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教育觀察號

    根據題主的描述是要“申請博士”,猜測應該是參加某高校的“申請-考核制”的博士招生,顧名思義,“申請-考核制”是要先申請,達到學校及相關學院的要求後,相關學院指派由相關學科專家組成的“綜合考核專家組”進行考核,而無需參加統考。

    那麼如何準備和導師的見面?

    對於“申請-考核制”,雖然每個學校具體要求有差別,但在考核階段考察的內容大體相同,因此考生首先要做的是要了解你所報考的學院的“招生實施細則”。這是準備見面前必須要了解的。

    我們拿南開大學化學學院2019年“申請考核制”博士招生實施細則來看一下,如何準備和老師的見面,做到有的放矢,努力爭取到導師手裡的寶貴名額。

    首先需要說一下,和意向導師見面是有必要的,因為有利於導師提前瞭解你的能力和水平,一般情況下,博士的名額都相對緊張,通常情況一個教授一年只能分到一個名額,如果還有大的專案,或者上一年業績較好,根據學校的相關政策可能還會增加指標,因此,提前和老師增加相互之間的瞭解,不論對統考的博士還是申請考核制的博士都是有益的。

    另外有一點,在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的實施細則裡,可以看到考核小組是由“學科指派有報考導師參加的不少於5名教授組成的”,重點就在考核小組裡是有你報考的導師,因此提前見面的必要性就顯而易見了。

    我們再看具體的“綜合考核”的要求,“全面考核考生本科和碩士期間課程學習成績、科研成果水平、英語水平(含口語、聽力、寫作能力)、創新能力、科研潛能和綜合素質(含身體素質、心理健康、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並作為錄取與否的重要依據”。

    結合考核要求

    第一:要準備一份個人簡歷。

    既然你和導師能夠約好見面,那麼最好能夠提前把簡歷發給老師,作為和導師見面前的自我介紹,兩頁紙足夠了,讓導師提前對你有個瞭解,當然,如果現在的碩士導師可以引薦或者透過其他比較有名望的導師介紹,可能面談會更順利一些。

    而你相當於作為被面試者,對所報考導師的個人情況要有一定的瞭解,尤其是對他的研究方向,這一點我們在下面再談。

    第二:整理好自己的研究工作。

    根據觀察號的個人經驗,通常導師會問到你現在的課題進展等內容,如果你的課題研究方向和導師現在的研究方向並不完全相同,這是很正常的情況,那麼你要對自己的研究工作了然於胸,就像準備碩士畢業答辯一樣,去準備自己的研究內容介紹,從課題研究背景,現存的問題到課題研究內容的提出,再到具體工作,未來的發展方向等等都要十分清楚,這不僅能透過你的研究工作和成果看出你的科研能力,而且假設導師不熟悉你的研究內容,而透過你的闡述,對課題有了初步的瞭解,這就能看出你的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

    第三:考慮選擇合適的研究方向。

    選擇一位好的導師固然是很重要,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研究方向更是未來三四年自己能夠堅持下去的源動力,一般大牛導師的研究方向較多,很可能會問到你選擇他或他的研究方向的原因,這就要求你提前做好功課,包括文獻調研等,透過這個問題,導師會了解你對這個領域的瞭解程度以及你是否適合做這個研究方向的工作。

    第四:不要吝嗇對自己的讚美。

    謙虛是美德,這沒錯,但在需要展現自己的時候,在爭取機會的時候,就要把自己的優勢展現給導師,比如自己的英語水平(包括寫作和口語),獲得過哪些獎勵或榮譽,有何特長等等,這些都是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體現,也會增加導師的對你的好感。

    能夠申請到理想高校的博士其實並不容易,需要在碩士期間就要積累材料,尤其是論文,雖然清華前幾天首開先河,不再強制博士在讀期間發表學術論文,但是不強制並不等於沒有要求,而且也僅僅是針對博士,雖然很多高校對碩士也放寬了要求,但你要清楚,只有攢夠足夠的資本才能在未來博士申請中佔得先機,加油吧!

  • 2 # 帥小西De

    博士申請意味著走的“申請-考核制”的途徑,和統考、直博、碩博連讀等是常見的讀博渠道。目前,國內不少985、211高校採用申請-考核制,便於篩選自己中意的優質生源。

    之前,我曾提過不管走什麼渠道,想讀博都要和博導提前聯絡。一定要爭他當年的招生指標,否則就是白忙活,浪費一年時間啊。為何這麼說呢?給大家舉個小例子:

    這周小西參加了一個學術會議,期間交流時就有一個的其他單位導師在推薦自己學生。一個雙非院校的女導師(博導、學院院長、很厲害),中間休息時詢問幾個清華、北師大等高校x的教授,期望推薦自己的學生去讀博,得到的答覆都是委婉拒絕。

    我在其他文章中有說過不少高校的博導年均僅1個博士生招生指標(甚至不足1個),有重大課題、學術帽子會額外加1個指標。可是,他們自己課題組內的碩士每年想讀博的都不止2個,指標遠遠是不夠的。

    也許,這個女導師的學生永遠不知道她的導師在會場為她努力爭取過,期望推薦她到更高的平臺讀博。但是,真的很難!

    因此,在博士申請之前見導師一定要認真準備,給導師一個“定心丸”,讓他有非你不招的感覺。當然,整個見面過程是非正式的,見面地點看導師性格,有選在辦公室、食堂、學校周邊餐廳或校園內邊走邊聊。

    我讀博是跟我的碩導,讀研時他晉升教授、遴選為博導。我是他的第一個博士生。當時,導師找到我說讀個博吧,今年又拿了個300萬的課題,不缺費用就缺人。總之,當時也沒聊啥特別的,就選擇繼續跟導師讀博啦。

    不同博導關注的點可能不同,也沒有個統一的提問模式。但是和博導聊天的話題有幾點可能是通性的,比如:

    1.個人碩士階段的研究經歷、科研成果。

    博導會比較關心在之前的課題組內是如何開展課題研究的。大部分會問的比較細緻,如做什麼課題中遇到什麼問題,什麼問題是如何解決的等等。

    個人建議當博導問到對之前課題組、碩導的看法時,儘量還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多給予一些讚美。哪怕平臺低、導師能力有限,個人品質、團隊協作非常重要。

    科研成果,主要是你發表的一些論文,正在做的碩士學位論文等。相對來說,這部分你會很熟悉,記得對自己的成果進行凝練、包裝。之前,我們遇到會聊的博士生,像“講一個故事”一樣介紹自己的科研經歷和取得的成果。

    2.讀博規劃。

    這個研究小領域的確定,得熟悉你聯絡導師在做的課題,已發表的學術論文。通常,學院官網中的導師介紹部分會有這類資料,自己也可以去基金委查下導師已獲批、在研的基金課題,或者已發表論文的致謝部分中提及的專案名稱。

    3.畢業要求。

    博士延期率不低。我不是很認同“導師故意留博士生打工”的觀點。課題組有幾個延期博士生,導師也很頭疼,同樣希望他們早點畢業。

    目前,很多導師在招收博士生之前,第一次見面就會說清楚學校、學科、導師三級的畢業要求。比如說,在嚴格管理的大課題組(幾十人或上百人的),非帶頭人的博導是無法單獨降低自己博士生的畢業要求的,得按團隊的要求走。

    因此,導師們會提前告知,建議學生慎重選擇。畢竟一旦選擇讀博,相當於彼此間達成了協議。面對一些科研潛力不足(碩士階段小論文質量不高、不夠勤奮)的學生,會勸他們碩士畢業後工作而非讀博。

    4.性格特徵、興趣愛好等。

    導師也會聊些家常瑣事,希望在這些問題中瞭解你的性格。或者,問問有沒有女朋友,在哪裡讀書、工作之類的。也會聊聊興趣愛好,比如打球、跑步、游泳等。

    遇到這類問題,實話實說就好,不需要刻意迎合。當然,和導師是老鄉,性格類似,興趣愛好類似,也會有所加分。之前,我熟悉的一個導師,招的博士生基本都是長跑愛好者,因為他覺得這樣的學生毅力強大、能成事。

    --結語--

    在和博導面談的整個過程中,導師透過溝通、聊天,主要是想判斷你的科研潛力如何。關鍵是判斷出你能否能很好的完成課題組的畢業要求,順利畢業。你只要給導師傳達出這樣的資訊就可以。

    聊天中不要“嗯”、“啊”、“哦”之類的簡單回答,儘量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另外,和導師聊天后,也可以去課題組和其他學生做個交流。膽子大的,參加一次組會,做個碩士階段的彙報是最完美的。

    當然,每個導師的性格不同,聊天的內容和對問題的看法也有差異。往往博導和博士生的選擇也是一種緣分,對自己有信心,相信會得到導師的認可呢。

    還記得你的博導和你第一次見面聊的是啥嗎?

  • 3 # 鮮小鮮點點

    問問家裡父母幹什麼,給你畫大餅,告訴你沒補助,說必須要很能幹,濤濤不絕講很多的,問你怎麼設課題。請一定小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剖析勾踐的性格?你認為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