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 代表作品:《愛痕湖》《四屏大荷花》《 松山仙境圖》《八屏西園雅集》《仿董其昌山水》等。 張大千 (1899-05-10,四川內江~1983-04-02,臺灣台北) 中國畫家。初名權,後改作爰,號大千。19歲時與兄張澤留學日本,學習繪畫與染織。回國後從師於曾熙、李瑞清,學習書法繪畫,潛心研究傳統繪畫,於石濤用功尤深。1940年,赴敦煌臨摹歷代石窟壁畫,併為莫高窟重新編號。出版《大風堂臨摹敦煌壁畫》。曾遊印度大吉嶺,臨摹阿旃陀石窟壁畫。50年代移居巴西,60年代末遷居美國,70年代末定居臺北。曾在歐美及亞洲許多國家舉辦個人畫展。 張大千擅人物、山水、花卉。其人物工筆、寫意兼長,前者線條圓潤流暢,色彩富麗典雅,多寫仕女、士人及佛教人物,亦能以白描手法畫人物。他的山水畫,60歲以前致力於傳統學習和師法自然;60~70歲,他經過10年探索,融潑彩於潑墨、勾勒法,創造了雄奇壯麗的新風貌。其過程大致是,先以墨筆略勾大形,然後託裱一層紙(或將畫裱在紙上),再潑墨潑彩。其潑法近似現代西方繪畫的自動技法,用手牽動畫紙或畫板,使墨彩漫然自流,以形成某種偶然效果,再憑感覺注水或加濃顏色,或用筆添補房屋、山腳、枝幹或人物,造成半抽象的、墨彩交輝的境界與情調。張大千的繪畫藝術集文人畫與作家畫、宮廷繪畫與民間美術於一爐,達到了“包眾體之長,兼南北二宗之富麗”的境地。
山水畫 代表作品:《愛痕湖》《四屏大荷花》《 松山仙境圖》《八屏西園雅集》《仿董其昌山水》等。 張大千 (1899-05-10,四川內江~1983-04-02,臺灣台北) 中國畫家。初名權,後改作爰,號大千。19歲時與兄張澤留學日本,學習繪畫與染織。回國後從師於曾熙、李瑞清,學習書法繪畫,潛心研究傳統繪畫,於石濤用功尤深。1940年,赴敦煌臨摹歷代石窟壁畫,併為莫高窟重新編號。出版《大風堂臨摹敦煌壁畫》。曾遊印度大吉嶺,臨摹阿旃陀石窟壁畫。50年代移居巴西,60年代末遷居美國,70年代末定居臺北。曾在歐美及亞洲許多國家舉辦個人畫展。 張大千擅人物、山水、花卉。其人物工筆、寫意兼長,前者線條圓潤流暢,色彩富麗典雅,多寫仕女、士人及佛教人物,亦能以白描手法畫人物。他的山水畫,60歲以前致力於傳統學習和師法自然;60~70歲,他經過10年探索,融潑彩於潑墨、勾勒法,創造了雄奇壯麗的新風貌。其過程大致是,先以墨筆略勾大形,然後託裱一層紙(或將畫裱在紙上),再潑墨潑彩。其潑法近似現代西方繪畫的自動技法,用手牽動畫紙或畫板,使墨彩漫然自流,以形成某種偶然效果,再憑感覺注水或加濃顏色,或用筆添補房屋、山腳、枝幹或人物,造成半抽象的、墨彩交輝的境界與情調。張大千的繪畫藝術集文人畫與作家畫、宮廷繪畫與民間美術於一爐,達到了“包眾體之長,兼南北二宗之富麗”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