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7
回覆列表
  • 1 # 風耀呀

    小故事,大道理。

    患難見真情,是現在很多人經常放在嘴邊的。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沒有真正的朋友,沒有一個真正的交心的朋友,把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當做自己人生的匆匆過客而已。

    我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管鮑之交的故事。至於故事的內容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也就不必細細的來講述了。管仲能有一個像鮑叔牙這樣的朋友,是他這一生最大的幸運。管仲家裡窮,鮑叔牙總是把做生意掙的錢多分給他。打仗時,管仲跑得很快,被其他士兵誤會,是鮑叔牙為他解釋。其實後人都明白鮑叔牙知道管仲是很有才能的人,有富強兵的才能。但是大家稱讚的多是鮑叔牙的為人和修養。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像鮑叔牙的知己,可是又有誰想過,你是否有像管仲一樣優秀的才能,所以不要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只是不夠優秀而已。

    所謂的患難見真情,我們生活在和平的時代,不會有古代的戰爭,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意義。我個人認為患難見真情,就是能夠在自己驕傲自大的時候能夠提醒自己的,能夠在自己孤獨無助的時候伸出援手安慰你的,能夠在你一無所有的時候不離不棄的,能夠一天到晚的去學習去努力的人,談論事業談論人生的。

    常言道人生能得一知己足矣,證明知己難求,能找到一個懂自己的知音人相當不容易,

    請珍惜這麼一個人。

  • 2 # 月明雪淨

    俗話說得好,牆倒眾人推,大多數的人,都是碌碌無為的平庸之人,但卻有這樣一些人,不隨波逐流,遇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我認為患難之所以能見真情,與患難之人自身有莫大的關係,別人決不可能無緣無故同情憐憫一隻可憐蟲的,下面就說一個患難見真情之事吧!

    我覺得要數鮑叔牙算一個,也許大家比較陌生,但說到管仲,相信都不陌生了。他倆是好兄弟,但政治上各為其主,叔牙輔佐公子小白,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齊桓公,管仲輔佐公子糾。在齊國動亂,二位主公搶著回去繼承帝位之時,他們不期而遇,管仲自以為聰明,給公子小白背後一箭,等管仲君臣到齊國之時,公子小白已經繼位,此時,管仲境遇可想而知,新君一箭之仇怎能不報!而就在此時,叔牙力陳管仲才能,桓公不計前嫌拜管仲為相,而後便有了齊國稱霸於諸侯之事,管仲自然功不可沒,但叔牙之情誼,亦讓人為之欽嘆!

    我想說,管仲若無經天緯地之才,叔牙也斷不會與之結交,識他用他!罹難之時,死於刀下,不可避免!所以任何時候,把生命的籌碼要儘可能多地握在自己手裡,這樣,別人在患難之時幫你一把,也能滿足他所期待著的,你成功之時不忘當初恩情(碼字辛苦,多多點贊,謝謝支援)

  • 3 # 勇哥講生活

    要說中國歷史上患難見真情的事例,那可真是太多了,可以說數不勝數,就說幾個典型的: 1.有久遠歷史且老少皆知的,《桃園三結義》。

    看過《三國演義》都知道,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有識之士,為了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就此結拜為兄弟。在幾十年裡風雨歷程、生死拼殺中,他們確實做到了在最困難,最危險的時候不離不棄,共同進退,至今仍是結拜好兄弟的典型代表。

    2.歷史中期文人的傑出代表,《柳宗元交換任職》。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他和韓愈有相同的經歷,即是詩人又是朝廷官員。據說柳宗元在任職期間不幸連續被貶兩次,他到任之後,他就寫了封信給同樣被貶的好友劉禹錫,說:“我遠離家鄉被貶到這個寸草不生的地方,心情低落,倍感壓抑窮和煩惱啊,只好天天賦詩作文了。”劉禹錫得知後就時常寫信安慰柳宗元,要有樂觀向上。後來不巧劉禹錫也被貶謫到播州。柳宗元知道播州也是個非常偏僻的地方,條件非常艱苦,於是他就皇上上說,劉禹錫尚有老母親在世,需要他供養,如果讓劉禹錫去播州,那麼劉禹錫母子可能就再也見不到面了。就請皇上批准讓他和劉禹錫交換,自己去播州,劉禹錫去柳州。這種患難見真情當時把朝中許多大臣都感到了。

    3.中國近代抗戰史上的《將帥們互幫互助》。 都知道在中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湧現出了很多偉大且優秀的國家領導人、元帥將軍們。後來因為在國家發展建設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使得一些將帥們的生活和處境變得比較糟糕,但就在這個困難時候,很多他們曾經的老戰友、老革命、好兄弟及時伸出援手,在生活、工作、孩子教育、身心健康等方方面面給與幫助,共同度過難關。

  • 4 # 漢史鉤沉

    我認為是漢宣帝劉病已和槽糠之妻許平君

    劉病已是衛子夫與漢武帝的兒子劉據之後,當初“巫蠱事件”牽扯甚廣,劉據的子女大多不能倖免,小孫子劉病已還不滿一歲,逃得一死。漢武帝駕崩之後,託孤大臣霍光輔佐漢昭帝繼位。迫於霍光權勢,漢昭帝獨寵他的外孫女上官皇后。可上官皇后六歲進宮,漢昭帝病死時也才十五歲,所以專寵多年,沒有子嗣。

    之後霍光在多方抉擇後,找到了漢武帝的嫡系子孫劉病已繼位,是為漢宣帝。由於霍光權勢滔天,大臣們建議漢宣帝立霍光女兒為後。不過劉病已沒有忘記困苦之時,妻子許平君的陪伴與鼓勵,堅決立許平君為後。

    霍光默許了,不過霍光的妻子卻因為女兒沒有當上皇后憤憤不平,在許平君分娩之時,買通下人,致使許平君母子雙雙喪命。漢宣帝雖然惱怒,但霍光權勢滔天,只能忍辱負重。霍光病死不久之後,重新執掌大權的漢宣帝誅滅了霍光全族,為許平君報仇。

  • 5 # 使用者一生追逐

    看過《三國演義》都知道,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有識之士,為了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就此結拜為兄弟。在幾十年裡風雨歷程、生死拼殺中,他們確實做到了在最困難,最危險的時候不離不棄,共同進退,至今仍是結拜好兄弟的典型代表。其他還有很多不甚瞭解,謝邀

  • 6 # 聰聰看歷史

    患難見真情,曰久知人心。這是一組連貫成語,也可是兩個獨立成語。多是講交朋接友的真知灼熱的句子。出自明~東古魯狂生《醉醒石》,講的是朋友之間在經過患難之後,才知這段友情的真假。

    每個人一生中會交很多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知識以外的最大財富,而酒肉朋友則是我們失敗墮落的根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麼樣朋友就會變什麼樣的人,生活在什麼圈子裡。所以交友需謹慎,要識別什麼朋友對自己有好處和壞處。

    回顧歷史上那些真正朋友間的友誼,會讓我們深受感動,而那些交友不慎而悔恨交加卻令人遺憾萬分。其實真正朋友是患難之後共富貴。一起患難朋友很多,但是在自己富貴時候記起患難朋友的很少,所以我確得並不是患難見真情,而是富貴見真情。

    今天我通過幾個典故,共大家分析,究竟朋友對我們影響有多大,透過這些故事分清那些朋友是值得珍惜的,那些朋友是表面而不應深交的。

    伍子胥和孫武的友誼

    伍子胥本是魏國的重臣,和孫武是很要好的朋友。伍子胥在魏受逼害時得到孫武相助,從而逃到吳國並得到吳王闔閭的重用做到了相國,富貴後並沒忘記孫武,而且深知孫武的軍事才能,在孫武被困齊國裝瘋時用計把他救了出來。並多次向吳王推舉,但吳王並不信孫武的本事,認為有伍子胥就夠了,於是當眾出題為難孫武,調集五十個婦人要孫武調教成合格士兵,沒想孫武憑自己的才能順利化解,吳王終於相信孫武的才能予以重用。

    伍子胥和孫武的軍事才能配合,打敗了強大的楚國,以及北面的齊國和魯國使得吳國成為了一方霸主。可是等到夫差繼位後,竟然相信讒言處死了伍子胥,孫武看到好朋友被處死,也不願再助吳國了,決意歸隱。而吳國在孫武離開後沒幾年就被越王勾賤所破了。伍子胥和孫武這種一方有難相幫,一方富貴而相提的朋友,實是交友中典範。

    孫臏和龐涓的仇恨

    相比上面我們所講兩位的友誼,孫臏和龐涓的仇恨則令人唏噓不已。他們兩個本是很要好朋友,投入鬼谷門下時又是師兄弟,按道理更應相互幫助才對,但卻手足相殘,而令他們起恨意的卻是不能共富貴。

    龐涓和孫臏都是鬼谷子的學生,師出同門,龐涓比孫臏出師早,憑藉鬼谷子的威名和學識,很快做到了魏國大將軍。當孫臏學成出師投奔他時,予盾出現了。因師出同門,所學一樣,而孫臏略勝些少。於是龐涓就擔心孫臏會奪了自己的富貴,在孫臏滿懷希望師兄的舉薦時,卻等來了迫害,從此站不起來了。就這樣兩個人反目成仇了。

    當初的好友,變成了人生最大的仇家,這是多可悲的事情。因為龐涓的嫉妒心,不願共富貴的友誼,最終以孫臏設計殺了龐涓而結束。而孫臏解了心願後也鬱悶而終。對於龐涓因心胸狹窄導致朋友變敵人,終是害了自己。而孫臏因看不清朋友為人,交到損友最終也害了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是通俗演義,《東周列國志》為什麼比《三國演義》更有歷史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