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追花精靈

    蛐蛐屬於蟋蟀多一種,是同屬但品種有區別。蛐蛐可以叫蟋蟀,但科學上把蛐蛐另作一類,學名叫促織。我們把那種會打架會鳴叫的叫蛐蛐。

    但是,在北方,蛐蛐就是蟋蟀,蟋蟀就是蛐蛐,沒區別了。只是還有些不會鳴叫的蟋蟀他們是怎麼區分的呢?這我就不知道了。

    所以把蟋蟀和蛐蛐區分開的是對的,說是一樣的昆蟲也是對的,只是在不同地域叫法不一樣啊!

  • 2 # 偏鄉老叟

    試答:蛐蛐體型較大,蟋蟀體型較小。蛐蛐一般活動在較開闊的背風向陽但太陽又不會常曬得到地方,它鳴叫的聲音比較大而低沉。

    蟋蟀則活動在比較陰涼背光的地方,話動範圍小,跳躍速度非常快,它的叫聲尖而高,頻率快。……

  • 3 # 龍百曉生

    蛐蛐是蟋蟀的俗稱,其實就是一類昆蟲。例如像我們這邊是全國有名的蟋蟀之鄉,每年這個時候來我們這邊外地城裡人特別多,好多都是那種有錢的主!每年光在我們縣買蟋蟀就能花掉幾個億!

    其實我們我們還是叫蛐蛐的比較多,例如晚上捉蛐蛐去,白天鬥蛐蛐去或者是賣蛐蛐去!很少又說是“捉蟋蟀”去,其實應該跟地方的方言比較有關吧,畢竟蛐蛐叫著順口!

    下面就簡單聊一下關於這方面的話題,僅供參考:

    一、蟋蟀的俗稱非常多

    蟋蟀應該是它是它的學名,也就是農村人說的“大號”,而像蛐蛐、夜鳴蟲、秋蟲、將軍蟲、鬥雞、灶雞子、地喇叭、促織、趨織等等。

    其實蟋蟀是一種很古老的生物了,據瞭解,蟋蟀大概已經生存了1.4億年哦!也是夏秋時農村最能天天吵叫的昆蟲。

    二、蟋蟀自古就有鬥玩的,也人們生活很“親近”

    對於鬥蛐蛐,也是自古就有的。大概是從唐朝天寶年間興起的,在宋朝最活躍,尤其是像《水滸傳》中就有相關情景,而宋徽宗也是最會鬥蛐蛐的帝王,最後也因玩物喪志而丟了大宋江山,而他被金人俘虜時,正好路過寧津,由於行李散了,一隻蟋蟀就跑了,宋徽宗看到酷愛的蟋蟀自由了,也不由潸然淚下,便對著蹦遠的蟋蟀說,八百年後,你會稱雄華夏的!

    而正好是在800年後,我們縣舉辦了全國第一節蟋蟀文化節,也需要了各地的玩客,而且由於我們這邊的蟋蟀驍勇善戰,多次問鼎冠軍而每年都會有大批四面八方的遊客來鬥蛐蛐,看蛐蛐。一般這時到玉米收穫前,會很容易看到好多捉蛐蛐的,有時候會是一家老小都會下地抓!要知道,有時候這一個多月的捉蛐蛐收入,有時候比出去打工一年掙的還要多,像我們鎮上,去年賣的最貴的一隻蟋蟀賣出了13600元,頂兩個月的收入!

  • 4 # 家旺騰飛

    我這裡有蟋蟀,而且很多,只是有些個頭好大隻的,和蟋蟀長的幾乎一模一樣,但是老人們說的那種不是蟋蟀,叫大頭狗。拔花生的季節或者收稻穀耙田的時候最多,小孩子就抓來玩。我廣西博白人,請問有誰解答一下嗎?如果北方人不知道的話那我這邊是否可以抓這些大個子去充大蟋蟀?

  • 5 # 王曉彤家長

    嚴格地說,蛐蛐並不等同蟋蟀。蟋蟀是一個大家族,什麼油葫蘆、棺材頭、水嘟嚕、灶馬子等等,都可以稱為蟋蟀。

    而蛐蛐兒的定義則要窄的很多,它專指人們捕捉、飼養,用於格鬥及賞玩的單一品種,古文中的促織,就是專指這類蟋蟀了。

    蛐蛐兒體態健壯而不肥碩,性情勇敢而不莽撞,叫聲清脆而不嘈雜,因而有別於它的其它蟋蟀親戚,為人類所喜愛。

  • 6 # 戀野物語自然探索

    蟋蟀科(Gryllidae),俗稱“蛐蛐”,古稱“促織”。體色多為雜色,黃褐色至黑褐色。蟋蟀的體型多呈圓桶狀,有粗壯的後腿腹部末端有兩根長尾須,如果是雌蟲,還有一根比尾須還長的產卵管。所以你說的它們是一種東西。

    但是你真的知道蟋蟀、蟈蟈、蚱蜢、蝗蟲、螽斯等昆蟲的區別嘛?各種直翅目昆蟲稱謂可以說相當混亂,要分清楚也很難。先上圖↓

    這四種直翅目昆蟲,是不是簡直長得像孿生兄弟一樣?

    為什麼這幾個直翅目昆蟲那麼難區分?因為稱呼太過混亂!

    稱呼太多,傻傻分不清

    蟈蟈、蟋蟀、蚱蜢這些都是直翅目的昆蟲,體長一般在4~115毫米間不等,前翅狹長、革質,停息時覆蓋在體背,稱為覆翅;後翅膜質,停息時呈摺扇狀縱褶於前翅下,翅脈多平直。有些種類的翅退化成鱗片狀,有的前翅較寬,雄性在肘—臀脈區特化成發音構造,兩前翅相互摩擦發音。

    直翅目下分螽亞目和蝗亞目,其中蟋蟀、螽斯、蝗蟲均可視為中文俗名,而蟈蟈、蚱蜢、螞蚱則為坊間俗稱。接下來戀野君將具體來辨析它們

    蚱蜢、螞蚱與蝗蟲

    蝗蟲即蝗亞目,俗稱“螞蚱”,包括了蚱總科(Tetrigoidea)、蜢總科(Eumastacoidea)、錐頭蝗總科(Pyrgomorphidae)三類。這裡請讀者注意,在分類學上,蚱與蜢具有形態差異,因此分為兩科。

    蚱總科(Tetrigoidea)又稱菱蝗總科。蚱科昆蟲前胸背板特別發達,向後延伸至腹末,末端尖,呈菱形,故名菱蝗。它們的前翅退化成鱗片狀;後翅發達,無發音器和聽器。

    ↑臺灣棒角蚱, _Rhopalotettix taiwanensis _

    而蜢總科(Eumastacoidea)是一類較罕見而又較原始的小型昆蟲,其中有些還被認為是第三紀殘遺下來的倖存種類。由於頭部顏面的特殊,狀似馬面被稱為馬面蜢,又由於觸角較短於前足股節也稱為短角蜢。

    大多數種類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灌木叢或林區,在國內數量並不多。

    多恩烏蜢,_Erianthus dohrni Bolivar_

    再說回“蚱蜢”。我們俗稱的蚱蜢不是特指某種昆蟲,而是我們常見的多種直翅目昆蟲的統稱。可以是短額負蝗、中華劍角蝗、疣蝗等。

    中華劍角蝗觸角劍狀,體色有黃綠色或者褐色。前胸背板側隆線處具淡色縱紋。後翅幾乎全部為黑褐色。後足股節內下側紅色。內側具三個黑色橫斑,外側具明顯淡色膝前環,膝部黑色。後足脛節紅色,基部黑色,近基部具淡色環。

    中華劍角蝗↑

    除了中華劍角蝗,中國常見的蝗科昆蟲還有東亞飛蝗(_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_)、黃脊竹蝗(_Ceracrs kiangsu_ )等

    東亞飛蝗↑

    黃脊竹蝗↑

    螽斯與蟋蟀

    螽斯體型較大,體長在40毫米左右,身體多為草綠色、灰色、深灰色等,覆翅膜質,較脆弱,前喙向下方傾斜,一般以左翅覆於右翅之上。螽斯實際是一個統稱,又可細分為蟋螽、蟈螽和灶馬等多個類別。

    人們較為熟悉的“叫蟈蟈”的昆蟲便是蟈螽的一種,學名優雅蟈螽(_Gampsocleis gratiosa_)。優雅蟈螽體長約28-50mm,超大個體雌性或接近70mm,體形粗壯,中等偏大,體色通常為草綠色。雄蟲前翅具發音器,前足脛節基部具一對聽器,後足腿節十分發達,足跗節4節,尾須短小,產卵器刀狀或劍狀。

    優雅蟈螽↑

    蟋螽↑

    駝螽,又名灶馬,川東民間和福建龍巖客家一帶叫“灶雞子”。體長36-38mm,體色紅褐色至黑褐色,體型寬大,體背隆突或駝背狀,故屬於駝螽類。前胸背板有2條不明顯的縱紋,無翅膀,靠後腿摩擦鳴叫。六肢長,關節及脛節具棘刺,轉節黃白色,後腳腿節異常粗大,側緣淡黃褐色具線狀斑紋。

    駝螽↑

    另一種廣為人知的鳴蟲就是蟋蟀科(Gryllidae),俗稱“蛐蛐”,古稱“促織”。蟋蟀多為黃褐色至黑褐色,體色均一者較少,多數為雜色。蟋蟀的體型多呈圓桶狀,有粗壯的後腿腹部末端有兩根長尾須,如果是雌蟲,還有一根比尾須還長的產卵管。

    迷卡鬥蟋_Velarifictorus micado_

    那麼同樣都是鳴蟲,螽斯和蟋蟀如何區分呢?它們主要有以下幾點區別。

    l 螽斯體型圓柱形,體色多為綠色至棕色;蟋蟀體型略扁平,體色為黑褐色;l 螽斯後足跗節4節;蟋蟀後足跗節3節;l 螽斯尾須短;蟋蟀尾須長.螻蛄

    螻蛄(Grylloidea)的觸角短於體長,前足寬闊粗壯,適於挖掘,前足屬開掘式足,脛節末端形同掌狀,前足脛節基部內側有裂縫狀的聽器。中足無變化,為一般的步行式,後足腳節不發達。覆翅短小.後翅膜質,扇形,廣而柔。尾須長。

    螻蛄↑

    其實,我知道,就算說到這兒,可能大家還是傻傻分不清,怎麼辦呢?文字表達總有種無力感,還是來參加我們的活動,讓彭三歲和扁鍬甲老師手把手教你吧~

    關注戀野物語,瞭解各種動植物的秘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許昕終於見到了兒子,發文稱兒子為“河西大哥“,這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