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易208055570
-
2 # qzuser
哇塞,這種題最有意思了。
先說一下確定的要素。雍涼二州位於漢朝西部,與羌、氐接壤,民風彪悍。知名當世的西涼鐵騎就是出自這裡。而且雍州就是關中,山河險固,退足以自保,進可睥睨天下。不足的是,涼州地狹,難以在此地實施穩固的統治。漢朝在黃巾之亂後,就屬涼州鬧的兇,即使在曹魏時期,也發生過多次叛亂。再來說袁術的地盤。這個就很籠統了。袁術早期盤踞南陽,且圖謀兗、豫,結果被曹操教做人後,跑到了九江,殺了揚州刺史,成為了淮南一霸。從193年到199年,袁術的勢力範圍基本在以壽春為核心的淮南地區,但實力最強時,揚州大部、豫州大部和徐州的小部分都歸他管。我就不貪多了,就佔據以壽春為治所的淮南就好了。
巔峰時期的袁術勢力範圍,足以支撐他稱帝了,可惜孫策反叛後,勢力縮水了一半。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了。題主配給我24個人,我就挑一挑吧:荀彧、荀攸、諸葛亮、周瑜、張昭、魯肅、陸遜、呂蒙、龐統、張遼、關羽、曹仁、曹真、于禁、徐晃、張郃、滿寵、賈逵、郭嘉、馬鈞、甘寧、太史慈、高順、許褚。
其中,淮南是我的主要產糧區,是必須要保住的。所以我要留下張昭作為總管,魯肅輔佐之。命周瑜、陸遜為左右都督,周瑜領太史慈、呂蒙,陸遜領甘寧、滿寵,龐統為軍師,張遼、高順為先鋒。這裡的人才攻守兼備,且擅長守,這樣,基本可以保證淮南無虞。
雍涼乃我之根本,如果經營好的話,受益是無窮的,單是絲綢之路,就夠我開銷了。為了彌補我智商不足,我這裡主要得有謀士。我要用荀彧和諸葛亮留守後方,荀彧為主,諸葛為輔,這是必須的。因為諸葛亮野心大,老是想搞事情,看人的眼光還很差,逼死劉封了,起用馬謖了,害死魏延了,這種人,必須得有人壓著他。而且荀彧會識人用人,個人魅力品德高,足以震懾諸葛亮。兩個人還都是大帥哥,道德境界高,可以吸引很多人才。而且戰略層次上,荀彧的戰略觀也比諸葛亮要高一籌。諸葛亮擅長髮明工具,馬鈞也正好可以改進諸葛亮的發明,二人相得益彰,既可以改進武器裝備,還可以提高生產效率。諸葛亮對平定蠻夷有一套,所以還可以促進民族團結。
我再以曹仁和曹真為大將軍,曹仁統領關羽、徐晃,曹真統領張郃、于禁。荀攸為參謀,兼理政事和軍事,賈逵輔佐他。郭嘉為我心腹,幫我下決定。人員配備完畢,我就可以大幹一場了。
我將效仿秦漢故事,先向南吞併益州,東邊的潼關放一個擅守的人就行。南下的第一道關就是漢中。我可以帶領曹仁的人馬,沿大路進攻陽平關。而曹真則帶領他的手下從子午谷直插漢中,不管怎樣,漢中我勢在必得。拿下漢中後,曹真帶著于禁沿漢水東出,攻破上庸,兵臨襄陽。我則帶領曹仁人馬南下攻打劍閣。張郃則率輕兵從米倉道入巴,威脅敵軍回援。如果不成,就先不打蜀中,在漢中紮下根來。
淮南的將領在自保的情況下,優先攻打江夏。拿下江夏後積極訓練水師,以便圖謀江南。西南不能入蜀,則派大軍水陸並進,東攻襄陽,沿漢水與江夏的守軍回合,東西連成一片。屆時,南下攻取江陵,務必奪取荊州。在荊州穩固後,雍涼守軍向東,南陽之兵北上,共取洛陽。休養幾年後,大舉東進,徹底蕩平中原。此時,河北、益州、江東都處在我的包圍下,隨便打打就好了。還你一個完整的大漢版圖
-
3 # 學習冇止境1
謝邀。三國時代,群雄逐鹿,都得靠實力以及智慧才能成為強者,不僅需要賢臣輔佐,綱領也得人心,沒有實力,一切都成為空話了,要想統一亂世,因素很多,是件不容易的事,因為亂世出英雄嘛,很多事不可預測。如果可以假設,那麼我擁有郭嘉的軍事才能,擁有諸葛亮的政治智慧,擁有劉備的仁義之心,軍事實力象曹操那麼強,文臣及謀士可選:諸葛亮,郭嘉,旬彧,程昱,張昭,法正,龐統,司馬懿,武將可選: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張遼,張郃,徐晃,潘璋,丁奉,周泰,呂蒙,甘寧,魏延,鄧艾,許褚,擁有這二十四文武大臣,若有這個團隊,大事可成矣,用諸葛亮為丞相,張昭副丞相,郭嘉為軍師,法正,司馬懿等人為謀士,如果軍事力量夠大,“槍桿子裡出政權”嘛,統一指曰可待,還是曹操統一北方準備南下我才接手,可以仍用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雍涼二州由馬超守,只能先弱後強,先得荊州,留關羽守,帶龐統取益州,然後由司馬懿,趙雲,黃忠守,用法正,魏延,張郃取漢中並守之,《三國演義》中關羽北伐就是缺人手,現由關羽坐鎮荊州,張遼,徐晃,張飛從荊州出發北伐,郭嘉當軍師,若成功佔領許昌,洛陽,山東一帶,則得中原者得天下,再派呂蒙,丁奉,潘璋,周泰到邊境先穩住東吳,就象結盟狀態一樣,其實孫權與劉備因荊州翻臉之前都希望把曹操幹掉的,結盟基礎牢固,再派鄧艾,甘寧,許褚出子午線奇襲長安,守住長安,得到長安,迫使東吳稱臣就可以統一了,三國時劉備軍事力量弱,後面諸葛亮不敢冒險走子午線奇襲長安,怕得長安後也守不住,不是萬全之策,才出兵祁山,過分謹慎,可伏兵,易守難攻,但攻勢也相對弱些,不能強攻,所以無功而返。如果軍隊足夠強大仍用其謀略,大不一樣了,統一是有希望的。因為假設的,很多具體細節想不周全的,只有在實際中隨機應變,隆中對時不就是戰略構想,有了足夠實力,心想才能事成。
-
4 # 002的希望
無論什麼世道,無論時機是否成熟,只要在創業的路上,總免不了十字路口的到來,總免不了撕心裂肺的糾結,這不是社會的問題,而是社會中人的顛沛流離。但轟轟烈烈的盛世王朝終將入土為安! ——引於文末
看了問題的描述,配我文武二十四人,做三國的某一諸侯,成為主公,一統亂世。不過題主說的文武二十四人到底是文+武=24,還是文24武24呢?這裡也不做糾結,我姑且先算文+武=24(文12武12)說說如何配人吧。
二十四文武武將我選呂布,典韋,馬超,丁奉,趙雲,黃忠,黃蓋,周瑜,許褚,鄧艾,文丑,姜維。文臣選張昭,王允,陳宮,許攸,荀彧,荀攸,郭嘉,程昱,魯肅,鍾會,諸葛亮,司馬懿。
我選的人有的會篡權奪位,有的是忠臣良將,但都是智謀高超,敢挑大勢之人,只是想讓他們互相壓制,賢者盡其忠,佞者盡其能,共撐江山,同創大業。
爭鬥三國坐擁雍涼二州 ,且有袁術的地盤,然後我派呂布,王允等人迎天子到雍州,遠離曹家,再以天子之命號令諸侯,首先坑死大耳賊。到十八路諸侯討伐董賊時,其實玩笑般的說,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成了十八路諸侯討伐我了,那時候,派黃忠,呂布,典韋等,以陳宮為軍師,以戰養戰。待諸侯兵力耗了大半時,再讓鍾會,文丑等帶兵奇襲許昌,耗死曹家。
爾後徵荊州,平漢中,佔青州,奪遼東,直指長安,洛陽等地。蕩平天下,指日而待也!
為後世奪江山前期創業是靠“挾天子以令諸侯”得來的,可能招致諸葛亮,趙雲等人的不滿,自己需要學習的就是攻心計,只要賢能肯為我效力,何愁天下不平?但我這樣有一個弊端,就是可能會引起後來司馬懿鍾會等人可能篡權,那時定將天下大亂,黎民叫苦不迭。我就為後世留下大將丁奉,並栽培趙雲後嗣趙統,趙廣等將軍之後嗣,不抱希望的抗衡司馬家族。
實際上,在文臣中選了司馬懿既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也是一個極度失敗的選擇。他能被我重用,也能隨時把我抵垮;他能讓我成為雄冠天下的諸侯,也能讓我變成潰不成軍的乞丐。但在前三國創業,沒他肯定不行,但若這樣,想殺他的時候肯定殺不了了。
無論是什麼世道,無論時機是否成熟,只要在創業的路上,總免不了十字路口的到來,總免不了撕心裂肺的糾結,這不是社會的問題,而是社會中人的顛沛流離,但轟轟烈烈的盛世王朝終將入土為安!
回覆列表
首先我認為統一天下必須要俱備幾個要素。
第一就是自己足夠優秀,首先得學習更多的軍事,政治方面的知識。自己必須擁有統一天下的胸懷。
第二,我個人認為在十八路諸侯反董卓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軍事,謀士的力量,和作用。但是我們卻忽略了,在亂世之中,更應該用仁政,改革,變法,我認為在當時有一個大諸侯能夠施行仁政,給農民解稅,修養生息的時間,那麼別的國家人民,人才都會大量的湧入諸侯國。
第三,我個人認為統一天下的籌碼,就是民心所向。所以我們在戰爭時,應該像蕭何,房玄齡,他們一樣重視軍事,政治人才。當人才越多,你的籌碼越大,但是要調解人才之間的矛盾,都團結起來才是本事。
第四面對天下諸侯爭霸的時候,我們更應該伐交為上,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面對強敵時,更應該連弱抗強。只有等自己足夠強大時,才有統一天下的本錢。
統一天的本錢有了,還必須要有統一天下的藉口,也就是出師有名,所以在統一天下時必須要以軍事政治為主,但是也要適當的用輿論。但是最本質的是要讓自己,英明神武,是個得道明君,才有統一天下的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