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柒玥隨拍錄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捉。少量發生時,利用它的特性(成蟲白天棲息,高齡幼蟲可循其糞粒查詢)人工捕捉成蟲和幼蟲。

    2、燈光誘殺。利用其成蟲有一定的趨光性,在成蟲羽化期,柑橘園每2公頃左右安裝一支40瓦黑光燈,進行燈光誘殺。

    3、挖蛹。第一次11月至次年2月,第二次5月中下旬,這兩次是關鍵時刻,特別是第一次如除得乾淨,可以大大減少蟲源。第三次在7月中旬、第四次在8月下旬至9月初進行,在樹幹周圍70釐米挖土深約l0釐米,慢慢挑出蛹,集中燒燬。也可在每次化蛹前,先在樹冠下鋪上塑膠薄膜,然後鋪上5∼l0釐米溼潤鬆土,待老熟幼蟲入土化蛹後,取蛹消滅之。

    4、清除卵塊。利用其產卵特性,在產卵期間,檢查樹幹裂縫或葉背。發現有卵塊摘除。

    5、生物防治。每畝噴用油桐尺蠖核多體病毒3×1010-6×1010PIB,或從田間收集感染病毒的大尺蠖蟲屍稀釋1000倍擴大應用。

    6、藥劑防治。掌握幼蟲3齡以前噴藥。有效藥劑有: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或凱秀(3%溴氰 甲維鹽微乳劑)5000倍液,或金剛炳(44%氯氰 丙溴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淘益(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銅錘(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鋼勁(毒死蜱 辛乳油)1500倍液,上述藥劑對柑橘尺蠖幼蟲有良好的防效,可選擇使用。

  • 2 # 細說農技前方記者

    尺蠖,鱗翅目尺蛾科害蟲。

    尺蠖以葉片為食物,嚴重危害柑橘果樹。且繁殖迅速,多代繁殖,世代重疊嚴重。打殺起來比較麻煩,要連續多打幾次。

    建議使用甲維蟲蟎腈,對於大多數鱗翅目害蟲有通殺效果(對潛夜蛾效果不佳需採用其他方案)。

  • 3 # 航拍鄉村簡影

    尺蠖,可以用高效氯氟氰菊酯,辛硫磷,甲維鹽,四氯蟲醯胺,茚蟲威,氯蟲苯甲醯胺,蘇雲金桿菌,康寬等交替使用噴霧防治。

    造橋蟲(尺蠖),建議選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噴施防治。

    一、習性症狀

    1、為害症狀。

    由於尺蠖幼蟲體型大,食量也大,嚴重發生時,可在短時間內將整株或整片柑橘樹的新老葉片一齊吃光,僅留葉片主脈,形成禿枝,是一種典型暴食性害蟲。

    2、生活習性。幼蟲孵化後,爬出卵塊吐絲,隨風飄移分散,在葉尖的背面咬食葉肉,使葉尖部乾枯。嚴重時,園區一片赤褐色。3齡前幼蟲喜在樹冠外圍頂部葉尖豎立,3齡以後幼蟲喜在樹冠內,往往在枝叉口處搭成橋狀,陰天、晚上為害猖獗.嫩葉、成熟葉都受害。每頭老熟幼蟲每天為害葉片5~7片,老熟幼蟲晚上沿著樹枝主幹下爬入土化蛹,也有部分吐絲下垂入土化蛹,入土化蛹深度離地表1~3釐米,且分佈在主幹周圍50~70釐米處。蛹期14~20天,在雨後土壤溼度較大情況下羽化出土,羽化後1~2天內於晚上交尾產卵,白天棲息於柑橘園周圍的樹幹背風處或柑橘樹幹或葉背。卵產於葉背或樹幹裂縫,從卵到幼蟲需7~11天。

    3、除柑橘外,還為害多種植物

    二、發病規律1、世代。在廣東每年可發生3~4代,越冬蛹於次年3月中旬開始羽化。2、發生時期。第一代幼蟲發生期從4月初到5月中旬,蛹見於5月中下旬,成蟲出現於6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蟲發生於6月下旬至7月上旬,蛹見於7月中旬,成蟲出現於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幼蟲發生於8月上旬至9月上旬,蛹見於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蟲出現在9月中下旬。第四代幼蟲出現於9月下旬至11月初,蛹見於11月至次年3月初。每年3月下旬、4月初以至9月中下旬為害柑橘,其中為害嚴重的是6月下旬至9月初先後發生的第二代及第三代幼蟲。3、發生區域。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湖南、浙江等省、自治區均有發生為害。1、鬆土滅蛹,每年抓住11月至翌年2月、5月中下旬、7月中旬和8月下旬至9月初。共4次,於主幹周圍60釐米範圍內鬆土挖蛹(土深1~3百米),尤應抓好第1次和第2次,是減少蟲源的好時機。2、誘蟲滅蛹。在老熟幼蟲未入土化蛹前,可用塑膠薄膜鋪設在主幹周圍(半徑約60釐米)上面鋪上溼度適中的鬆土層(6~9釐米厚),為幼蟲蛹創造松溼的土壤環境,然後集中殲滅之。3、人工撲殺蛾子。掌握各代蛾子羽化出土盛期(3月中旬、6月上中旬、7月下旬和8月初、9月中下旬)、雌蛾未產卵前,於每天早上或下午到柑橘園周圍防護林用樹枝撲打蛾子。4、結合田間管理摘除卵塊集中燒燬。成蟲多產卵於防護林樹皮裂縫或柑橘主幹、葉背上,且卵塊覆蓋有黃褐色絨毛而易於發現,必要時安排專人查詢,集中燒燬。5、點燈誘蛾。在成蟲盛發期每30畝園圃設40瓦黑光燈一支誘蛾。

    四、柑橘尺蠖用藥參考 2.5% 高效氯氟氰菊酯 水乳劑(中等毒) 使用40-50毫升/畝 噴霧 5% 甲維·高氯氟 水乳劑(中等毒) 使用8-12克/畝 噴霧 3% 甲維·啶蟲脒 微乳劑(低毒) 使用40-50克/畝 噴霧 4% 甲維·氟鈴脲 微乳劑(低毒) 使用9-17毫升/畝 噴霧 3.2% 甲維鹽·氯氰 微乳劑(中等毒) 使用40-60毫升/畝 噴霧 6% 阿維·氯苯醯 懸浮劑(低毒) 使用40-50毫升/畝 噴霧 50% 蟲蟎·丁醚脲 懸浮劑(低毒) 使用15-35克/畝 噴霧 43.5% 丁醚脲 懸浮劑(低毒) 使用57-80毫升/畝 噴霧 25克/升 多殺黴素 懸浮劑(低毒) 使用33-66毫升/畝 噴霧 13% 多殺·蟲蟎腈 懸浮劑(低毒) 使用24-29毫升/畝 噴霧 14% 蟲蟎·茚蟲威 懸浮劑(中等毒) 使用10-20克/畝 噴霧 30% 阿維·滅幼脲 懸浮劑(低毒) 使用0-50毫升/畝 噴霧

  • 4 # 山太子

    柑橘尺蠖中油桐尺蠖和造橋蟲危害最大,它們都是以幼蟲咬食葉片為主。嚴重時可以把葉片吃光,留下葉脈或造成禿枝,嚴重影響柑橘的生長。廣東柑橘以蕉柑和橙類為主,受油桐尺蠖危害較重,福建和湖北、湖南受害品種以溫州蜜柑為主。土壤疏鬆的柑橘園,較之土壤板結的園區受害重。不管是哪一種尺蠖的幼蟲都很能吃,給柑橘園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能用什麼方法除掉它呢?具體方法如下!

    化學防治

    藥物噴殺幼蟲,儘量在幼蟲低齡期防治。可選藥劑有生物製劑:每克三千億個的青蟲菌1000至1500倍液、菊酯類殺蟲劑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每畝使用10至15毫升的25%甲維滅幼脲懸浮劑噴霧或者每畝使用40至45ML的12%甲維蟲蟎腈懸浮劑噴霧進行保護和防治。

    連用1到2次,間隔7天到10天,要注意輪換用藥,以延緩抗性的產生。

    農業防治

    殺蟲燈誘殺,用其成蟲有一定的趨光性,在成蟲羽化期,柑橘園每30畝左右,安裝一個40瓦的黑光殺蟲燈,進行燈光誘殺。

    四次挖蛹,第一次11月至次年2月,第二次5月中下旬,這兩次是關鍵時期。特別是第一次如果除的乾淨,可以大大減少蟲源。第三次在7月中旬,第四次在8月下旬到9月初進行,在樹杆周圍70CM挖土深約10CM,慢慢挑出蛹,集中燒燬。也可以每次化蛹前,先在樹冠下覆上塑膠薄膜。然後,再鋪上5到10CM的溼潤鬆土。待老熟幼蟲入土,化蛹後取蛹消滅掉。

  • 5 # 百村小哥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捉。少量發生時,利用它的特性(成蟲白天棲息,高齡幼蟲可循其糞粒查詢)人工捕捉成蟲和幼蟲。

    2、燈光誘殺。利用其成蟲有一定的趨光性,在成蟲羽化期,柑橘園每2公頃左右安裝一支40瓦黑光燈,進行燈光誘殺。

    3、挖蛹。第一次11月至次年2月,第二次5月中下旬,這兩次是關鍵時刻,特別是第一次如除得乾淨,可以大大減少蟲源。第三次在7月中旬、第四次在8月下旬至9月初進行,在樹幹周圍70釐米挖土深約l0釐米,慢慢挑出蛹,集中燒燬。也可在每次化蛹前,先在樹冠下鋪上塑膠薄膜,然後鋪上5∼l0釐米溼潤鬆土,待老熟幼蟲入土化蛹後,取蛹消滅之。

    4、清除卵塊。利用其產卵特性,在產卵期間,檢查樹幹裂縫或葉背。發現有卵塊摘除。

    5、生物防治。每畝噴用油桐尺蠖核多體病毒3×1010-6×1010PIB,或從田間收集感染病毒的大尺蠖蟲屍稀釋1000倍擴大應用。

    6、藥劑防治。掌握幼蟲3齡以前噴藥。有效藥劑有: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或凱秀(3%溴氰 甲維鹽微乳劑)5000倍液,或金剛炳(44%氯氰 丙溴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淘益(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銅錘(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鋼勁(毒死蜱 辛乳油)1500倍液,上述藥劑對柑橘尺蠖幼蟲有良好的防效,可選擇使用。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喜歡哪個綜藝節目?如果給他們打分(滿10分),你願意打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