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貳一橙

    忘記是在初中還是高中了,那時候的教科書上有《馬謖拒諫失街亭,孔明揮淚斬馬謖》的節選部分。

    那時的要求是要全篇背誦的,男孩子嘛,對一些排兵佈陣、打打殺殺的總是會有那麼一絲的情結在裡面。記得那時全班的男生基本都背了下來,女孩子們都在高呼“好難,好難啊!”而因為對裡面諸葛亮、魏延、馬謖、王平、司馬懿等人的描寫,讓我很容易就背了下來,然後還特意去找了一下後面的章節,瞭解地比其他同學都要多那麼一點,搞得很多女孩子都來請教呢!(嘻嘻)。從各方面瞭解到了諸葛亮北伐,空城計這些,就更加提起了個人的興趣愛好。

    可說來慚愧,四大名著讀得最多就是《三國演義》,卻還看完整篇的。其中如《西遊記》等,就可能多是從電視劇和課本上學習的。之後我弟瘋狂地迷戀上了《QQ三國》,裡面有不少三國的知識點,我也就在這時候正式接觸三國曆史。記得我從去年四月開始在百家號自媒體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關於三國的。

  • 2 # 御史而行

    中國的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其中《三國演義》是最開始讀的一本書,而《紅樓夢》是看的次數最多,最喜歡的一本書。

    從小就有一個武俠夢,仗劍天涯,笑傲江湖,只要看到武俠電視劇,就特別著迷,就一直想象著,如果自己在古時候,肯定也會是一個俠客,一個英雄,鋤強扶弱,建功立業,何其快哉。

    上初中的時候,忽然愛上了詩詞,每天學著古人搖頭晃腦,背誦著古詩詞,雖然不太理解裡面的意思和意境,就是覺得很美,朗朗上口,偶然間,在課外書上讀到了一首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詞,我反覆讀了無數遍,豪情悲壯之感躍然紙上,由於愛上了這首詞,突然就很有興趣去了解與這首詞相關的故事,後來透過問老師,查資料瞭解到這是明朝楊慎所寫的,後來被放在《三國演義》的卷首,就這樣,接觸到了《三國演義》。

    好奇之下,我捧起了《三國》,剛開始看,就被裡面的故事情節,英雄氣概,熱血的戰場,波瀾壯闊的歷史所吸引,一發不可收,幾天時間就看完了,而後又看了一遍,其中看到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時候,暗暗流下了眼淚。到結局的時候,正如詞所說: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後來看了幾遍電視劇,依然被裡面的故事情節吸引,可能這也了了年少時候的英雄夢吧,三國裡面的英雄人物很多,這也讓我真正明白了什麼是英雄。

  • 3 # 歷史復活

    我最先了解《三國》,是家裡那些鄉里鄉親的說書老者!

    說書老者,其實都是瞎子老漢居多,每次都是利用大家吃飯在上堂,(一個族祭祀的大堂)的裡裡外外坐滿吃飯拿碗的大人,他們的但是說的抑揚頓挫,手中打著快板,激情之處加入了大鼓,最多的幾句話就…三國英雄算馬超……關公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喝斷霸王橋……等等,名言太多,記不住了,他們講到哪個村,哪個村管飯,並給他米,但是都不知哪裡學到的故事情節那麼扣人心炫,還面帶神韻,讓大家忘了吃飯,直到他中途喝水,才趕緊回家再舔一碗來接著聽書!

    這樣的日子在我們還沒有過完學前班,後面的電視家家戶戶都有了,說書老者漸漸消失。初中時三國演義在電視上放起,但是我們在校寄宿,沒有機會看!

    後來一晃二十年過去,我們離鄉背井,南下廣東謀生,自己工作之餘透過一個老鄉朋友,再次提起《三國》,再把小時候記憶透過電腦上再溫存一遍,結果一看就徹底喜歡上三國。

    軍師運籌帷幄之中,決戰千里之外的絕妙智慧,統帥的連環計謀簡直防不勝防,還有那赤膽忠心的將士情懷,為朝者的用人之道,是值得現在商業上老闆學習和借鑑的,同時透過三國的打打殺殺,會更多理解了國與國之間的同盟之道,以及生存之道!

    透過看了三國,才瞭解有時候國家整天強烈譴責這些那些的委屈事態,並不等於真正不作為!

    拿司馬懿穿諸葛亮的給的女人大紅袍,再激將也是按兵不動,結果還不是拖死諸葛亮,而劉備跟孫權家的新秀陸遜打的那一仗,陸遜看著劉備都打到家門口了,除了不停建築牆來一道道阻擋劉進軍,其他就是按兵不動,結果最後就用一把火燒劉備兵將八百里,劉備有生以來最慘也莫過於此,最後也抑鬱而死於此!

    這司馬懿和陸遜在一開始被將士們挖苦和鄙視,非常不理解的,放到現在的國家之戰,沒開戰也絕對被吃瓜群眾的口水給淹死,因為世人皆不懂國家之計謀,所以從看了三國,我不再輕易去罵國家多無用,不作為有時候恰恰是大作為,。真正國家的智慧,不會輕易透露給我們普通人看!

  • 4 # Raymond趙祥瑞

    說起三國,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僅僅是華人,日本,南韓,整個東亞文化圈的人民都很熟知,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三國時期(公元220—280年)只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這一小段時期,前後不過60多年,與5000年的時間相比,只是轉瞬之間,為何這段時期,如此有名氣?

    我第一次接觸到三國還是在上小學一年級,當時熱播電視劇三國演義,盡然讓我這個小學生看得如痴如醉。

  • 5 # 浪兄筆記

    我記得讀初中的時候,剛好也是學習文言文,我姐給我買了三本書,分別是三國演義、孫子兵法和論語。因為三國演義有情節性,所以看的多點,其他兩本畢竟深奧,作為練習鋼筆字用,培養了一些安靜性格的同時,寫字的水平提高了不小了。

    再後來就是07年後大學畢業後,受易中天品三國的影響,開始了各種看百家講壇,各個學者的書籍音訊和影片,確實開闊了很多,發現原來裡面藏有那麼多道道。

    四 知解三國序言 ~ 全方位多角度解讀三國事件

    麻辣三國趙玉平教授說:寫一本書很難,寫一本讓人耳目一新的書更難。我一直也在思考一個問題,對於三國這種耳熟能詳的題材,我又能為它做點什麼?由於深受道家思維薰陶,我不是專業的學者,只不過是熱愛三國,我自己又偏向分析總結事情。那麼我就不用拘泥於形式和話題,就從一個普通愛好者出發,把我關於對三國的學習和認識,來個較系統的分析總結,也不管什麼歷史還是演義,但知道的還是會區別下。

    關於三國曆史和演義的區別,把握一個原則,演義中是尊劉貶曹抑吳的,而歷史不會。我也不特別去區分了,畢竟每章選的題材角度不一樣,我更強調的是故事的邏輯性和精彩性。哪個更有說服力和啟發性,就選哪邊。

    瞭解三國過程中,讓我深深體會到什麼叫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剛開始就隨便買幾本書,想知道下三國發生了什麼。後面發現挺有意思的,買了幾十本。在後來感覺很有智慧,就特別想研究下。特別想弄清楚,赤壁之戰咋回合較量的?王允的連環計怎麼實施的,到底有幾計!!!荀彧為什麼到死才發現,是潛伏最深的人在曹營心在漢?唯才是舉和九品中正制度有啥區別,為啥一個制度對社會影響那麼大。

    基於以上的問題,我會選各個學者講的比較好或能解答我疑問的內容作為素材,再從文化、歷史、政治、經濟、軍事、地理、世家、管理、人才、遊戲、性格、影視、律法、制度、主公、謀士、將軍等各種角度,分章節進行解讀。基本框架內容如下:

    1 整部書40萬字,分80個章節。

    前20章關於東漢末年和群雄的人事物,21-40章是魏晉,41-60是蜀漢,61-80是關於東吳的. 每章選一個主題,儘可能的弄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和有可能啟發的智慧。

    2遊戲三國殺角度:群魏蜀吳4篇。主要是介紹技能典故和有趣的臺詞。

    3 性格角度4篇:分析四種人物性格的生平和策略選擇,畢竟性格決定命運。

    4 名士角度4篇:找一些三國或演義裡面出場少,但影響深,特別是立言貢獻大的。

    5 軍事地理角度4篇 : 官渡赤壁荊州和夷陵之戰,想用足球解說的方式寫 。

    6 制度角度4篇:分別會從政治、經濟制度,來闡述四種勢力的社會概況和影響。

    7 文化物品百科4篇:特別想致敬三國演義大辭典的作者,畢竟幾十年前沒有百度。

    8 個人回憶方式寫4~8篇:主要還是謀士,回到三國體會下,是怎麼想和選擇的。

    9 有關三國的作品2~4篇:我知道的現在有關三國的詩詞文字、音訊和影視等。

    10 名人讀三國2~4篇:看看毛主席等是怎樣讀三國和運用到各自生活事業的。

    11 經營管理4~8篇:三國的很多事件和思維,其實都可以運用到工作事業中的。

    12 其他的就是同時從幾個角度去解讀,各種人物和發生的事件。

    至於為什麼會取名知解三國這個名字,我是這樣考慮的:

    A 知同肢,有肢解的意思。其實就是想,專題化的總結概括同類的人事物。

    B 知本身有知道知識的意思。在總結人事物基礎上,儘量有些文化知識性。

    C 知同智,世上無新鮮事。希望有些啟發性的思維和智慧,來指導生活工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為什麼投入2400萬美元研發家用流感檢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