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研
-
2 # 綠喲喲
朱太祖,朱棣時代蒙古是大明最大的敵人(朵顏三衛例外),明朝傾國之力來打擊蒙古。
蒙古在明朝的打擊下又瓦解成各部落。誰也沒有能力統一整個蒙古。。但因為蒙古缺鐵,茶,絲綢,而大明對其限制貿易,所以邊界掠奪至始至終!
總體而言明朝始終視蒙古為心腹大患!而蒙古各部有的為了自保投靠大明,有的始終敵視明朝。還有的沒資源就去騷擾大明邊界!因為建奴的壯大,蒙古更是成為大明的盟友共抗女真!
-
3 # 老四劇說歷史
明孝宗(1487年-1505年在位),在位18年,年號弘治,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
朱祐樘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史稱“弘治中興”。
朱祐樘重視軍事,在京軍整頓與邊備守禦上做了種種努力,採取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軍隊戰鬥力。
在對待蒙古的問題上,朱祐樘主要實行的是和平政策,採取積極防禦抗戰的戰略,不主動挑釁或征討蒙古。韃靼和火篩不時侵擾明朝邊境,朱祐樘主張痛擊來犯之敵,但擊退之後立即撤軍,不會主動進入蒙古交戰,所以和蒙古時戰時和。弘治年間,大明與蒙古交戰的紀錄有:1488年都指揮廖冰擊敗小王子於蘭州、1497年甘肅總兵官劉寧敗小王子於涼州、1500年甘肅參將楊翥敗小王子於黑山、1503年朱暉襲小王子於河套。不過,從史料記載來看,這些戰役規模可能極小,甚至只能稱為戰鬥。因為史料並沒有記載戰役的詳細過程,僅只是一句話的表述,證明了這場仗確實打了,僅此而已。例如都指揮廖冰擊敗小王子於蘭州,《明史. 本紀第十五 》只有一句話:“乙亥,小王子寇蘭州,都指揮廖斌擊敗之。”
所以,明孝宗時代,明朝與蒙古的關係趨於緩和,期間雙方沒有大戰,蒙古各部雖不時騷擾邊境,但都被擊退,沒有給明朝帶來損失。與軍事上的成就相比,明孝宗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的貢獻更大。
-
4 # 論史
弘治時期的明蒙關係,縱觀史籍,雙方的總體關係是弘治十一年前亦戰亦和,而後趨向於劇烈衝突,終弘治一朝並無好轉。在這個時期由於蒙古內部形勢發生了劇烈變化,使明、蒙雙方的關係發生了新的趨勢,蒙古對明的政策從原來的亦掠亦貢,轉向要求雙方平起平坐,以戰迫和。而弘治時期的對蒙外交政策基本上並無太大變化,仍然以固守應付為主。
分析這一時期的明蒙關係,首先我們就要了解蒙古內部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自也先在天順初年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倒臺之後,蒙古的統一隨即完結,蒙古又重新回到分裂之中,“天順初,也先有平章哈喇者,逐也先走死,部落遂分散”,至此,瓦剌的勢力退回到漠西北地區,而東蒙古勢力逐漸復興,可謂是梟雄輩出,在成化年間形成了癿加思蘭、亦思馬因、滿都魯汗等勢力,由於內部紛爭不斷、力量分裂不強,他們對明朝採取了亦掠亦貢的政策,雖然不斷襲擾明邊,但仍然不時遣使朝貢,在經濟上希望從朝貢貿易上獲利,另一方面在政治上由於自身實力不夠強大,必須結好明朝以避免後顧之憂,全力解決內部矛盾。所以,從總體上來看,自天順到弘治年以前,雖然明蒙邊境衝突頻頻發生,但並不嚴重,而蒙古諸部的領袖並沒有凌駕於明朝的想法。
《今言·卷二》:是時,虜眾分散,反覆相殘,並陰結朵顏,伺我塞下即貢馬,諸酋各以部落通中國,恐中國左右,以故難深入,彼自相猜,不能久留內地。但是,在成化十五年後,隨著癿加思蘭、滿都魯汗相繼死去,巴圖蒙克被立為可汗,這就是明代蒙古史上的中興之主達延汗,達延汗在滿都魯徹辰夫人的輔佐下逐漸統一了東蒙古,迨至弘治初年的時候,恰好是其汗權初步完成東蒙古統一,汗權已經得到鞏固的時候。
而觀明朝,雖然弘治皇帝也是明王朝的中興之主,在他的任上緩解了統治危機,但是從總體上來看,與永樂、仁宣之際相去甚遠,在軍事力量上更相提並論,難有振作。
《殊域周咨錄》:上曰:“永樂間頻年出塞破虜,今何不可?”對曰:“皇上聖武固同於太宗,奈今將士遠有不逮,不若且令各邊料敵戰守。”《全邊略記》:大司馬馬文升奏,弘治以來,邊吏貪功啟釁,遂致寇侵。次密境二十四,次蘭谷境七,次燕河境七,如蹈無人,久而習翫。今馬步軍增至三萬五千,而一虜無獲。據統計在弘治十八年(弘治已死,還未稱正德元年)七月,由於長期受到隱軍和佔役的困擾,十二團營精銳者只剩精兵60574人。三大營原額154287人,缺額達到94340人。可見明軍軍事實力之衰弱。
所以,就在弘治年間,論攻守強弱,優勢正在向蒙古一方傾斜。
雙方的實力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雙方的關係,對於蒙古一方來說,達延汗此時已經重振大汗權威,成為了重新統一蒙古的領袖,此時他就想以強大的軍事實力做為後盾,要求與明朝皇帝平起平坐。這個野心在弘治元年就已經表達出來了。他帶領大軍在大同邊境駐牧,在通貢書上自稱“大元大可汗”,分庭抗禮之心昭然。
《國榷·卷四十一》:率所部住大同近塞,亙三十餘里。至是求貢,書稱大元大可汗。而在多次通貢中,達延汗強勢態度一如既往,躍然紙上。“去年差了三千餘人進貢,止準一半,阻回一半,都生歹心,有小王子死生定了。今再差四千人進貢,若都準了便罷,若只准一兩千呵,也不進貢,都生起歹心了,王子那時也主張不得,你也難怪我們”,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威脅啊!
而面對咄咄逼人的達延汗,明朝當然拿不下泱泱大國的駕勢,決定依舊堅持“固守應付”的方針政策,在弘治元年,達延汗的通貢國書到來的時候,英國公張懋的一番話就完美的概括了這個政策的精髓:一、達延汗自稱大元大可汗,想和我們平起平坐,我們不認,對於他這個名號,我們裝作看不見,不了他就是,“其僭稱名號,犬羊故態,中國何預焉?”二、如果他誠心朝貢,按舊例賞賜。“果誠心入獻耶,則具名數上請,而籌之如故事”。如果他心懷不軌,那隻能做好防備了。“若觀望不來,仍嚴我備”。
在這個方針下,明朝首先就不承認你是什麼平起平坐的大元大可汗,你達延汗就是個夷狄,不要豬鼻子插大蔥裝象。其次,朝貢貿易對於明朝來說,經濟壓力巨大,達延汗派遣的朝貢團自然想越多越好,上面的蒙古文書中已有所體現,而明朝多次裁減達延汗的入貢人數。就比如弘治十一年的那次,“小王子求六千人入貢,許二千人入關,五百人入京”,很顯然達延汗很難在與明朝的通貢中達到預期的經濟目的(貪婪是沒有底線的)。
既然明朝視自己為夷狄,又在朝貢貿易中無法得到自己心中所想的利益,達延汗只能不斷的南下,以戰迫和。就在弘治元年,達延汗“三入遼東,多殺掠”。二年,宣府、大同、延綏又被蹂躪,“明年,宣、大、延綏諸境俱被殘”,而自弘治十一年之後,達延汗不再向明朝通貢,犯邊聲勢更為浩大。尤其是虞臺嶺之戰,明朝“喪卒二千一百六十五人,失馬六千五百餘匹”,明朝朝野一時震驚。
而明朝面對達延汗的劫掠,也不斷組織反攻,總而言之,雙方在弘治年間不停的互相傷害,就比如弘治十三年明軍保國公朱暉襲敵於河套,“斬首三級,驅孳畜千餘歸”,蒙古兵立刻十萬騎報復,解決固原、寧夏,“三輔震動,戕殺殘酷”。
所以,弘治時期的明蒙關係亦戰亦和,以戰為主,達延汗得不到明朝平起平坐的待遇,又在通貢中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於是不斷南下進犯,而明軍也採取相應的固邊措施(如增修固原邊牆)和組織反擊,所以這段時間的明蒙關係還是很緊張的。
引用文獻:《明史》、《國榷》、《殊域周咨錄》、《全邊略記》、《今言》、《治世餘聞》
回覆列表
明孝宗是明朝的第9位皇帝,他出生於1470年,死於1505年,總共活了35歲。他在位的時候是1487年,也就是他剛剛17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已經駕崩,而他的父親只有他這一個兒子,所以他繼位了。他在位總共是18年的時間。
在他繼位的那一段時間裡,明朝已經快一蹶不振了,各方面已經太腐朽,但是他是一代明君,在歷史上對他的評價非常高,能夠和漢文帝和宋仁宗相比。他勵精圖治,明朝漸漸的有了起色,各方面也都做得比較好,因為他的年號是“弘治”,所以他在位的那一段時間又稱為“弘治中興”。
在軍事方面,因為建國已經100多年了。很多地方的軍備都已經鬆弛,官兵腐敗,甚至有一些邊防地區都非常的薄弱,很多少數民族都會過來侵略一下,搶一些東西。而北方最大的威脅勢力就是蒙古,面對這樣的情況,明孝宗採取攻打蒙古,像他祖先朱棣一樣。而是積極的鞏固了軍防,整頓了軍隊,只要守住自己的國家就可以了,就算大臣們讓他出行,他也不為所動。
所以在明孝宗的那一段時期裡,蒙古和明朝只是有點小打小鬧,一點大的戰爭都沒有。蒙古偶爾會搶奪一下,而明朝只是增加了保護的力量,不讓蒙古搶就可以了。其實明孝宗是一個非常可憐的人,他的身世非常的悽慘,那他的身世是怎樣的呢!要想了解明孝宗更多的歷史,關注我,在下面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