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19089513676
-
2 # 唇下痣心上人戰
垂枝梅,薔薇科,分佈於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喜溫暖氣候,較耐旱怕澇,庭植觀賞植物。
單粉垂枝梅(Armeniaca mume Sieb. var. tortuosa T. Y. Chen et H. H. Lu f. simplex T. Y. Chen), 薔薇科杏屬,落葉小喬木。高不過2米,樹皮紫褐色,具不規則縱駁紋,新生無花枝細長,斜上,著花枝斜下或直垂,形成獨立的傘狀樹冠。 花通常1—2朵著生於花枝,先葉開放,花繁多,花徑1—3 釐米,無梗或具短梗;花蕾倒卵形,頂尖或圓,淡乳黃色;花萼絳紫色或綠底上灑暈;花態碟型;單瓣,花瓣5,白色;雄蕊四射,清香。球形核果,有縫合線,黃色或綠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附不易分離。花期初春,果熟期6—7月。
垂枝梅花快速繁殖技術 垂枝梅是梅中精品,因其枝條自然下垂而名。據調查,當今梅花市場上垂枝梅緊缺,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因此,如何快速繁殖垂枝梅是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下面是筆者多年繁殖垂枝梅的經驗,供同行參考。
一、砧木苗的培育:採用播種繁殖法。時間在11~12月間進行,第二年春加強實生苗的肥水管理,任其快速長高,不必摘心,但須將萌發的側枝剪除,第三年春在枝頂按方向均勻留取3~4個側枝作為嫁接垂枝梅之用。如果實生苗長得瘦弱低矮,須留待來年嫁接之用。
二、嫁接的方法:採用方塊芽接法。時間約在7月中下旬進行。母本應選開花繁盛、樹勢健壯的垂枝梅,在其上剪取芽實飽滿長勢良好的當年生枝條作為接穗,在接穗上削長約1.5釐米、寬約1釐米的方塊形芽片,接芽先不取下,靠著砧木按照接芽上下口距離,距離枝條基部5~8釐米處橫割枝條皮層,然後將接芽取下裝入,使右面的切口互相對齊。在接芽左方將貼木皮層切去一塊,留下的砧木皮包接芽,最後用塑膠布綁紮。嫁接時應避免造成接芽向同一方向萌發的現象。
三、嫁接後的管理:芽接活後,不要剪貼,經過一個月後去綁,這有利於防止當年接芽萌發。因為第二年春萌發的芽之長勢比當年萌發的強,而且減少了冬季短截的工作。因此,芽接時期在7月中下旬期間以較遲為好。第二年春剪砧,當垂枝枝條長到1米左右時就進行摘心處理,控制其生長,以便提前進行花芽分化。由於梅花具有較多的不定芽及隱芽,砧木會在不同時間產生大量萌芽,應隨時將其抹去,以免養分消耗。只要管理得道,用此法得到的垂枝梅開花率可達90%以上。如果苗圃內有現存的3~4年生、高1.5米左右的梅花實生苗,透過修剪、嫁接,第二年就可得到成型開花的垂枝梅。其修剪方法為:頭年冬天在1.5米以上的高度處,按方向,均勻選取3~4分枝留1~2芽進行短截,翌春這些選留的芽萌發的枝條就作嫁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