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張帶你看故事

    謝謝邀請。 首先諸葛亮當年隆中對提出“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三分天下只是過程,最終目的是一統中原。可以說諸葛亮最開始就想助劉備奪取天下。 而且諸葛亮也一直在這麼做,最開始聯合吳國抗拒曹操大軍,給自己留下了喘氣的機會同時有了對抗曹操的籌碼。並且躲下了荊州佔領了重要地位。但奈何一切都因為劉備給關羽報仇而失去一統天下資格。 至於諸葛亮不是“窮兵黷武”,只是為了完成劉備臨死的遺言所以才六出祁山奪取天下,最終病死五丈原。

  • 2 # 董慶江645

    謝謝邀請。當年新野牧,劉備在軍師徐庶離開之時,從徐庶口中得知諸葛亮大才,並諫言劉備一定請得此人出山。此後劉備三顧茅廬,一片赤誠,諸葛亮終於應允出山相助,諸葛亮當時提出隆中三策,第一步取荊州,第二步圖西川,進而入關中出祁山取天下,這也是諸葛亮的政治理想和抱負。諸葛亮自出山以來深得劉備信任,並以幫助劉備復興漢室為終身志向,忠於大漢。 頭兩步,劉備葛和諸葛亮共同走完了,然而劉備先一步離開了人世,沒能和諸葛亮一起完成出祁山成就帝王霸業,漢室復興。劉備死後,諸葛亮任然北伐,其一是因為幫助劉備復興漢室,成就功名霸業是諸葛亮的政治理想和抱負,他有義務和權利為理想獻身;其二是因為要遵守承諾,當初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諸葛亮當時就承諾窮盡一生幫助劉備掃平四海,中興漢室,延續大漢王朝,並且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已經超出了君臣,他們更是朋友,一種魚水關係;其三是因為忘戰必危,他執意北伐,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以戰養軍,以戰求和;其四是因為蜀國已經等不起了,蜀國已經軍民乏困,等下去國力只會日漸衰落,再耗下去,不用別人攻打,自己都已經衰敗了。

    為政治理想而執著終生、死而後已的諸葛亮最終還是沒能完成北伐滅曹事業,其中的用人失誤、後勤不足、戰術不當等等只不過是導致其失敗的次要原因,導致這種情況出現最主要的還是那虛無縹緲而又重要無比的“天命”問題。我們也不能說他就是窮兵黷武,這也未免太武斷了,有失公平。

  • 3 # 汐水柔情

    諸葛亮接手蜀國,是在劉備夷陵慘敗後,當時的情況是劉備病死、蜀國精銳部隊全軍覆沒、名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相繼死去,趙雲已老、新君上位,政權不穩、東吳從盟友變敵人、蜀國內部矛盾層出不窮、蜀國後方少數民族叛亂、北方曹魏虎視眈眈等。面對這種爛攤子,說句實話蜀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亡國了,要兵沒兵,要人才沒人才,這樣的國家,沒有高階人才來治理,不需要別人來攻,他自己就會亡國。

    面對這樣的環境,諸葛亮採取什麼政策來應對呢?閉關鎖國政策,蜀國在諸葛亮親力親為下,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培養一支新軍隊,平定南蠻,重新聯吳,準備北伐,這得多高的政治水平。諸葛亮作為儒將代表人物之一,中國文廟大儒之一,不喜歡戰爭,按理說沒必要北伐,可是為什麼還要執意北伐呢?這是由於當時蜀國的形式決定諸葛亮不得不北伐,原因如下:

    第一,蜀國內部矛盾激化,蜀國是由荊州派和益州派,以及其他派組成的,劉備剛建立的蜀漢政權沒有穩定就攻東吳,使得蜀國內部矛盾更突出,只有北伐才能把內部矛盾轉移到北伐上面,蜀國上下才能全心全意輔佐新主北伐。

    第二,蜀國沒有精銳部隊,曹魏、東吳的精銳部隊都還在,而蜀國的軍隊是諸葛亮在三年內組建起來的,缺乏實戰經驗,如果不透過北伐來提高新軍的作戰能力,蜀國後期的軍隊根本無法抵抗強大的魏國軍隊進攻,蜀漢滅亡時,就驗證了軍隊實戰的重要性,鄧艾偷襲陰平守兵,守兵三十年沒有經歷過戰鬥,看到有敵人直接投降,根本不能打,諸葛亮兒子、孫子,三十年沒有打過仗,見到敵人,直接衝殺,這種作戰方式,屬於自取滅亡,這就是沒有經歷過戰爭的部隊,經不起敵人的進攻。

    第三,三國鼎立,蜀國最弱,三國各自發展,差距越來越大,不出十年,蜀國必定滅亡,為什麼這麼說,大家可以去看看蜀漢地圖,蜀漢面積雖大,可是其中人口有多少?別說在三國時期,就是現代社會,大家去雲貴川三省看看,三省面積不小,但是有90%以上的佔地面積是無人居住,根本沒有人,到處是深山,不像北方,北京、上海、天津等,想看一座山都難。如果按照這個趨勢下去,三國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等到魏國伐蜀,蜀國必亡。

    第四,蜀漢人才不足,北方是華人才的集聚地,高階人才基本來自於北方,北方也是中國經濟重鎮,如果各自發展下去,三國之間,蜀國最缺人才,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主要看人才,這就是為何中國要實現人才強國夢,就是這個道理。總有人說諸葛亮親力親為,限制了蜀華人才發展,這種觀點明顯是錯誤的,諸葛亮在蜀國提拔了那麼多人才,而且蜀國是三國中最穩定的國家,不是限制了蜀華人才的發展,而是蜀國沒有出色的人才可以培養,連姜維都是魏國的人。有聽說過蜀國哪位有才的人能人,不被諸葛亮重用的嗎?

    第五,北伐有望恢復漢室,不北伐蜀國必亡,如果蜀國生養休息,用不了多久魏國伐蜀,蜀國將很快滅亡,或者在諸葛亮死後,蜀國也必將快速滅亡,劉禪沒有諸葛亮約束,將是個昏君,諸葛亮死後就可以看出來劉禪逐漸由無能變為昏庸。蜀國君主無能,而魏國君主卻是明君,曹家三代治理的北方是非常穩定,軍事力量也非常強大,比劉禪強太多了。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北伐唯一能做的就是擴大蜀漢力量,消弱魏國國力,維持蜀漢的政權。

    在三國之中,蜀國滅亡是遲早的問題,主要問題是蜀國君主無能,而魏國君主有能,即使是司馬懿篡權,司馬昭,司馬炎繼位都是明君,而劉禪根本無法抵抗,昏君治理的國家只會越來越弱,明君治理的國家會越來越強。秦始皇為什麼能一統天下,經歷三代明君,其他國家明君不超過兩代,由霸主地位,逐漸淪為弱國,這跟君主有很大的關係。

  • 4 # 9紫氣東來

    應答:諸葛亮連年征戰,不斷的北伐確實是窮兵黷武,也不看看自己的國力,一為著為完成劉備的心願不惜餘力,苦的是隻是近百萬人口的蜀國老百姓,可憐十個老百姓要養著一個當兵的。

    諸葛亮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隆中對分天下大勢,豈不知,東吳魯肅也為吳國做了三分天下的計劃,不過那時是劉表而不是劉備,曹操呢就更不用說,他的目的是橫掃吳蜀兩地,統一國家,而矛盾的地方是就諸葛亮的隆中對也曾明確指出,要跨荊益二州,《待天下有變時才能發展》,而當時天下是變了,而變得對蜀國大大的不利,關羽失了荊州,後又引起了夷陵之戰,上從劉備,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都相繼去世,上將中則乘下趙雲,魏延,後收姜維等名將,蜀國相對失去一半實力,而與東吳的關係表面上修復,實則已留下了隱患,別說六次代魏而未出祁山,就六十次也是徒勞的,著名時事評論家,梁宏達評論講,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就等於作死,這話不無道理,陳壽為諸葛亮做傳時,也實話實說,治國理政是諸葛之長,領兵打仗並不是孔明的強項,有人講陳壽不懂軍事,話說到這份上答題者只能無語,僅只個人觀點,本人確得劉禪做得對,保護了益州百姓,少生殺戳,又有什麼不對呢?爭到何時是個頭,打來打去死的是老百姓,再見!

  • 5 # 秦野雁

    連年征戰,窮兵黷武?誰都不願意,尤其是自己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文化、人才各方面都處於弱勢的時候。諸葛亮並不是不明白這是逆天而行。所謂“一拳打得開,免得百拳來。”諸葛亮正是想透過以戰止戰的策略換取蜀漢的長治久安。他並沒有把三分天下作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恰恰相反,他的理想和目標是統一中原和恢復漢室。他在後來的《出師表》裡也詳細地闡述了他統兵北伐的意義。

    諸葛亮生於東漢末年的亂世,親眼目睹了因戰亂而流離失所,飢寒交迫,家破人亡的百姓,親身經歷了戰爭帶給人們的殘酷,他的家也毀於戰亂。他從小立志要消滅群雄,恢復一個和平安定的漢室。所以,當劉備見到他向他諮詢天下事時,他首先問起劉備的志向。如果劉備沒有恢復漢室,問鼎天下的志向,諸葛亮也決不會跟隨劉備。這點在《隆中對》裡就說的很明白。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段話就清清楚楚地說明了他的志向。

    北伐既是統一中原的一部分,更是穩固蜀漢政權的重要部分。“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向後主劉禪闡明瞭國家的現狀和北伐的必要性。

    諸葛亮的北伐,主要表現在“忠”字上面。他忠於自己的理想,忠於蜀漢的基業,忠於國家和百姓。不能簡單地用窮兵黷武來形容。諸葛亮若不北伐,只圖偏安一隅,等魏國興兵南征時,蜀漢只怕滅亡的更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探歌車內燈光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