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消炎藥兒
-
2 # herberg
拉氏是我十分尊重和喜愛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他的作品有著濃厚的俄羅斯風格,他的鋼琴協奏曲1-4充分體現出了他的人生軌跡,所以我覺得他應該可以算是俄派音樂排名第二音樂家(第一毫無疑問是柴可夫斯基),而從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家看,他也是一流的作曲家。
-
3 # 春秋墨筆
根據你說的‘赫拉瑪尼諾夫’,就該是指世界著名古典音樂作曲家——謝爾蓋·瓦西裡耶維奇·拉赫瑪尼諾夫。
英文名叫: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
俄文名叫: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
在這裡特別強調一點是他國籍是美華人,民族屬俄羅斯民族,畢業於莫斯科音樂學院。
赫拉瑪尼諾夫創作以民族音樂為基礎,創作嚴謹豐富,旋律飽滿,以史詩式壯闊的風格見長,充滿著浪漫情懷。
如《第2、3鋼琴協奏曲》、 《第2交響曲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音畫練習曲》 《悲歌》等。其中以他創作的《d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以其艱深、高超的難度,成為鋼琴演奏曲目中的“最難”之作。
赫拉瑪尼諾夫一生的創作無數,精品滿滿,提及他的創作,深受柴可夫斯基的影響。功成名就之後的他,於1913年2月,拉氏辭去了許多合約來到羅馬,歷史性的湊巧住進柴科夫斯基的弟弟莫德斯特·柴科夫斯基從前住過的房子。
後來因為俄國環境的動盪不安,無奈之下,赫拉瑪尼諾夫移居美國。
無論身居何處,他的創作都不曾停止,他謳歌幸福生活,壯美的祖國山河。在一首首跳動的優美旋律下,感受力量所在。這就是享譽世界的藝術家,作曲家,十大古典主義音樂家之一。
-
4 # 我是吳玫
1880年代,從9歲開始學習音樂的拉赫瑪尼諾夫,被彼得堡音樂學院的老師告知,他不是一個音樂天才。沮喪和灰暗之下,拉赫瑪尼諾只有在堂哥、柴可夫斯基的情人西洛蒂的推薦下到莫斯科學習音樂。離開彼得堡是拉赫瑪尼諾夫最不願意做出的選擇,可是,為了音樂又只能如此。1889年,拉赫瑪尼諾夫考入了莫斯科音樂學院,跟著名鋼琴家齊洛蒂學習鋼琴、跟隨著名作曲家塔涅耶夫和阿連斯基學習作曲,開始接受更為嚴格、正規、系統的教育和訓練。1891年和1892年,他先後以優異的成績在鋼琴和作曲班畢業,從此開始了他獨立的音樂家生涯。
最初,拉赫瑪尼諾夫是以鋼琴演奏家的身份活躍在俄羅斯乃至歐洲的音樂舞臺上的,就在他以獨特的演奏方式以及深厚的鋼琴造詣得到音樂界和愛好音樂的人們的認同時,家庭變故一下子將他拋入貧困的邊緣,已經快要舉行婚禮了,他卻還要為婚禮所需資金寫作12首歌。逆境促人成功,漸漸地,人們開始接受拉赫瑪尼諾夫也是作曲家的事實,而拉赫瑪尼諾夫也希望透過一部大作品來鞏固自己作曲家的地位,1895年,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一交響曲》問世,但在1897年的首演中慘遭滑鐵盧,一位俄羅斯音樂家這麼評論拉赫瑪尼諾夫的這部作品:如果地獄需要一位作曲家,那麼拉赫瑪尼諾夫最合適。各種非議,讓拉赫瑪尼諾夫異常痛苦,他索性丟開紙和筆開始專注演奏和指揮,一時成為歐洲古典音樂舞臺的寵兒。
被人認同總是一件叫人愉悅的事情,心情大好的拉赫瑪尼諾夫重新嘗試作曲,1901年,拉赫瑪尼諾夫作品中最被人念茲在茲的《第二鋼琴協奏曲》誕生。這部由作曲家自己擔綱首演的作品,甫一開始就用絃樂奏響的動人旋律攫住了聽樂者的耳朵、心靈乃至記憶。是的,最偉大的音樂家都很難做到一個旋律在初聽者的耳旁一閃而過數分鐘以後還能被這位初聽者哼唱出來,但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起始部分的這一段絃樂,相信會讓所有願意坐下來聽一聽的人過耳不忘。第一樂章、第二樂章、第三樂章,它們宛若作曲家在為聽樂者開啟的一扇扇窗戶,每一扇窗戶外的風景都很怡人,於是,我們就目不暇接了。
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成功了。
但是,拉赫瑪尼諾夫想以作曲家和鋼琴家安靜地忙碌在阿爾巴特大街的家裡或者家鄉伊萬諾夫卡以致終老的願望,卻沒法實現,戰亂來了。社會秩序翻轉以後,“劇院裡坐滿了觀眾……大廳裡詮釋無產者,他們從來不曾見過芭蕾,都打折哈欠等著演員說話。”(費德洛夫斯基《俄羅斯芭蕾舞秘史》)這樣的劇場效果太讓拉赫瑪尼諾夫疑惑、傷心和不滿了,1917年下半年,沒有人逼迫,是拉赫瑪尼諾夫覺得祖國的環境已經不能成全他做一個作曲家和鋼琴家的意願,只好攜家帶口倉皇出走,先斯德哥爾摩,後紐約。100年後我們重看拉赫瑪尼諾夫的離開,這何嘗不是一種被迫?
紐約如他1909年首次踏足時一樣,車水馬龍、紛亂雜沓,那一次古斯塔夫·馬勒還在,都不能讓拉赫瑪尼諾夫喜歡上這裡。現在,馬勒已經帶著他的不安和疑慮去了天堂,拉赫瑪尼諾夫就更沒有喜歡紐約的理由了,可殘酷的現實是:有妻子還有兩個女兒,自己卻已負債累累。拉赫瑪尼諾夫只有使出自己彈奏鋼琴的絕招,幫助家庭儘快在美國站住腳跟甚而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後來,人們統計過,從1917年他離開祖國到1943年去世,僅在美國拉赫瑪尼諾夫擔綱的音樂會就超過了1000場,這是什麼樣的強度呵?晚年的拉赫瑪尼諾夫,總是抱怨自己的手不得勁,連自己的前奏曲都彈不好。
1931年,流亡在國外的俄羅斯知識分子在《紐約時報》上聯名發表了一篇文章,“任何時候任何國家都不存在這樣一個政權犯下如此多的暴行,都是布林什維克在作惡,他們是職業屠殺者”,文章中這樣的字眼深深刺激了斯大林與他的政府,署名其上的拉赫瑪尼諾夫,他在伊萬諾夫卡的家被徹底拆毀,音樂家本人清楚,他的祖國等於在告訴他,祖國的大門已經永遠向他關閉。就算是在紐約羅德島的家裡請了俄裔管家俄裔廚師俄裔司機,又怎樣?拉赫瑪尼諾夫說:“我離開了我的祖國。在那裡,我忍受過我青年時代的悲傷,並和它搏鬥。在那裡,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現在,全世界都對我開放,到處都是成功在向我招手。但是,只有一個地方,只有一個地方我回不去,那就是我的祖國,我出生的那片土地。”
祖國的棄絕,讓拉赫瑪尼諾夫的思鄉之情愈發濃烈;祖國的棄絕,又讓拉赫瑪尼諾夫無心也無意再在五線譜上書寫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鄉愁如潮水,退後一片荒蕪,沒有一部作品可以代言彼時拉赫瑪尼諾夫心中無盡的苦楚。
1934年,拉赫瑪尼諾夫在瑞士盧塞恩的謝娜找到一處面向大海的山谷,他毫不猶豫地在這裡大興土木,很快就把家從美國搬到了這裡。住進謝娜的新居後,在心裡丈量了一下距離家鄉的路途,謝娜顯然要比紐約近了許多,內心竟然馬上安寧了下來,《帕格尼尼主題幻想曲》橫空出世。有人說拉赫瑪尼諾夫的這部作品“那麼動人的旋律卻一個勁兒地往上攀登,已經到了山頂了還不肯罷休,結果只能是聲嘶力竭”那是因為評論者的鄉愁沒有拉赫瑪尼諾夫的苦澀、悠長和濃烈。
誰都以為拉赫瑪尼諾夫第三度創作高峰將在謝娜持續下去,第二次世界大戰來了,歐洲、瑞士、盧塞恩、謝娜再也呆不下去了,拉赫瑪尼諾夫只好攜家人再度去到美國。1943年,在遠到感覺不到祖國心跳的紐約,拉赫瑪尼諾夫的心跳永遠停止,因為戰爭,家人無法幫助他完成夙願安葬在謝娜,而是長眠於紐約瓦爾哈拉。
“我的音樂許是深夜裡那漫長而黑暗的終曲”,可是,拉赫瑪尼諾夫與祖國共有的天空黑夜過於漫長,直到今天,祖國似乎都沒有跟拉赫瑪尼諾夫講和,不然,祖國怎麼會讓莫斯科阿爾巴特大街上他的故居隱匿得讓人無法找尋?如此,在伊萬諾夫卡重建起來的拉赫瑪尼諾夫的舊居就像是一個笑話,那簇新的綠和簇新的白,怎麼配得上作曲家藉助帕格尼尼的舊作所抒發的排山倒海的鄉愁?
回覆列表
這問題……評價作曲水準看技術,看音樂性,看效果(流行度)。拉赫瑪尼諾夫無疑是一位傑出的感性的作曲家。
拉赫瑪尼諾夫是以柴可夫斯基為師,擅長大型浪漫主義管絃樂。從技術上,他的交響曲、幻想曲和大量鋼琴作品(包括協奏曲、奏鳴曲、前奏曲、變奏曲、練習曲等)無疑超過了柴可夫斯基。特別是在鋼琴作品方面,堪稱俄羅斯第一人。著名的《第二鋼琴協奏曲》穩居英國聽眾最愛聽的作品第二名。此外,拉赫瑪尼諾夫相對長壽,一直活到1943年,享年69歲。他的晚期作品《交響舞曲》在嘗試更多不協和音。
在音樂性上,拉赫瑪尼諾夫繼承了柴可夫斯基的憂鬱、善感,廣泛吸收俄羅斯民間音樂素材,是俄國有國際影響力的作曲家第二人,僅次於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對民間音樂的運用更加豐富,因而從民族層面更能代表國家)。旋律、和聲、節奏感都很有魅力。
效果當然非常好。他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第二鋼琴協奏曲》《第二鋼琴奏鳴曲》旋律被用在了一些電影裡,甚至起到了核心作用。比如《時光倒流七十年》。
拉赫瑪尼諾夫是沙皇俄國剩下的最後一批離開俄國的偉大藝術家之一,心態有些類似日不落帝國的同行埃爾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唯有感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難怪英華人這麼理解、喜歡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