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綏綏默默

    明朝,明朝官服制度承襲唐宋官服傳統,製作精美。禮部官員根據古代五德的學說,夏尚黑殷尚白周赤秦黑漢赤唐黃,明朝以火德王天下,顏色尚赤,明太祖認可,並要求在重大節日中要穿袞服。

    還規定了皇帝冠服、皇后冠服、百官官服、命婦冠服等類別。

    基本款式有交領式、盤衣式、束腰袍裙、合領、直領服裝斜領袖袍等。

  • 2 # 愛吃咖啡豆的貓

    唐 明 其實每個朝代都可以 每個時段的審美用色都不相同 不過唐以前相對素更注重花紋紋理後期用色大道明黃更甚我們的染色和紋繡坊技藝進步

  • 3 # 煮酒君

    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禮儀文化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服飾文化更是從禮儀文化中脫穎而出,服飾穿戴都有著嚴格的制度約束,尤其是宮廷服飾制度。官服也叫做服章,是指表示官吏身份品秩的服飾。具體來說,官服是指等級社會中包括皇帝、后妃、王公大臣以及各級官員在內的,所謂按章規定,籍以明辨官品等級的服飾。

    在《易·繫辭下》中記載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這段記載的意思是說在黃帝、堯、舜時期是透過服飾來辨別身份地位的貴賤。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夏商周時代,禮儀制度逐步完善,服飾的君臣有別、尊卑有分、長幼有序逐步規範。

    中國最早有關官服制度的詳細記載見於《周禮》一書。周朝把天子以下諸侯大夫的官服,分成十多個等級,並對各個等級的冕服所用的材料、顏色、紋飾、尺寸,逐條逐項給予規定。《周禮·司服》載:"……公之服,自衰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瞥冕而下,如公之服。……士之服,自皮棄而下,如大夫之服。"這些規定對之後歷朝歷代的官服制度影響深遠。

    下面我們就具體瞭解一下不同朝代的官服制度的表現。

    秦朝的官服制度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雖然秦始皇沒有對於服飾做出統一而又完備的規定,但是對服飾也有了一些具體的要求。如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到:"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旌旗皆上黑。"由於秦朝統治者迷信陰陽五行,在這樣的觀點之下,統治者認為本朝是以水德而王天下,因此朝賀和祭祀時穿黑色禮服。

    秦朝時,也已經出現了服飾表示身份的作用。在《中華古今注》中記載到:"袍者,自有虞氏即有之。故《國語》曰:袍以朝見也。秦始皇制,三品以上,綠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絹為之。"又有:"始皇元年,詔宮人令服衫子,並五色花羅裙。"這些文獻表明秦朝已經對於服飾的顏色有了官方的規定。帝王祭祀和朝賀身穿黑色的衣服,文武百官各有不同的服飾顏色,百姓穿白色的衣服,甚至連宮人也有標明其身份的服飾。

    漢朝的官服制度

    漢朝基本沿襲秦朝的制度,在服飾方面,依舊採用黑色衣服為祭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地諸侯、富商等社會上流人物的穿著打扮逐漸超過了王制,這也引起了統治階級的不滿。於是漢武帝決定改正朔,易服色,表示受命於天,把元封七年改為太初元年,以正月為歲首,服色尚黃,數用五。直到東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下詔採用《周官》、《禮記》等前代典籍,制定了官服制度。在這套禮儀中,規定用不同服飾來區別上下尊卑是一個重要內容,謂"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漢代真正做到了"貴賤有級,服位有等,……天下見其服而知貴賤"。

    明清的官服制度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十分重視整頓和恢復禮制。朱元璋在服飾方面第一項是禁胡服,然後規定衣冠沿襲唐代形制。把唐代蹼頭、圓領袍衫、玉帶、皂靴加以承襲,確定了明代官服的基本風貌。

    一品至五品官服紫,六、七品服緋(深紅色)。並在之後制定出一套服飾制度,內容包括皇帝、后妃冠服,文武百官服飾,內臣服飾等。而這些服飾又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不同種類,其樣式、等級、穿著禮儀十分繁瑣。之後又對品官"補子"作了嚴格規定,文官一律用鳥類來區別等級高低,武官一律用獸類來劃分上下不同。

    到了清代,統治階級選擇滿族傳統服飾為基礎制定冠服制度,相比明朝官服有了諸多的變化。清代官服主要以頂戴花翎顯示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官服中禮冠種類豐富,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等。冠上的頂珠顏色及材料有多種,用以反映官員的品階。按清朝服制規定,一品官用紅寶石,二品用紅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等。

    不同朝代的官服有不同的特色,或許是服飾顏色,或許是配飾,但它們無一例外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 4 # 收藏家雜誌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加強中央集權,防權臣篡位,清朝建立了一套有別於以前各朝的官制。其中最能體現這種制度的要數文武百官的官服了。明清品官之服又稱補服。一般是指包括皇帝、后妃、王公大臣以及各級官員所穿著的按章規定的用以明辨等級的服飾。補服是一種飾有官位品級徽識的官服,或稱補袍。圖案主要縫綴在官服的前胸和後背上,正因有了這樣的補子,才稱補服。

    清代 龍紋金絲繡片(正面)清晚期 杏黃底龍紋衣襟片

    在織繡領域中,補子是極具藝術價值及完整性的藝術品,一直受到世人的追捧。武漢博物館曾經做過一次補子展,當時只有九塊補子展示,可見此物收藏的難度極高,在國內外博物館中,補子作為一個收藏的題材,因收藏難度大,市場少見,各博物館僅有幾幅作為展示所用,而拍賣會上也極為少見,每次稍有展示立刻便成為藏家瘋搶的物品。補子被裝飾在服裝的前胸和後背,成為官員服飾的主要裝飾元素。技藝精湛的織工及刺繡匠人把這種代表權力的符號演變成華美的織繡藝術品。在清代官服中是穿用場合最多、時間最長的一種,而表示官階差異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文官繡有文禽、武將繡有猛獸紋飾的“補子”。

    清中期 龍形繡片(正面)清中期 緙絲蟠龍江山海水紋衣襬

    明代和清代“補子”的差別,除了部分動物不同外,就是明代的“補子”前後都一樣,而清代的“補”前面的部分是將其圖案分成兩半。清代官制無論文官、武將均設定九品十八級,也就是所謂的“正”“從”。飾以禽獸紋樣來區分官員等級的方法最早源於唐代女皇武則天時期。在此之前的官服多采用佩印綬制和色制,是以佩飾的數量和服裝的顏色等來區分等級。武則天把飾有動物紋樣的繡袍賜給文武官員,以此來作為品級官位的區別。

    清早期 一品文官仙鶴補繡品

    清代《欽定大清會典圖》規定:“文一品官補服繡鶴,文二品官補服繡錦雞,文三品官補服繡孔雀,文四品官補服繡雁,文五品官補繡白鷳,文六品官補服繡鷺鷥,文七品官補服繡,文八品官補服繡鵪鶉,文九品官補服繡練雀,未入流官補服制同;都御史補服繡獬豸,副都御史、給事中、按察使各道補服制同。”《清通典·禮·嘉四》記載,清代武官補子繡獸。一品麒麟,二品獅,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清中期 五品文官白鷳補繡片

    文官的補子上的禽紋之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頭冠、身體顏色、尾羽形態、特殊裝飾花紋等幾方面。不同的禽紋分別具有以下特徵:

    一品仙鶴紋:

    頭部有紅頂,身體為白色或單色,尾巴短小且有尖葉狀尾羽或側尾羽;

    二品錦雞紋:

    有頭冠,身體顏色鮮豔且有層次感,有二到三條長尾羽;

    三品孔雀紋:

    有頭冠,身體顏色鮮豔且有層次感,有長尾羽且其上有多個眼狀花紋;

    四品雲雁紋:

    無頭冠,尾部短小,大部分紋樣體表有短線條裝飾;

    五品白鷳紋:

    有頭冠,身體為白色或單色,有三或五條長尾羽且其具有齒狀邊緣;

    六品鷺鷥紋:

    有頭冠,身體多為白色或單色,尾巴短小;

    七品鸂鶒紋:

    有頭冠,身體顏色鮮豔且有層次感,尾巴短小;頸羽有層次感且呈縱向細長柳葉狀紋路;

    八品鵪鶉紋:

    無頭冠,顏色多為黃棕色系,尾巴短小,身體羽毛呈現葉狀紋路;

    九品練雀紋:

    有頭冠,身體多為白色或單色,有兩根長長的主尾羽且其末端有一個眼狀花紋。

    明代 打籽繡風水朱雀紋繡片(區域性)

    武官和文官最大的區別,武官都是走獸,俗稱4條腿的猛禽。

    清中期 打籽繡一品武官麒麟補子

    一品是麒麟、傳統瑞獸,性情溫和,傳說能活兩千年。古人認為,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有時用來比喻才能傑出、德才兼備的人。

    二品繪獅,中國古稱狻猊,也是瑞獸的一種。

    三品繪豹,猛禽,身上長有條形斑紋。

    四品繪虎,身上有很多斑點或花紋,性兇猛。

    五品繪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

    文武官員一品至四品穿紅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綠袍。

    清晚期 平金繡神獸天狗補子清晚期 雲錦地珊瑚太陽珠繡片

    看完之後,你有沒有被這些官服上的補子所驚豔到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不支援wifi能用無線網絡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