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歡寶
-
2 # 猴格大人
題主大謬。要是瞭解宋朝皇位繼承製度的話,就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封建王朝不會有一個朝代說自己的王朝不遵循立嫡立長的繼承製的,當然,元清除外。宋朝當然也是執行嫡長繼承製,只不過,很多時候客觀條件不允許,什麼客觀條件呢?自然是趙官家多絕嗣的問題,兒子都沒得,還談什麼嫡庶。兩宋三百年十八位皇帝只有兩位是嫡長子的身份,即宋神宗趙頊和宋欽宗趙桓,其他時候要麼是沒有嫡子,要麼是嫡子夭折,所以,根本無法執行嫡長子繼承製。
多數時候都是事實上的長子繼位,比如宋仁宗趙禎、宋哲宗趙煦、宋寧宗趙擴,他們的兄長不論嫡庶都沒有長大成人,才輪到他們繼承皇位。
這樣的客觀情況,讓大宋趙官家們怎麼去執行嫡長子繼承製,有條件肯定執行啊!這不大多數時候都沒條件嗎?
大宋三百年十八帝,一共確立過十二位皇太子,其中九位成功在位過,一位遭遇亡國,二位自己早死沒有繼位。參見下表:再來看看這十二位皇太子的簡單資訊,北宋六位,南宋六位,其中神宗、欽宗、欽宗太子、孝宗太子都是嫡長子,可見,宋朝的嫡長子存活的時候,都是立嫡長子為皇太子的。南宋的趙昚、趙詢、趙禥不是皇帝親生子,是過繼來的宗室子。
自從中唐五代以來,就沒有立過東宮,趙匡胤建立宋朝,也沒有立太子,才給三弟趙炅可乘之機,趙炅繼位後,不管用什麼手段,總之趙匡胤的倆兒子都死了,唯一的弟弟廷美也死了,趙炅才把自己兒子的名字改掉,不和二哥四弟家的娃們一樣。
按照趙炅的本心,當然是要立庶長子趙元佐的,他又沒有嫡子,無嫡立長,肯定是趙元佐,但是,趙元佐因為同情四叔廷美,對他爹的慈父心不理解,這娃他抓狂了。其實,透過趙元佐也可以看出,趙官家有隱藏的家族病史,稍微刺激就爆了。
因為趙元佐的不配合,趙炅很久都沒有提過太子的事,有大臣建立立太子,還被他貶斥,等趙炅想立太子了,撇開瘋魔的老大,也該輪到老二趙元僖,誰知道,趙元僖又被小老婆毒死了,死後還爆出一堆不好的事情,讓趙炅氣得半死,再不提立太子的事。
直到至道元年(995),趙炅都五十六歲了,這廝還不願意立太子,大臣們都提心吊膽的委婉勸諫,才立了老三趙恆,就是真宗。
真宗得立太子,是唐五代以來中原政權首次立太子,特別的隆重,讓他那心胸狹窄的爹還好吃醋。真宗之立,也重新恢復了冊立太子的制度,之後形成慣例。因為趙官家絕嗣的多,很難去執行嫡長繼承製,因此,宋朝的皇位繼承就比較多樣化。其一,嫡長子繼承製
符合這個標準的就是宋神宗和宋欽宗,倆人一個原配嫡長子,一個是繼後的嫡長子,根紅苗正。
其二,事實上的長子繼承製
符合這個標準的是宋仁宗、宋哲宗、宋寧宗三位,宋仁宗上面五個哥哥都夭折了,宋哲宗也是上面五個哥都死絕,宋寧宗是就他哥倆老大夭折,輪到他。
其三,兄終弟及
符合這個標準的是宋太宗、宋徽宗、宋高宗,都算是接替哥哥的位置。
其四,過繼宗子
過繼這個就是宋英宗、宋孝宗、宋理宗、宋度宗,四個過繼的孝宗、度宗被確立為太子,英宗、理宗都是隻有皇子身份,理宗更顯得名不正言不順,因為他是權臣矯詔擁立的。
其五,就是權臣擁立
符合這個標準的有宋理宗、宋恭帝,其實寧宗也算,因為寧宗也是被大臣擁立,他爹光宗是被迫禪位的。
看,宋朝皇位傳承的方式花樣繁多,都是怎麼對政治有利就怎麼執行,一切都為了政治服務啊!
就是這樣。
-
3 # 大宋趣史
北宋在皇帝子嗣多的情況下,採取的也是嫡長子繼承製度。比如宋神宗就是宋英宗的嫡長子,宋欽宗也是宋徽宗嫡長子。宋欽宗立的太子趙諶也是嫡長子。其他太子或者是獨子,或者是皇帝無子,在無從選擇的情況下,也就無法尊從嫡長子繼承製度。北宋一直遵從嫡長子繼承製度。
南宋則有些例外,宋孝宗沒有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度,安排太子。宋光宗按照嫡長子制度,並沒有皇位繼承權。他的哥哥魏王趙愷本應該當太子,然而宋孝宗以宋光宗趙惇性格勇敢有進取心,最終立宋光宗為太子。
宋孝宗的錯誤選擇,破壞了嫡長子繼承製,埋下了南宋皇帝繼承問題隱患。他選了一個精神有問題的宋光宗趙惇為太子,導致宋孝宗的政治安排落空,南宋也走向了衰落。宋孝宗為何不按照嫡長子制度選太子呢?
趙愭、趙惇第一次爭太子位置宋孝宗一共有三個成年兒子,長子趙愭,次子趙愷,三子趙惇,三人皆是一奶同胞,他們的母親都是郭皇后。三子趙惇的妻子是李鳳娘,由宋高宗親自選定。所以趙惇和宋高宗關係很親密,而宋高宗一直在幕後掌控著朝政,他在宋孝宗立太子的問題上有很大話語權。宋孝宗一直在立太子問題上搖擺不定。
乾道元年(1165年)宋孝宗長子鄧王趙愭夫人錢氏生一子,按照禮法趙愭之子應該稱呼為嫡長孫。可是三子趙惇前兩個月也生了個兒子,遲遲沒有申報給宋孝宗。趙惇有爭太子名位之意,故意等大哥也生了兒子才申報,以此試探宋孝宗到底想立誰為太子。
趙惇的老師王淮拿著申報的公文,去見代理宰相錢端禮,告知恭王趙惇夫人李氏四月十五日生皇長嫡孫。錢端禮的女兒是鄧王趙愭夫人,他知道趙惇這是在和女婿爭太子位置,很不高興。
第二天錢端禮向宋孝宗彙報,請求鄧王之子按照皇長嫡孫的典禮舉行。宋孝宗這時候還沒有最後決定立誰當太子,他說:“鄧王之子不應當稱呼為嫡孫,叫皇孫就行了!”錢端禮爭辯說:“鄧王早晨先申報的生子,恭王晚上才申報生子。”宋孝宗同意了錢端禮所說。
錢端禮繼續打擊王淮,批評王淮不懂禮法,不按照嫡長子的禮儀,不按照儒家學說教育恭王趙惇,引發繼承權爭議問題。宋孝宗下令貶斥了王淮。宋孝宗這時候已經意識到,再不立太子恐怕會出亂子。兩個月後宋孝宗立長子趙愭為太子。這是趙惇第一次爭太子位,這時候宋孝宗遵從的還是嫡長子繼承製度。
趙愷、趙惇爭太子位趙愭因庸醫用錯了藥,病故於乾道三年(1167年)。太子位置又空了出來。按照順序應該立次子魏王趙愷為太子。魏王趙愷在第一次爭太子位時是個旁觀者,本來沒有機會當太子的趙惇卻很活躍。這隻能說明宋孝宗並不喜歡魏王趙愷。
趙惇的背後有宋高宗的支援,所以他才會積極爭太子位置。宋孝宗經過一番考慮最終在乾道六年(1170年)立趙惇為太子。
至於宋孝宗為何沒有遵守嫡長子繼承製度,史料記載是因為趙惇性格很像宋孝宗,在冊立宋光宗為太子的詔書中,誇趙惇仁孝品德好,喜歡學習。一來宋孝宗並不喜歡次子魏王趙愷,二來宋孝宗一生都受宋高宗影響很深,宋高宗似乎很喜歡趙惇。三來宋孝宗要選個有能力的皇子當太子。綜合考慮之下宋孝宗選擇了立賢不立長。
總體而言北宋一定程度上遵從嫡長子繼承製度,而南宋則並未嚴格遵守嫡長子繼承製。宋孝宗沒有遵從嫡長子繼承製的原因,有為南宋未來考慮的因素。據說魏王趙愷性格有些懦弱,可能宋孝宗認為他不是當皇帝的材料。
再者古代王朝以儒家思想統制國家,儒家思想最重禮法,嫡長子繼承者是預設的制度,無需確立。宋朝自然也無需再確立什麼嫡長子繼承製度。
回覆列表
嫡長子繼承製度是從西周開始就實行的宗法血緣制度,並且是由血緣關係的遠近親疏來決定的!那麼宋朝為什麼不確立嫡長子為皇太子的制度呢?其實這種現象不僅僅是宋朝有,其他朝代也有。據我所知在中國歷史上真正以嫡長子身份繼位的皇帝卻是數量極少,漢朝、唐朝、宋朝的皇帝加在一起也只有八個皇帝是真正的嫡長子繼位。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在電視看古裝劇的時候可能會聽說過:自古以來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講究的是門當戶對!這是普通人家都是如此,更何況是帝王家!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王公大臣的女人一進入皇宮後就是貴妃或者是皇后,而身份低微之人的女兒進入皇宮後只能是宮女運氣好點的可能是皇帝的侍妾!所以說古代帝王家婚姻政治目的才是最重要!
皇后所生的孩子才能成為嫡子但不是嫡長子!只有嫡長子才是合法的繼承人!
但是為什麼很少有嫡長子能夠繼承皇位呢?
我個人認為原因有兩點:
第一:古代醫療衛生水平差,導致婦女生育能力低,我們看電視劇的不是經常看到婦女因為難產而死亡嗎?這在古代很常見。再者,有些婦女就算是把孩子生下來了但是還沒有成年就夭折了,所以就沒有辦法繼承皇位了!
第二:這是政治鬥爭的結果,比如說李世民是透過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他的哥哥,也就是李淵長子李建成,逼迫李淵把皇位讓給了自己!
說完了,這些都是我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