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媽咪Jane黃靜潔
-
2 # 浮塵微草
孩子為什麼不聽父母的話,首要的原因就是父母溺愛孩子,不給孩子立規矩,或者立了規矩不執行,等於不立規矩。 而且,規矩得從小立起,這是一個習慣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聽話的主要原因。
第二,就是孩子正處於叛逆期。 父母有必要了解孩子叛逆期的相關知識:
孩子的成長會面臨三個叛逆期:兩歲左右——寶寶叛逆期、七歲左右——兒童叛逆期;12歲之後——青春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表現各不相同。
寶寶叛逆期。兩歲左右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英語中有個專門的詞——Terrible Two,中文叫做可怕的兩歲。寶寶叛逆期的孩子心智不斷髮育,孩子的自主能動性不斷增強,父母會發現“孩子越來越不由人了”,以自我為中心,覺得自己長大了,一意孤行、固執,根本不聽父母好言相勸。
兒童叛逆期,被人稱為“心理斷乳期”。 他們開始嘗試擺脫父母的保護和管教,但看問題常常片面,甚至會走極端。叛逆期的兒童有強烈的“小大人感”,在思維上具有一定的評判性,他不想被父母的束縛、護和管教,總想自由,不喜歡被指揮,被使喚,所以“七歲八歲討人嫌”。因為他們的骨子裡需要平起平坐的尊重——這是孩子自我意識進一步覺醒的表現。
青春叛逆期。青春叛逆期,被人稱之為“惱人的青春”。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錢志亮說:“如果三個叛逆期,一定要排個名,那麼青春期的叛逆,無疑是最令家長頭疼的。”這也就是多數父母抱怨這個時期的孩子難管教的原因。
——瞭解以上知識,父母對孩子不聽話的現象就見怪不怪了,而且能以理解、寬容、平和、尊重的態度對待孩子。
第三,父母和孩子之間存在代溝。父母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內容往往落伍,不合孩子的胃口,孩子自然就不想聽,而且會“由衷地不佩服你”。
結論:身為父母,要有恩於孩子,更要立威於孩子,從小就要給孩子立規矩;且有必要多學習育兒知識,瞭解孩子不同年齡段的特點,以便對症下藥;還要緊跟時代,與時俱進,才能和孩子溝通交流時做到有共同話題,能聊在一起,融洽為朋友:如此,就能有效地避免孩子不聽話的現象。
-
3 # 優長
有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遇過這樣的問題:“你說什麼孩子根本不聽,他依舊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讓孩子做的事情孩子都做了”今天我們就來仔細看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分享一點小技巧給大家。
父母言行不一
己不正,何以正人?父母要教育孩子,首先自己要做出表率,這樣孩子才會心服口服。但是有的父母並不懂得這個道理,比如有的父母經常教育孩子不要玩手機,而自己卻經常熬夜捧著手機聊天、玩遊戲。教育孩子時,“身教”比“言傳”更重要。父母教育孩子時,應重新審視一下自己。
父母先入為主
許多家長往往是過分重視孩子的缺點和錯誤,先入為主,總是從負面看待孩子,不去探究錯誤發生的原因,急於下判斷,對孩子隨意責備,缺乏應有的尊重和理解。
而當父母用這種思維慣性去對待孩子,往往就會忽略真相,或者根本就不想去了解真相。孩子開始會辯解,慢慢就無語,最後破罐子破摔,就按照父母所想的那樣去發展。
雙方情緒對立
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有自己的情感,透過喜怒哀樂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往往最初是家庭中不良情緒的製造者,父母總是試圖讓孩子聽話,如果孩子不按要求去做,父母就會訓斥孩子,甚至是打罵孩子。
所以,想要孩子聽你的話,首先你要先學會跟孩子說話的技巧。
及時迴應孩子
孩子們有時會和家長分享自己在學校中所遇到的一些事情,但是當孩子們和家長說這些事情的時候,家長們只是簡單的迴應孩子說知道了,說完之後,仍然做自己手上的工作。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得不到家長的重視,自己的事情,家長們估計也不是很想知道,這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打擊。孩子們也就會漸漸的不再和家長溝通,這樣就會導致,孩子們和家長之間的代溝越來越多。
想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家長們一定要及時迴應孩子所說的事情。比如,孩子在和家長分享,自己在學校中所遇到的一些事情時,家長們可以問孩子對於這件事情孩子的看法,家人們也可以對孩子說自己的看法。當家長對孩子所說的事情,做了及時的迴應時,孩子們會很樂意再和家長繼續接著聊。因為,孩子們能夠意識到自己是受家長重視的。
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
很多家長從來都不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和建議。他們覺得孩子還在上學的年紀,沒有社會實踐的經驗,很多東西都不懂。家長們自己卻已經積累了一些社會經驗,所以他們會認為,自己的想法肯定比孩子能提出的想法更好。
其實,家長們應該改變自己的想法。雖然說孩子還在處於上學階段,但是,孩子接觸的新鮮事物多,孩子們的很多想法也很新穎,對一件事甚至會有比家長更好的看法。當家長們懂得了傾聽孩子的想法這一點時,孩子們就會知道,自己是得到家長的尊重的,孩子們就會願意和家長多溝通。
改變說話方式,改變說話語氣
有時候,我們往往看到孩子正在進行一些有危險的動作或我們明確禁止的行為時,會採用大聲喝止的方法,讓孩子聽話,用的句式也大多是“xxx,快下來,不準……”
孩子處在自我意識的發展時期,對於這種說話方式和說話語氣自然是極力排斥的,這樣的教育不但起不到正面的效果,還會起到反作用。
正確的說話方式是把不準做某事,變成我們去做另一件事,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自己停下手中正在進行的動作,事後,再用上面說的方法,幫助孩子分清利害,講明白道理。
巧妙利用非語言溝通方式
在親子溝通中,父母應儘量避免出現侵犯性或防禦性的手勢,如手指孩子或雙手抱胸,應該把控時機給予孩子接納性的手勢,如豎起大拇指或者鼓掌。可以藉助觸碰來鼓勵孩子,如輕拍、擁抱、牽手等,透過觸碰的運用,對於正向氛圍的推動往往可以起到顯著的效果。
在溝透過程中,適當拉近與孩子的身體距離,會更容易給孩子一種值得信賴和親密的感覺,為溝通營造良好的氣氛。有時候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信任的目光、一個善意的微笑……均可以傳遞父母對孩子無盡的關懷、鼓勵、認可、讚賞或禁止、責備等資訊,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效果。
總之,良好的親子溝通不僅是家庭關係的潤滑劑,更是孩子茁壯成長的Sunny雨露。良好的親子溝通能在父母與孩子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使父母與孩子相互瞭解、相互尊重,形成融洽、輕鬆、和諧的親子關係,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作為父母責任重大,需要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提高。
孩子的消極行為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與父母及周圍人的互動中形成的,日常的小問題沒有處理好,就會導致孩子出現“大問題”。所以,如果父母能夠用正確的方式與孩子相處,問題行為也就大大減少了。
回覆列表
從懷孕、分娩,到給孩子哺乳、教他走路、送他上學的過程,孩子與父母的關係由近到遠,是一個逐漸分離的過程。等到孩子獨立生活,有了自己的家庭,做了爸爸媽媽以後,又會迴歸家庭,與父母再次走近。明白了這件事,就知道當孩子與我們越行越遠的過程中,孩子不願意聽我們的話,如同我們當初不願意聽父母的話一樣。如果我們跟孩子的親子關係良好,是朋友,他們就會來聽我們的話。如果我們只是告訴他因為是媽媽的話,所以一定要聽,孩子就會把我們的話放在朋友的話後邊、老師的話後邊,甚至很多人的話後邊。
既然如此,我們應該怎麼做?我的方案是為孩子找到好的影響,讓這個影響成為他們的第三種力量。影響孩子的第一種力量是家庭,也就是原生家庭。學校和知識是改變孩子的第二種力量。第三種力量就是在前面兩種力量之外一切可以讓孩子的改變發自於他的內心,改變他、打動他的力量。我認為,第三種力量比第一種、第二種都要可貴,都可遇不可求,都更難以找到。為什麼?因為它不存在於某種確定的地方,是未知的。前面我說陪著孩子去犯錯,犯錯就是第三種力量中的一種,它讓孩子明白要做生活的功課。這是我為我的孩子找到的第三種力量。此外,有一位美國的奶奶從小和大兒子一起閱讀,一起做飯,一起去博物館,這是不是影響他的第三種力量?當然是。
第三種力量改變了我,我再用第三種力量去感化我的孩子。一個孩子犯錯不要急著用講大道理、訓斥,甚至打罵來糾正他,我們從空氣、從其他人那裡、從書裡、從和他一起做的事情裡邊去找能量,幫助孩子改錯。所以,我的結論是與其和孩子的錯誤鬥爭,還不如花點兒時間在孩子的周圍聚攏一批有能量的人,在孩子周圍推動一批能夠改變孩子的第三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