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鱒魚養殖方法:
1、放養密度,要想獲得高產,必須放足量的魚種,通常在一年的生長期中,年生產量約為放養量的3.5—5倍,在允許的條件下,放養量和生產量成正比,所以,要實現預定年產量,放養量必須達到生產目標的20—30%。 2、飼料、飼養成魚的飼料主要有,進口魚粉、中國產魚粉、肉骨粉、肉粉、血粉、酵母粉、啤酒酵母、豆餅、大豆、豆粕、麥麩皮、玉米麵、麵粉下腳、另外新增維生素和礦物質、魚油、豆油等。飼料中粗蛋白含量43%左右,粗脂肪13%左右,粗灰分6—12%,粗纖維2—5%,無氮浸出物20—25%,碳水化合物20—30%,磷0.8%以上,鈣0.2—0.25%,鎂0.1%,氯化鈉1—2%,飼料中的代謝能應大於300千卡/100克。 飼料原料一定要保證質量,發黴、變質的飼料堅決不用。 3、管理 (1)水的管理與控制,養鱒用水要求清潔無汙染,注水率在10—15之間,養成魚最佳生長溫度是12—18℃,常年水溫最好不低於10℃,最高不超過22℃,水中溶解氧要在9㎎/L以上為好,池水最低溶氧不應低於5㎎/L。 (2)增氧,在有限水量下要獲得儘可能大的產量,就需進行增氧,增氧措施有二種,一種是注入水的自然落差,跌水增氧。另一種方法是用增氧機來增氧,目前使用的增氧機有漿葉式、YL葉輪式、渦輪式、噴水式、水車式等。 (3)篩選,同一池魚,在成長中出現明顯差異,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如能透過及時篩選將夠商品規格的魚及時出售或單獨放養,這樣有利於小規格魚的生長。篩選成魚可用與魚池等寬的橫攔篩選器篩選。 (4)投料,採用手撒的方法,大規模生產廠家,用自動投餌器。投餌次數一般為每天兩次。投餌要定量,防止魚吃得過飽,一般達到八成飽即可,觀察魚搶食減弱,部分魚離群遊走時,即可停止投餌,投餌數量參照表1,投餌要均勻,儘量使魚都能吃到足夠的飼料,要注意減少飼料的浪費。 (5)魚病防治,魚病應以預防為主,如果在魚感染疾病前採取了有效的預防措施,即可杜絕或減少魚病發生,降低損失,當發現了魚病後,就難免造成一定的損失,所以對魚病應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中國目前虹鱒常見魚病的種類有:病毒性疾病、IPN、IHN、VHS。細菌性疾病有癤瘡病、弧菌病、鰓病、腎臟病、腸道疾病等。黴菌引起的魚病主要是水黴病。寄生蟲引起的疾病有:白點病、小瓜蟲、三代蟲、鉤頭蟲、魚蝨症等。還有營養性的,肝脂肪變性病,維生素缺乏症。 治療魚病的方法採用內服藥:即將藥物拌入飼料中,製成藥料投餵和外用消毒藥:即止水、半流水、或洗浴消毒等方法。 較普遍使用的藥物有:呋喃唑酮、氯黴素、磺胺類藥物拌藥餌或藥浴。拌藥餌,用按呋喃劑每公斤飼料中加0.1g,氯黴素按公斤魚體重加25—50㎎。藥浴消毒,孔雀石綠2ppm,止水消毒40分鐘,硫酸銅1/2000濃度洗浴30秒。福爾馬林1/4000洗溶60分鐘,敵百蟲50ppm40分鐘。在製作藥餌和進行消毒時,要特別仔細,藥量不夠不起作用,用藥過量易會造成死魚危險,所以在稱量時一定要準確,並嚴格按說明新增,在用消毒劑時,水的體積一定要量準確,時間掌握好,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虹鱒魚養殖方法:
1、放養密度,要想獲得高產,必須放足量的魚種,通常在一年的生長期中,年生產量約為放養量的3.5—5倍,在允許的條件下,放養量和生產量成正比,所以,要實現預定年產量,放養量必須達到生產目標的20—30%。 2、飼料、飼養成魚的飼料主要有,進口魚粉、中國產魚粉、肉骨粉、肉粉、血粉、酵母粉、啤酒酵母、豆餅、大豆、豆粕、麥麩皮、玉米麵、麵粉下腳、另外新增維生素和礦物質、魚油、豆油等。飼料中粗蛋白含量43%左右,粗脂肪13%左右,粗灰分6—12%,粗纖維2—5%,無氮浸出物20—25%,碳水化合物20—30%,磷0.8%以上,鈣0.2—0.25%,鎂0.1%,氯化鈉1—2%,飼料中的代謝能應大於300千卡/100克。 飼料原料一定要保證質量,發黴、變質的飼料堅決不用。 3、管理 (1)水的管理與控制,養鱒用水要求清潔無汙染,注水率在10—15之間,養成魚最佳生長溫度是12—18℃,常年水溫最好不低於10℃,最高不超過22℃,水中溶解氧要在9㎎/L以上為好,池水最低溶氧不應低於5㎎/L。 (2)增氧,在有限水量下要獲得儘可能大的產量,就需進行增氧,增氧措施有二種,一種是注入水的自然落差,跌水增氧。另一種方法是用增氧機來增氧,目前使用的增氧機有漿葉式、YL葉輪式、渦輪式、噴水式、水車式等。 (3)篩選,同一池魚,在成長中出現明顯差異,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如能透過及時篩選將夠商品規格的魚及時出售或單獨放養,這樣有利於小規格魚的生長。篩選成魚可用與魚池等寬的橫攔篩選器篩選。 (4)投料,採用手撒的方法,大規模生產廠家,用自動投餌器。投餌次數一般為每天兩次。投餌要定量,防止魚吃得過飽,一般達到八成飽即可,觀察魚搶食減弱,部分魚離群遊走時,即可停止投餌,投餌數量參照表1,投餌要均勻,儘量使魚都能吃到足夠的飼料,要注意減少飼料的浪費。 (5)魚病防治,魚病應以預防為主,如果在魚感染疾病前採取了有效的預防措施,即可杜絕或減少魚病發生,降低損失,當發現了魚病後,就難免造成一定的損失,所以對魚病應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中國目前虹鱒常見魚病的種類有:病毒性疾病、IPN、IHN、VHS。細菌性疾病有癤瘡病、弧菌病、鰓病、腎臟病、腸道疾病等。黴菌引起的魚病主要是水黴病。寄生蟲引起的疾病有:白點病、小瓜蟲、三代蟲、鉤頭蟲、魚蝨症等。還有營養性的,肝脂肪變性病,維生素缺乏症。 治療魚病的方法採用內服藥:即將藥物拌入飼料中,製成藥料投餵和外用消毒藥:即止水、半流水、或洗浴消毒等方法。 較普遍使用的藥物有:呋喃唑酮、氯黴素、磺胺類藥物拌藥餌或藥浴。拌藥餌,用按呋喃劑每公斤飼料中加0.1g,氯黴素按公斤魚體重加25—50㎎。藥浴消毒,孔雀石綠2ppm,止水消毒40分鐘,硫酸銅1/2000濃度洗浴30秒。福爾馬林1/4000洗溶60分鐘,敵百蟲50ppm40分鐘。在製作藥餌和進行消毒時,要特別仔細,藥量不夠不起作用,用藥過量易會造成死魚危險,所以在稱量時一定要準確,並嚴格按說明新增,在用消毒劑時,水的體積一定要量準確,時間掌握好,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