
如果智氏滅韓趙魏三家,也不過是另外一個晉國。地處中原腹地,地大物博。
不過,強盛與人口多就意味著調頭比較難。在春秋到戰國之後,各個國家紛紛變法圖強。但國家越是大,其保守勢力與傳統就越難打破,後續就會進一步的落後。
再加上國家一家為大,很容易招致其他國家的圍攻,從而一蹶不振。
故,智氏代晉,有可能獨領風騷一時,但最後統一的很難是他。
-
3 # 尚宮女史
即便智伯能滅掉韓趙魏三家,成為晉國國君,所謂的智晉也會成為一個弱小的國家,而秦國東進甚至統一天下的步伐很可能就會加快。
反而不如三家分晉後形成的韓趙魏三國強大。當然歷史不能假設,假設出來的只能是個人的想象。
三家分晉春秋時期的晉國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諸侯國,一來晉國做了百年的霸主,二來晉國無公族。晉國自曲沃代翼之後,小宗取代大宗成為晉國的執政方,晉獻公繼位後,為防止公子作亂,誅殺晉國公子,固晉國無公族,其後果就是公室力量薄弱,卿族很容易做大。
到了晉文公繼位的時候,設三軍六卿制,為卿族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設中、上、下三軍,每軍有將、佐。其中中軍將為正卿,中軍佐為亞卿,其餘為下卿。六卿最開始由十一個家族按照長逝次補的順序輪流擔任。
三軍六卿制最開始相互制約,使晉國迅速壯大起來,晉國成為霸主,但隨著晉國的稱霸和領土的不斷擴張,晉國卿族抬頭,後來形成範氏、中行氏、智氏、韓氏、趙氏、魏氏六大卿族勢力。爭奪領土的鬥爭不斷,相互傾軋,範氏和中行氏被攻擊驅逐。晉國六卿改為四卿,由智氏、韓氏、趙氏、魏氏輪流擔任正卿執政,四大家族勢力不相上下。晉國國君實際上已經被架空。
公元前475年,晉國正卿趙鞅去世,其子趙無恤成為卿士,而智伯成為正卿正式掌晉國國政。智伯精明強幹,欲重新奪回晉國的霸主地位。當時晉國國君式微,在國際上影響力下降,晉國戰鬥力也不如從前,而越國滅吳成為霸主。智伯為了使晉國復霸,不斷髮動對外戰爭,但當時四大家族勢力已成,晉國政出私門,智伯備受掣肘。
為了強大公室以圖對外稱霸,智伯提出四大家族向國君獻地,智伯率先獻出萬戶邑,韓魏不情不願的也獻出了萬戶邑,但趙無恤不肯獻地,於是智伯率韓魏攻打趙氏,在晉陽之戰中慘遭韓魏反水,韓趙魏滅了智氏,侵吞了智氏的土地,之後三家分晉成韓趙魏,與齊楚秦燕形成戰國七雄並立的局勢。
智伯之敗史書中塑造的智伯“才勝德”,因此無論智伯怎樣的文武雙全,智謀過人,都免不了失敗的下場。其實,在當時的環境下,並不存在韓趙魏站在正義的一方而智伯是非正義的一方這樣的事實。不過是成王敗寇罷了。
實際上,智伯是晉國曆史上做正卿時間最長的人,前後二十多年,他一心強大晉國,圖謀霸業,當然也不能說他完全沒有私心,畢竟也是為了智氏一族的強大。在對外征戰中,智伯身先士卒,而趙無恤卻一味儲存趙氏勢力。各有各的盤算,根本沒辦法一致對外強大晉國。在這樣的情況下,智伯才想出四家出地獻給國君,增強晉室力量,然後圖謀霸業,而趙無恤再次明確表示不配合智伯。
於是智伯徵得國君的同意後,帶領韓魏攻打趙氏,趙無恤在晉陽堅守,智伯見久攻不下,遂引汾水灌城,晉陽城內形勢嚴峻,最終,趙無恤派人與韓魏取得聯絡,說以唇亡齒寒,韓魏本就害怕智伯接下來會對付他們,遂和趙氏暗地裡相約反攻智伯。智果提醒智伯注意韓氏和魏氏,而智伯眼看就要勝利了並沒有搭理智果,結果導致韓趙魏三家反過來攻打智伯,最終將智氏一族兩百多人殺掉,三家分了智伯的土地。
四大卿族的較量,誰也算不上正義的一方。
智氏代晉那麼,倘若韓魏在最緊要關頭沒有反水,而是在智伯的帶領下滅了趙氏,瓜分了趙氏的土地,那麼,智伯做為正卿,獲利最多,而韓魏與智氏的距離進一步拉大,最終,智伯滅掉韓魏。智伯能否成為國君還是未知數,因為三個人吃一個西瓜很舒服,一個人吃三個西瓜,即便牙齒很好,胃未必消化得了。
四大家族勢力盤根錯節,智氏能滅掉三家,必然將三大家族之人屠殺殆盡,而各大家族家臣的勢力依然是不可控的,必然引起內亂,這種內耗和內亂會使晉國國力進一步衰弱,那麼其他諸侯國必然不會坐視不理,他們會舉起正義的大旗團結在周天子周圍,攻打晉國,其實就是侵略晉國的土地。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國東進就容易多了,最後,智伯能保有晉國的三分之一土地就不錯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秦國統一天下的步伐就會加快。當然也可能出現別的情況,各憑實力在戰國時期看誰笑到最後。
無論如何,智伯滅掉韓魏趙,進而成為晉國國君後,基本沒有稱霸戰國的可能。
以上都是四姑娘的假設,僅為一家之言,四姑娘隨便一寫,大家隨便一看,假設只是假設,歷史還是歷史。
-
4 # 赫日正當空
可能中國歷史要重寫。
首先,晉作為超級大國,智伯完全繼有其遺產,則勢不可當。觀戰國初魏國可知,僅一魏即如此,何況再加上韓趙呢,即使戰國後期,趙也是唯一可抗衡強秦的國家。因此晉極有可能統一中國。
其次,即使秦經過商殃變法,國力大漲,東出首先是晉,統一過程也必不像歷史中這麼順利(其實還是遭到趙的強烈阻擊),合三晉之力對秦,勝負實難逆料,估計要經歷比長平更慘烈的戰鬥吧。生靈將更加塗炭。
綜上述,晉的分裂是好事,成全了秦的統一大業,否則全國分裂鏖戰不知要到何時,冥冥之中亦非天數?
-
5 # 使用者55111163629
歷史不能假設,但你既然提出問題,我可以肯定的回答晉國不大可能統一六國。
秦奮六世之餘烈,到秦王政時秦的實力已經超出了六國之和。而晉國智伯消滅趙韓魏三家,那肯定是一場大傷元氣的慘勝。就算髮展的不錯頂多恢復晉國八九成實力,而秦國六世積累:實力遠遠超過原來的晉國。戰國時期東方六國在合縱連橫之下攻打秦國,連函谷關都沒攻克。最強時期的晉國也不可能抵得住天下諸侯圍攻,而秦國頂住了。
另外,晉國地處中原,四戰之地。西有秦國,南有楚國,東有齊魯,北有燕代,這些諸侯不可能讓晉國矇頭發展,而秦國地處關中,易守難攻。
因此,我認為就算智伯滅掉其它三家,那其它諸侯肯定會對晉國嚴加防範。一旦智氏晉國威脅到天下諸侯,諸侯一定會聯合起來。那麼戰國滅掉的第一個諸侯那就是晉國。
回覆列表
春秋時期,雖說是五霸迭興爭強。但整體看來,卻也只有晉楚兩國能夠維持長期霸業。而在晉楚兩強迭霸中,又是晉國要稍微佔據上風,尤其在晉國實施“聯吳制楚”策略後,楚國更是自此不能與晉國相爭衡。然而,就是這個春秋時期最強的國家,其國政卻存在巨大的隱患。
自晉文公始,晉國的六卿(有時擴編為八卿甚至十二卿,但常態編制為六卿)制度已基本形成,晉文公時,晉作三軍,每軍置將、佐兩人,這六人分掌晉國軍政,便被稱為六卿。在晉文公之後的晉國曆史上活躍過很多的強勢家族,狐氏、趙氏、先氏、胥氏、魏氏、智氏、範氏、中行氏、郤氏、欒氏、韓氏等,六卿的職位也便只有在這些家族中互相擠位置。
到春秋末期,經過長期的競爭與淘汰,只剩下趙氏、魏氏、智氏、範氏、中行氏、欒氏、韓氏等7個家族。後來,先是執政的範氏幹掉欒氏,再後又是趙氏聯合智氏、韓氏、魏氏幹掉了範氏與中行氏。自此,晉國的大權已徹底旁落到智氏、趙氏、魏氏、韓氏四大家族手裡。而智氏又是這四大家族裡實力最強的。
智氏與中行氏同源於荀氏,晉獻公最為倚重的卿大夫荀息(假道伐虢即出自荀息的計策),即為智氏與中行氏的先祖。荀罃以其父智莊子荀首的封邑智(今山西永濟市)為氏,別為智罃,並追尊智莊子荀首為智氏始祖。
智罃是智氏家族歷史上最為傑出的人物,智罃是在晉楚邲之戰(也就是楚莊王稱霸的那場晉楚大戰)中淪為楚軍俘虜的。後荀罃的父親荀首在晉國的地位上升,就透過晉國的郤至向楚國提出用自己當初俘虜的楚公子縠臣及楚將連尹襄老的屍體換回荀罃。智罃已在楚國做了9年的俘虜,所以,智罃對楚國的國政民生都極為熟悉。
智罃後來成為晉國的執政(國相),從而開啟其協助晉悼公重建晉國的霸業之路。為了重振晉國的霸業,提出了分兵疲楚之計(最早的游擊戰術)。是以晉國的上軍、下軍、新軍及諸侯聯軍為基礎,而將晉國的主力軍隊--中軍一分為三,編入到以上三軍中,分立為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一旦中原有事、與楚軍相爭衡,晉國的三支軍隊就可以輪番應對。這樣,晉國每次都只須出動一支軍隊,而有兩支軍隊在國內休整,而每次楚軍都是全軍出動,長此下去,楚軍就必然疲憊了而難以再與晉軍爭衡了。晉悼公復霸,智罃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在智罃死後,其嫡嗣也早逝,智氏曾託蔭於同宗的中行氏。到春秋末期,尤其是智瑤時期,智氏又再度強盛起來,已讓智氏成為晉國的第一大家族。智瑤絕對是位聰慧的人物,其父智宣子在選擇智瑤為家族繼承人時,曾遭到族人智果的強烈反對。智果坦言智瑤有五大優點:1)鬚髯飄逸,身材高大;2)擅長弓箭,力能駕車;3)技能出眾,才藝超群;4)能言善辯,文辭流暢;5)堅強果斷,恆毅勇敢。這五個優點是別人比不了的,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沒有仁德之心。如果不用仁德去施政,而用以上的五大優勢才能去強行統治,誰能擁護他?如果立荀瑤為繼承人,智氏宗族將會有滅門之禍,不如立其兄智宵!”,智宣子最終沒有采納。
後來,智瑤在成為智氏家主,繼為晉國執政後,也的確展現了其才華。智瑤曾想攻打一個叫夙繇的小國, 但苦於道路崎嶇,難於行軍。經過一番思考,智瑤命人在晉國為夙繇鑄造了一口大鐘,鐘的口徑,專門設計的有一輛戰車的兩軌那麼寬。鍾鑄好後,請夙繇國的國君派人來取,夙繇命人開路取鍾。結果此路一修通,智瑤就率領晉軍攻破夙繇國,夙繇滅亡,智瑤就據有其地了(這條計策跟後來秦國想滅蜀國,送金牛給蜀王一樣)。
智瑤聯合韓、魏兩家攻打趙氏,又想出了水灌晉陽城的策略(以水攻城的鼻祖),使得趙氏命垂一線。史載其時晉陽城,城不沒者,僅三版(木板)矣,百姓們懸釜(炊具)造飯,搭棚而居。然而,就在晉陽城旦夕可破之際,智氏卻被趙氏聯合韓、魏所攻滅。清代學者馬驌言道:“智伯滅而三晉之勢成,三晉分而七國之形立”。
智瑤誠然很聰慧,但卻目中無人、狂妄自大,以致其家族的覆滅。倘如智伯能稍作收斂,徐而圖之,最終像“田氏代齊”那樣,奄有晉國也不是不可能。正是智瑤的滅亡,才奠定了三家分晉的態勢。若晉國不三分,後來的秦國東出函谷而一統天下就不會那般地輕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