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越山青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和中國古代的經濟重心南移有關。唐以前中國的經濟中重心在北方的黃河流域,當時北方的經濟文化水平遠超南方,南方的大部分地區還處於未開發狀態,人口稀少,不利於農業生產的開展。不過,東漢以來,南方的開發程度不斷加快,不斷有北方的移民遷居南方,南方的一些割據政權為了鞏固政權,也加強了對當地的開發。

    北方大規模向南方移民開始於西晉,當時中原受五胡亂華影響,大量中原士族攜家帶口逃到長江以南。由於南渡的東晉政權定都金陵,因此靠近京城的太湖流域成為當時接納北方移民的主要地區。太湖流域率先得到大規模的開發。衣冠南渡一方面充實了南方的人口,另一方面帶來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六朝時期,北方進一步陷入混亂,南方政權則相對穩定,進一步縮小了南北差距。

    唐安史之亂引發第二波人口南遷的浪潮,唐朝中後期,關中洛陽一帶,因戰亂已經殘破不已,河北藩鎮林立,不受中央節制,位於長安的中央政府嗷嗷待哺,皇帝經常帶領王公大臣前往洛陽就食,因為洛陽有大運河直通東南,東南的糧食可以源源不斷地運往洛陽,這可以說明東南太湖流域的農業生產水平已經很高了。

    到宋代,東南地區的農業生產水平已經極為發達,成為國家的糧食主產區,因此產生了“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這時南方的經濟文化水平已有超過北方之勢。

    金滅北宋後引發第三次移民浪潮,進一步拉大南北差距,除了太湖流域之外,南方其他地區也得到了大規模的開發。

    “蘇湖熟,天下足”這一說法在明清發生了變化。當時太湖流域商品經濟手工業開始逐漸發展起來,特別是絲棉紡織業。因此當地大量的土地用於種植桑和棉,曾經是糧食主產區的太湖流域反而需要從外地進口糧食,而位於江漢平原的湖廣地區一躍而起成為明清時代的糧食主產區,因此產生了“湖廣足,天下熟”的說法。

    綜上,從“蘇湖熟,天下足”到“湖廣熟,天下足”的變化實際上反應的是南方地區各區域開發先後順序問題,以及商業手工業地區和農業地區的互補。

  • 2 # 每天體育鍛煉的老俞

    “蘇湖熟天下足”,流行於宋元時期,“湖廣熟天下足”,則傳頌於明清之際。“蘇湖”是指長江三角洲地區,而“湖廣”是指湖北、湖南省的沿江平原地帶。這兩句話的演變,表明了“蘇湖”和“湖廣”地區糧食生產不同時期在全國的重要地位。明朝末期,伴隨著手工業、紡織業的發達,蘇湖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經濟不再以單一的糧食種植為主。這時期的湖廣地區,糧食種植仍然是主要的經濟內容。經濟重心發生了變化,導致了這種演變。

  • 3 # 雨沐青峰

    從“蘇湖熟,天下足"到“湖廣熟,天下足”是中國不同歷史階段、不同地區農業發展的反應。與人口的遷移和農業種植條件、水利工程的興建有密切的關係。

    唐宋時期,由於北方受戰爭的侵擾,加之黃河經常氾濫成災,農田被淹,水利設施損毀,促進了人口向南方的遷移,使得原本發達的黃淮海地區的農業逐漸衰落。

    而遷移而來的人口則使得江浙地區的耕地出現不足,隨之而來的便是大範圍的圍湖造田,開墾土地。以至於當時的吳中一帶“四郊無曠土,隨高下悉為田”。加之宋時傳入中國的對土壤等種植條件要求低的占城稻在江南地區的迅速推廣,使得糧食產量大幅增長。太湖地區成為全國主要的糧食供給地,故當時便有了“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而到了明清時期,由於工商業的發展,太湖平原一帶的農業生產結構發生了很大轉變,棉花和桑蠶等經濟作物佔據了主要地位。甚至很多鄉村只是種桑養蠶,靠絲織業為生,所謂“不產米,仰食四方”。

    由於種糧的土地大量減少,致使太湖平原地區的糧食供給甚至都不能滿足本地區的需要,更別說供給天下了。

  • 4 # 阿輝看歷史

    “明朝、清朝時期,朝廷在湖南、湖北等地採取獎勵墾荒、勸課農桑等措施,極大地刺激了糧食產量的增加。這是湖南、湖北成為中國糧食供應基地的基礎。

    “蘇湖熟,天下足”,“湖廣熟,天下足”,這兩句俗語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那麼,它們誰才是對的呢?

    實際上,它們都是對的。只是,它們出現的時間不同。

    “蘇湖熟,天下足”這句俗語出現於宋朝,在民間非常流行。意思是,只要蘇州、湖州糧食豐收,全國都不愁吃穿。根據明朝藏書家郎瑛所編撰的《七修類稿》記載,“蘇湖熟,天下足”與“上說天堂,下說蘇杭”流傳於同一時期,大家以此來證明,湖州不輸於杭州。

    “蘇湖熟,天下足”的出現,自有其背景。

    在宋朝時期,中國糧食供應基地主要集中於長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陽湖等平原和湖泊沼澤地區。這些地區不僅自身人口稠密,每年都要運出大量的糧食供應其他地區。蘇州和湖州為其中之一,繁華富庶。所以,逐漸就有了“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此外,還有類似的說法是“蘇常熟,天下足”“蘇松熟,天下足”等,不一而足。在這裡,湖州被常州、松江代替,但意思還是那個意思。

    到了明朝時期,事情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

    當時,江蘇、浙江一帶的農村,普遍種植了利潤更高的棉花。在《大明王朝1566》中,嚴嵩就認為江蘇、浙江一帶氣候、土壤條件適宜栽桑產蠶,極力主張將浙江一半的農田改為桑田,一年可以增加生產蠶絲1000萬兩以上。

    嘉靖皇帝不放心地問:如果將大量農田改為桑田,農民吃飯怎麼辦?

    嚴嵩不慌不忙地回答:以往,每年外省都要給江蘇、浙江一帶調撥糧食100萬石。增加了桑田後,繼續再增調糧食就可以了。

    透過嚴嵩的回答,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曾經的中國糧食供應基地江蘇、浙江,由於改種桑田後,不但不能往外省調運糧食,反而需要外省給他們調撥糧食了。

    這裡的“外省”,主要指的是湖北、湖南,即曾經的湖廣行省。

    湖廣行省位於洞庭湖周邊區域,早在宋朝、元朝時期,這一帶的糧食產量就大幅度增長。不過,暫時還未能取代江蘇、浙江的中國糧食供應基地位置。明朝以後,江蘇、浙江不再是糧食供應基地了,搖身一變成為全國棉紡織業中心,糧食產量逐年下降,以至於糧食不能自給自足,需要從湖北、湖南一帶調撥糧食。《大明王朝1566》中反映的,就是糧食產區轉移的現象。

    於是,“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演變為“湖廣熟,天下足”。明朝李釜源所撰寫的《地圖綜要》內卷中就提到:“楚故澤國,耕稔甚饒。一歲再獲柴桑,吳越多仰給焉。諺曰‘湖廣熟,天下足。’”

    到了清朝,江蘇、浙江一帶城鎮化很明顯,人口密集,對外糧食依賴度越來越大,江浙“本地所產米穀,不足供食用”“浙江及江南蘇松等府地窄人稠,即在豐收之年,亦即仰食於湖廣”。

    明朝、清朝時期,朝廷在湖南、湖北等地採取獎勵墾荒、勸課農桑等措施,極大地刺激了糧食產量的增加。這是湖南、湖北成為中國糧食供應基地的基礎。

    湖南、湖北等地往外省劃撥糧食力度是很大的。1429年,“復支運法,乃令江西、湖廣、浙江民運糧二百二十萬石於淮安倉”。康熙年間,湖南、湖北每年調撥的“湘米”更是達到了500萬石左右。

    可想而知,江蘇、浙江一帶的繁華富庶,離不開湖南、湖北等地農民的勤奮耕作。

  • 5 # 老貓談史

    首先"蘇湖熟天下足"和"湖廣足天下足"這兩句諺語都對。

    "蘇湖熟天下足"是一句耳熟能詳的諺語,這句諺語是在宋朝時期開始流傳的,它的出處是高斯得的《寧國府勸農文》一書。"蘇湖熟"中的蘇主要是指當時的蘇州,古代的蘇州主要是指太湖以東,今天的江蘇吳縣這一代區域。而蘇湖熟中的湖字可不單單指太湖,它主要是指今天的太湖以南,浙江吳興這一代區域。

    江蘇吳縣和浙江吳興這一代區域自古水土肥沃,非常適合莊稼的生長再加上當地小河數量多且曲折環繞,古人也將這一區域稱為"水鄉澤國"。這一重要的農業區域受到了宋朝統治者的格外重視,在北宋年間,這裡就是糧食的高產地區,到了南宋宋孝宗時期,他更加註重蘇湖區域的整治,先進的農業技術,得天獨厚的農業條件再加上土地的肥沃,使得這一區域成為南宋名副其實的糧食高產地區。所以"蘇湖熟天下足"這一諺語得到了人們的廣為流傳。

    因為宋朝的蘇湖地區是重要的糧食高產地區,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到了明代時期由於蘇湖地區交通發達且緊鄰出海口,使得商業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因此曾經宋朝引以為傲的蘇湖高產糧地區漸漸不怎麼種植糧食了,相反的他逐漸被商業經濟所替代,而高產糧地區也逐漸從蘇湖地區轉移到了湖光地區,因此"湖廣熟天下足"也漸漸的被人們所知了。

  • 6 # 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4·宜昌)唐朝中後期以後,經濟重心開始南移,最終形成“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局面,完成經濟重心南移的時代是宋朝。

    (2015·宜昌)“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折射出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變化。經濟重心南移最後完成是在南宋時期。

    從唐朝中後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終完成,那時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反映宋代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哪位開國之君兒子最多?有何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