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學達人
-
2 # 步武堂
我深度相信,王陽明的書沒幾個人認真讀過,他為什麼會是“聖人”?也不會有太多的人知道原因。
先宣告一點,我讀孔孟,讀老子,但是很少讀王陽明的著作,水平不夠,很難達到“心覺不遠,莞爾一笑”的境界。
孔子成為聖人,是因為他是儒學的創始人,他又明確的世界觀也有明確的方法論,他的世界觀就是“這個世界需要秩序,需要溫情”,他的方法論就是“修身養性,齊家治國”。這一套,在中國流行了兩千多年,絕對的主流思想。
孟子稱為亞聖,是因為他是儒學的開拓者,在“仁”的基礎之上,建立了“義”的概念,併成為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做人和社會交往的“基本準則”。和孔子並稱為“孔孟之道”。
王陽明首先是一個“儒生”,在探究朱熹倡導的“理”的核心的過程中,打破了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論,但是得出的結論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更多的是“心靈雞湯”式的更接近於激勵和立志方向的“感悟”,而這種感悟更趨向於唯心。對於懂王陽明的人來講,敬仰的人多,能夠付諸實踐的人很少,曾國藩算是迄今最成功的實踐者。
朱熹認為,人類社會存在著一個“理”,稱之為“天理”,而人活著的最高境界莫過於“找到並遵循”這個“理”,這個天理究竟是什麼?朱熹也沒說清楚,但是他把天理和人的思想的關係說明白了,他提出的觀點是“存天理,滅人慾”,也就是天理和人慾是對立的。同時他提出追求天理的方法論是“格物致知”。但是究竟怎麼“格物”,怎麼樣才算“致知”,估計連朱熹自己也搞不清楚,反正“格”就是了。
王陽明對朱熹的理論最初是頂禮膜拜的,不然他不會對著竹子冥思苦想七天而大病一場。
朱熹方法論的虛無,導致王陽明對什麼是天理,如何獲得天理產生了興趣,最終他得出了兩個結論,第一就是“天理就是人性”,每個人心裡都有天理,不用再追求外部的什麼天理了。第二,在方法論上,王陽明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心學也就是這兩句話“天人合一,知行合一”。
這個哲學實在是高大上,並且至今實踐的人不多,是因為的確實踐的難度遠遠大於“修身養性”,同時習慣了“聽天由命”的人們基本上很難把“天人合一”作為思考的自覺。而“知行合一”儘管到目前為止都是十分正確的方法論,但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實在是太難了。
瞭解王陽明的人少,用他的哲學思想指導自己人生的人更少,而在“唯心主義”沒有市場的今天。王陽明自然就小眾了。
-
3 # 有書共讀
1、王陽明能夠與其他聖人齊名肯定有他的獨特之處,首先他們的思想一定的不同的。
孔子推崇仁禮,孟子推崇“民本思想”“仁政學說”和“道德倫理”,朱熹推崇“存天理 去人慾”,而王陽明推崇致心學,核心思想“致良知”,即“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
2、王陽明的思想偏向唯心。
不適合國家建設初期的主流思想,因此不被推崇。我們更重視孔子、孟子的仁禮的道德思想,也推崇朱熹“存天理、滅人慾”所想表達的要剋制自己的私慾,追求社會的和諧美好。
但是現在社會已經不再像過去那般動盪,王陽明的思想已經逐漸被我們所熟知和推崇。中國領導人多次稱讚王陽明的思想的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增強華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
3、由於王陽明的思想不是社會推崇的重點,而且我們從小到大課本中所熟悉的聖人形象一直都是孔子孟子等聖人,自然對王陽明不瞭解。
同時,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出了社會工作後沒有像義務教育那種潛移默化的思想貫徹。想要靜下心去了解王陽明有些困難,更何況去了解王陽明的思想再去傳播推崇他的思想。
也是以為了解的人推崇的人的人少,他為後人所熟知的機率又小了很多。
現在王陽明已經被大眾所瞭解了,連國家領導人都非常推崇他的思想。也許王陽明有一天也能到我們的課本上,他的思想也能被普及被傳播。有書君相信有閃光點的思想總是會被人發現,只是早晚問題。
-
4 # 文開石
首先,我們確定這個四聖人指的是儒家四聖人,即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
前三個人在儒家體系中的地位,都幾乎是不可動搖的。屬於早就自有公論,王陽明的資歷輩分太靠後。
而帶上王陽明這四個人組成的“四聖人”說法到了清朝才出現。而在之前,還有幾個也有資格儒家聖人,比如讓漢武帝獨尊儒術的董仲舒,比如一直都是儒家異端到了清朝才算“平反”的荀子。王陽明能從清朝開始與孔孟朱並列,已經算僥倖,他的成績影響並不比董、荀高出多少。
王陽明主要是接著明朝,思想在整個東亞東南亞流傳較廣,實為一代大家,也是集大成者。
王陽明的陽明心學,確實是集大成者。但不夠純粹,他的思想受道家、佛家影響也很大,雖然明朝中晚期開始成為主流學說之一,但讓傳統儒家接受還是有一點困難的。
前有先賢大儒,旁有後起之秀,所以王陽明正好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地位。雖然研究儒學的人必知其人,但大多屬於外行的人,正好只知孔孟,幾乎說不出第三人,何況他這個第四人。
-
5 # 南途北尋
為什麼較少被人提及?只是你可能沒有留意而已。
據我所知的,當下就有好多人在學習、追隨、實踐王陽明之心學。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每一件事物的出現、消隱都與之密不可分。
話又說回來,王陽明較少被人提及,難道其他的幾聖就被提的多嘛?不見得吧。
不說讀書了,只要你稍微看過幾部歷史連續劇,也大致瞭解聖人及思想出現的歷史時代。
孔孟、黃老、朱程、陽明每一位的後面都有時代大勢特殊背景。
聖人出,亂世興。何有此說?
看王陽明的時代。逆賊亂權,治域分崩離析,百姓流離失所。
王陽明經數起大落後,終在龍場得人生大悟,形成“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自己獨有的思想體系而灼耀千秋。
在此說個題外話:
“知行合一”且不談,就說“致良知”。有朋友竟然解釋為心從自己的願望而去行事。此大謬!
如果非要解釋的話,在此我只能“以典解典”。
“致良知”“良知”二字可肩比“上善若水”之“上善”二字。若“良知”“上善”敢從第二,智慧不敢僭越第一。
“持心正,平天下”,就是陽明入世之終極人生目標。儒典子思《大學》之三、四段把陽明心學解釋的淋漓盡致。
上善若水,順勢而為。所以,這就是你所謂王陽明為何較少被人提及之因。
話說其實我不想出個什麼聖人。聖人出,亂世興。現在國家太平,百姓安居(莫抬槓,這是大勢)不需要有什麼聖人,聖人就留給亂世吧。
寶劍出鋒必嗜血,還是讓他好好掛在牆上。沒事擦擦就行了。
無巧不成書,近代日本就有一個“一生俯首拜陽明”之人,唉!此處不多言,若興趣所至,自查資料。
-
6 # 博索
孔孟諸子開啟平民教育,名為私學,實質卻是天下之學、王道之學、仁愛之學。就內容而言 ,著實與“私”無關。諸家才俊,莫不為治國幹臣良將。天下之學終為天下之用,韓非李斯之後,天下歸一。
再看陽明先生,無論“吾心即宇宙”還是“知行合一”,自始至終沒有脫離“我”的窠臼 。徒子徒孫們送他一頂漂亮的帽子,稱其為“最後一位聖人”,籍聖人弟子之名作起惡來心安理得。“我”字當前,藩鎮養寇自重,諸侯殘公自肥。
當自已成了宇宙,天下便再也無處安放。人人都搶方向盤,最終一車肥肉便宜了野獸。
回覆列表
四聖之中,就屬王陽明的個性比較張揚了,他不像朱熹,讓人聽天由命,朱熹大力的推廣存天理,滅人慾之之說。
按照朱夫子的解說,一切不合時宜的慾望都是罪惡的開端,這個開端一定要扼殺在搖籃之中。正好這一說法迎合了封建社會官方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統治。
比如說,生在帝王之家的人,以後的帝王就應該在他們家產生,其它的人連想都不要想這件事。所以,朱熹的這一說法,也被當時的皇家大力的推崇。被封為官方學說,在全國各地,廣泛傳播,熱度多年不減。
王陽明則不然,他倡導的是心學,說白了就是做任何事,都要追隨自己的心願。若是自己覺得追求功名利祿好,那就去追,若是自己覺得閒賦在家,飲酒鋤田快樂那就宅在家裡。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所追求的東西也不一樣。所以,不能把所有的人,都按著一個模板去培養。
王陽明的學說更多的是想去解放個人的思想,鼓勵人勇敢的去追求真理。而這一學說,恰恰是和程朱理學相違背的,也不符合當時統治階級的利益。統治階級就是不想讓大眾有多餘的想法,天天惹事生非的,容易引起社會的矛盾。
所以,王陽明的學說,根本就得不到官方的認可,只要官方不認可,也就不能大規模的去推行他的學說了。這就是為什麼相對於其它三聖來說,他唯一略顯冷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