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悔憶智周
-
2 # 文子心語
一、 先看世界名著《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於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部中篇小說,圍繞著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灣流中搏鬥而展開的故事,該作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學中的突出地位。這部小說195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簡單的故事,普通的老人,一片大海,一條馬林魚。可是戰利品的血腥味引來了成群的鯊魚,精疲力竭的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的搏鬥。最後,老人趕走了鯊魚,卻只拖回了一副魚骨頭!
讀《老人與海》感悟有二:
A、領受失敗,但不失希望:聖地亞哥連續84天空手而歸,一個連魚都捕捉不到的漁夫,能算做漁夫嗎?在別人眼裡他是一個“失敗者”。在第85天,他依然倔犟地堅持駛向遠方的大海。這種舉動,需要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其實《老人與海》的主角不是聖地亞哥,而是讓他衰老、讓他貧困、讓他疲憊、讓他無助、讓他84天一無所獲,讓他在海上看到希望捕獲了他從未見過的大魚,讓他遭遇鯊魚圍攻後頓時一無所有,讓他的大魚變成嶙峋白骨的命運之手。回到現實,我們每個人都在“命運”的統治之下,而且絕大多數人的努力也許會徒勞無益,重點在於,我們都可能領受失敗的結果,但我們仍然憧憬著希望的曙光:一個人可以失敗,甚至於死亡,但不能被擊敗!被他人、被自己!
B、無法摧毀的英勇意志:聖地亞哥在海上的三天足以驚心動魄,足以考驗老人的體力、耐力、意志和勇敢。海上漂泊,第三天則是老人一生中最大的機遇和遭遇:捕獲馬林魚一一遭遇鯊魚一一殊死搏鬥一一到一無所獲。跌蕩起伏、生死攸關全在這一夜之中。老人有兩條路可以選擇,扔下大魚死裡逃生,保衛成果死不相送。老人選擇了後者,在這場老人與鯊魚的殊死較量中,老人付出了全部:體力、意志和勇氣。“我要跟你奉陪到死”這句夾雜在大海的咆哮聲中的吶喊,也喊出了老人一生活著的信念和勇氣。鯊魚被趕跑,老人只拖回一副魚骨。如題主所言:聖地亞哥是一無所獲。但他卻證明了自己:他不是失敗者。回到現實,在人生所有的博弈中,收穫固然美好,但精彩永遠蘊藏在過程之中。
二、再看《活著》:一部不需要書籤的經典小說。
《活著》是餘華在轉型期完成的一部作品,透過一個苦難堆砌的悲劇故事,講述了一個成年人寓言,讓人悟出了都能讀懂的人生道理,也傳遞給讀者最樸素的人生態度。《活著》講述了福貴亡家、喪妻、喪女以及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一生。作品少有煽情的情節,每一個人物的離去都是短短數語,這是餘華筆觸中殘忍的一面,他使每個讀者都感受到了親人死去時的無助和麻木。雖無煽情和渲染,但讀來卻異常沉重!
餘華曾在《活著》的自序中寫道:……這篇《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的樂觀態度。寫作的過程讓我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看。正如作者所說,小說的主人公福貴有著對苦難異於常人的承受能力和樂觀態度。他的一生大起大落,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當福貴風燭殘年時,只有一個老牛陪著他。福貴的一生正如他唱到的那樣:“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從地主少爺到貧苦百姓的轉變,使得福貴從幼稚變為成熟,這場變故給他帶來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此後的生活無論多艱辛貧苦,他也懂得為了身邊的親人堅強地活著。因此,失去親人的福貴可以揹負起接踵而至的打擊,也擁有了對抗挫折的勇氣。老年的福貴無牽無掛,他的心境正如他在耕田時喊出的歌謠:皇帝招我做女婿,路遠迢迢我不去!
三、聖地亞哥和福貴的同與不同
海明威和餘華及他們的作品都亨譽海內外。聖地亞哥和福貴也都是作家筆下刻畫的非常成功的人物。一個漁夫、一個農夫,同是飽嘗人生艱辛和飢苦的民眾小人物,兩人的苦難命運,似乎都在揭示著人類向死而生這一悲劇主題:只要活著,就得承受苦難。
苦難似乎是註定的,但人類對苦難的對抗則具有各自的相對性。
A、堅韌地接受生命的無常。
除了年輕時的揮霍無度,福貴在漫長的人生中沒有主動犯錯,卻要終日承受無休止的苦難,而那些因苦難帶來的痛苦因歲月的流逝而變得平淡;更由於作者所敘述的人與人之間博大的溫情,使得苦難和溫情幷包,最後烘托出福貴沒有控訴,沒有眼淚,接受生命苦難的平和態度。
聖地亞哥在陷入飢寒交迫、疲憊不堪的境況中都不曾服輸,即使他的努力看起來意義不大。小說的核心情節是打魚,但對老人來說,這並不僅是謀生的手段,而是人生爭鬥的一種象徵。老人超越苦難的根本動力和原因來自於堅韌執著的意志和人格尊嚴。他出深海打魚不僅僅是現實生活的物質需求,更是戰勝生命的極端方式。
B、中西方不同的苦難抗爭形式反映出的內涵,
餘華在《活著》的自敘中提到,寫作的起源是因為一個歷經坎坷卻樂觀生活的老黑奴。透過《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福貴的人生哲學更偏向於道家提倡的“無為”,堅韌地用樂觀心靈承受,苦難就不能將他擊倒。比較聖地亞哥,福貴的抗爭形式更相對保守、消極。而受海洋文明文化薰陶下的西方人,提倡對神和對自己的負責,不必時刻活在大的群體當中,聖地亞哥與鯊魚的爭鬥,更多地體現了他自己的不服輸,存在才是被感知。西方人的自我意識遠遠強於東方。老人不服輸的精神和戰勝困難的氣魄膽識,是海明威筆下最生動的核心。
透過《活著》與《老人與海》中的主人公面對苦難進行反抗時的不同呈現,讓筆者更加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以及獨具魅力的地方。無論是東方注重樂觀堅韌的承受,還是西方注重勇敢的反抗和鬥爭,都在不同程度上歌頌了人類承擔苦難的品質。如果人生的命運是苦難,我們何不像兩位老人那樣去坦然和勇敢面對,在與苦難抗爭的過程中更好地體現人生的價值。在現實生活中,競爭是激烈,現實也殘酷,但只要自己的內心足夠的強大,承受壓力的韌性足夠永久,那麼,無論是負重前行,無論是樂觀向上地生活,都會實現和體驗到自我人生的價值。人生沒有固定的高度和標準,關鍵在於你都在努力,都在昂首,都在追求!
-
3 # 燈塔下的航線
老人與海:有什麼比歲月更可怕的呢?我們都不斷的在追尋自己的目標,可是遇到種種磨難,我們是否想到了退縮,或是埋怨老天的不公。想到別人所擁有的是否我們在無止境的羨慕和崇拜,而你所擁有的你是否在想辦法去物有所值。你可有勇氣去遠航,為了自己能夠實現目標,你可有勇氣忍耐長久的孤獨,只為找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一天你費勁一切力量抓住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卻用盡全力也沒有保住它,你是否感覺到氣餒甚至一蹶不振。老人的精神就像哪金槍魚的尖刺彷彿能穿破長空,白錚錚的挺直而耀眼,海的深沉就想你未知的生活充滿期待又驚現重重
活著:人活一世縱然一無所有,但所經歷的酸甜苦辣是別人體會不到的,享受過莫大的快樂,經歷過痛徹心扉的離別,那種絕望並沒有打垮他,那種白髮送黑髮人的痛楚沒有讓他對生活失去信念,接二連三的至親離去……讓人看的痛苦流涕,但他黝黑的身體卻承載著別人無法理解的痛楚。或許這就是人生,總會有一種理由給你活下去的勇氣!就算是為了哪一刻骨銘心的焚香吧……
桑迪亞哥努力拼搏後還是沒能收穫到魚,福貴的一生就是不斷受錘的過程,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去,他們最後都是除了經歷一番苦難後什麼都沒有獲得。
回覆列表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是一曲人的頌歌,同時宣揚了“人可以被消滅,但不會被打敗”的硬漢人生觀。
有觀點說,小說是作者的自傳,我認為《老人與海》就是一個證明。
海明威一戰英雄、二戰英雄,是常常走在最先進入被攻克的城市的行列裡的人,但這還不算,他還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換了別人,其中一條就足可以令人傲視整個世界。
但英雄帶給他的是時時發作的傷口的疼痛。一戰中,他身上曾中了二百三十七片彈片 ,當時他身上還揹著一個比他傷勢更重的人,他帶傷把人送到急救站,途中又兩次被重機槍子彈打中。二戰中,他又身受重傷,頭上縫了五十七針。1954年,海明威在非洲遭遇兩次飛機失事,造成腦震盪。舊傷發作干擾他的思考,妨礙他的寫作,腦震盪讓他喪失寫作能力。
諾獎帶給他的是與另一個諾獎得主福克納的暗中競爭。這些是他那個層次的人才有的煩惱,也是他高貴的完美主義帶給他的煩惱。當不能寫作的時候,他覺得沒有活著的必要,於是用獵槍打掉了自己大半個腦袋!
海明威就是那個最後一無所獲的老人,但他用槍殺自己證明沒有被打敗。
換了別人,會對福克納說:“我不想鳥你,我甩你兩次世界大戰!”
做人,福克納明顯沒有戰勝;文學,他二人互相不可替代。
至於餘華的《活著》,餘華本人和一些研究者概括其主旨曰:活著就是一切。我知道餘華不是這麼想,但我不能揭示,前兩天寫的有關《活著》的一篇,稽核就沒有透過。
我只說《活著》是隱隱約約的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