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曠世奇作,藝術家的情感問題總是容易被人原諒。人們往往認為所有情感的不忠是激發藝術創作的源泉。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藝術,就接受藝術家所有的一切,粉飾他們品行的惡劣。
就像我們不能否認畢加索是個毀滅女人的渣男這個事實。
不得不說特別有才華的人能夠擁有更多的交配權。
在畢加索長達92年的人生中,身邊的女人不斷,從嫩模、有夫之婦、芭蕾舞女、青春少女、攝影師到白富美,這些女人在他的生命中交替出現,成為他的繆斯,帶給他不同時期的創作靈感。
藝術家們總是自帶浪漫屬性,他們天馬行空不受拘束,使得與之戀愛就像是一場冒險。
梵高將耳朵割掉作為禮物送給所愛之人。
達利割破面板,用血混合著羊糞塗抹在身上去跟心愛之人約會。
畢加索則清楚地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來征服那些仰慕其才華的女人。他透過給女人畫像,來撩撥她們,誘惑她們。
他最拿手的撩妹技能,就是每更換一個女人,就為她帶來一次畫風的改變,讓每個女人都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夢》
作為那個年代藝術界的重量級流量明星,當畢加索款款告訴你,“姑娘,你長得太漂亮了,我是畢加索,我很想為你畫一幅畫”時,試問哪個姑娘能抵擋得住?
成為藝術大師的靈感繆斯,在大師的畫布上留下永恆的靚影,這讓仰慕他的女人有種被神點中的幸福感,紛紛為他痴迷。
當看到畢加索以自己為模特日以繼夜地進行創作時,她們便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對這男人來說很重要。
雖然她們清楚地知道畢加索身邊的情人不斷,但仍如飛蛾撲火一般與他糾纏在一起,甘願忍受著他的色情審視和暴力統治。
然而,一旦當畢加索失去激情不畫她們時,她們的人生也就崩塌了。
她們或發瘋,或自殺,或病死……
那個曾經17歲的明媚少女瑪麗·泰瑞莎,面對畢加索的離開,數十年如一日地給他寫信乞求挽回,最終在畢加索去世四年後,在兩人相逢50週年的紀念日裡,痴心不改的泰瑞莎自殺殉情了。
畢加索和瑪麗·泰瑞莎
那個曾經才華橫溢的超現實主義攝影師朵拉·瑪爾,面對畢加索的拋棄,精神奔潰,在精神病院裡度過孤苦悽慘的大半生,在宗教中尋找寄託,她說,畢加索以後,我只有神了。
畢加索和朵拉·瑪爾
那些和畢加索痴纏在一起的女人們,她們的結局都很悲慘,有的窮困潦倒,有的孤獨餘生,有的獨自撫養孩子,有的精神崩潰,有的飲彈自盡……
然而在這麼多女人中,唯一一位主動離開畢加索,而不是等待被拋棄的女人就是弗朗索瓦斯·吉洛特(Francoise Gilot)。
這是唯一一個讓畢加索自尊受到打擊的女人。
吉洛特
1943年5月,在塞納河畔的餐廳,熱愛繪畫的22歲的吉洛特遇到了當時名滿天下的61歲的畢加索。
“和他在一起棒極了,像煙花一般絢爛。他擁有無與倫比的創造力,充滿智慧,魅力無窮。只要他有興致,能讓石頭隨著他的旋律起舞。”
吉洛特眼中的畢加索具有無窮的男性魅力。
和所有情人的待遇一樣,畢加索為她畫了很多畫,包括那張著名的油畫《女人和花》。
女人和花
然而吉洛特沒有深陷進去,她欣賞畢加索的才華,但不屈服於他的強勢。
“我從沒有被封閉在自己的肖像畫裡,從而沒有成為他的俘虜。他要我像其他人一樣服從他,但我偏不。”
這是一個能對暴君說“偏不”的女人。
畢加索常常問吉洛特:“你為什麼總是跟我對著幹?”吉洛特說:
“因為我們之間有對話,不是你的獨角戲。所有人都對你說‘是’,好像圍繞著一個國王,而我卻要對你說‘不’。”
這是一個精神上需要平等對話的女人。
然而,她愛上的偉大藝術家卻是一個暴君。他以自我為中心,像一個任性霸道的孩子,要求他人對他的生活和繪畫絕對的服從與服務。
畢加索和吉洛特
於是,在共同生活十年後,吉洛特厭倦了“和一座歷史紀念碑一起生活”,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了這個“強悍的怪物”。
她的離開,讓畢加索震怒。
氣急敗壞的畢加索說:
“沒有人會離開像我這樣的男人,你這是徑直走向沙漠。從今往後,人們對你,不會有別的,至多有些許好奇,好奇於一個曾與我的生命如此親密的人。”
不過畢加索錯了,在離開畢加索之後,吉洛特沒有陷入“沙漠”,相反,卻走出了一段獨立多彩的人生。
她與20世紀的天才,小兒麻痺症疫苗的研究先驅喬納斯·索克(Jonas Salk)結婚,相伴走過了25年平穩婚姻。
她的作品被紐約現代美術館、巴黎現代美術館等知名的博物館收藏,舉辦過50多次展覽,出版了12本書,1990年被法國文化部授予榮譽騎士勳章,2010年被授予法國最高藝術獎項——“國家榮譽勳章”。
90多歲的她依然思維敏捷,日日作畫,活躍於畫廊、美術館,執著於當下。
吉洛特,攝於1995年
堅持著自己獨立性的吉洛特,在被問及畢加索對她的影響時,她說:
“即便你得了藝術上的傳染病,你也得依靠自己發展下去。”
“我有獨立的藝術事業,我之所以是今天的我,不只是因為我曾與畢加索共同生活過。”
不可否認,與畢加索相伴的10年,是吉洛特靈魂上對話、藝術上激發的重要十年,但也是此後60年裡她極力想要擺脫、超越、撇清的10年。
她不屑做大師的女人,不想被一個男人吞噬。她努力擺脫藝術暴君的控制,最終成為了一個獨立的藝術大師,成為了那群不幸的女人中,唯一倖存下來的。
畢加索曾傷感地說:“我想,我可能到死都沒有得到過愛情。”
很諷刺,這個一生中無數女子為他飛蛾撲火的男人,卻覺得沒有得到過愛情。
他追求的不是愛情本身,他追求的只是對愛情永不停息的激情。
在對求而不得的愛情的追求中,他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
他曾說:“我的生命只關注一件事:我的作品。所有別的都要為繪畫而犧牲,包括我自己。”
對於畢加索而言,愛情只是手段,藝術才是目的。
他與所有女人的情感只是為了尋求藝術創作的激情和靈感,一旦激情和靈感褪去,他便會無情地抽身離去,而那些女人便成了他祭獻偉大藝術的祭品。
自戀而狂妄的他對女性是沒有絲毫體恤憐憫之心的。
你看,呈現於他筆下的女性大多並不具美感,很多女性是光怪陸離的,五官是撕裂之後的再堆疊。
《哭泣的女人》
在每一段激情褪去,關係惡化時,他便在畫布上損毀她們,讓她們變成可怕的怪物,醜陋無比,突顯的是女人的嫉妒、痛苦、扭曲。
他不像夏加爾、達利,一生只愛一個女人,一生只畫一個女人,在肆意流淌的畫布中進行著高階的恩愛秀,落於筆端的是對女性的賞析和尊崇。
《手持尖刀的女人》
畢加索喜歡享受新歡和舊愛的雙面生活。
當新歡和舊愛為他爭風吃醋,讓他挑選一個做出抉擇時,他說:“我不選,你們為我而戰吧。”
當失去理智的兩個情人在他的畫室裡互相扭打撕扯時,畢加索卻在她們身後饒有興致地觀看,安詳作畫。
後來畢加索回憶說:“這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記憶。”
他樂於見到女人為他瘋狂。他就像是黑洞,以強大的吸力,享受著、消耗著、吞噬著女人,無視她們的感受。
女人們愛上這樣自私的男人,下場大都是很悲慘的。
她們自認為那男人懂得欣賞自己,自認為自己賦予他創作的靈感,其實,他只是在與女性的熱戀中達到慾望和創作靈感的巔峰。
她們的可悲之處在於,當男人以她們為原型進行創作時,她們便透過男人創作的繪畫、歌曲、攝影、詩歌、雕像來認同自己,以此確認自己的獨一無二,尋找掙脫俗世,獲得生命豐盈的體驗。
確實,藝術作品比任何甜言蜜語的情話、浪漫感人的儀式更撩人,它讓女人獲見生命另一維度的永恆。
然而,沒有同等生命能量、沒有巨大燃燒熱情的女子萬不能輕易愛上一個沉醉藝術的男人,他們在自己的藝術王國裡自立為王,人格中有著以自我為中心的冷漠傲慢。
他們沸騰的激情永遠不會為一個人燃燒,那令人暈眩的激情終究會灼傷人,乃至焚燒殆盡。
你可以愛藝術,但不要輕易愛一個沉醉藝術的男人。
畢竟,平等的兩性關係需要的是彼此的相互滋養,而不是一方的毀滅;需要的是彼此的相互陪伴,而不是一方的陪襯。
因為曠世奇作,藝術家的情感問題總是容易被人原諒。人們往往認為所有情感的不忠是激發藝術創作的源泉。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藝術,就接受藝術家所有的一切,粉飾他們品行的惡劣。
就像我們不能否認畢加索是個毀滅女人的渣男這個事實。
-01-不得不說特別有才華的人能夠擁有更多的交配權。
在畢加索長達92年的人生中,身邊的女人不斷,從嫩模、有夫之婦、芭蕾舞女、青春少女、攝影師到白富美,這些女人在他的生命中交替出現,成為他的繆斯,帶給他不同時期的創作靈感。
藝術家們總是自帶浪漫屬性,他們天馬行空不受拘束,使得與之戀愛就像是一場冒險。
梵高將耳朵割掉作為禮物送給所愛之人。
達利割破面板,用血混合著羊糞塗抹在身上去跟心愛之人約會。
畢加索則清楚地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來征服那些仰慕其才華的女人。他透過給女人畫像,來撩撥她們,誘惑她們。
他最拿手的撩妹技能,就是每更換一個女人,就為她帶來一次畫風的改變,讓每個女人都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夢》
作為那個年代藝術界的重量級流量明星,當畢加索款款告訴你,“姑娘,你長得太漂亮了,我是畢加索,我很想為你畫一幅畫”時,試問哪個姑娘能抵擋得住?
成為藝術大師的靈感繆斯,在大師的畫布上留下永恆的靚影,這讓仰慕他的女人有種被神點中的幸福感,紛紛為他痴迷。
當看到畢加索以自己為模特日以繼夜地進行創作時,她們便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對這男人來說很重要。
雖然她們清楚地知道畢加索身邊的情人不斷,但仍如飛蛾撲火一般與他糾纏在一起,甘願忍受著他的色情審視和暴力統治。
然而,一旦當畢加索失去激情不畫她們時,她們的人生也就崩塌了。
她們或發瘋,或自殺,或病死……
那個曾經17歲的明媚少女瑪麗·泰瑞莎,面對畢加索的離開,數十年如一日地給他寫信乞求挽回,最終在畢加索去世四年後,在兩人相逢50週年的紀念日裡,痴心不改的泰瑞莎自殺殉情了。
畢加索和瑪麗·泰瑞莎
那個曾經才華橫溢的超現實主義攝影師朵拉·瑪爾,面對畢加索的拋棄,精神奔潰,在精神病院裡度過孤苦悽慘的大半生,在宗教中尋找寄託,她說,畢加索以後,我只有神了。
畢加索和朵拉·瑪爾
那些和畢加索痴纏在一起的女人們,她們的結局都很悲慘,有的窮困潦倒,有的孤獨餘生,有的獨自撫養孩子,有的精神崩潰,有的飲彈自盡……
-02-然而在這麼多女人中,唯一一位主動離開畢加索,而不是等待被拋棄的女人就是弗朗索瓦斯·吉洛特(Francoise Gilot)。
這是唯一一個讓畢加索自尊受到打擊的女人。
吉洛特
1943年5月,在塞納河畔的餐廳,熱愛繪畫的22歲的吉洛特遇到了當時名滿天下的61歲的畢加索。
“和他在一起棒極了,像煙花一般絢爛。他擁有無與倫比的創造力,充滿智慧,魅力無窮。只要他有興致,能讓石頭隨著他的旋律起舞。”
吉洛特眼中的畢加索具有無窮的男性魅力。
和所有情人的待遇一樣,畢加索為她畫了很多畫,包括那張著名的油畫《女人和花》。
女人和花
然而吉洛特沒有深陷進去,她欣賞畢加索的才華,但不屈服於他的強勢。
“我從沒有被封閉在自己的肖像畫裡,從而沒有成為他的俘虜。他要我像其他人一樣服從他,但我偏不。”
這是一個能對暴君說“偏不”的女人。
畢加索常常問吉洛特:“你為什麼總是跟我對著幹?”吉洛特說:
“因為我們之間有對話,不是你的獨角戲。所有人都對你說‘是’,好像圍繞著一個國王,而我卻要對你說‘不’。”
這是一個精神上需要平等對話的女人。
然而,她愛上的偉大藝術家卻是一個暴君。他以自我為中心,像一個任性霸道的孩子,要求他人對他的生活和繪畫絕對的服從與服務。
畢加索和吉洛特
於是,在共同生活十年後,吉洛特厭倦了“和一座歷史紀念碑一起生活”,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了這個“強悍的怪物”。
她的離開,讓畢加索震怒。
氣急敗壞的畢加索說:
“沒有人會離開像我這樣的男人,你這是徑直走向沙漠。從今往後,人們對你,不會有別的,至多有些許好奇,好奇於一個曾與我的生命如此親密的人。”
不過畢加索錯了,在離開畢加索之後,吉洛特沒有陷入“沙漠”,相反,卻走出了一段獨立多彩的人生。
她與20世紀的天才,小兒麻痺症疫苗的研究先驅喬納斯·索克(Jonas Salk)結婚,相伴走過了25年平穩婚姻。
她的作品被紐約現代美術館、巴黎現代美術館等知名的博物館收藏,舉辦過50多次展覽,出版了12本書,1990年被法國文化部授予榮譽騎士勳章,2010年被授予法國最高藝術獎項——“國家榮譽勳章”。
90多歲的她依然思維敏捷,日日作畫,活躍於畫廊、美術館,執著於當下。
吉洛特,攝於1995年
堅持著自己獨立性的吉洛特,在被問及畢加索對她的影響時,她說:
“即便你得了藝術上的傳染病,你也得依靠自己發展下去。”
“我有獨立的藝術事業,我之所以是今天的我,不只是因為我曾與畢加索共同生活過。”
不可否認,與畢加索相伴的10年,是吉洛特靈魂上對話、藝術上激發的重要十年,但也是此後60年裡她極力想要擺脫、超越、撇清的10年。
她不屑做大師的女人,不想被一個男人吞噬。她努力擺脫藝術暴君的控制,最終成為了一個獨立的藝術大師,成為了那群不幸的女人中,唯一倖存下來的。
-03-畢加索曾傷感地說:“我想,我可能到死都沒有得到過愛情。”
很諷刺,這個一生中無數女子為他飛蛾撲火的男人,卻覺得沒有得到過愛情。
他追求的不是愛情本身,他追求的只是對愛情永不停息的激情。
在對求而不得的愛情的追求中,他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
他曾說:“我的生命只關注一件事:我的作品。所有別的都要為繪畫而犧牲,包括我自己。”
對於畢加索而言,愛情只是手段,藝術才是目的。
他與所有女人的情感只是為了尋求藝術創作的激情和靈感,一旦激情和靈感褪去,他便會無情地抽身離去,而那些女人便成了他祭獻偉大藝術的祭品。
自戀而狂妄的他對女性是沒有絲毫體恤憐憫之心的。
你看,呈現於他筆下的女性大多並不具美感,很多女性是光怪陸離的,五官是撕裂之後的再堆疊。
《哭泣的女人》
在每一段激情褪去,關係惡化時,他便在畫布上損毀她們,讓她們變成可怕的怪物,醜陋無比,突顯的是女人的嫉妒、痛苦、扭曲。
他不像夏加爾、達利,一生只愛一個女人,一生只畫一個女人,在肆意流淌的畫布中進行著高階的恩愛秀,落於筆端的是對女性的賞析和尊崇。
《手持尖刀的女人》
畢加索喜歡享受新歡和舊愛的雙面生活。
當新歡和舊愛為他爭風吃醋,讓他挑選一個做出抉擇時,他說:“我不選,你們為我而戰吧。”
當失去理智的兩個情人在他的畫室裡互相扭打撕扯時,畢加索卻在她們身後饒有興致地觀看,安詳作畫。
後來畢加索回憶說:“這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記憶。”
他樂於見到女人為他瘋狂。他就像是黑洞,以強大的吸力,享受著、消耗著、吞噬著女人,無視她們的感受。
女人們愛上這樣自私的男人,下場大都是很悲慘的。
她們自認為那男人懂得欣賞自己,自認為自己賦予他創作的靈感,其實,他只是在與女性的熱戀中達到慾望和創作靈感的巔峰。
她們的可悲之處在於,當男人以她們為原型進行創作時,她們便透過男人創作的繪畫、歌曲、攝影、詩歌、雕像來認同自己,以此確認自己的獨一無二,尋找掙脫俗世,獲得生命豐盈的體驗。
確實,藝術作品比任何甜言蜜語的情話、浪漫感人的儀式更撩人,它讓女人獲見生命另一維度的永恆。
然而,沒有同等生命能量、沒有巨大燃燒熱情的女子萬不能輕易愛上一個沉醉藝術的男人,他們在自己的藝術王國裡自立為王,人格中有著以自我為中心的冷漠傲慢。
他們沸騰的激情永遠不會為一個人燃燒,那令人暈眩的激情終究會灼傷人,乃至焚燒殆盡。
你可以愛藝術,但不要輕易愛一個沉醉藝術的男人。
畢竟,平等的兩性關係需要的是彼此的相互滋養,而不是一方的毀滅;需要的是彼此的相互陪伴,而不是一方的陪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