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山逸隱

    感念相邀之情,就好好說說這個問題。

    問題提的很複雜,清明是數千年的傳統祭拜故人的節日。起因是戰國時期晉文公重耳,在避難途中絕糧,受過隨眾中介子推割股伺肉之恩,後來介子推因母親年邁,回家盡孝離職。重耳登基後思回報,屢招不至,屢請不來,就親自帶人去懇請。不想介子推避入森林,窮搜不果。有大臣出謀火燒森林,介子推至孝必帶老母逃出。結果燒完發現母子被燒死在大樹下。時在國曆三月初一,御定為“寒食節”,此日舉國不能動火,以示紀念!直至今天,演變成祭拜已故親人的節日。

    這就應該清楚了,清明節祭英烈是傳統文化中必須的。當然因為祭拜的是英烈,裡面必然含有紅色因素,這個還用多說嗎?

  • 2 # 冬青3385

    面對這個問題,沉思良久,我想說:是,又遠遠不止。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千百年來,清明節就是中華民族祭奠亡魂的日子。人們真誠而沉痛地哀悼那些讓他們一想起來就“欲斷魂”的亡魂。

    什麼樣的亡魂,一想起來就會讓人“欲斷魂”?

    也許是親愛的父母,他們把全部的愛奉獻給了子女。無私之心可昭日月。

    也許是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他們的慈愛刻在心中那麼深,想起來就會一邊笑一邊忍不住掉眼淚。

    也許是傳說中的祖上。他們英明神武,德高望重,為家族,為鄉里,乃至為國家奉獻了驚天的才智或者如歌的年華,也許還有寶貴的生命。

    這樣的亡魂當然會令我們念之斷魂,深情悼念,虔誠祭奠。

    把心胸和眼界放大。

    那些為了人民的福祉而奔走,而戰鬥,而犧牲的千千萬萬亡魂,同樣會令我們肝腸寸斷,垂首肅穆。紅色英烈們,正是這樣一群可歌可泣的人。選擇在這樣一個傳統的節日裡向他們獻上我們最虔誠的哀悼,是我們所能想到的最高禮儀。在我們心中,他們是親人。

    而那跪在岳飛墓前的秦檜,倒在中華大地上的數十萬日本鬼子的亡魂,絕對不會是我們“斷腸”和哀悼的物件。送給他們的,只有唾棄和咒罵。

    紅色英烈們的精神當然值得紀念和傳承——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不知疲倦,不畏艱險,不惜失去生命去奮鬥——這不就是我們口中的“紅色文化”的真正精髓所在嗎?沒有這種精神,把“紅色文化”喊得震天響的人,不過是虛偽的投機者。

    真正的“紅色文化”,已經融入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龐大基因庫之中,值得我們永遠傳承下去。

    然而,清明哀悼的,不能僅僅只有紅色英靈;哀悼之後的傳承,也不能僅僅只有“紅色文化”。

    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積澱了太多值得我們既悲慟又昂揚的精神。“紅色文化”是其中一顆炫目至極的超新星,卻不是全部。我們的目光,應該投向浩瀚的宇宙,應該在這樣一個莊嚴肅穆的節日,向所有閃耀的群星致敬我們的最高禮儀。

    我們要傳承所有值得我們傳承的優秀文化。

    將近七十年前,毛澤東主席親自奠基,在天安門廣場豎起了一座豐碑,上面鐫刻著主席親自撰文,周恩來總理親筆書寫的碑文。其詞曰: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碑的名字叫“人民英雄紀念碑”。

    在紅色文化的開創者們的心中,值得永遠紀念和傳承的,遠遠不止自己和同志們用鮮血和意志開創的文化。每一朵文化之花的根,都扎進了無比深厚的文化的土壤。

    這土壤,由五千年的文化堆積而成,深厚而穩固。我們的雙腳,只有穩穩地踏在上面,才可能健步如飛。

    由此,我想到了兩千多年前屈原寫下的《九歌·國殤》。其詞曰: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是的,“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這就是我們獻給可歌可泣的紅色英烈以及為了國家和民族以及人民的利益而犧牲的所有亡魂的最好讚歌。

    在這樣一個莊嚴肅穆的清明節,向他們訴說我們斷魂的疼痛和薪火相傳的信念。

  • 3 # 一隻吵了整個夏天的蟬

    一,清明祭先烈,這是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應該做的事。

    二,從鴉片戰爭到軍閥混戰,再到九一八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近百年來,中華大地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和變遷。但是每當我們的國家到了最危難之際,總會有人站出來,把這個國家抗在肩上。

    四,1911年,以孫中山為首發動的“辛亥革命”一舉推翻了無能的清政府,緊接著是軍閥混戰。直到1931年,日本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抗日戰爭爆發。

    五,此後的十四年裡,我們的先輩們前赴後繼,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捍衛了我們的國家,中華民族的火種得以儲存。

    六,猶記得“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今天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是他們,是他們用他們的每一滴熱血澆築而成。每一個華夏兒女都不能,都不該忘記他們。

    吾輩當以傳承,發揚他們的精神作為畢生的責任。

  • 4 # 千千千里馬

    以前,清明祭先祖,這是傳統的孝道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祭奠的只是自己家族的祖先,祭奠革命烈士,祭奠的是中華民族的共同英雄。

    新中國的成立,是千千萬萬的人民英雄流血犧牲換來的,為了紀念這些革命烈士,全國各地都有“烈士陵園”,紀念為革命死去的英雄。

    每年清明節,少先隊員都要去烈士陵園祭奠革命烈士,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還在進行。

    紀念革命烈士的活動,不僅僅是對革命烈士的拜祭,也是革命傳統教育的最好實踐。

    過去,還有活著的革命戰士,拜祭烈士陵園的時候,還要請這些老戰士講述革命烈士的事蹟,他們是怎麼犧牲的。

    除了祖國各地的烈士陵園,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就是全華人民的英雄紀念碑,在這個碑的正面,是毛主席的題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背面是周恩來總理的親筆書寫毛主席起草的文章說,從解放戰爭以來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從孫中山欣賞領導的辛亥革命以來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從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可見,黨和國家,對自己的人民和人民的英雄多麼尊敬!

    人民英雄紀念碑,就是國家祭奠革命烈士人民英雄的一個創舉,所以,每年清明節,人民群眾也會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自發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和無限哀思。

    毛主席參加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儀式。毛主席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題詞。

    那麼各地的烈士陵園,也會有一波又一波的少年兒童到烈士墓前,哀思,宣誓。新加入少年先鋒隊的孩子,要在烈士陵園帶上紅領巾。假如共青團、黨員的,也要在烈士陵園宣誓。

    我覺得,這是很好的傳統文化。

    但是,紅色基因也是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與現代精神的統一。

    比如說,清明掃墓活動,原來只是給自己的祖先掃墓。

    而紅色傳統文化,是給中國的人民英雄掃墓,這就把小家的情懷,放大到社會國家的情懷之中了。

    現代社會更需要我們有國家的大情懷,去承傳現代的新文化。

    革命烈士,就是從自己的小家,走向全國的解放,走向中國的人民英雄。我們今天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從自己的小家,走向全中國,為振興中華而奮鬥。

    今天一個開放的中國,不但向世界開放了,也向我們每一個人開放了,只要祖國需要,我們可以到祖國任何一個地方去工作奮鬥。

  • 5 # 富春葉語

    1949年9月30日,在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決定建造人民英雄紀念碑,以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毛澤東主席親自為紀念碑題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金箔大字,這就是新中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英雄文化的開始。

    許多單位,將每年清明前後黨員祭奠英烈的紅色文化學習行動,列入到黨委的年度愛國主義教育計劃之中,並常年堅持祭奠,形成鮮明的企業文化。

    無獨有偶,今年清明節前的3月30號,四川木裡縣大火造成30名救火英雄犧牲的悲壯事蹟。連日來,全國各地人民群眾採取多種祭奠方式,表達對英雄的敬意和崇敬之情。這就是建國以來大力傳承紅色基因,傳播正能量的價值觀體現。

    清明節祭奠英烈,是從祭拜祖先的文化中轉接過來的。慎終追遠,既是對英烈的緬懷,又是對英雄精神的傳承。透過清明祭拜英烈活動,牢記初心,不忘使命,傳播正能量,這才是清明節祭奠英烈的真正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船教練裡弗斯在賽後唯獨不和湖人擁抱致意,這是怎麼一回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