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野菜野菜
-
2 # 政史課課代表
五嶽分別是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東嶽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
古代交通不便,帝王們不畏艱險、千里迢迢探尋名山舉行封禪大典,這既是對自己豐功偉績的彰顯,更是其君權受命於天的昭告。在古代,選擇一處既有代表性,交通又方便的名山就顯得十分重要。
堯舜禹、秦皇漢武、漢光武帝、唐玄宗、宋真宗封禪泰山,武則天封禪中嶽嵩山。不難看出泰山和嵩山都位於黃河流域,中國文明的發源地,泰山還是中國名山裡最早看見太陽昇起的名山。嵩山位於神都洛陽附近,交通十分便利,所以成為武則天封禪的首選之山。
對比另外三座名山,西嶽華山,自古華山一條道,山高路險;北嶽恆山山西境內離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很近,歷代都是中央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戰爭的前線;南嶽衡山,位於湖南衡陽,在當時為蠻夷之地。三座山還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交通不便。
總上所述,交通便利不但不會影響它們成為名山,而且還會讓它們成為封禪之選,更加出名!
-
3 # 青風徐來
五嶽的設立變更不僅僅代表中原王朝核心疆域的變更,也體現經濟文化影響範圍的延伸。
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歷史十分悠久,可追溯堯舜時期。五嶽不僅是中國古代正統疆域的代名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五嶽也是一個文化的統一體,以非遺泰山為首的五嶽代表中國燦爛的歷史文化。
“嶽”作為詞彙的出現可追溯到堯舜時代: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第一》:“堯曰:‘嗟!四嶽: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踐朕位?”’由此可以看出,當時“嶽”為堯舜時期官員的名稱,“四嶽”指的是堯的四個大臣。司馬遷對“四嶽”做了解釋:集解鄭玄曰:“四嶽,四時官,主方岳之事。”後事便把負責大山的官吏(不是山大王)與其官元駐地的大山名稱統一起來了。這是四嶽(只有東南西北,沒有中)第一次亮相。
時間來到百家爭鳴,文化迸發的春秋戰國時期。五行之說產於春秋而盛於戰國。陰陽學家鄒衍(戰國齊國)大力宣揚五行之說,“五德終始論”結合朝代變更越來越盛。“五嶽”之說才應運而生。至於當時五嶽指何山,先秦典籍史料也未詳述。
七國歸於秦,封建王朝首次大一統,五嶽的記載也詳細起來。《尚書·大傳》(秦人伏生所著)曰:-“五嶽謂:岱(泰)山(今山東頭泰安)、霍山(今安徽天柱山)、華山(陝西華山)、恆山(山西大同),嵩山(河南登封)也。”東西南北嶽之內(此時南嶽並非衡山),正是七國即繼任者秦朝核心疆域,也便於祭祀,尤其泰山,始皇帝曾親臨封禪,以示正統。
漢代秦而立,五嶽也成了一種制度。《漢書,郊祀志》載,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頒發詔書·,確定以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即安徽天柱山)為南嶽,恆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隨漢朝統治區域延至嶺南,但此時的江南地區尚未開發完全,經濟政治中中心依舊在關中,中原一帶,因而南嶽並無變動,仍是霍山。
南方歷經三國、魏晉,地方政權林立,得到進一步開發。尤其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南方尤其江南經濟發展繁盛。 南北朝統一於隋,經濟文化中心已不再是北方為大,江南形勝,透過隋帝幾次南巡可以看出。蘇杭淮湖經濟富庶,文化繁榮。因而,隋文帝楊堅改南嶽為更南方的衡山,《讀史方輿紀要》曰,隋開皇九年(589)“詔定衡山為南嶽,而廢霍山為名山”。 北嶽歸屬也幾經波折。元代前,北嶽均為大茂山(今河北曲陽)。然宋以後的,金、元、明、清諸代均建都於北京,而北京位置於大茂山之北,顯然已出五嶽範圍,大茂山位置岌岌可危。待到明朝,大茂山北嶽名稱被恆山天峰嶺所得。新北嶽的優勢即是其在北京之北的位置。但因路途遙遠,祭祀仍在曲陽的大茂山,所以這時恆山只有北嶽之名而無其實。直到清順治1661年,才將祭祀改到山西渾源,山西恆山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北嶽。
從上看出,五嶽就像五個點,串聯起歷朝歷代核心疆域以及經濟文化範圍。五嶽的變更取決於疆域和經濟文化區域的發展變化,而不僅僅是交通。最具儀式感的中國君主的祭祀行動催生了五嶽的誕生,也推動了五嶽文化的不斷髮展。
-
4 # 瘋哥哥l
現在交通很發展,依然沒有妨礙五座山是名山。不高不低、不遠不近是他們成為五嶽的基礎,政治和文化的加持讓它們更加立於不敗之地。
三山五嶽和華人的山水文化
山水在華人的生活和文化意識裡,佔據極重要的位置。而且人文意蘊十分豐富、深遠,象徵意義和符號意義極強,非常耐人尋味。很多思想都是以山水為載體或以以山水為表現物件。儒、道、佛三家之義,追求人與天地萬物的和諧統一,而山便是連線天、地、人的最好媒介。
所以華人登山,並不僅僅是探幽獵奇,更是一種精神追求和思想寄託。
不同區域的山便因此被當地的人們崇拜、寄託,甚至祭拜。
加之“儒釋道”文化的宣揚,名山大川的仙山洞府都被各式的宗教佔據,廣建宮、觀、寺、廟、庵、堂、殿、閣、樓、塔、亭、臺,開巖鑿洞,摩崖造像。把眾多的山嶽紛紛建立成官民信仰和崇拜的聖地,又進一步增添了山的文化內涵,更讓人趨之若鶩了。
五嶽成為名山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產物
泰山因孔子儒教先師的身份,又因為泰山巍峨陡峻,氣勢磅礴,穩健大氣、一覽眾山小的狀態成為古代皇帝封禪的場所,所以稱天下第一山。
華山自古一條道,太過險峻,雖然說“中華”、“華夏”可能因華山而來,但是太險,不易攀登,不適合封禪。但它地處關中腹地,不遠不近,不高不低,成為代表西部的西嶽華山。
南嶽稱為衡山,因它位處星度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度應璣衡”,像衡器一樣,可以稱量天地的輕重,能夠“銓德鈞物”,所以定名叫“衡山”。位居湖南,臨湘水之濱,林木蒼鬱,景色幽秀,是獨具代表性的山。又因為衡山佛、道兩教興盛,遂在五嶽佔據一席。
北嶽恆山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距大同不過60公司,北嶽恆山則山勢陡峭,溝谷深邃。深山藏寶,如著名的懸空寺便隱匿其中。相傳四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見其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嶽。秦時“奉天下名山十二”,泰山之次便是恆山。所以,又稱“天下第二山”。
嵩山以其居中而冠五嶽,以其古老而蘊奧秘,地質稱五代同堂,松柏幃萬世綠裝,夏禹疏九河以分洪荒,周公測天地以建聖制,漢武幸太室山呼萬歲,唐宗賜少林禪武盛傳,則天臨峻極登封告成,乾隆謁岳廟詩揚太少,許由避堯隱於箕山,李聃寫道經遁於嵩高,達摩創禪宗於少林,二程演儒理於嵩陽,中嶽千古文明,河山十方浩氣,俱匯中嶽。嵩山離鄭州和洛陽都不遠。
其實這五嶽離所在區域的經濟文化中心城市都不遠,總體距離都在200公里以內。這樣的距離都不是很遠,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這樣的距離剛剛好。不遠不近,既滿足了人們對山的寄託,又不至於讓大家太過辛苦。也恰是這樣的情況,造就了五嶽的盛名。
交通方便會限制人們對山的嚮往,太遠又會讓人望而卻步
現今,交通方便了,而人們出遊的慾望也更多,所以不僅僅是五嶽,有山的地方都人滿為患。在古代力有不逮的情況下,造就了“不高不低、不遠不近”,的三山五嶽,隨著科技和登山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目標也發生了很多變化。
近些年,很多人對5000米以上的山興趣越來越大,甚至珠穆朗瑪峰的遊客也越來越多。
出發,去走走
登山的好處多多,不做贅述,多出去走走,肯定沒啥錯的。
回覆列表
個人覺得,跟交通關係不大。
五嶽的五座山並不是海拔最高的,但是比較險峻,泰山雄,華山險,嵩山峻,恆山幽,衡山秀,都非常有特色。
那別的地方的山難道都不險峻,風景不美?為什麼只這五座山被稱五嶽。
先看看這幾座山的分佈,都在中原地帶,以中嶽嵩山為原點,其他四個都分佈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為什麼以嵩山為中心,因為夏商周的國都都在黃河與洛水之間。
當然並不是開始就這麼定好了,因為朝代變更,國都遷徙,五嶽的山還曾經變換過。這個是政治原因。
古人不光看風景,古代人敬畏神,又把山看成神的象徵。你看,封禪,祭祀,建寺,供神,各種宗教活動莫不是在山上。現代依然是這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幾個地方的宗教色彩更濃重。
自古,關於五嶽的詩詞也是久負盛名。而這五座山除了自然景觀之美,有兼具佛,道人文景觀之勝。
很多因素促使這幾個山被稱五嶽,終成名山,即使古代交通方便,也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