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白話說金融

    這點很有可能,即便不勝,也不會失敗,剿滅劉備,佔據荊襄之地是沒有問題的。郭嘉早年跟隨曹操,深得曹操信任,才智謀略一流,不亞於法正、周瑜,這裡用法正相比,是因為法正是劉備最信任的軍師,而不是大家都認為的諸葛亮,劉備入蜀帶的是龐統,攻取漢中靠的是法正的謀略,龐統早死,劉備奪取益州後最信任和最依賴的是法正而不是諸葛亮,這裡用法正和郭嘉比,是因為他們有太多的相同之處,都是主公最信任之人,才智謀略在各自陣營中最強,且都被主公嘆息,諸葛亮說“法孝直若在,必可以阻陛下東去(指夷陵之戰)”。曹操也悲痛嘆息說“奉孝若在,必不使孤由此敗”。所以,此二人有很多相同之處,故作比。反過來說郭嘉,郭嘉是鬼才,早年幫助曹操掃除群雄,在曹操猶豫要不要攻打袁紹時精闢的分析了雙方的優劣,在曹操評定袁紹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郭嘉的過人之處在於能洞悉人性,他能看透敵人,從而對敵人的動作準確判斷,他評論曹操和袁紹的“公有十勝,紹有十敗”就是最經典的證明,所以,如果郭嘉在,必能看透孫劉計謀,且郭嘉深得曹操信任,他諫言曹操一定會採納,即便不採納,也會有所防備。所以,郭嘉不死,曹操即便不勝,也不會敗。

  • 2 # 聖鵬

    郭嘉不死赤壁之戰曹操不說能勝,但是決不會敗的那麼慘,為什麼?因為郭嘉在三國謀士中不排第一也排第二,曹操集團可以在初創之時發展的那麼順利,和郭嘉的謀略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是曹操集團的大腦性人物,曹操這麼自負多疑的人都對他信服無比,已經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郭嘉也沒有讓曹操失望,做到了真正的算無遺漏,不像諸葛亮那樣在三國演義裡描寫過分多智近妖,估計他若是活著赤壁之戰根本就不會發生,去和周瑜的水軍死磕,劉備集團也不會發展那麼順利,個人認為整個三國史上能在智謀上跟他比肩的,也只有賈詡一個,其他包括諸葛亮在內都有所欠缺。

  • 3 # 小睿影視文化

    很難,曹操的優點是任用有能力的人而不在乎其出身和品德。但他同樣有缺點,那就是他雖然能聽手下謀士的話,但那大多都是在他此時沒有主意的時候。他自身智謀就很高,當他自己有了辦法時,別人的話就很難在左右他了,好在他毅力很強,能堅持下來。赤壁之戰的時候雖然郭嘉死了,但一個完全不必郭嘉差的擅長出作戰的戰術計謀的人賈詡還在,在三國的描述中,賈詡是極少從沒有在計謀上失敗的人物,但曹操還是敗了,有一個因素是他此時求勝心切,過於驕傲,聽不進謀臣的話。拿下荊州後,他既不直接一鼓作氣攻打劉備,也不真正修養穩定人心。而是用威脅的方式給劉備拉了一個戰友孫權,中間還休息不長不短的2個來月。對他自己來說這短時間並沒有穩定荊州的人心,修養好自己計程車兵。反而給了劉備足夠的時間從新佈置防守、編整軍隊和和孫權聯合。這是他在戰略上的失敗。而這期間賈詡就曾提醒過他,但他沒有聽。我想郭嘉要是活著,也拿曹操沒有辦法。另外和郭嘉同一時期的謀士程昱也在曹操身邊一直跟隨。不要以為程昱無所作為就覺得他智謀不行,其實程昱智謀也相當高,只不過他所出的計謀都是和曹操當時想的不一樣,所以得不到曹操的重用。而那些曹操沒聽他話的戰鬥,曹操全都輸了。也許郭嘉在能使火攻失敗,但在赤壁對峙的時候,雖然曹操兵多,但卻一直都沒佔到便宜,沒有真正發起過攻勢,被探軍情,小戰失利,曹操一直被孫劉牽著,而且那麼多軍隊補給是個很大的問題,只要曹操找不到破敵之法(沒江上打過水戰的他既沒天時也沒地利,士兵生病眾多他所有的人和也開始出現了問題),那樣他失敗只是時間和方式的問題

  • 4 # 小白講歷史故事

    天下說 郭嘉不死 臥龍不出 可以看出郭嘉的才能 其實有史書記載 郭嘉的才智甩諸葛亮5條街 若非郭嘉死了 諸葛亮只敢待在山裡

  • 5 # 9紫氣東來

    赤壁之戰在三國中算是歷史性的大戰役,有著關於國家走向的戰役,而且戰爭不光是算計,還得看天時,地利,人和,這都是戰爭的關鍵所在,例如關羽的襄樊戰爭不是天連降暴雨,漢江水猛漲,于禁大軍被水淹而無法動彈,于禁五子良將之首所帶虎狼之師會束手就擒,這完全是不可能的,若於禁反擊,關羽退回荊州,呂蒙的偷襲怎會成功,禍在福中生,福在禍中行,想必就是這道理,那樣荊州又怎麼會失去,戰爭就是瞬間萬變的。

    赤壁之戰曹操是千算萬算沒算到,他的大軍染上所說的似瘟疫一樣的(傳染病),部隊沒一點戰鬥力,一觸即潰,這才是其中的主要原因,當週瑜的有力反擊火燒了曹操苦心經營的船隻,沒有了渡江工具怎麼進軍,所以曹操輸了,聯想到平定北方時郭嘉每逢難事都能出奇謀化解,曹操是有難思良將,也可以講郭嘉在曹操能打敗吳國,在部隊生病時停止發生戰爭,主動把戰船撤回,不把大船鏈在一齊,哪兒會讓周瑜的火燒成功,所以講曹操的話不是沒有道理,等大軍恢復了健康重新進攻,而就不可能有三國鼎立這種局面,萬事總有可能!

  • 6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曹操在赤壁戰後,感慨郭奉孝若在,必不使他至此。

    那麼,郭嘉不死,曹操能贏得赤壁之戰嗎?

    我認為,郭嘉不死,可能赤壁之戰就不會發生。因為,郭嘉可能可以勸阻曹操急切地發動赤壁之戰,以更為穩妥的方式來進行統一戰爭。

    北方政權平定江東,多都是多點攻擊

    在元朝之前,歷代北方政權對江南發起的,取得成功的統一戰爭,多是多點攻擊的。

    比如,後來西晉滅吳之戰,隋滅陳之戰,北宋滅南唐之戰,無一不是在漫長的長江各處,採取三路以上的多點攻擊。

    這是因為,北方政權即使擁有了更強大的武力,但是,由於南北地緣差異,北方要建立水軍優勢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單獨在一個點上和南方較量,完全無法發揮自己的兵力優勢,即使不大敗而回,也往往無功而返,是非常不明智的。

    當時,曹操降服劉琮,又閃電進軍打敗劉備,搶佔江陵,獲取了荊州水軍,確實聲威赫赫。可是,荊州水軍原本就對東吳水軍只有招架之力,何況當時人心未附呢?仰仗荊州水軍和更加缺乏經驗的曹軍水軍,在赤壁這一個單點,何以擊敗東吳呢?

    這跟當年他的老對手袁紹犯了一樣的錯誤:把優勢兵力放在一個戰略方向上,被扼住喉嚨而不能進,最終被對手尋得機會,一招致命。

    放棄自己的優勢,以己之短攻敵之長,確實是非常不明智的。

    以晉滅吳之戰為代表的平定江東的戰爭中,一般都採取三路以上的多點進攻。賈詡等謀士已經提出了反對意見,但未被採納

    正因如此,賈詡等智者,都曾經試圖勸阻曹操急切地發動對東吳的單點進攻。

    賈詡曾經勸阻說: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

    賈詡的建議,就是實施戰略休整。應在奪取江陵後,乘機先經營荊州全境(特別是江南四郡),取得西可威懾西川,東可威脅江東的優越形勢。安定內部,訓練水師,牢牢把握主動而靜觀形勢變化。同時,利用漢獻帝的名義,用各種手段拉攏孫權。爭取對劉備和孫權的各個擊破。

    按照賈詡的建議,是否能夠很快滅吳尚難定論。但是,獲取西川是有較大把握的。

    賈詡、程昱等人,都曾經提出過針對孫劉聯軍的好意見,可惜,曹操未能採納。

    就在曹操進入荊州時期,劉璋就派遣張松等人來與曹操結好。當時益州士族,也多傾向於歸順曹操。

    郭嘉雖去,但賈詡這樣的智者還在身邊,依然能提出好的建議,只是曹操此時不能採納罷了。

    類似情況下,郭嘉說服過曹操改變方略

    袁紹死後,曹操趁機討伐袁氏。當曹軍攻佔黎陽後,曾經想繼續大舉進攻,一舉平定河北。當時,郭嘉提出了戰略休整的建議:

    袁譚、袁尚二人,“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後爭心生。”

    因此,郭嘉建議曹操先作勢攻打劉表。果然二袁相爭,曹操獲得了更好的進軍機會。

    劉備、孫權,世之梟雄,自然很可能不會像二袁一樣過早地“緩之則爭心生”。

    但是,不進行戰略休整,消化平定劉表的戰略成果,在沒有可乘之機的情況下就急切地發起對孫劉聯軍的決戰,恐怕不是郭嘉這種人物的作風。

    因此,郭嘉很可能會提出和賈詡類似的意見。不同的是,能深切洞察人心,又深得曹操信任的郭嘉,或許能勸阻曹操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過早地發起對孫劉聯軍的決戰。

    以曹操對郭嘉的信任,郭嘉應該有辦法說服曹操做出更好的戰略抉擇。假如曹操不聽勸阻非要打赤壁,郭嘉或許沒辦法幫助曹操取勝。

    因此,我認為,曹操嘆息“郭奉孝若在,不使我至此。”與後來諸葛亮嘆息“法孝直若在,必能勸阻陛下”一樣,是嘆息戰略抉擇的失誤。

    至於兩軍開戰後,出奇謀妙策於兩軍之間,郭嘉恐怕也無能為力了。

    總觀曹軍的謀士群,荀彧、郭嘉多是在戰略抉擇、形勢分析、時機把握等問題上幫助甚大。至於兩軍交兵的用兵之法,則基本上還得依靠曹操自己,當然,謀士中的荀攸在這方面的表現更好一些。

    曹操評價荀攸“無徵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在曹操謀士團中,荀攸在臨陣指揮上的謀略,首屈一指。

    因此,我認為,郭嘉不會幫助曹操贏得赤壁之戰,但是,他可以幫助曹操做出更好的戰略抉擇,以更小的風險,取得更大的勝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抽動症如何治療?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