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土198
-
2 # 騰達影視匯
其實,真實歷史上周瑜並沒有說過“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只是《三國演義》中這麼寫了一句,然後就廣為流傳。當然還有一種說法:這句話不全,原句為""既生瑜,何生亮,君未歸,孤何安"",這就充分說明了周瑜所具有的大氣量和對諸葛亮的看重。不論如何,周瑜並不是像《三國演義》中所描述的那般小心眼。
至於三國電視劇,一是因為不是每個導演或編劇都博古通今,他們並不是專業的史學家;二則是因為考慮到觀眾對電視劇的接受程度;其次還有演員的熟悉程度,劇本契合更利於演技的充分發揮。畢竟“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真的可以算是有點“家喻戶曉”了,尤其現在都要求學生讀四大名著了。
綜上,至少,在下是沒看到有什麼三國電視劇周瑜並沒有說過這句話。
PS:【其實《三國演義》中有很多部分與史實不符,或者說有些過度誇張。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三國演義》讓這段歷史更熟為人知,但確實存在“尊劉抑曹”的思想,因此導致了一些莫須有的偏見。
就拿“貂蟬的下落”來舉個例子, 《三國演義》中並沒有提及,網上對其也是猜測紛紛。總結一下就是以下三種:1. 斬首 2.被送走得以善終 3.被關羽或劉備手下其他大將收下。比較陰謀論的就是第3個猜測,為什麼曾耗費大量筆墨寫貂蟬離間義舉的《三國演義》對其下落突然緘口莫言呢?因為她最後被關羽或劉備其他大將收下,這與它“尊劉抑曹”的主題不符,所以就隱瞞了下來。當然這僅僅是一個猜測,或許是因為忘了;或許是因為羅貫中自己也不知道;又或許是因為他覺得這無關緊要,所以沒寫……眾說紛紜,時至今日,這仍然是一個謎】
-
3 # 影視大全分享君
“既生瑜何生亮”是《三國演義》中周瑜的經典名言,在《三國演義》中,作者為了將小說描述得更加生動,所以將諸葛亮和周瑜之爭添油加醋,硬是要把小肚雞腸的帽子戴在周瑜身上。二人在赤壁共同面對曹魏大軍,說服孫權一同抗曹,並同時在手掌寫下火攻計策,可見二人智謀相當,當世無雙。
在赤壁之戰後,周瑜又獻策讓孫權將妹劉備招為妹夫,打算用美人來消磨劉備奪天下的意志力,並以此來掌控劉備的軍隊,最後準備出征益州時卻病死,賠了夫人又折兵,似乎周瑜在赤壁之戰玩了點小聰明後,其餘的時間都是成了諸葛亮眼中的愣頭青。
這個陪襯在早期就是周瑜,在後期就是司馬懿,最後,周瑜吐了幾口老血,說了一句“既生瑜何生亮”就撒手人寰。
這是三國演義為了凸顯出諸葛亮高大形象所虛構的一句話,歷史上的周瑜心胸寬廣深受孫權及文武百官乃至後世英雄的敬重與懷念。
-
4 # 步武非黃
這是周瑜死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諸葛亮屢次破滅他的計謀和行動,讓他無能為力,後被諸葛亮氣死。他說這句話表現了他心中的遺憾、憤恨和不甘,也是他的哀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生活中既然有我周瑜存在,又為何還要有諸葛亮?”
這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為了抬高諸葛亮捏造的。三國演義這本小說是著名的褒蜀,抑魏,貶吳的文學作品。自《三國演義》之後周瑜形象以及在世人心中的歷史功績大打折扣,而諸葛亮成為了一個近乎於神的傳說。
然而,只要是細心觀賞電視劇《三國演義》的觀眾就會發現,在周瑜死後諸葛亮還說過一段評價周瑜的話:
“人說周瑜嫉我之才高於自己,其實他是恨諸葛亮之才不能為東吳所用,不然,當初他就不會讓諸葛瑾去說服其弟歸順東吳了。”
這段話其實也算是作者為周瑜在這本小說中受到的委屈,做出了一點彌補,可惜的是,很多觀眾都下意識的忽略了這段內容。
-
5 # 二哈頻道
心疼周瑜,人家根本沒說過這話
這句話是電視劇直接引用的《三國演義》原著的原話,意思是:上天既然生了我周瑜,又為什麼要生出諸葛亮呢?
這是《三國演義》當中周瑜的臨終遺言,在這之前從赤壁之戰兩人初次見面開始小說中描述了兩人相當精彩的一段智鬥。
這段劇情有多精彩呢?草船借箭、借東風、諸葛亮三氣周瑜這些流傳很久的小故事都是有關這兩人的,這些故事大致表現出了什麼呢?表現出諸葛亮神通廣大,周瑜小肚雞腸。
那麼歷史上周瑜是個什麼人呢?
《三國志》是這麼介紹周瑜的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惟與程普不睦。
所以關於周瑜的人設算是歷史上最大的冤案之一了,他甚至死的時候都未必能想起來諸葛亮這個人,畢竟根本沒見過幾面嘛,工作上也沒多大交集。雖然諸葛亮是劉備的外交部發言人,但是孫權的外交部發言人又不是周瑜,孫權這負責外交的是魯肅啊。
所以這句話雖然放在小說裡很準確的表現了人物性格,但是與史實其實完全不符。類似比較出名的話還有“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電視劇《三國演義》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其實是有過一些自己的改編的,比如周瑜死後諸葛亮說過一句話:“人說周瑜嫉我之才高於自己,其實他是恨諸葛亮之才不能為東吳所用,不然,當初他就不會讓諸葛瑾去說服其弟歸順東吳了。”
看來電視劇的編劇對於周瑜被冤枉的事情是清楚的,無奈“既生瑜何生亮”太出名了,如果這句都不拍也太偏離原著了。
-
6 # 葉之秋
電視劇《三國演義》當中,周瑜為什麼會說“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
電視劇和小說《三國演義》是基本一致的。小說不同於史書《三國志》,它的立場也可以說是作者羅貫中的立場,是擁劉擁漢,凡是蜀漢的,往往都高大,非劉漢陣營的,尤其是重要的人物,對不起了,抹點灰算對得起了。
歷史上的周瑜,近乎完美,要出身有出身,要相貌有相貌,要才情有才情——文武雙全,要雅量有雅量,要婚姻美滿有婚姻美滿,要君臣相得就君臣相得,幾乎是所有的好,他都占上了,唯一不足的,恐怕就是壽不長。可是,在《三國演義》裡,他基本就是器量狹小,妒賢嫉能的小人。
周瑜為什麼和歷史上的周瑜不太一樣?原因其實並不難猜,諸葛亮是神乎妖的存在,他是蜀漢的大軍師,是蜀漢的靈魂人物,所有的大事都必須由他主導,才顯得不一般,歷史上有名的計,都得是他想出的才行。他活著的時候,能一張嘴鬥遍一國大儒,一張嘴說死一個大活人,一個鎮住一支大軍,甚至他死了,也能把奸詐的老狐狸嚇跑……如此如此,才能說明他的強大。可是周瑜呢,竟然是赤壁之戰這樣超級大規模戰事的主導者,偏偏他還長得帥又有才還幸福美滿君主還是他知己。如何把諸葛亮塑造成神一般的人物?必須利用大事件,會算人心還不行,還要會借東風這麼厲害的操作,誰都別擋道,哪怕是都督也不行。這麼一來,周瑜不被踩就不行了。
周瑜的人生很得意,幾乎沒有什麼不順的事情發生,一輩子順風順水,可是作者就不太一樣了,人生遺憾太多,有才卻不得施展的機會,在某些方面,對周瑜這樣的人,也許會產生適度的酸意吧。
當然了,從人物塑造的角度來看,周瑜和諸葛亮其實是很相似的,都是儒生型的領導人物,又都是風神俊秀的型別,他們身上同樣揹負著一個國家的希望,為了人物形象的多樣化,必須有人成為反面角色,諸葛亮是蜀漢的核心,當然不能是壞人,那就只好委屈都督,為了藝術,光榮地說出這句至理名言,成為小人了。
珠玉在前,簡單說幾句,期待朋友們的關注。
回覆列表
預設這句話是《三國演義》中的,《三國志》中的人物形象與《演義》中的較為不同。周瑜和孔明可謂鬥智鬥勇,赤壁之戰表面聯合,實則暗鬥。
1、奪取南郡
周瑜攻打南郡時歷經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打下來了,自己還中了毒箭,不過周瑜機智過人,利用敵人的輕視破了南郡,水箱剛要佔領城池的時候,諸葛孔明已經派人佔了,把周瑜氣的口吐鮮血。
2、招親
周公謹本想借著把孫尚香嫁給劉備的時候乘機殺掉他的心頭大患,不想關羽跟來,把軍營中的壯士嚇得不敢動,孫尚香一看劉備還挺滿意,於是周瑜的計策暫時成了,劉備留在吳地不想回家,樂不思蜀的劉備有幾個好弟弟,趙子龍喚醒了劉備一統天下的雄心,孫尚香也跟著劉備跑了。
這一回周瑜不僅沒殺成劉備,反而吳國太的女兒也弄丟了,周瑜又氣的吐血……
3、衝破鼓皮的諸葛亮
周瑜商量對策的時候一直想隔離諸葛,他以為自己的計策不會被諸葛亮識破,誰知道,孔明神機妙算,周瑜的小心思他洞悉的清清楚楚,當商量對抗曹操的水軍時,周瑜問他是否猜得出自己的計策,於是兩人在手心各自寫出一個字,暢然大笑,都是“火”字,但是隻欠一陣東風,周瑜嫉妒諸葛亮能夠“呼風喚雨”的異能,便想派人做法過後殺掉他,孔明又料到了……
在諸葛亮派出的嘲諷大隊的諷刺下,周瑜一聲“既生瑜,何生亮!”就成了他的絕句。
歷史上的周瑜不像三國裡這樣心胸狹隘,為了一點小事就吐血吐血吐血,正史中的公謹有“性度恢廓”、“實奇才也”、“王佐之才”等美稱,連劉備也讚譽:“公謹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量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