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番番電影

    《三國演義》看太多了吧。

    古代將對將單挑然後揮軍掩殺,這種事情幾乎只出現在小說裡。

    如果將對將單挑管用的話,國家根本就不用養兵了,只要找十來個武功卓絕的將領,打敗了對方的將領就可以取得勝利,那還要那麼多兵幹什麼?

    如果三國演義裡講的是如何排出六丁六甲陣、一字長蛇陣、天罡八卦陣,那這小說的可讀性將會下降。作者選用了傳統的評書手法,提升了個人角色的分量,而降低了兵法在軍事中的應用,主要是增強可讀性、話題性。

    如果你真的把《三國演義》裡面的將對將單挑當成真的戰場廝殺,那就等於你相信車門可以擋子彈(電影裡都可以的)。

    小說是藝術作品,和現實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 2 # 戰略忽悠局

    古代戰爭都是將對將單挑,那士兵還有什麼用?

    是的,我們歷史有很多書,稱之為古典歷史小說吧,比如《三國演義》,《隋唐》等,這種書籍,請注意我是把他們歸為小說類,不能當作是真實歷史文獻來研究的。

    我們都知道小說這種藝術類產品,為了能夠更吸引讀者,在描述上面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及藝術加工的。

    小說需要對一些重點人物,重點刻畫,突出他們得高大上形象,所以,一些本該是團隊協作的成果就會被巧妙的嫁接到個人身上。

    大家看看電影,比如好萊塢的大片,那都是個人英雄主義,為何?

    這樣才能吸引觀眾啊。

    所以說啊,所謂古代戰爭都是將對將單挑,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相反,對任何一支部隊,主將的生命安危都是整個部隊的核心。

    舉個例子,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紙上談兵趙括。

    我們接受的教育說是趙括只會生搬兵書條文,導致趙軍大敗,這只是結果,過程並沒有做過多描述。

    實際上趙軍之所以會大敗,就是因為對主將趙括保護不力。

    秦趙兩國這場大戰打了很多年,趙國之所以會撤換廉頗,也實在是因為沒錢沒糧撐下去了,並不是所謂的中了秦國離間計。

    趙華人沒那麼傻,真那麼傻也做不到七雄。

    這趙括啊,帶軍隊突圍時,居然第一波就被秦軍的箭雨給弄死了。真是天譴啊。

    主將一掛,群龍無首,才有了後面的40萬降軍被坑殺,可不是趙括帶著40萬軍隊投降,再被坑殺。

    所以說,將領如此重要,將領們會輕易犯險嗎?

    可能這一個例子還不夠,我再舉一個,離我們近點的,明朝薩爾滸之戰。

    薩爾滸之戰是後金、清的崛起之戰啊,學過歷史的朋友們想必也都知道。

    其中,努爾哈赤更是有一句名言“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創造區域性優勢兵力殲敵。

    薩爾滸之戰的結果沒什麼好說的,我就說說過程,也是因為主將保護不力啊。

    當時,明軍四路大軍共10萬部隊進攻後金,其充當主力進攻的部隊是山海關總兵杜松。

    杜松這哥們呢,很是勇猛,不止是勇猛,還很嗨。為什麼說嗨呢,這哥們經常嫌棄穿著盔甲影響他發揮,喜歡打赤膊去衝殺。

    好吧,這次碰到後金射手了,直接一波被射死。主將一死,明軍大敗。

    關鍵是士氣損傷太大啊,你想啊,這麼勇猛勇冠三軍的大佬都死了,那些小兵們哪還有鬥志啊。

    都等死而已。

    所以啊,朋友們,這些小說家之言,看看就行了,樂呵樂呵下。你把他真實事情,那就是鬧笑話了啊。

  • 3 # knife名刀

    在《三國演義》、《隋唐演義》、《說岳全傳》等小說中,兩軍對壘,一般是武將單挑,群將站腳助威,士兵搖旗吶喊。這樣說來,好像打仗沒士兵什麼事兒,全是武將的功勞?

    古代的演義小說杜撰了好多武將單挑的情節,是為了突出武將的英雄形象,其實真實的古代戰爭,跟近現代的指揮模式類似,武將和統帥靠後指揮,小兵往前衝。

    大致的出兵次序是:

    1、遠距離放箭,向斜上方射出,箭以拋物線的形式從斜上方落入敵軍陣營。傳說還流行把箭頭提前在糞便裡浸泡一宿,增加箭傷感染的機率。放箭基本是遠端消耗。

    2、戰車、騎兵衝鋒。衝亂敵軍陣型,破壞敵軍弓箭兵、炮兵、指揮所等關鍵所在。

    3、步兵廝殺並打掃戰場。

    兩軍對壘,一般先用弓箭兵、戰車和騎兵相互干擾和消耗。瞅準時機,感覺有一定勝算或者萬不得已,才會引步兵廝殺。到步兵廝殺的階段,離勝負判定也就不遠了。

    在個別戰鬥中,雙方主將也有可能約定單挑,也就是所謂的決鬥。單挑落敗的一方主動退兵。但是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演義小說為了增加戲曲效果,把古代戰爭都寫成了武將單挑,影視劇取材於小說,其實是一種對歷史的誤解。

  • 4 # 小白講歷史事

    在春秋以前,的確存在這種情況,但是勝負可以取決兩個大將的單挑後來就很少見了,而且很多都無法考證。實際上單挑並非沒有,主要作用就是為了提高己方士氣,打擊對方士氣而已,畢竟打敗對方將領,可以沉重打擊對方計程車氣。

    實際上,古代中國作戰,講究排兵佈陣,並不是直接衝鋒陷陣,而是準備好了再作戰,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電視劇終究是電視劇,是要經過渲染的,為了藝術需要而已。

  • 5 # 畢大費

    摘要:古代戰爭不是將領單挑,而是要靠集體衝鋒,科技才是第一戰鬥力。1.可以肯定地說,沒有任何一場戰爭,是靠將領單挑,就決定了戰爭勝負,那還要軍隊幹嗎?難道作戰方只需要培養一群武藝高強的鐵血武士,每到行軍打仗,點出三五個人,與敵方PK,手撕了幾個敵方將領,就可以凱旋而歸?連演義小說家都不敢這樣編。

    不能否認古代戰爭中將領的重要作用,唐代詩人杜甫在《前出塞》中有兩句“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兩軍對壘,將對方陣營中最高指揮官搞到手,戰爭基本就勝利了一半,這個觀點很對。然而,這個觀點正好證明戰爭並非將與將單挑,擒了賊王,讓對方軍心渙散,指揮失調,打亂最初戰鬥部署,這才是重點。這個重點正好說明,戰爭是兩個戰鬥陣營的集體群毆,而不是兩個將領的單打獨鬥,將領的個人智慧再高明,也要依靠部屬幫自己實現,畢竟,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群人才能形成有效戰鬥力。

    2.

    戰場之上,單挑的情況當然有,有些二桿子將領仗著自己是個練家子,於是到陣前尋釁挑戰,對方也有個二桿子將領表示不服,雙方友情切磋幾個回合,這種情況無礙大局,大不了切磋致死的一方將屍體拖回去,然後在組織集體衝鋒時,吩咐手下人等,專找剛才那個殺人犯償命,所謂雙拳難敵四手,好漢敵不過群狼,該將領反而提前暴露了實力,死得更快,下場更慘。

    實際上,宋元以後,軍隊很多高階將領都是儒家出生,文化人,寫詩詞歌賦的水平很高,本身卻手無縛雞之力,讓他去陣前單挑,還不如給他一根繩上吊算了。但這類將領並非不能打仗,打仗打的是謀劃力、決策力與集體戰鬥力,比如著名文學家、思想家、軍事家王陽明,一生不知道勝了多少仗,幾無敗績,但是他本人最在行的卻是傳播陽明心學,傳道授業解惑,教授弟子無數,而且他老人家有多年老肺病,人家這麼大一腕,幹嘛要和你單挑?寫幾個字就能要你命!

    3.

    和現代戰爭一樣,古代戰爭不僅依賴人的因素,還依賴於科技進步。上古戰爭最早的兵器叫“戈”,它的樣子很象鋤頭,但是在殺人方面比鋤頭更利索,雙方打仗,拿戈的肯定比拿鋤頭的要顯得專業,這就是科技進步。後來發明了軍車,速度比步兵快,站位比步兵高,作戰半徑比步兵大,又是科技進步。再後來有了騎兵,比軍車更靈活,速度更可控,機動性更強,衝擊力更兇猛,是軍事科技一大重大進步。在火器時代尚未到來之前,重灌騎兵曾經是古代戰場的最大威脅,獨霸江湖二千年,元朝靠它征服了半個世界,清朝靠它征服了整個華夏民族。說到底,科技才是戰場上的第一戰鬥力,古代是,現代是,未來還是。

    4.

    最後來說說,演義家與武俠小說家們,為什麼會編出古代將領單挑的故事,哄騙不明真相的讀者?那是出於藝術的需求。戰爭,究其實質,是一場集體行動,是一群人與另一群人的群毆,場面雖然很血腥、很殘酷,但是由於人數太多,場面太大,如果如實描述到文學作品中,沒辦法突出細節,無法讓讀者感興趣,唯有突出其中個人,深入刻化其性格特徵,演繹其個人英雄主義,才會讓故事更加好看,更能打動人、感染人、征服人。

    比如《隋唐演義》裡說,李元霸手持的雙錘,單隻400斤,雙錘800斤,讀者一看,興趣馬上來了,乖乖隆的咚,我拎三十斤重都要大喘氣,人家拎個800斤,還能行軍打仗,太帥了,酷斃了。還有《天龍八部》裡,郭靖的降龍十八掌打出去,殺傷半徑甚至超過手榴彈,比手榴彈更厲害之處還在於,它是可控的,指哪打哪,想用幾成力就用幾成力,收發自如。這些個人英雄的橫空出現,充分打開了讀者的想象力,從另一個角度說,卻損害了讀者的智商,以為只要練成這樣的功夫,就能獨步天下,無往而不勝,全然忘了,小說家們的吹牛,不過是為了賺稿費,養家餬口而已。很多小說家不要說經歷過戰場,就連架都沒打過,他寫的戰爭與武俠故事,你居然敢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機發熱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