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鯨見深空
-
2 # 文老師課堂
1.尊重理解孩子!
我理解的您的困惑是“父母怎麼更好的引導高中生,用什麼樣的方式孩子能接納家長的建議。”,“管教”這個詞隱約顯示親子關係中溝通的不暢快。提到教育孩子,我們父母就得思考:我們是以什麼樣的角色身份在給孩子交流。高高在上的大吼大叫對於高中生已經不管用了,他在長大,個體獨立意識已經形成,高三畢業就是成年人了,所以家長一定要以平等交流的朋友身份和尊重孩子的方式跟他溝通。
2.家長同步學習成長。
高中階段的學業可能只有部分家長能輔導和解答的了。我的建議不是讓家長去學習學校的科目知識,而是家長一定要了解高中每個時間節點會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比如山東新課改之後,高一要面臨6門功課會考,學習非常緊張,家長就得了解一些相關內容。高一結束就要涉及到選課,不同的地域,選課制度不一樣的,有的是“3+1+2”還有的是“3+3”制度。家長更要多研究孩子選課跟學校專業設定之間的關係,也能有話題跟孩子交流,這樣孩子會感覺家長跟他是在一條戰線上的。
3.幫助孩子實現自己的目標。
每當走進高三教學樓,就有一些學霸貼出來的“我要考……大學”的壯志豪情。我覺得高中生都要定一個,不管孩子想上什麼樣的學校,都帶他去學校看一看。確立了目標,學習行動起來才有力量。父母可以查一下這所學校的院系設定、相關專業、以及近幾年的錄取位次和分數線、甚至該學校的貼吧,隨時能信手拈來地跟孩子聊聊。
4.透過這些方式,讓孩子感覺到,家長能給我提供溫暖的幫助,這時家長提一些建議,孩子也好接納。“管教”也就順理成章了。
5.其實不論什麼學齡段的孩子,都不喜歡父母在旁邊咆哮式的吼叫和指責,甚至辱罵,父母什麼脾氣,孩子就有什麼命。教育孩子從來不是強行灌輸,而是父母以身作則、以愛滋養,以平常心引領孩子成就自己的人生。畢竟父母會離開他們,引領孩子擁有獨立的思考力,行動力,以後即使沒有父母的陪伴,自己也可以應對萬難。
6.讀到一句很有感觸的話: 管教,是先自管,而後管人;家教,是先自教,而後教子;正能,是先正己,而後輻射後代。
-
3 # 暖時光good
作為高中生,已經過了叛逆期,思想上也比較獨立,有自己的想法,管教起來也相對輕鬆一些。
首先,要相互尊重,高中階段的孩子最愛面子,凡事要好好的跟孩子溝通,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多尊重孩子的想法並予以支援。
其次,高中階段學習壓力很大,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多跟孩子交流排除心理壓力。在學習上也經常會遇到困難,而這個時候的孩子其實心理很脆弱,家長要多鼓勵陪伴孩子。
最後,最最重要的就是家庭要和諧,夫妻要和睦,夫妻恩愛,家庭才有溫度,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愛,才能向著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的方面去發展,那麼父母甚至都無需刻意“管教”,孩子就能成長的很好,因為當家庭溫暖和諧時,父母已經給孩子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就會慢慢的傳遞給孩子,從而向著好的一面成長。
回覆列表
一個年輕人找到了一位智者,尋求快速帶來財富的方法。智者告訴年輕人說,東海的海灘上有一塊雞蛋大的彩色寶石,價值連城。但是它隱藏在海灘的鵝卵石裡,要一塊一塊地去翻找,才能發現它。
隨後年輕人告別了智者,高興地去東海海灘尋找寶石,年輕人每撿起一塊石頭,只要不是寶石就會順手扔進大海,以避免重複。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扔進大海的石頭不計其數,但還是沒有他想要找的彩色寶石,終於有一天,Sunny明媚,年輕人撿起了一塊雞蛋大的石頭,這石頭在Sunny下散發著閃耀的光芒,這就是他夢寐以求的寶石。
可他順手就把這塊千辛萬苦找到的寶石扔進了大海,因為這麼多年來他已經習慣了把撿到的石頭扔進大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習慣的力量會對每個人的成長與生活都產生巨大的影響。
良好的作息習慣
對於正處於發育時期的孩子們來說,身體發育狀況的好壞與睡眠質量有著密切的關係,孩子的生長髮育由生長激素控制,這種促進發育的生長激素多數在睡眠過程中分泌。
睡眠充足的孩子在事物接受、反應速度、記憶力、思維能力等方面都更加突出,良好的作息能夠保證孩子的智力發展,也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消化學校的課程,避免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自理習慣
擁有自理能力的孩子,能夠更快地適應環境,在處理問題上面也會更加得心應手,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能夠讓孩子在競爭中充滿底氣,敢於承擔問題,敢於面對困難。
家長可以簡單地從整理被褥、穿衣服、繫鞋帶等小事教起,進而讓孩子每晚準備好第二天需要用的學習用品、科目書籍等。鍛鍊孩子對自己負責的責任心,是孩子從自理走到自立的必修課。
運動習慣
暑假正是孩子們可以學習各類運動、培養興趣、增強體魄的好時機。
讓孩子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可以強壯骨骼,有利於孩子長高,還可以增強心臟能力。孩子經常運動,能促使他們呼吸系統的發育,提高其機能水平。
家長應該積極地給孩子有條件的支援,陪伴孩子選擇他們感興趣的運動專案,幫他們制定鍛鍊計劃,和孩子一起運動。
專注的習慣
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好奇心重,課堂常常溜號,做作業時注意力也不易集中,導致作業拖沓,家長還要跟著熬夜。
養成做事專注的習慣,能夠提升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幫助孩子們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任務,進而得到休息,對於孩子日後的生活、工作等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長可以與孩子協商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部分作業,隨後能夠得到娛樂時間,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學時認真學,玩時開心玩的好心態。
制定計劃的習慣
計劃可以減少孩子們學習的盲目性、隨意性,強化學習的目的性,緩解孩子們在學習中的緊張感、忙亂感,保持和諧平穩的狀態。
計劃能夠調動起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讓孩子自主去完成作業。計劃完成後的滿足感,能夠激發孩子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
初期家長們陪伴孩子一起制定相對比較寬鬆的暑假計劃,並且給予孩子按時完成計劃的鼓勵,幫助孩子們認識到計劃帶來的安心感,隨之自我形成制定計劃的習慣。
閱讀的習慣
觀察近期的中高考試,語文的改革方向十分明顯,閱讀量增大,讓家長們逐漸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反觀生活中,讓孩子一動不動地看書簡直天方夜譚。
正值暑假,要想讓孩子閱讀,首先需要家長陪他讀,或是給他讀,或是在身旁一起讀書,家長以身作則,孩子們自然也會學習家長的行為舉止。其次要選擇合適的書目給孩子,小孩子需要圖文並茂甚至圖片更多的書,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為他們選擇科技、歷史、人文等書籍。閱讀習慣的培養是一場持久戰,需要家長時刻督促,才能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讀書的魅力。
思考的習慣
家長需要注重培養孩子們的思考能力,讓孩子們學會觀察,逐漸養成觀察的意識。
讓孩子學會提出問題、思考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總結事物的規律和特徵,以培養孩子們的邏輯能力,更夠讓孩子們更加了解自己,也能夠辨別知識、資訊。
溝通與提問的習慣
我們要積極鼓勵孩子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
學問、學問,學習就要開口問,不懂裝懂最終害自己,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是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面對不理解的孩子們,家長要教會孩子溝通的重要性,表達自己的意見,並且學會傾聽他人的想法。
家長要和孩子對話,耐心給孩子講解。其實孩子更需要和大人的溝通,也需要大人的理解和支援。
與人相處的習慣
你希望孩子是友善的,喜歡交流的,那麼首先父母要去做這樣的人,以身作側薰陶孩子,並且多多帶孩子去交朋友,去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在相處中,引導孩子友好的與人相處,幫助別人。久而久之,這些好習慣內化在孩子心中,孩子自然成為了善良的、友愛的、善於和他人相處的人。
衛生習慣
衛生習慣的培養重在兩個方面,健康的飲食習慣和整潔的生活習慣。家長應該注意讓孩子從小按時進餐,不暴飲暴餐,少吃零食,不偏食。
尤其是要注意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觀,讓孩子從小形成飲食有節、均衡營養的好習慣。
其次,要教導孩子按時打掃居住環境,力所能及洗一些自己的衣物,學會整理歸納自己的物品,做一個有規矩的人。
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日常,都是培養孩子習慣的好時機。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
習慣不是一朝一日就能養成的,
需要多用一些耐心和愛,
才能讓幼小的樹苗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