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冰峰icepeak
-
2 # 第十四使徒-ZEREL
第一個問題,郾城大捷存在但不是幾百對十萬,那是朱仙鎮大捷的內容。
第二個問題,幾百對十萬是不是誇大,那顯然是誇大了。大部分的傳說,岳飛在郾城大破鐵浮屠消滅了金兀朮的王牌重騎兵,接著在朱仙鎮大破十萬(有說三十萬的)。
朱仙鎮大捷我們先不考慮岳飛究竟是怎麼打贏的,作為金兀朮在遇到如此慘敗以後的反應完全不符合一個正常人的反應。郾城大捷是紹興十年六月發生的,朱仙鎮大捷是紹興十年七月發生的。在這種情況下,金兀朮在紹興十一年正月帶兵又南下,幾十萬大軍原地復活了(有說法是籤軍也就是雜牌軍)。作為一個正常人帶著王牌部隊被人吊打一頓之後,不應該找內應秦檜先弄死岳飛,至少先卸去岳飛的兵權避免岳飛出現在戰場上嗎?再不濟也應該等等攢出一支主力部隊,而不是隨便組織一支籤軍就南下吧。
歷史這東西我們已經沒辦法直觀的去觀察,只能透過各種文字描述一點點的去拼出歷史。看歷史需要稍微帶點腦子去思考,而不是單純看個熱鬧。
-
3 # 歷史社
這裡僅就事論事,時間和篇幅有限,不作過多展開,前因後果簡單描述。
1140年5月,金兀朮等主戰派將領以紹興九年(1139)簽訂的宋金和議損害金國利益為由,鼓動金熙宗完顏亶誅殺了主和權臣撻懶等人,隨即金軍東西兩路大舉南下進攻宋朝,東路為主攻方向,統帥為金兀朮本人,以開封為大本營,有金軍最精銳的“鐵浮屠”一萬人、柺子馬兩萬人(金兀朮編練和親自統領),另有騎兵十萬人,一共十三萬人馬,這些兵力是純女真人組成的,以岳飛及岳家軍防衛的京湖荊湘和劉錡防守的淮西為攻擊方向。西路金軍進攻川陝,在仙人關被名將吳玠、吳璘兄弟率領的宋軍打得大敗,傷亡數萬人,基本失去了進攻能力,很多金軍士兵產生了“恐吳症”,西線金軍的行動計劃宣告失敗。
為開啟東線局面,金兀朮採用以騎兵快速突擊戰術,奔襲江淮,試圖打宋軍一個措手不及。新上任的東京開封副留守劉錡眼見來不及趕到東京,就近在順昌截擊金軍,早金軍幾天趕到小城順昌,立刻整軍備戰,以不到兩萬弱軍打敗金軍前鋒三萬人,殲滅(擊殺)金軍最精銳的柺子馬近萬,五千鐵浮屠幾乎被全殲,金軍前鋒損失和傷亡過半,無力再戰,只得退卻,等候金兀朮的主力到來。這是宋軍第一次在平原野戰中擊敗金軍,是一次真正的大捷勝利,而且是殲滅性打破了金軍最精銳部隊不可戰勝的神話,金軍計程車氣陡然洩漏了大半。劉錡八字軍損失很大,但宋軍士氣得到根本性轉變,敢戰必勝的信心得到大幅提振,不下於平添數萬甲兵。
鐵浮屠是三人一組、以鐵鏈相聯的重甲騎兵,士兵全身披重甲,只留眼睛,刀槍不入,就連戰馬也披上厚甲,僅馬腳、馬尾外露(露馬腳一詞因此而來)每排前進一步,後排士兵都將拒馬前移一步,只能前進,無法後退,攻擊力極強,防護力極高。柺子馬是位於兩翼的精銳輕騎兵,行軍時一人兩馬或三馬,速度極快,勝可追,敗可退,不易受到攻擊。鐵浮屠、柺子馬是金軍的中堅精銳,總數只有三萬人。
金兀朮得悉金軍最精銳主力前鋒大敗,立即籌劃一次大規模的報復行動。他運用聲東擊西的戰術,脫離順昌戰場,轉向京湖方向,以一系列的假象調動岳家軍分散佈防,迷惑宋軍露出破綻,不愧為一代名將。待岳家軍疲於奔命,防線出現了漏洞,他突然率領剩下的五千鐵浮屠、一萬柺子馬趕往郾城,準備打此處的岳家軍一個措手不及。岳飛發現金兀朮企圖,頓時驚出一身冷汗,立即率領本部兵馬一萬多人(主力被金軍牽制在京湖荊湘各地)連夜趕往郾城,形勢非常險惡,岳飛並沒有必勝的信心,甚至一度向劉錡發出求援。
備註:岳飛是被迫進行郾城會戰的,金兀朮掌握了戰場主動權。現在流傳的“岳飛八百破兀術十萬”是受到評書文學作品《說岳全傳》的影響,為突出岳飛的英雄形象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演繹誇張,只可欣賞,不足為信。
岳飛的兵力雖然不多,但也全部是精銳,包括500名親軍“背嵬軍”和一半以上的主要大將,如岳飛、楊再興、岳雲都是猛將,戰鬥力也十分強悍,與金兀朮的鐵浮屠、柺子馬可謂針尖對麥芒,是頂級高手間的決戰。
岳飛命令士兵手持加長朴刀、麻扎刀、鉤鐮槍、大斧、重錘、強弩等重兵器,分批攻擊,分工合作,先砍馬腿,待騎兵摔倒,刀斧手立即上前砍擊脖子、頭部等脆弱部位。鐵浮屠三人一組,以鐵鏈相聯,一馬倒則三馬倒,三馬倒則三人敗,在混戰中行動不便,這是他們的唯一致命弱點,劉錡以撒豆誘馬之計,岳飛以鉤鐮斷馬之計,使鐵浮屠、柺子馬一時失去了行動力,戰鬥力大減,繼而大敗。
金兀朮手中僅存的五千鐵浮屠、一萬柺子馬被岳飛擊敗,後軍未到,只得撤退,岳家軍追擊三十里。需要指出的是,岳飛的岳家軍只是擊潰、擊敗金軍,使之戰前計劃不能達成,並沒有殲滅這一萬五千金軍,此戰金軍共計傷亡數千人,但尚有戰鬥力。真正殲滅一萬五千精銳金軍的是此前劉錡的順昌大戰,這一點歷史教科書上的說法不是特別準確。兀朮的金軍其實是主動撤退,金軍主力並沒到達戰場,也沒有傷筋動骨,參戰的金軍只是前鋒精銳,而且是傷大於亡,不久就能恢復戰鬥力。即使潰敗,岳飛岳家軍也無法將其殲滅,此後不久,金軍就發動了一次大規棋的攻勢:淮西之戰。宋朝依然處於劣地位,即使有劉錡順昌大捷,可見金軍並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主力還在。
可見,世人對岳飛岳家軍取得郾城大捷的宣傳成果有不少水分,反倒是真正的大勝利劉錡的順昌大捷很少提及,未免失之不實。金軍最怕的南宋將領是吳玠、吳璘兄弟和劉錡、張浚,後期是趙方、孟珙,其次是韓世忠、張俊、李顯忠,爾後才是岳飛。岳飛的防區最大,其最大的戰功來自於與偽齊的戰功,其次是鎮壓農民起義,對金軍的戰功並不大。
岳飛八百對金軍十萬並戰而勝之不可信,郾城之城殲滅金軍精銳一萬五千人也有不實。
補充一下:郾城之戰後,岳家軍集結兵力向朱仙鎮進軍,準備趁金軍新敗,全軍奮力一戰奪回開封。朱仙鎮之戰尚未發生(部分演義性質的文學作品說岳飛取得了了朱仙鎮大捷,那只是主觀臆想,一廂情願,真實的歷史上朱仙鎮之戰並沒有發生,岳家軍距離朱仙鎮三十里地方就被強令撒軍回援淮西),金兀朮已經率領十萬大軍進攻準西,宋軍大部主力被調往淮西戰場,岳飛也接到詔令,撤軍回援淮西。岳飛不願撤軍,也不願回援淮西,遲疑逗留了近一個月,間接導致宋朝圍殲金軍的計劃流產,致有濠州之敗,宋軍損失精銳六萬人,這導致後來岳飛被以“莫須有”罪名迫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尊重英雄重要,但也要尊重歷史。
再次強調:殲滅一萬五千鐵浮屠、柺子馬的是劉錡的順昌大戰,這是一場真正的大捷。
回覆列表
約三千人,的確取得了以少勝多輝煌勝利。
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夏,金國元帥金兀朮(完顏宗弼)再次興兵南下侵略宋,戰線東起淮河下游,西到陝西。
南宋政府派岳飛帶兵到河南迎戰。這時,在東線,南宋將領劉錡在順昌(今安徽阜陽)大敗金兵主力;西路,另外一位南宋將領吳璘,堅守扶風(今陝西扶風縣),金兵屢攻不下。
岳飛率部北上後,把大本營駐紮在了郾城(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區),同時,岳飛一面派遣部將牛皋、張憲等人,分別率兵收復河南各地;一面又派遣義軍首領梁興等人重返太行山區,組織和領導河北地區的民兵,策應北上的宋軍。
在很短的時間裡,宋軍先後收復了穎昌(今河南許昌)、鄭州、洛陽等地。宋軍的連續勝利震動了中原,也震撼了金兵。
七月初,金兀朮探知岳飛孤軍深入並親駐於郾城,且郾城駐軍也不多,於是就親率金兵主力傾巢而出,直撲郾城,企圖利用岳家軍兵力分散之機一舉摧毀岳家軍的指揮中樞。於是,一場岳飛率領的宋軍與金兵主力的大決戰開始上演。
金兀朮為了擊敗岳飛,親率最精銳的“鐵浮屠”和“柺子馬”一萬五千餘騎,從開封南下,直撲郾城。“鐵浮屠”是金兀朮的侍衛親軍,“皆重鎧全裝”,即人馬俱披重型盔甲,每三匹馬用皮索相連,他們護甲厚重、攻堅能力強,“堵牆而進”。“柺子馬”指的是左右翼騎兵。金兀朮每次作戰,都是把“鐵浮屠”擺在正面,“柺子馬”列在兩側,一齊衝鋒。
岳飛深知這將是一場前所未遇的惡戰、以寡敵眾的硬仗,因為當時在郾城的宋軍也就三千餘人,但岳飛深信自己能取得勝利,他首先命令岳雲率領背嵬軍和遊奕軍騎兵精銳,出城迎擊,並對岳雲說:“必勝而後返,如不用命,吾先斬汝矣!”
金兵的先頭騎兵與宋軍的騎兵糾纏在一起廝殺,半天不分勝負,金兀朮見不能不恩能夠取勝,乃下令將披掛“重鎧全裝”的“鐵浮圖”軍投入戰鬥。
岳飛當即命令步兵出動,岳家軍步兵手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上砍敵人,下砍馬腿。只要有一匹馬受傷倒地,另外兩匹馬也就無法行動。雙方自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一直鏖戰到天色昏暗,金人的重灌騎兵損失慘重,大敗而逃。兩天後,金兵再犯郾城,岳飛在城北的五里店再一次大敗金軍。最終,岳家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郾城大捷,岳飛以少勝多,並對金兵的精銳騎兵造成了大量的殺傷,而且這些騎兵短時間內還極難補充。緊跟著,岳飛又在“潁昌之戰”大敗金兀朮,令金兀朮哀嘆:“我起北方以來,未有如今日屨見挫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