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天看點歷史
-
2 # 伯樂公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諡文忠。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一生中參與了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
他主辦的洋務中有500多箇中國第一,200多個亞洲第一。
他是中國近現代電力、電訊、郵政、金融、外貿、鐵路、航運、冶金、造船、教育、翻譯、出版、海軍、兵器等多項事業的開山鼻祖。
他培養出來的高階人才數不勝數。
李鴻章一生有勇有謀,是晚清的頂樑柱,只可惜他是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當時的清朝積重難返,李鴻章扛起晚清半邊天,每次承擔的都是清朝最不堪之事。
李鴻章的一生是悲壯和淒涼的,他以外交能手自負,卻無法改變清朝被動外交,遭遇割地賠款的局面,最終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據統計,李鴻章一生簽訂了30多個條約,由李鴻章作為清政府代表與列強簽定的不平等條約有:1871年8月《中日修好條約》;1876年9月中英《煙臺條約》;1884年5月中法《會議簡明條款》;1885年4月中日《天津條約》,同年《中法新約》;1895年4月中日《馬關條約》,同年11月,中日《遼南條約》;1896年3月,中德《膠澳租借條約》,同年6月《中俄密約》;1898年6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條約》;1901年9月八國聯軍《辛丑條約》等。
難怪梁啟超後來說:“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識,而悲李之遇。”
1900年中國北方爆發了義和團運動時,李鴻章擔任兩廣總督。英、法等國組成八國聯軍進行干涉後,1900年6月,清朝政府宣佈與各國進入戰爭狀態後,朝廷的電報一封接一封地到達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滅洋。
李鴻章在南方得知這一訊息之後,老淚縱橫,用手杖觸地:“內亂如何得止?如何得止?”
李鴻章的悲傷讓在場的官員動容失色,他們從未見過冷靜鐵血的李鴻章在情緒上會失去控制。即使是在最傷痛、最悲涼的甲午戰爭失敗後,李鴻章也只是無聲淚下。
東南地區的實力派疆臣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則在郵政大臣盛宣懷聯絡下,倡導東南互保,即不遵從朝廷的宣戰詔書,以保東南半壁不陷入混亂中。李鴻章更是以將朝廷詔書蔑稱為亂命的方式促成此事。時局日益糜爛,張之洞等人隨後密議“李鴻章大總統”方案:一旦北京不保,太后與皇上死於非命,到時就共同推舉李鴻章出任中國“總統”以主持大局。
朝廷下詔,將李鴻章由兩廣總督重新調任為清朝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職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慈禧的一紙任命是:“著李鴻章為全權大臣。”清廷再度授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之後,連續電催其北上。直至7月30日,北方局面實在無法收拾,慈禧在逃亡途中電催李鴻章北上。1900年8月15日,清朝國都北京城淪陷,政府和朝廷逃亡。9月29日,李鴻章到達天津。10月11日,李鴻章到達北京。1901年1月15日,李鴻章和慶親王奕劻在“議和大綱”上簽字。
1901年9月7日(光緒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中國清朝政府在北京,被迫與英國、美國、日本、俄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奧匈帝國、比利時、西班牙和荷蘭等11國簽訂了《辛丑條約》。中國賠款各國(共11國)白銀4.5億兩(華人每人一兩),分39年還清,年息4釐,本息共計約9.82億兩白銀,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擔保。鉅額的賠款,使華人民的生活更加貧困,社會經濟更加凋敝。同時俄國還趁亂佔領了中國的東北。
李鴻章在簽字回來後大口大口地吐血。於1901年11月7日去世。享年79歲。
1901年11月8日出版的英國《泰晤士報》,用了足足兩個整版的篇幅,詳細介紹了李鴻章的生平。
美國駐華使館降半旗表示致哀。
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聽聞此訊息均“哭失聲”,慈禧感嘆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
李鴻章去世後,清廷詔贈太傅,晉封一等侯爵、諡文忠,賜白銀五千兩治喪,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處,京師祠由地方官員定期祭祀。清代漢族官員在京師建祠僅此一人。
作為晚清名臣,李鴻章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與德國俾斯麥、美國格蘭特並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
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李鴻章的一生,可謂譭譽參半。他的一生都是充滿抗爭、充滿爭議的,但是不能否認的是他的民族氣節和他為之奮鬥強我中華的信仰。
-
3 # 馬期門讀歷史
李鴻章自己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淨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裡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風小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為什麼說自己是裱糊匠?
1.清政府是個破房子。清朝自鴉片戰爭以來,多次遭受外國入侵,1851年國內爆發太平天國運動更是使大清王朝雪上加霜,清政府已變成一個傷痕累累的破房子,為了挽救清政府,李鴻章開始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
2.洋務運動粉飾下的大清看似枯木逢春,實際上,只是紙老虎而已。經過30多年的學習西方,李鴻章參與創辦了我們自己的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在此期間,西方列強態度緩和,沒有表現出對中國的強烈野心,在臺灣我們打敗了日本人的進攻,在新疆我們打敗了阿古柏侵略者,海上我們有了一隻號稱世界第七的北洋艦隊,國內局勢也相對穩定。
看似“同光中興”的大清,被同樣改革後獲得新生的日本多次挑釁。1894年甲午戰爭中,雙方開始了改革成效的檢驗,大清完敗,洋務運動宣告失敗,大清只是紙老虎。
3.洋務運動主要有恭親王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來參與,到甲午戰爭前後,奕訢,曾國藩,左宗棠已死,唯一能挽救時局的只有李鴻章,史料記載,《辛丑條約》簽訂前,外華人點名讓李鴻章來談判,外華人認為他是大清最講信用的人,所以只有他能當這裱糊匠。
-
4 # 理工老陳
李鴻章是真的功大於過,原本清政府派了一個年輕的人去籤某不平等條約,但是李鴻章說他去,你這麼小不應該揹負罵名,就讓我去承擔這個罪責。
他是晚清一大功臣,他只是為清政府揹負了罪名,真正的千古罪人是慈禧,即使李鴻章也有做犯錯的時候,但千古罪人絕對不是李鴻章。
-
5 # 我是軒轅君
帝國內外危機四伏,重臣李鴻章扶大廈之將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鴻章就像是外交官,割地賠款求和種種不堪之事,都由他背起鍋來,可惜生不逢時,粉飾的太平也只是南柯一夢罷了。
回覆列表
晚清的第一重臣當屬李鴻章。一提李鴻章可能大家想到的是《馬關條約》《辛丑條約》《越南條約》《中法條約》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李鴻章作為簽字代表,被釘在了恥辱上近百年,少有人會記得他的功績,只記得李鴻章代表了一個懦弱時代的中國。其實李鴻章於晚清來說可謂扶大廈之將傾第一人!
首先是軍事上,李創辦的淮軍是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起義仰仗的重要力量,李鴻章在自己建立的淮軍中也是最先改變了原有的軍隊體制,學習外國軍隊。裝備了洋槍,洋炮,請了外華人當教練指導士兵。李鴻章可以說第一個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且願意下大本錢去改變這一切。北洋海軍也是李鴻章力主創辦,中國近代海軍的先行者,提拔了丁日昌等一批踏實肯幹官員。
其次在政治上,當時的清政府在簽訂不平等條約之時,世人皆知這是一個遺臭萬年的差事,在那樣的政治環境下,李鴻章只能服從權力的安排,如果不是他去,試問別人能比李做得更好?雖然這是一件十分丟人的事情,但是李鴻章沒有草草了事,代表清政府據理力爭,以《馬關條約》來說,李鴻章在日本,臉上中了一槍依然堅持談判,迫使日本人減少了五千萬兩白銀。在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的國家支援下,李鴻章又能做什麼?只能是在談判桌上,佔據著弱者的席位,據理力爭減少損失
第三點就是大家皆知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中以“自強”為旗號,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其中規模最大的近代軍工企業是在上海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以“求富”為旗號,興辦輪船、鐵路、電報、採礦、紡織等各種新式民用工業。如在上海創辦的最大的民用企業是“輪船招商局”。同時推動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創辦新式學校,選送留學生出國深造,培養翻譯人才、軍事人才和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設立的京師同文館,就是中國最早的官辦新式學校。
應該說李鴻章作為晚清的第一重臣是實至名歸,也是晚清,近代史爭議頗多的第一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