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汽車愛電影的大金牛
-
2 # 初學者jia
吃虧是福,不肯吃虧的人往往在吃虧,而常肯吃虧的人卻可能佔到便宜。那究竟如何理解吃虧吃福呢?
俗話說:"吃得虧,坐一堆,要得好,大做小,意思是說"一個肯吃虧的人就能交到很多朋友,得到別人的肯定和幫助,反之,如果是一個處處佔別人便宜的人,誰願意跟他交往,打交道呢,讓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吧。
一天,一位胖大嫂在公交車上為了搶座和一個小姐吵了起來。“眼睛瞎了嗎?這個位置是我先看到的!”年輕小姐一點也不讓步,“你先看到的?看到有什麼了不起的!誰先搶到了就算誰的!”胖大嫂—聽更來氣了,“搶?虧你打扮成這樣,說話卻這麼沒素質!不知禮的女人,我看你以後怎麼嫁得出去!”聽到這話,那位小姐急了,站起來就推了胖大嫂一把。車上的乘客一看動手了,連忙上來勸解。可這位胖大嫂外號就叫“不吃虧”,被人給推了一下怎能不還手,於是衝上去和那位小姐對打了起來……
回家後,丈夫吃驚地看著胖大嫂蓬亂的頭髮和脖子上的傷痕,問:“這是怎麼了?”胖大嫂往沙發上一坐,得意地說:“在公交車上和一個臭女人打起來了!不過我可沒吃虧,那個女人的臉都被我抓花了,看她明天怎麼上班!”說完一摸脖子,突然驚叫了起來,“項鍊?我的項鍊哪兒去了!”她的項鍊不知什麼時候被拽掉了,那可是兩千多塊錢呀!胖大嫂號啕大哭,不肯吃虧的她還是吃虧了!
這位胖大嫂自詡“不吃虧”,一定要處處占人家便宜才甘心,但到最後卻吃了大虧。可以說,生活中絕大多數的人都有這種不肯吃虧的習慣,無論做什麼都要先權衡一下得失,有便宜就往上衝,可能吃虧的話就躲得遠遠的。然而事實證明,不肯吃虧的人往往會吃虧,而敢於吃虧的人卻可以佔到便宜。
-
3 # 拉布拉多超可愛
常聽老人說,吃虧是福,可是這句話真的有道理嗎?
以前我上班的時候,我經常幫辦公室裡面換桶裝水,每次桶裝水喝完了以後,都是我在換,周圍的同事也都裝作沒看見一樣。後來有一次我因為生病,請了一天假。等我第二天回去上班的時候,同事們一看見我就說,你來了,快把水換上。
我當時心裡就很不舒服,憑什麼要我換,我感冒了都還沒好?後來我給主管說了這件事情,主管卻告訴我,吃虧是福。我周圍的同事也說,哎呀大家都是同事,你吃點虧是福氣。
你看見沒有,每次當他們這麼說的時候,我們就不知道怎麼反駁了。
那些對你說吃虧是福的人,卻從來不肯吃虧!

後來,我就很少換辦公室裡的桶裝水了,他們叫我換水的時候,我就會說你怎麼不換,吃虧是福。
很多時候,我們身邊的那些小人總是喜歡這麼說,因為他們覺得你很老實,你應該吃虧,然後就拿出一句,吃虧是福來安慰你。讓你感覺到你自己獲得了一種獎勵,讓你看起來沒有吃虧,但吃沒吃虧,你自己才知道。
那些經常對你說吃虧是福氣的人,請你願意他們。他們其實並沒有真正的覺得你的吃虧是有價值的,反而還會因為這句萬金油一般的話,讓你處處受委屈。
在生活中,我們要做到能看透別人的小心思,不要覺得你當了好人,別人就會記得。如果你在生活中總是當好人,別人能記得不是你的好,相反別人會覺得你很蠢。

在現實生活中,你可以很吃點虧,但請記住不要經常吃虧。
那些該你做的事情,你要做好。那些不該你做的事情,憑心情決定。不是所有事情都離不開你,不是所有問題都需要你去解決。有時候學會開始拒絕別人,其實也是一種成長。
不要覺得別人對你說,吃虧是福,就是在表揚你。這樣的話,可以聽一次兩次,但是聽得太多,並不能證明,你就是一個洪福齊天的人。反而證明了你是一個又傻又蠢的人。
做人要學會自私一點,要學會有身段一點,不要別人隨便喊你去幫忙,你就去。當你的善良變得沒有條件的時候,你的善良其實在別人嚴重就是蠢。
做人不能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矇住了看清事實的雙眼,別人對你是否尊重,其實取決於你是否懂得珍惜自己。

當你珍惜自己的能力變得不經常吃虧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周圍的人,才開始會慢慢尊重你。當你開始珍惜自己的時間以後,你才會發現,原來你的時間也很值錢。
所以請記住吃虧是福,經常吃虧那就是蠢了
-
4 # 時尚串珠3
吃虧是福事例有很多,本人對吃虧是福,講點自己的看法,吃虧是福這句話,就要看個人怎樣去理解,我們做為人,生活在社會上,在家庭裡,吃虧與否是要看個人的修養,比如一些大爺大媽們,商家頭一天通知有打折的商品,第二天,天還未亮,那些大爺大媽們的隊伍,已排到對面的馬路邊上了,一些貪圖打折商品的人,貪圖商品價格的便宜,不去思考把打折的商品買回來,有多少利用價質,覺得便宜的東西不買就虧,因此就會大量購買,這樣正好就進了商家的圈套,所以我購物從來不去湊熱鬧,也絕對不會貪圖便宜,購買用不上的東西屯集在家裡面,表面上吃了點虧,但實際也是福,我不用每天,看到用不上的商品而發愁,不用擔心因為過度購買,造成了資金短缺而影響生活,所以吃虧是福還是有點道理的。
-
5 # 東海八仙
吃虧是福,他的本義是要你忍,遇事不要著急出風頭。不要斤斤計較,小事要糊塗,大事要清楚。有了仁厚之心,人們才願意同你共事。你的威望才能提高。
-
6 # 使用者念菊
吃虧是福這問題既反對又認可。反對的是(遠方和故鄉)先生闡述了,很讚許該先生的精闢解讀!但認可的是要放棄那種得理不饒人的強勢所為!在不傷身害體之時儘可能的忍讓為好!
回覆列表
“吃虧是福”這句老話流傳已有很多年了,我以為無所謂對錯,只看你怎樣理解。 “吃虧是福”的老話在今天是否還有現實意義?還有廣泛針對性? 傳統未必都僵化死板,亦可時尚化。老話“吃虧是福”便如此。然而,都在說、都會說,便一定真懂嗎? “吃虧是福”是修煉 清晨,當你走進停車場,突然發現自己那黑光鋥亮的車身上竟被十分觸目地拉開了一道長長的劃痕,你惱火不?辦餐館,競爭有多激烈!可是,在你最需同心協力的當口,有的“骨幹”卻帶著關鍵客戶、技術、人員一走了之“另立中央”了,你惱火不? 讀廖莎著《紅塵道場》,即知其金莎苑酒樓在成長途中曾屢屢吃虧,甚至也有這般傷筋動骨的瞬間雷震。但“以慎至福”是其一向恪守的基本信念及態度,並堅信“小人不去,君子不來”,於是,決不陷入追究或糾纏漩渦,反倒更注重檢討自己,加強和最佳化內部管理,著力完善企業文化,致使企業品牌因禍得“福”而更為強盛了。我想,這應是修煉到了“吃虧是福”之真諦的,誠如書中所悟:“凡成功與富有者,若未修煉到家是承載不了大福報的,必釀成禍患。”“吃虧是福”,原本就是一種修煉、一種涵養! “吃虧是福”也“經濟” 由此來看,奉行“吃虧是福”,實際上是很有經濟學之講究的: 一是吃虧乃開竅增智之成本,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是也。沒有人偏好吃虧,同樣,也沒有人能保證永不吃虧。做企業、幹事業,不吃點虧(有時甚至是大虧),就等同於沒有打足成本。而不支付足夠的成本,人怎能成長?企業怎能成長? 二是折射出市場競爭愈演愈烈,人們對競爭的感受越來越具體、越來越真切。而競爭,從經濟學的本質看,無非就是特定利益的驅動、生產與分配。競爭中的失利者(人人都有失利之時、失利之事)不得不調整或配置相應的精神文化資源,從而有了“吃虧是福”隱含著的不可排遣的幾分無奈和慰藉,是對競爭生態的某種反應與適應。 三是利益驅動決定行為取向。若沒完沒了地計較、清算、折騰,其成本不如以忽略不計的方式消化掉,並由此能避免吃更大更多的虧!對企業家而言,至少是判斷力的檢驗,包括對謀定長遠利益、實現長期目標是否堅守和心無旁騖的測試。 在很大程度上,對於吃得起的虧,無論大小,不在意比在意更經濟、更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則。 所謂“吃虧是福”,一定有個利益邊界,有個承受能力的權衡。於是,才有了“吃虧是福”的老話新說,以及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廣泛針對性。 “吃虧是福”的現代版 但是,奉行“吃虧是福”,還有一個道德邊界。一般的虧可以不在意,如果太過分、太離譜,也仍要人們以此為信條,那就無異於縱容作惡或者養虎遺患了。比如日軍入侵,華人民肯定虧大了,能以此為“福”嗎?又如製售有害食品,消費者虧損了健康,能以此為福嗎?有句箴言:“對於惡人,沒有和平”。法國藝術家安格爾在引用此語後進一步闡發自己的立場說:“不管發生什麼情況,我將加倍努力,為的是有朝一日給我那些卑鄙無恥的敵人以回擊”。 可見,“吃虧是福”並不適用於一切道德行為主體和範疇。對於那些專以損人利己為能事的惡人、敵人,就不能安於吃虧,因為這隻會助長其變本加厲。 一個真正以人為本的社會,恰恰應表現在決不能以專讓老實人或守信企業吃虧的人為本。同時,只有明確指出“造孽是禍”、“侵人非福”並確立嚴正的懲戒機制,才能使“吃虧是福”多一點和諧尚善的積極意味。 “吃虧是福”的現代版,不該是行惡者擾亂市場秩序的可乘之機,而應是積善人的確保幸福指數豁朗之門。從社會論,“吃虧是福”的廣泛流行暗含著對一個完善的法治環境、輿論環境,特別是道德約束機制的強烈預期;而從個人論,“吃虧是福”的倫理價值又可從另一句古訓找到註解:“人為善,雖福未至,但禍已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