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請大家點評一下,有助於提高,需注意些什麼?
6
回覆列表
  • 1 # 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顏真卿是唐代的書法大家,始學王羲之,以張旭為師,獲得了多種筆法,其楷書大氣磅礴,有骨有肉,點畫精到,字形方圓兼備,舒朗俊美,被譽為“顏體書法”。 他的行書形神兼備,古樸質茂,行雲流水,尤其是《祭侄文稿》,筆筆如泣,一氣呵成,沒有任何修飾的筆法,是一種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現出了對侄子死訊的萬丈豪情,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王羲之的《蘭亭序》為第一行書)。

    學習顏體書法應當遵從它的藝術特點,認真分析,仔細揣摩,在此基礎上,從點畫開始,學習其書寫要領,然後要進一步掌握其結構特徵,從實臨、對臨到意臨,即可獲得顏體書法的基本要求。

  • 2 # 中州耕牛堂主

    關於題主提出的利用業餘時間學習顏真卿的楷書,如何提高自己的書法水平,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看了題主的“顏楷”集字作品,認為用筆和結字尚須提高。用筆不到位,線條生硬,字的結構和點畫布局不勻稱,不合理。只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主要是臨帖不深入,臨帖量少造成的。臨帖,一定要有量,量大,才能產生質變,才能有質的飛躍。

    如何提高自己的書法水平呢?

    第一,堅持深入臨帖,而且要專工一帖。就是目前來看,題主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對臨上,須用上三至五年的時間,深入對臨,才會有小成。要想達到形神兼具,非下大功夫不可,非下苦功夫不可!

    第二,在臨帖期間,先不要急於寫作品。應把主要精力用在臨帖上。記住,心,不可二用!只有專心,只有專注,才能出效果。

    第三,貴在堅持!不可輕言放棄。學書法,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第四,當把字臨到五六分像時,可嘗試背臨和意臨。字達到七分像時,可以出帖進行書法創作,過早了不行,沒有自己的個性也不行!

    第五,加強字外功的訓練。字外功,一是讀帖;二是領悟書法精神;三是讀書;四是聽古典音樂;五是多外出走走看看。這些都會你的書法水平有間接的幫助的。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3 # 酒壺山人

    我也是業餘時間練習書法,主要學習顏真卿。從你的習作看出有段時間了,問題是筆劃表現的不夠準確,間架結構不穩,線條的不沉著,顏體風格不突出。如要解決此類問題我認為:

    1、先讀帖,仔細研究各種筆劃

    之間關係及間架結構的組合。

    2、深入精臨,把筆劃盡量臨準需要對起筆、運筆、收筆做到心中有數。

    3、專門註重線條的練習,什麼是厚重的、靈動的、力度的線條。顏體有些線條起筆、收筆有篆隸之意,如勤禮碑、大麻姑仙壇記等碑。

    4、堅持不懈,日日臨池。此期間一心一意對臨一本帖,等用筆,間架結構過關了再轉學它碑帖或顏行書。這過程時間長短因人各異。

    5、對臨有七、八分像時,可以背臨或者意臨。意臨時可加入自我意思,但總體風格及用筆不能脫離顏體;這需要取捨,為出帖創作準備。

    6、臨碑帖是伴隨創作一輩子的事,也是對毛筆掌控能力的訓練,控筆能力強可同學幾種書體促進創作。以上僅為個人觀點,相互交流學習。

  • 4 # 古今書法

    感謝題主誠邀!

    就書法的練習而言,無論你是業餘還是專業,其目的是一樣的,共同的,那便是提高書法水平!

    在這裡,請允許我將題主的問題改為:

    《書法愛好者(初學)練習書法,如何提高自己的書法水平》

    為什麼要這樣改呢?

    一:“顏體”只是書法眾多名家,字型裡的一種。方法與技法是一通百通,可以舉一反三的。所以用“顏體”這個詞,“面”有點小。個人認為用“書法”比較合適,適合的人群更多。

    二:因為“業餘時間”這個概念很模糊,有可能你雖然是利用“業餘時間”練習書法,但你的書法水平卻比現在社會上流行的那些“大師”的水平高出很多。因此一般人無法為您點評指正。從而使您的書法水平進一步提升!如果題主您是這一類人的話,那就請恕在下多有冒犯,因為我的書法水平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一般得不能現一般。所以我認為改為“書法愛好者(初學)”才能有更多的人能為您在未來的書法道路上“出謀劃策”!

    下面我們就假設您是利用“業餘時間”練習書法的初學者。

    好了,有點跑題,現在言歸正偉。

    就一個書法初學者而言,如果在沒有人現場教授的話,我認為還是要先去網上看一些教學影片,這樣你才能對書法的基本技法有一些基本的瞭解,才好開始練習。要不您連“橫豎撇捺”的基本寫法都不知道怎麼寫,那是練不好的。

    再有就是,既然是利用“業餘時間”,那就證明您用在練習書法上的時間並不多,所以“練習書法的時間”對您來說更是“彌足珍貴”。

    在這裡我提幾點意見,謹供參考!

    一:切勿:“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這句話大家都應該明白是什麼意思,這裡我就不做解釋了。

    二:切勿“朝三暮四”

    也就是說,不要今天臨寫《顏勤禮碑》,明天臨寫《聖教序》,後天又改臨《書譜》。這是書法的“大忌”。切記,切記,切記(重要的事說三遍)!!!

    三:先精後博,做到“從點到面”

    意思是:臨習的時候:

    先從筆畫入手,儘量將每個點畫基本形態都完美的展現出來,

    再到單字,每個字的間架結構,字裡筆畫穿插避讓,都要安排得“有條不紊”。

    從而達到整篇通臨。字裡行間,整篇看起來是否連氣慣通,一氣呵成。

    四:換帖與創作

    當您做到上面的三點,這時候便可以開始創作作品,但是由於臨帖種類較少,創作時的作品韻味過於單調,所以就要換帖臨習,增加書法的藝術見識,從而達到能夠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五:學書貴恆

    學習書法是一件必須持之以恆的事,不是一年半載就能有所成就的。所以就要耐得住性子,不可急於求成。

  • 5 # 漢韻書舍

    顏體的主要特點是模細,豎粗,結構方正。從你的臨習作業上看,寫的不是顏真卿《多寶塔》,也不是《《勤禮碑》》。

    紅圈部分是我認為筆劃寫的比較好的部分,存在的問題比較明顯,主要體現在筆劃寫的不準確和字形結構不規範。用筆不準,可能是練習時間不長,基礎不牢。

    如何提高,抓住兩點就可以。一是要從基本筆劃練習開始,靜下心來,第天用1-2個小時寫基本筆劃和組字練習,業餘時間安排也要緊湊,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樣效果不佳。二是有了楷書筆劃基礎之後,可以臨貼。臨貼,可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選幾個有代表性的字,反覆寫。第二種是精準臨貼,先觀察筆劃及字形結構的不同,要用心觀察和記憶,再反覆臨寫。如能堅持練習下去必有提高。連結個顏體技法影片,參照學習。

  • 6 # 海納百川186

    我也是顏體的愛好者,可謂粉絲,是用鋼筆練習顏體字。關於你的提問,如何提高自已的書法水平。我自認為,在沒老師系統指導外,沒有理論方法的情況下,只有勤奮臨帖,把自己所練出的字進量接近訪帖。但這確實很難,我臨習顏體有幾個月了,還是沒幾分顏體之意。敬請老師給予指導。

  • 7 # 翰墨書道

    自學書法,由於沒有老師指導,如果在加上業餘才有時間臨摹學習書法,要堅持“少而精”的學習方法。

    “少”就是不要貪多嚼不爛,要一點一畫一個字的去學,就像我們上樓梯,要一步一步的踩穩了上。

    “精”就是要臨摹學習的準穩和形質的精準,做到惟妙惟肖,形神俱似。同時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這樣假以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自然成就不俗。在學習臨摹學習中還要力戒好高騖遠,學習不紮實。

    在堅持學習方法的“少而精”的同時,還有進行持之以恆的臨摹學習,以利於打下紮實的書法技法基本功。臨摹是學習書法的唯一的有效途徑,也是改變自己以前固有的不良書寫習慣的最好方法。臨摹的結果是必須到達背臨的水平,一個字在透過臨摹掌握其中包含的書法技法以外,就是要精準掌握範字的字形和精氣神,要想將範字化為己有,必須將其背臨下來 才算不誤功夫。在這方面,米芾做的就非常出色,還有王鐸,可以說半生臨摹,半生創作,一輩子都沒有離開臨摹學習。

    就題主所附作品看,寫的非常認真,點畫線條基本有顏真卿書法特徵或味道。就是點畫的佈置有些散了 一些字的結構不夠準確。如“深”字,“苔”字的結構處理非常明顯沒有處理好。

    學習書法不能急於求成,好高騖遠,要一個字一個字的去攻關。然後再集字習作創作就不會出現類似問題了。學習顏真卿的書法在結構布白上一定要把握其總體外緊內均的規律,中宮部分要疏散但不能散漫一片,整個字氣脈不夠團聚。其實你寫的還是可以的,就是可能年齡不大,學習書法的時間不長。祝進步!

  • 8 # 千年蘭亭

    你的字一眼看去,知道是顏體,基本特點寫出來了,但筆法、結構上都還有很大提高空間。

    顏字骨力雄強,筋肉豐滿。學習顏字一方面要遵循其用筆法則,注重其“筋力”,將橫、豎、撇、捺、提、點、鉤、折八種筆法掌握到位。

    另一方面要注意其結字規律。楷書的結構多為內緊外鬆,但顏字恰恰相反,多為內松外累,從容而自信。

    學習顏字,我推薦可從《多寶塔》《麻姑仙壇記》入手,待熟練後再臨《勤禮碑》《顏氏家廟碑》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戀愛中在男人不聯絡的時候,要學會做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