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翩然絮語

    其實子女的文化學習完全不需要有人時刻監督,家長更需要下功夫的是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其次要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如果能夠解決掉這些,孩子一定是可以自覺學習的。

    關於孩子個性品質的形成,家裡的隔代親人可以給他這方面的教育;而父母外出奮鬥對孩子也是一種無聲的影響;工作之餘,多跟孩子通話、影片,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他的性格中也就不會缺少愛。

  • 2 # 快樂的老水煙

    如果是高中以下,不要讓孩子做留守兒童,否則遺憾終生!

    辦法一: 實在要出,就一個人出去(最好爸爸出),另一人在家照顧孩子老人,養豬、雞、鴨等,也可學學手工活,或網學著出售本地特產,能增加收入,說不定也能趟出一條路。

    辦法二: 兩人都出去,就帶上孩子一起出去,可以一個先打前站,基本穩定後,全家再過去。找工作時,要考慮孩子上學的問題,打工地點不要位置太偏。媽媽的工作儘量找時間有一定彈性的。孩子上學的事要請僱主幫幫忙,他們一般有點關係。也可以找當地居委會或媒體,能體現出他們的作用和價值的社會性事情,這些公共機構也願意幫,而且能幫上忙。

    孩子教育無小事,如果不想讓孩子的命運向你一樣輪迴,無論多困難,都要想辦法給孩子以父母的陪伴和正規的教育。

  • 3 # 零實教育

    這個問題問的好,這是目前很多家庭普遍遇到的一個現實問題,但我認為家裡實在沒辦法父母需要出去打拼,要監督孩子還是可以做到的,畢竟家裡肯定還留有其他監護人,可以定時跟留在家裡的監護人電話、資訊聯絡獲得監督,需要說明的是孩子的學習教育要在父母的監督(直接或間接)、陪伴(時常或約定時間)下生活、學習、成長。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一定要在家長的監督、陪伴下生活、學習、成長,因為父母的陪伴和時常鼓勵對孩子很重要,父母愛的眼光是孩子心中的營養,時常用愛的眼光沐浴孩子會使孩子心靈富足。父母的鼓勵是孩子進步的最大動力,時常激勵孩子會使孩子腳下有力。

    那麼家長在外如何間接地去陪伴孩子?如何讓孩子自覺學習並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呢?首先家長要時常把孩子、家庭放在心中,樹立自己在外打拼、奮鬥都是為了家庭生計、為了孩子的理念,不但為物質生活還要為精神生活,而且還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其次就要有科學的間接陪伴教育方法,上面已經說過有效的監督方法就是透過留在家裡的監護人對孩子進行監督,那麼如何陪伴呢?可以透過規定的時間點和孩子影片聊天或和孩子約定時間回家看孩子,讓孩子Sunny生活並對美好的相約充滿期待,激勵孩子好好生活、用心學習,並對孩子一日的生活、學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安排,跟留在家裡的監護人做交代並時常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逐漸形成自己間接陪伴教育孩子的方法

    陪伴教育孩子並不是非要和孩子在一起,而是無論在哪裡都要時刻把孩子放在心上,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相信您一定會有一個美妙的間接陪伴教育孩子的方法

  • 4 # 朵雲流觴

    這是當下教育和家長普遍的痛點之一。

    對孩子來說,分年齡和幾個點分別談談看法:

    1,越小的孩子心理越容易因為缺少父母陪伴而缺乏安全感,如果來自隔代(比如爺爺奶奶)的關心教育是合理的,孩子心理落差能夠得到一定補償,如果過於溺愛,孩子很容易形成依賴心理,學習上不積極主動是這方面結果的表現之一。

    2,父母在外打工,經常以電話或影片跟孩子保持交流,是最常見可行的方式,多問問孩子的生活學習,多瞭解他們心裡的想法,儘量給予關心,讓孩子在心理上得以平衡。

    3,對錢的使用是需要特別引起重視的,很多在外打工的父母都會自己覺得對不起孩子,於是用錢來彌補。不問青紅皂白,孩子提任何要求,只要能用錢解決都拿錢解決。

    這樣做潛在的問題很明顯:對孩子來說,他們真正心理上的需要和錢沒有多大關係,但是既然錢也能帶來某些快樂,他們當然接受,但又缺少正確判斷是非的能力,網路或其他問題隨之產生。

    4,和監護人或老師保持溝通,瞭解孩子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介入。打工賺錢重要,孩子的成長同樣重要,不能顧此失彼。

  • 5 # 臥聽風雨聲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老師是父母,父母的地位在孩子心中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還是把孩子帶身邊,不然你會後悔的

  • 6 # 康英勇

    留守子女的生活、讀書、教育等問題,使學校和家庭都感到很困惑,家長外出打工,子女怎麼辦?這是不可能迴避的現實問題。真的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估計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如果正式遇到這種情況了,該如何解決?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1、父母儘量不要同時外出打工,避免父母教育的缺失。

    可以一人在家務農照顧孩子,一人外出打工,等孩子的自理能力強了,再同時外出打工。(單親家庭,需要選好委託管理人,如孩子的祖父母、叔叔阿姨,有責任的好鄰居,孩子的老師等等,一定要與自家的關係密切,孩子能接受。)

    2、外出打工的父母要經常和孩子保持聯絡,除了逢年過節儘可能回家團聚,平時也要定期保持聯絡,打打電話,發發簡訊,甚至現在有條件的可以用影片聊天等等。

    3、多跟老師溝通,讓其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

    總之,農民外出打工,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子女教育的缺失,這個社會的矛盾問題,還需要人們不斷的思考、研究和解決。

  • 7 # 摸書校尉

    這個問題好難。01.如果孩子還小,條件允許儘量帶身邊;02.孩子較大,分開兩地,也儘量能抽時間出來和孩子電話溝通。個人認為孩子的情緒、價值觀的形成都和父母息息相關,單純成績提高有很多種辦法,但孩子穩定的情緒的形成,良好性格培養等需要父母參與和關心。

  • 8 # 教育時思

    外出務工父母都在面臨這樣的問題,在我的學生裡留守學生有許多表現的很優秀,有的留守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甚至比有父母在身邊看管的學生表現的還要好。(說明一下,我曾有六年時間在農村小學執教,農村有很多孩子是留守學生。)深入瞭解你會發現,距離並不是子女教育好與不好的核心問題,換句話說,父母不一定要始終陪在孩子身邊,好的教育方式總能利用環境給孩子好的教育。那麼,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要切記家長不能成為遠端遙控者和批評教育者。在我接觸的家長裡,有相當一部分苦惱於和孩子的溝通,外出務工的家長這個問題更突出。很多學生家長一聽到我向他們反映學生問題,他們往往就撂下一句,“回頭我說他!”我比較擔心這些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方式,特別是在外務工的家長。批評孩子可以給他壓力,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但對於不經常在孩子身邊的家長,電話聯絡基本就是和孩子唯一的溝通方式了,無法形成長期有效的監督,落實改正錯誤變得很困難。所以,這種遠端的批評教育很難奏效。尤其是有的家長拿自己在外的辛苦勞動來說服教育孩子,往往適得其反。這無疑轉移了問題焦點,其實學生們都能把家長的辛苦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他們大多能理解家長為他們做的辛苦付出。感恩的心是那些獨自在家的學生最強勁的學習動力。所以一定不能傷害到這一點,讓他們體會就好了,不要擺出來批評教育他們。

    那怎麼來教育他們呢?我覺得最有效的就是交由老師和孩子身邊的朋友們來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在外務工的家長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溝通工作。和老師做好溝通,和孩子做好溝通,在孩子允許的情況下和他的朋友們有一定溝通。和老師溝通就要向老師如實說明孩子的情況,現在學校佈置作業往往需要家長參與,老師不掌握學生情況,會對學生學習狀況誤判,讓學生承受過多壓力,有的學生受到老師的批評會感到很無辜,很冤枉。不要只拋下一句“回頭我說他”,適當向老師尋求一些幫助和建議,老師們的建議往往具有針對性。平時跟老師溝通也不一定要很頻繁,不要只是詢問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多問問學生其他的情況,比如學習習慣、朋友關係等。以便做好孩子的針對性教育。

    和孩子的溝通最重要,除了要減少直接批評和反覆的說教,還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一是溝通的頻率,不能長時間不聯絡孩子,大撒把,不管了一樣。和孩子溝通的越多,孩子出現問題越少。那些表現好的留守學生,和家長的聯絡都很多。二是溝通的內容,多聊聊生活上的事情,其實溝通好了,很多話題都可以聊。適當許諾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獎勵,聊聊工作生活上的事情,都是可以的。不要總是套孩子的話,把和孩子的溝通變成一味的問答題就不好了。如果孩子有某方面的問題應該明確指出來,這比含含糊糊地套來套去效果更好。無法在身邊幫助孩子改正,可以向孩子提出希望,“我希望你能改正這個錯誤”,這樣的話也是很有效的。

    如果能和孩子聊的好,也可以旁及他的同學和朋友。和他的朋友溝通可以瞭解自己孩子的真實狀況。但也要注意,不能刻意刺探孩子的情況,更不要在自己孩子身邊安排“小間諜”。孩子一但發現,會產生極大牴觸情緒。和孩子的朋友溝通,當個教育孩子的小輔助手段就好。

    總之,在外務工的家長要特別注意溝通,和老師溝通好了能直接有效地解決問題,和孩子溝通好了能促進孩子的長期成長。

    不知道能不能幫到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朝太后呂稚,為什麼沒有把陳平等老臣全部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