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妹子小娟
-
2 # 閩北大叔
1.根據地理區分,我是屬於閩北地區以水稻為主,雨季主要是在5.6.7.這三個月份,6.月份主要是晚稻種植季節,主要稻田田埂要堆好,田間排放水溝要清理好,保持水位過高能及時排放,放水,排水口,口要控制好,,,,,,,,2.最重要的是田間水位要控制好,太深不利水稻生長,太淺遇到大雨容易傷到水稻秧苗,,
-
3 # 依農看天下
農業種植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和隱患有很多,其中自然災害對影響農業生產、農民收入的主要困難之一,農業自然災害中,暴雨又是最為常發且波及較為廣泛的一種。每年各地有暴雨導致農業災害發生的情況,去年壽光暴雨,大面積蔬菜大棚被淹,農民損失慘重。因此如何對自然災害進行合理的預防和最大程度的止損,成了保障農業生產的必選途徑。
那麼強降雨突發,該如何降低農作物損失呢?依農認為,有以下步驟要走,排澇、止損清園、打藥、補肥、恢復生產。接下來依農就分步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一、排澇
不論是大田作物還是蔬菜、果樹,在強降雨過後,農民朋友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田間排澇,開挖排水溝,及時的將田間積水排除,以便恢復作物根系的呼吸和吸收能力。其實排水設施最好提前修繕和維護,與其災後再排,不如讓種植園區之前有一定的排水能力,依農認為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朋友們,尤其是果樹、設施農業在建園時就要修建好排灌設施,有備才能無患。
二、止損清園
對被風雨吹倒的果樹要及時扶起固定,對泥水侵染的蔬菜及時清洗,對受損害的農業設施及時進行修繕。對於可銷售的農產品要及時銷售,對於無挽救價值的作物植株,殘果、爛葉、斷枝要及時清理出園,以防其影響正常植株的生長髮育以及病害的爆發。
三、打藥
雨後病菌活性較強,作物植株弱勢,最易受到病害的侵染,因此應在雨後及時的採用廣譜性、低濃度殺菌劑防控病害的發生,若正值某種病害高發階段,要注意連續用藥。
四、施肥
此時作物植株根系吸收能力尚未恢復,土壤中又因降雨肥料養分流失嚴重,因此要進行及時的根外補肥,用肥濃度不易過大,用肥種類要根據作物週期需肥情況而定。
五、待隱患過後,及時恢復生產。
-
4 # 荔浦青山
對於年年都有的強降雨問題,如今卻出現二極分化的心態,一種是不種田地的人,可以在電腦、手機上看著別人發出來那種洪水漫天、洪流推著車輛在水裡漂流的現象;另一種就是種田地的農村人,白天看著到處是積水的田園,心裡卻想著如何才能讓那些受到洪澇災害的農作物損失降到最低。
田野中到處是積水的時候,農村人只能準備好殺病菌的藥水過後,唯一還能做的事情就是等溝裡、河裡的水排到正常的情況下再做打算,在面對洪澇過後的農作物,也要根據農作物來分成三種情況:
一、蔬菜類的農作物,洪澇災害過後,若菜地裡還有生長的蔬菜,就要及時排除浪渣,接著就是儘可能的挖開排水口,把地裡的積水儘快排掉再噴一些殺病菌的藥水,最後在泥土較為幹水時,疏鬆菜園土後再施肥。
若菜地裡的蔬菜被水流沖走及長時間浸泡已經壞死的蔬菜,只能清園,把浪渣或壞死的蔬菜清出菜園,有條件的還可以噴一次殺菌藥水再接著按季節要求重新種植蔬菜。
三、這二天,桂林好些地方受到洪澇災害,在漫山遍野都是果樹的產區出現洪澇災害,首先受到傷害的就是果樹根系及現在掛在樹上的幼果。被洪水浸泡的根系會出現缺氧致使根系中毒;幼果受到傷害不外乎就是脫落及果皮受到傷害而降低品質,但不管是哪一種,都會對今年的產量及收益帶來很大的影響。
降低損失的措施:及時排積水過後就要處理果園中的浪渣及斷裂的果樹枝梢,果樹受損不太嚴重的,還可以支撐、用繩綁住受傷枝條讓其生長;有條件的最好用乾淨的清水噴洗一下果樹,接著根據果樹受害程度,選擇噴殺菌劑與葉面肥混用的藥水還是單獨噴灑殺菌劑(葉面肥),到了一定時間還需要根據果樹的生長情況,看是否需要補充一次肥料。
總之,在洪澇災害面前,農村人只能在洪災過後及時的排水、除渣、殺病菌、補充肥料等方面來減少損失。
-
5 # 農作百科
強降雨天氣的到來,勢必會帶來一系列的農業問題。比如說澇災、農業病害頻發等等,會對正常的農作物生產的產量造成影響。那麼再遇到這樣的天氣情況時,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減輕損失,達到保產的目的?
根據雨水情況進行適當排澇。 農田內積水過多或積水時間較長,抑制呼吸作用,都會造成植物根系受損,對作物的生長是非常不利的。遇到大量降雨的情況下,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需要進行挖渠排澇,降低雨水對根系的傷害。 雨停後鬆土跑墒。大量降雨會降低泥土透氣性,並且根系周圍溼度較大,不利於根部到呼吸作用。故需要進行鬆土跑熵,降低根系周圍的溼度。在鬆土時切記不要傷到作物的根系,否則適當其反。 雨後噴藥防治病害。雨水在為土壤帶來水分的同時,也夾雜著大量的病菌,會對作物造成嚴重的影響。在雨後需要根據種植作物的情況,選擇保護性加治療性的殺菌劑配合葉面肥,防治病害,恢復作物長勢。上述三點相互結合,可以在強降雨天氣極大降低農作物的損失。如果真的發生根部病害,在鬆土的同時,需要進行養根,並對根部進行殺菌消毒。上述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進行,評價和補充。
-
6 # 牧野小志
農民自來都是靠天吃飯,辛苦勞作一季度,若是風調雨順就能享受豐收的喜悅,若是天公不作美,減量減產也在所難免。這種農民無法控制的自然條件,有時候讓人喜悅,有時候也讓人討厭頭疼。
眼下又到了六月,即將迎來強降雨天氣,農民最期待的就是風調雨順,而一旦遭遇強降雨衝擊,莊稼地裡的農作物必然受損,農民辛苦勞動的成果必然大打折扣。幾乎每年在不同地區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澇災情況,遇上這種氣候農民苦不堪言。
有些澇災農民確實無法控制也避免不了,但是卻有減少災害的一些經驗方法。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去年我們皖北的澇災導致的後果。
我有一位朋友,去年種了150畝的紅薯,辛苦大半年,栽種育苗,除草施肥,眼看著就要大豐收,卻在七月的一場強降雨中損失殆盡。
這場大雨把我們這個小城淹透了,幾乎所有種大豆的農戶顆粒無收,我這位朋友158畝的紅薯葉顆粒無收,損失幾十萬元的投資。看著泡在地裡的紅薯,飽含淚水,無奈嘆息。沒辦法,天災誰也沒辦法。
但是,去年種玉米的農戶反而收穫不錯,損失不大,和往年收成差不了多少。我這位朋友把雞蛋都放在一籃子裡損失太大了。
由此可見,農民其實可以透過均衡種植來抵抗不可抗因素,把收成提到最高,把損失降到最低。
因為我們的農業基礎薄弱,其實大部分農民的土地規劃,種植,防旱防澇情況並不理想,一旦遇上極端天氣,無能為力。
除了分散種植外,農民還得做好幾種必要準備,才能最大程度減少災害。
1.做好水利疏通,提前考慮澇災情況,提前挖溝排水,當強降雨來的時候,讓水能出去,而不是在大雨中掙扎。
2.對於果農來說,一定做好培溝奠基工作。就像去年一場大雨淹死了大片果樹,而今年很多果農就提前給果樹培土挖溝,這樣不一定百分百有效,但起碼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損失。如果這樣做,去年很多果農也不會整片園子的果樹死去了。
3.家中常備排水裝置,大雨傾盆的時候靠人工解決不了多少問題,只有機器才是最快速有效的辦法,很多農民也就是缺少裝置,損失才這樣嚴重。
綜上所述,要想降低強降雨對農作物的損失,不僅要從種植角度分散風險,也要從技術角度提前做好準備,讓強降雨來的時候有條不紊的去排水抗澇!
回覆列表
農業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行業,近期連續發生的強降雨天氣,致使區域性農田出現漬澇,農作物倒伏。農戶要根據實際情況加強搞好農作物田間管理,注意以下幾個點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1】淹水地塊,儘快排水施肥。事實上南方很多作物是既怕乾旱又不耐洪澇的,當土壤溼度超過最大持水量80%時就會發育不良;被水淹沒3天以上,存活率就很低了,嚴重影響產量。對出現瀝澇積水及發生受淹的田塊,應該儘快想辦法排出積水,降低田間溼度。及時疏通溝渠,利用或開挖排水溝,或採用機泵等設施,排除田間積水,防止作物長時間浸泡。
【2】倒伏植株,要採取分類管理措施。對於倒伏較輕的植株,一般不用採取扶直措施,讓其隨著生長自然直立起來。譬如我們最常見的玉米,在孕穗期前倒伏,不可動,不可扶。倒伏後3天之內能自然折起。靠近地面的莖節迅速紮根。由於根量增加,不會再有二次倒伏,對產量沒有影響。一旦扶起,必然傷根,並且不再紮根,不僅影響產量,而又容易發生二次倒伏。
【3】對於根莖折斷的植株,要儘快把折斷植株清除出田間以免腐爛,影響正常植株生長。
【4】注意病蟲害的防治。植株倒伏後常易發生病害,如玉米大小斑病、褐斑病、玉米螟等,要及時打藥防治;農民也可以割除空稈及病株、噴施葉面肥或磷酸二氫鉀,來提高地溫和通風透光,加速籽粒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