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ydsln

    22胡克與彈性力定律古代,人們從建築勞動中,獲得了大量有關材料強度方面的知識,不少科學家做過這方面的實驗。像義大利著名的科學家達·芬奇,曾經用鐵絲吊起一隻籃子,然後慢慢向籃中加沙子,當鐵絲斷裂的時候,記下沙子的重量;伽利略也做過類似的實驗,還測量過懸臂樑加上重物以後的彎曲程度。他們用這些實驗,來研究材料的強度。透過總結前人成果,第一個發現彈性力定律的是英國物理學家胡克。胡克研製天文儀器時,接觸到了彈簧。為了研究彈簧的效能,胡克做了許多實驗。他把彈簧的一端懸掛起來,在另一端加重量,觀察彈簧長度的變化。當他把多次實驗資料列在一起的時候,他發現,彈簧上所加重量的大小與彈簧的伸長量成正比。這一發現,使胡克十分興奮。彈簧的這種性質是不是對所有的彈性體都適用呢?胡克知道,必須用實驗來證實自己的推理。他把表的遊絲固定在黃銅的輪子上,加上外力使輪子轉動,遊絲便收縮或放鬆。改變外力的大小,遊絲收縮或放鬆的程度也會改變。實驗結果表明,外力與遊絲收縮或放鬆的程度成正比。他又用6~12米長的金屬線實驗,發現金屬線上受到的外力也是與金屬線的伸長量成正比的。金屬物質有這種性質,其他物質有沒有呢?他找來一根乾燥的木杆,將木杆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另一端掛上重物,結果也是一樣:所加重量的大小與木杆彎曲的程度也成正比。他還用絲、毛髮、玻璃、土塊等做實驗。從實驗中他得出:任何有彈性的物體,彈性力都與它伸長的距離成正比。1678年,胡克寫了一篇《彈簧》論文,向人們介紹了對彈性物體實驗的結果,為材料力學和彈性力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後來,不少科學家為進一步發展胡克的思想,做了大量工作。19世紀初,英國科學家托馬斯·楊的成績最為卓著。他總結了胡克等人的研究成果,指出:如果彈性體的伸長量超過一定限度,材料就會斷裂,彈性力定律就不再適用了,明確地指出彈性力定律的適用範圍。他還指出,彈性體的其他的形狀改變,也符合彈性力定律。同時,他還推算出外力與不同物體的改變的比例常數,這個常數被人們稱為楊氏模量。從胡克到托馬斯·楊,經過許多科學家的辛勤勞動,終於準確地確立了物體的彈性力定律。後人為紀念胡克的開創性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便把這個定律叫做胡克定律。如何度量彎曲形變數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和家人聯絡卻活成了老人眼中的廢物,該怎麼辦?不敢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