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簡
-
2 # 鬥堰衝
20世紀之前包含的太廣泛了,是不是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那樣的話,死亡100萬人以上的戰爭就太多了,數不過來
-
3 # 夢裡思量風如雨
歷史上任何一次大規模戰爭都會造成人員傷亡!而絕大部分是平民的傷亡。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以下是一些傷亡慘重的戰爭:
1.秦滅楚之戰(公元前226-223)
戰國末年,關東六國經過多年征戰已經非常虛弱,秦國統一已經是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但是秦統一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最難的就是楚國。
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將王賁率軍進攻楚國北部,取十城,開道擊魏,揭開了攻滅楚國的序幕。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將王賁率軍進攻楚國北部,取十城,開道擊魏,揭開了攻滅楚國的序幕。 楚國公子昌平君(母為秦國公主,曾任秦相國)徙於郢(今湖北省荊州市)。
首戰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王嬴政又派李信和蒙武率20萬大軍,乘楚國內訌之機,分兵兩路進攻楚國。李信率一軍進攻平輿(今河南平輿西北),蒙武率一軍攻打寢(今河南固始縣沈丘東南),均擊敗楚軍。李信又攻鄢郢(今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再破之。於是引兵東,會師城父(今安徽亳州東南)。楚王派將軍項燕率軍抵抗。項燕揮軍尾隨秦軍,追擊三天三夜,乘秦軍輕敵無備,發起突然襲擊,大敗秦軍,佔其兩座營壘,殺死7名都尉。李信帶殘兵逃回。
平輿之戰
秦王嬴政認識到楚雖已衰弱,但畢竟地廣人眾,仍具有一定實力,非輕易可滅。他親赴頻陽(今陝西蒲城西)王翦家,敦請其統兵出征,並按其要求調軍60萬歸其指揮。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領60萬大軍再攻楚國。楚國徵調全國兵力,命項燕率領在平輿與秦軍決戰。秦王在郢陳(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督戰。王翦採取了堅壁自守、避免決戰、養精蓄銳、伺機出擊的作戰方針。楚軍多次挑戰,終不肯出。王翦與士兵共同生活,並關心其飲食、起居,注意其勞逸結合,同時開展投石和跳遠運動,以提高士兵的體力及戰鬥技能。楚軍求戰不得,日久鬥志鬆懈,項燕只好率軍東撤。
決戰
王翦抓住戰機,挑選精兵在前,實施追擊,在蘄(今安徽宿州東南)南大敗楚軍,殺死項燕(此處素有爭議)。秦軍乘勢攻取了楚國的許多城邑。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領秦軍繼續向楚國縱深進攻,一舉攻破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俘楚王負芻,楚亡。王翦繼續進軍江南,佔領越國土地。秦在楚地設立楚郡,不久,又分為九江郡、長河郡和會稽郡。
秦滅楚兩次共動用八十萬兵力,而楚國總兵力也接近百萬。第一次李信的二十萬秦軍幾乎全軍覆滅,第二次直接滅亡楚國,加上戰爭導致的平民傷亡,超過百萬。
2.秦末農民戰爭
秦始皇統治時期,大規模地興建宮殿和陵墓,以及築長城、修馳道,對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賦稅負擔。同時,還制訂嚴刑酷法,使人民動輒觸犯刑律。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等900餘人被徵發去漁陽(今北京密雲縣西南)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今安徽省宿州東南)遇大雨誤期,根據秦朝法律,戍卒誤期到達目的地的一律處死。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發動反秦起義,提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史稱“大澤鄉起義”。起義軍推舉陳勝為王,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以吳廣為都尉,用已被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反秦。各地紛紛響應,其中屬項羽和劉邦領導的兩支軍力最強。 起義軍迅速攻下蘄縣(今安徽宿州南)。當義軍進據陳縣(今河南淮陽)時,已擁有步兵數萬。陳勝自立為王,國號張楚,任命吳廣為假王,率軍西擊滎陽,命武臣、張耳、陳餘北攻趙地,鄧宗南征九江,周市奪取魏地。因為陳勝得勢後驕傲,加上秦將章邯率秦軍鎮壓而失利。最終在劉邦、項羽領導下推翻了秦朝,打擊了地主階級。
吳廣率軍西征(後被周文所殺),一路所向披靡,並擊敗李由,秦國後啟用章邯,屢敗周文,最終周文自殺,數十萬大軍全軍覆滅。而後章邯一路向東,蔡賜,張賀等均戰死,陳涉被莊賈殺害。起義軍傷亡近百萬。之後鉅鹿之戰,項羽率數萬精銳救援趙國,擊潰王離等的二十萬秦軍,章邯投降,不久四十萬降卒盡被項羽坑死。整個戰爭傷亡數百萬。
3.綠林赤眉起義(西漢末年農民戰爭)
(戰爭較多,以後的不再詳細介紹)
4.黃巾起義(東漢末年農民戰爭)
5.西晉八王之亂
6.五胡亂華
7.侯景之亂
8.隋末農民戰爭
9.安史之亂
10.黃巢起義
11.北宋統一戰爭
12.蒙古滅西夏
13.蒙古滅金
14.蒙古兩次西征
15.蒙古滅南宋
16.元末農民戰爭
17.靖康之難
18.明朝抗倭
19.明末農民戰爭
20.清軍入關
21.太平天國運動
22.波希戰爭
23.亞歷山大遠征
24.百年英法戰爭
25.十字軍東征
-
4 # 非也2333
日俄戰爭1904-1905
意土戰爭1911-1912
巴爾幹戰爭1912-1913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波蘇戰爭1920
阿比西尼亞戰爭1935-1936
西班牙內戰1936-1939
中日戰爭1937-1938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
印度支那戰爭1946-1954
阿以戰爭1948,1956,1967,1973
北韓戰爭1950-1953
阿爾及利亞戰爭1954-1962
越戰1964-1975
阿富汗戰爭1979-1989
英阿戰爭1982
海灣戰爭1991
非洲角戰爭1991-1994
科索沃戰爭1992-2000
20世紀是人類有記載的歷史上最殺人不眨眼的世紀。戰爭所造成的或者與戰爭有關的死亡總人數估計為1.87億,相當於1913年世界人口的10%以上。如果算作是從1914年開始,這是一個戰爭幾乎不間斷的世紀,其中某地沒有發生有組織的武裝衝突的時期很少也很短暫。佔據世紀主導地位的是世界大戰:即國家或國家聯盟之間的戰爭。
從1914年到1945年的時期可以被看作一場單一的“30年戰爭”,僅僅被20年代的一段間歇所打斷——在日本人於1922年最終從蘇聯遠東撤退和1931年對滿洲的進攻之間的時期。幾乎緊隨其後的是大約40年的冷戰,這一時期符合霍布斯的戰爭定義,即其“不是僅僅包括戰鬥或者戰爭行為,而且包括一段時間,其中透過戰鬥來進行鬥爭的意志得到了充分的表達。”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是,從冷戰結束以來,美軍在世界各地所參與的行動在多大程度上構成了這個世界大戰時代的延續。然而毫無疑義的是,20世紀90年代充滿了歐洲、非洲和西亞及東亞的正式與非正式的軍事衝突。世界整體來說從1914年以來一直沒有和平,現在也是一樣。
儘管如此,這個世紀不能被籠統地來對待,不論是從年代上還是從地理上來說。按照年代順序,它分為三個階段:以德國為中心的世界大戰時代(1914年到1945年)、兩個超級大國對峙的時代(1945年到1989年)和傳統的國際實力體系終結以來的時代。我將把這些時期稱為第一、第二和第三時期。從地理上講,軍事行動的影響一直是十分不勻稱的。除了一個例外(1932年到1935年的查科戰爭),西半球(美洲)在20世紀裡沒有重大的國家間戰爭(與內戰相區分)。敵人的軍事行動很少觸及這些領土:因此,9月11日世界貿易中心和五角大樓被炸才令人震驚。
從1945年以來,國家間的戰爭也從歐洲消失了,而在此之前,歐洲曾經是主要的戰場地區。雖然在第三時期裡,戰爭回到了東南歐,但是在該大陸的其餘地方,它卻看來不大可能重演。另一方面,在第二時期,與全球對峙並不一定毫無聯絡的國家間戰爭仍然在中東和南亞肆虐,直接產生於這場全球對峙的主要戰爭在東亞和東南亞(南韓和印度支那)發生。與此同時,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等地區在第一時期裡受戰爭影響比較少(衣索比亞除外,它遲遲地於1935到1936年遭受義大利的殖民征服),在第二時期成為武裝衝突的戰場,並在第三時期目睹了屍橫遍野和水深火熱。
回覆列表
1.拿破崙戰爭
時間:1803年5月13日-1815年11月20日
傷亡情況大約: 6,500,000人
2.普奧戰爭
時間:1866年
傷亡情況大約:500,000人
3.克里米亞戰爭
時間1853年7月-1855年12月
傷亡情況大約:1,000,000人
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