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EMAN邇文基因

    不知不覺,身邊的00後已經成年,而最早的一批90後,也快要奔三了。都說最珍貴的是童年,但「童年」這個詞,對很多人來說卻變得越來越陌生。

    對於廣大的80、90後而言,青春就是上課時偷吃的小零食,青春就是街角熱鬧的小賣部,青春就是FC盜版的黃色卡帶,青春就是迴圈播放的還珠格格...

    一、零食篇

    ▲大大泡泡糖

    好幾塊一起嚼,還能吹出兩層泡泡。

    ▲五彩口哨糖

    含在嘴邊輕輕吸氣或吹氣,就能發出類似口哨的聲音。

    1毛錢能夠買兩個,小時候仔為了喜歡的顏色挑了半天,其實味道都一樣。

    ▲咪咪

    買的多就整袋吞,買的少就一根根品。

    ▲蝦條

    經常在上課的時候偷偷吃,吃完後還不忘舔一下手指。

    ▲無花果絲

    印象中和閨蜜互相喂的無花果絲,長大了才知道原來是蘿蔔絲。

    ▲香菇肥牛

    小時候,邊吃還會邊數,香菇肥牛一包究竟有多少個?

    ▲猴王丹

    ▲七個小矮人

    夏日必備,5毛錢一整袋,裡面有七個不同顏色的小冰棒。

    ▲小浣熊乾脆面

    相信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只拆包裝,不吃泡麵的人。

    除此之外,還有魔鬼糖、跳跳糖、酸梅粉、AD鈣奶、唐僧肉、衛龍辣條、星球杯、麥麗素、果丹皮、綠舌頭、棒棒冰、牛奶小布丁....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正是這些拌嘴的小零食,承載起了童年的整段回憶。

    二、遊戲篇

    在那個資訊閉塞的年代,孩子的娛樂方式並不單一,報紙、彈珠、紅繩,任何東西都能成為孩子們的玩具。

    彈彈珠

    翻紅繩

    拍畫片

    拍元寶

    摺紙

    隨著「小霸王」的崛起,FC遊戲機統治了整個90年代,而盜版的黃色卡帶,也成為了一代人的青春印記。

    FC紅白機

    小蜜蜂

    坦克大戰

    超級馬里奧

    魂鬥羅

    20世紀以後,PC網遊迎來了盛世,各大遊戲廠商百花齊放。現在的年輕人,根本就不知道當年「勁舞團」有多火。

    勁舞團

    還記得那個為了「偷菜」,每天起早貪黑、深夜不睡的你嗎?還記得那個趴在電腦前,整宿的裝扮空間和修改個性簽名的你嗎?

    QQ農場

    搶車位

    三、影視篇

    據說當年看過這個節目的人,現在孩子都準備上小學了。

    《小神龍俱樂部》

    90年代風靡全國的十部電視劇,看過一半以上,說明你已經老了。

    《還珠格格》

    《流星花園》

    《情深深雨濛濛》

    《少年包青天》

    《神鵰俠侶》

    《天龍八部》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

    《小李飛刀》

    《仙劍奇俠傳》

    《王子變青蛙》

    長大以後,小時候喜歡的歌,有些已無法欣賞,而那些曾經自以為俗不可耐的「街歌」,如今再聽卻別有一番風味。

    伴隨著放學的鈴聲,夕陽的光輝散落在臉上。下午四點零五分,學校街角的小賣部又準時的熱鬧了起來...

  • 2 # 李守智

    終於看完最近刷屏很火的馮小剛導演新作《芳華》!談到感受,相信每個人感受都不一樣,自然也就褒貶不一,有那個時代背景經歷的人肯定容易感動,新生代觀眾缺乏那種天然情感聯絡難免覺得共鳴不夠!我是介於前面兩者之間的,雖然沒有那種相似刻骨的經歷,但在文字作品和影視中薰陶不少,還是覺得親切熟悉,而且這種故事性強文藝風格濃厚的電影本來就是我的最愛。

    或許之前被渲染得期望過高,雖然中途也有一些感動的淚點,但整體還是沒達到自己幻想的高潮,所以看完電影后還哼唱了很久的《絨花》來補充滿足下。故事曲折,主人公命運坎坷輾轉,但感覺情感和情緒衝突還不夠,或者為主人公的命運憋屈較勁,也或許是導演不想刻意渲染太重。

    總的來說,故事和表演是我喜歡的,還想二刷。

    看完這部電影也有思考,那個時代的人,因為苦難而有了特殊的記憶,8090後的我們,關於青春的記憶又是什麼呢?好像沒有什麼比較深刻的記憶讓我們刻骨和回憶,現在同學關係淡,同事關係更淡,世界越來越喧囂忙碌,我們的心卻越來越冷漠寡淡!我也不知道我的《青春三十六記》,到底有多少人的青春影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蟹爪蘭移栽要用什麼土呢?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