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染流年
-
2 # 暖陽熱線yu心理諮詢
自我評價過低,是因為愛跟別人比較的人,潛意識裡覺得樣樣都不如別人,所以總在不切實際的追求樣樣都得比別人強。也就是說,當你覺得有人比你某些方面強的時候,你會不切實際的認為,別人比你強的那些方面,本來也應該屬於你。所以說,愛和別人比較的人,總是在希望“別人有的我有,別人沒有的我也得有”。你並不是不如別人,而是總渴望超越別人。
-
3 # 辰俊凱雨
說實話真的不如別人你問為什麼,一沒學歷二沒長相三沒經歷四沒本事五沒富爹六沒人脈七沒俊衣八沒土地九沒房產十沒保險十一……我手數不過來了讓省略號幫我數。還好有生命這點我能和別人能比……
-
4 # 琴瑟合鳴273李小芹
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誰能走到人的最頂峰,作為我自己,比我強的多著呢,比我弱的也有,但我不比人。
我不如人家強,那就是我能力小,我不是人中龍鳳,我是一個平常人,我只有這麼大的能力,盡力而為。
人爭強幹嘛,有吃有花的就對了,爭強苦了自己了。
-
5 # 女子力科學社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想法呢?
• 我沒學過英語,我的同學學過。
→我不如別人。
• 我被性侵了。
→這都是我的錯,我失去了貞潔,展示自己是很可怕的。
• 我考了98分,我沒吃到海鮮麵,爸爸大聲說“你下次要考100分”。
→不完美是可怕的,完美是唯一可以接受的結果。
• 我和他分手了,他喜歡上了別人。
→我不夠好、不值得被愛,男人(女人)都不值得信任。
• 我爸爸打了我。
→爸爸不愛我。
• 父母離婚了。
→父母不愛我,這是我的錯。
這些都是內心不強大的表現,但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天生就有這樣的想法,而是我們內心的能量被壓抑了。
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雖然不會像“我要擁有一份美好的感情”,“我想有個好工作”,“我想財務自由”那樣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人生目標中,但它是我們對於很多事情感到是否滿意的核心因素。
當我們內心強大了,哪怕客觀環境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我們也會覺得整個世界更友好了,困擾我們多年的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內心充滿力量。與此同時,我們的學習能力和蛻變速度也會突飛猛進。
而要培養(更確切地說是恢復)一個強大的內心,我們首先就要了解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我們的內心不夠強大。
認知陷阱!內心能量是如何被遏制的
每個人生來就是完整的。當嬰兒呱呱墜地的時候,他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拉就拉,絕對不會有“我太胖了” “我不值得被愛” “我不如旁邊那個寶寶” 之類的想法。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閱歷越來越豐富,內心能量卻漸漸被遏制了,開始做出各種不接受自己、不信任自己、不尊重自己的舉動,越活越無力。
這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的內心被不斷產生的不良認知層層疊疊地包裹住了。而這些認知的產生是不受我們控制的,是“全自動”的,是大腦“消化”我們身邊發生的所有事情的必經步驟。
當一件事發生的時候,大腦很少會實事求是地記住發生了什麼,而是會自動加上一層認知(包括良性認知和不良認知),而這些認知會被當成常識或真理儲藏在我們的意識和潛意識裡,成為“背景音樂”,然後在不知不覺中主宰我們的一切決定和行動。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各種事情不斷髮生,比如,父母的言傳身教,成長經歷、文化、宗教、社會觀念等,而我們的大腦也在不斷地自動形成各種認知。
這些認知被我們奉為常識和真理,成為我們大腦中的“背景音樂”,我們不會去懷疑和思考這些認知的真偽,有時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就被它們控制了一生。
那麼,如何才能卸下這層層疊疊的不良認知,釋放我們原本擁有的內心能量呢?
學姐教你一些方法。
1. 改變不良認知,恢復內心能量
要想改變不良認知,恢復強大的內心,關鍵就是要不斷地 “自我蛻變”。
從記憶的源頭來分,我們可以把不良認知分成兩類:第一,記得源頭事件的不良認知;第二,不記得源頭事件的不良認知。
源頭事件可大可小,比如眼神、表揚、批評、分手、生病、破產等。
有些源頭事件,我們還記得。但是,有大量的源頭事件是我們根本不記得的。
比如嬰兒時期遭遇的虐待、幼年時家裡發生的暴力衝突,父母長期有意無意地灌輸著“你做得還不夠好”;
從小到大身邊所有人都在關心你“考進哪個學校”“在哪裡工作”“結婚沒”“生孩子沒”;
你身邊所有的家人和朋友都覺得“我們這種出身的人不可能過上好日子”等。
2. 清理記得源頭事件的不良認知
要清理記得源頭事件的不良認知,就需要運用實事求是的原則,還原這個事件的本來面貌,並把人為新增的不良認知和客觀事件本身區分開。這個過程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①選定一個困擾你已久的心靈困惑。
比如,我總是對自己不滿意、我缺乏耐心、我老愛和別人比、我不敢捍衛自己的權益、我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等。
②回憶這個困惑出現的最早時間點。
這一步是幫助辨別源頭事件。有時候,源頭事件可以追溯到三四歲的時候。靜下心來想一想,你最早感受到這種困惑是什麼時候。
比如,經歷轉學的你,會告訴自己,“我不如別人,所以我需要證明自己,不然我可能會被看不起”。比如,在遭遇性侵以後,女孩子告訴自己“我很髒”“展示自己是很可怕的”。比如,在你考了98分後,父母責怪你怎麼沒有考100分後,你告訴自己“不完美是可怕的,完美是唯一可以接受的結果” 。
學姐想說,你們千萬不要這麼想。
④區別不良認知和客觀事件本身。
要清理不良認知,我們就需要學會把事件本身和不良認知區別開。當我們成功地把源頭事件和不良認知分開後,不良認知就被徹底曝光了,再也無法躲在黑暗裡控制一切了,我們就會清楚地看到這些不良認知並不是事件本身。也就是說,它不是“真”的,這時,它就失去了能量,就無法對我們產生太大影響。
3. 清理不記得源頭事件的不良認知
對於這類不良認知,因為我們記不清究竟發生了什麼,也就無法實事求是地區別客觀事件本身與不良認知。所以就需要尋求專業的指導。而最有效的方式是心理諮詢或者類似的專業心靈指導。
把積累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不良認知清理乾淨以後,就會還原一個強大而完整的內心,這時我們會覺得特別輕鬆,幹什麼都特別有勁。
學姐記得自己還是讀小學低年級的時候,老師提問,班上的同學都特別積極的舉手回答,雖然啥也不懂,但是大家特別自信。
但後來書是讀的多了,同學們越來越不愛發言,仔細一想,有時有同學站起來說話,說的不好,底下要麼唏噓聲,要麼發出鄙夷的聲音,或者是課間交流說“那個人好愛現啊,那道理誰不懂啊,就他顯擺。”於是很多人覺得上課舉手回答就是顯擺,我們的內心能量就這樣被遏制了。
你身邊或自己有沒有因為什麼原因封閉了自己的內心?快和學姐聊聊吧!
END
回覆列表
看了你這個問題,首先我就覺得你問的問題就是個問題!首先,我沒覺得不如別人!其次,我壓根就沒打算和別人比較生活!我覺得過自己的日子,不需要總是拿來和別人攀比,自己覺得快樂就行!人的一輩子不就是個過程麼?為什麼總是要自己給自己痛苦呢?我沒覺得不如別人,是因為我也有我的幸福,也許我的幸福正是別人所仰望的呢?人活著,就是活個心情。幹嘛跟自己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