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菊長有車
-
2 # 九門提督步軍統領
很簡單的問題,如果沒有名將清朝是怎樣開國的?怎樣入關的,以少數兵力擊敗李自成。張獻忠,南明的?並將國土擴大到1300萬平方公里?
鰲拜,多爾袞,豪格,阿濟格,年羹堯,嶽鍾琪,福康安,曾國藩,僧格林沁……去看看紫光閣功臣像,那裡面有清朝名將的功績介紹
-
3 # 頑石點頭32
滿清喪權辱國,導致中國落後,遭到“瓜分豆剖”。談名將,除了馮子材,就是左宗棠。曾剃頭?乃滿清一狗也,洋人面前如綿羊,漢人面前如惡狼。
-
4 # 龍濤的海闊天空
清朝剛入主中原時,名將是很多的,清初名將阿濟格就是一個,他的戰績和歷代名將相比,也是不遜色的。
阿濟格是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個兒子,和多爾袞、多鐸是一個媽生的,媽媽是大妃阿巴亥。多爾袞的地位就不用說了,多鐸也是一位名將,這兄弟三人為滿清入主中原立下了大功。
努爾哈赤死了以後,皇太極繼位,讓大妃阿巴亥殉葬。因此,多爾袞、阿濟格、多鐸與皇太極結下了仇怨。
後金在未進關前,北韓是明朝的附屬國,和後金是鄰居,北韓當然是幫助明朝的,收留掩護毛文龍。因此皇太極命令阿敏出征北韓,阿濟格隨阿敏出征,接連攻克北韓五城。但是後金撤兵以後,北韓依然視明朝為宗主國,皇太極大怒,親率大軍征伐北韓。北韓哪裡抵得過彪悍的後金,就認輸放棄明朝,成為滿清的附屬國。
在同明軍作戰時,阿濟格異常勇猛,明總兵祖大壽、趙率教,監軍道張春等人都不是阿濟格的對手。
阿濟格對明軍一度取得過連勝五十六戰的記錄。
真正讓阿濟格步入輝煌的是隨多爾袞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入主中原以後,皇太極已死,滿清實際的權利控制在多爾袞手裡。而阿濟格和多鐸是多爾袞的親兄弟。
多爾袞任命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率吳三桂、尚可喜帶領三萬餘人,追擊消滅李自成。
阿濟格僅僅三萬餘人,卻一路追著吊打李自成幾十萬的大軍,隨後俘虜殺害了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
最牛逼的是,阿濟格的三萬人居然招降了左夢庚的幾十萬大軍。左夢庚是明將左良玉的兒子,面對清軍的鋒銳,左夢庚連打一下的勇氣都沒有。
阿濟格是軍事天才,但是在政治上是一個白痴,沒登朝廷下詔書,就自己班師回朝。因此,被多爾袞打壓,很不得志,地位還不如多鐸。
但是更離譜的是多爾袞死了以後,阿濟格居然想要奪權。本來皇太極、順治一支和多爾袞、阿濟格、多鐸之間就有怨艾,阿濟格這樣一搞,順治自然不會放過他。
阿濟格在被幽禁一段時間以後被死賜,結束了一生。由此可以看出,搞軍事的,玩不過搞政治的。政治上的白痴,基本都沒有好下場。
-
5 # 小益55942681
個人覺得是因為早期清朝打李自成,打南明太快,提現不出名將。後來晚清是打一場輸一場,名將也架不住大勢所趨,聶士成,關天培,葛雲飛,鄧世昌都很有名,奈何明月照溝渠。
-
6 # 撓歷史癢癢
清朝怎麼就沒有名將呢?我給您提一位鼎鼎大名的少年將軍。
康熙時期,沙俄入侵,年幼的康熙無人可用,只得派出自己的親密戰友兼夥伴。這名少年將軍,帶著自己的七個老婆走上扛俄第一線,一夜之間,燒開水當水泥,在冰天雪地修建了一座堅固的城池,並和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發展出深入的私人關係。
最後,俄國戰敗,被迫與他簽訂喪權辱俄的《尼布楚條約》。這名將軍不會寫字,無奈在籤條約時,中間畫了一豎,豎兩邊各畫一個蛋,勉強算寫了自己名字中的一個字:小。
這名將軍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7 # 南門嶺的柿子樹
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封建王朝,從偏居東北的少數民族到入主中原,開國建朝,沒有名將可能麼?相反清朝的名將很多……不說入關前的費英東等,就從入關後說起吧
1.代善(公元1583——1648年),少年時代就隨父參加統一女真部的戰爭,因作戰勇敢被賜“古英巴圖魯”稱號;1613年,代善隨父徵滅烏拉部;後金建立後,代善被封大貝勒;1618年,參加對明朝的第一戰——撫順之戰,並取得勝利;1619年作為先鋒的代善參加具有轉折點意義的薩爾滸戰役,披堅執銳,所向披靡,為戰爭的勝利立下大功,隨後又打敗蒙古齊賽貝勒和葉赫部;1631年,參加皇太極發動的大淩河戰爭,逼降祖大壽等;此後擁立順治登基!
2.豪格(公元1609——1648年),少年時就隨父伯出現在戰場;1627年在錦州大敗明軍,1629年,豪格等繞道進攻北京,並在廣渠門外擊敗明軍,攻克香河;1641年參加松錦之戰,表現勇猛;1646年,靖遠大將軍豪格西征張獻忠,大破張軍,並射死張獻忠,平定四川!
3.僧格林沁(公元1811——1865年),早年家貧為富人放牧,後讀書做官;1853年,僧格林沁在天津與太平天國北伐軍大戰,取得大勝,咸豐賜他“湍多巴圖魯”,1855年,僧格林沁在山東生擒林鳳祥、李開芳,剿滅北伐軍;1859年,僧格林沁督辦大沽口防務,英法艦隊闖進大沽口,僧格林沁督戰,取得大沽口保衛戰的勝利,後又征剿捻軍!
還有嶽鍾琪、關天培等
至於說清朝名將存在感不強,可能是宣傳所致吧,畢竟清朝給人的感覺前期入關殺戮漢人、中期文字獄盛行、晚期更是喪權辱國、狼狽不堪……這些佔據了人們心目中的主流印象,自然就忽略了這些清朝名將
-
8 # BV瘋言瘋語
這也難怪,清朝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段歷史,也是影視劇創作背景最多的朝代,很多人都會把影視劇當成“正史”來看,加上很多的編劇不尊重歷史,胡編亂造、混淆視聽,導致很多人都對清朝的歷史模糊不清。清朝早期還是有很多能征善戰的名將的,但因為電視媒體中,很多的清朝題材影視劇被多是以後宮鬥爭、權利鬥爭、政治鬥爭為主,而對清朝將軍的描寫非常少,下面我就來給朋友們介紹幾位清朝武將!
第一、多爾袞
一提到這位,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就能想到他和孝莊“緋聞”,其實多爾袞是一位非常厲害的軍事家,可以說,清朝能夠入主中原,多爾袞功不可沒,皇太極將吏部交由多爾袞,可見此人在“理政”方面也是很有能力的,而且在蒙古人的眼裡,多爾袞是非常可怕的人物。
第二、鰲拜
軍功顯赫,擁有“滿清第一勇士”的稱號,三朝元老,康熙皇帝幼年的輔政大臣,統領兩旗。年輕時能征善戰,是後金擴張的重要人物,是皇太極的心腹重臣。康熙幼年時期,把持朝政、結黨營私、舞弄權術,後被康熙皇帝以“妄稱顧命大臣,竊弄威權”的罪名,將鰲拜捉拿入獄,最終老死獄中。
第三、年羹堯
此人大家耳熟能詳,《雍正王朝》裡忘恩負義的“潛邸奴才”,《甄嬛傳》裡華妃的大哥,《宮》裡被殺害調包的“笨蛋”。其實,年羹堯是清朝名將,進士出身,當過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是為數不多的“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人才。清朝近三百年江山,一共只出了9位撫遠大將軍,比皇帝的數量還少,大家能聽說的應該有圖海、十四貝勒胤禵,而年羹堯也有此勢力,就可見其能力如何了。
第四、嶽鍾琪
這位是影視劇當中真正的配角,我對他的印象還是《雍正王朝》康熙駕崩時候,十三阿哥進兵營的時候有過“驚鴻一瞥”(可能也瞥錯了),但是這個嶽鍾琪是兩朝元老,曾隨年羹堯平定青海,後任川陝總督,寧遠大將軍,兵部尚書,乾隆年間,在平定西藏叛亂時病逝於途中。
第五、曾國藩
這位晚晴漢族名臣可謂是為了大清鞠躬盡瘁,大多數人都認為曾國藩是文臣,是“洋務運動”的開創者,和武將不搭邊,但其實,曾國藩是一名十分出色戰略家和統帥,洪秀全、石達開、陳玉成都是他的手下敗將。
以上所列的五位清朝名將其實只是大家耳熟能詳、辨識度比較高的,而且滿人居多,因為在清朝的統治下,漢人很難有出頭的,文臣還好,但是武將就難上加難了。清朝有名的漢族名將也很多,只是不被大量宣傳,比如有徵臺灣的施琅,平定吳三桂的重要功臣趙良棟等等。
回覆列表
沒聽過清朝的將領,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方面是文藝市場宣傳的原因,清朝是封建社會的巔峰,人口大爆炸使得中國古代的文藝作品大量集中在我大清而不是你大明出現或被大幅度修訂,而它們講述的必然以前朝故事為主。
另一方面,清初還有軍事民主和選舉制度殘餘,政體接近貴族共和,不可能會出現“英主”這種獨裁者和“名將”這種只有在政府系統性崩潰時才會出現的東西。
文字獄確實對同時代將領的宣傳產生了消極影響,因為政府組織能力加強之後對輿論的控制得以加強,但是這種影響很輕微。
其實清朝還是有優秀將領的。
黑吉遼東三省,屬於滿洲起家之地,創業的時候都是老大帶領小弟一起打,主要將領就是愛新覺羅家族以及開國五大臣。
南下征戰,主要有多爾袞、多鐸、三藩、孔有德等人;
後期平定準噶爾,有傅恆、兆惠、阿桂、阿里袞等人。
甚至後期的林則徐等人,都是能文能武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