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隔壁王小三
-
2 # 暴風音樂匯
《小歡喜》大結局了,這部電視劇我很喜歡看,喜歡劇中的每個角色,最喜歡的還是方一凡這一家,感覺他們相處的很融洽,也是更多的能看到我自己的影子。我現在大四畢業了,高考離我有點遠了,但是高考發生的事還能記得。高考時生病了,那時候我爸特別著急,但著急的不是我的成績,是我的身體。我爸一直說,只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了,不在乎結果是好是壞,在乎的是自己努力的過程。從小,我爸媽對我的教育就是“放養式”的,這種教育方式也就讓我從小學開始,就會收拾自己的書包,初高中上學我的生活也沒用他們操過心,自己想去的地方,想要做的事,他們也沒有過多的干預,比起“家長”這一稱呼,更確切的應該是“朋友”。我也很慶幸自己生活在這一家庭裡,特別輕鬆自在。
-
3 # 喔哇呀呀呀呀呀呀呀
《小歡喜》雖以落下終章,但他在我心裡掀起的波瀾卻恐怕久久都不能平靜了。
作為一個經歷過兩次高考的人來說這種感覺更是很難忘卻的,如果說是刻在了自己的骨子裡也是不為過的。
看了《小歡喜》劇中每個孩子在高三這一路上的經歷的種種,突然有種莫名的“羨慕”湧上來。你沒有看錯,我也沒有寫錯就是“羨慕”。
我羨慕他們可以光明正大的帶著手機去學校,不必和老師們鬥智鬥勇;我羨慕他們可以去天文館等,不用整天搖頭晃腦的背書;我羨慕他們可以在高中的時候就可以根據興趣參加活動,不用整天埋頭在題海;我更羨慕他們不用考太高的分就能上一個重點高校,不用像我們一樣把腦袋削的比針都細了都不一定能找到可以插上去的縫。這些都是我這個河北的考生不能想的。
這些一點點一點點的把我拉回到了高考之前的日子。重新感受到了高中的氣息。
雖然這個劇的結尾比較平淡,但就是這種平淡更讓每一個曾經經歷過高考的人感到傷感。傷感“歲月難再”。結尾很真實及時平淡也能激起陣陣漣漪。
-
4 # 一條快樂魚
要說像,我覺得像英子吧!被媽媽逼迫得壓力過大失眠多日的英子在聽聞丁一的訊息後,選擇了跳河,這一段真的是賺足眼淚!雖然我在高考的時候還算比較樂觀,但是依然很壓抑,更多的是升學的壓力,未來的壓力。
不過和英子一樣在高中也是遇到了好朋友並且友誼一直維持著,我一直認為高中的友誼是最純粹最真摯的。
小歡喜真的是一部好劇!
-
5 # 夢想踐行者
說實話,我倒是喜歡那一段奮鬥的日子。電視劇不可能把我們生活每一分每一秒的奮鬥樣子全部展現出來,他只能大概的把一些情節精彩的情節往上面放給廣大群眾看,但是不能看出其中他有我們奮鬥的縮影,使得廣大剛剛畢業的高考生產生了共鳴。真的很難忘記高中這段日子的苦難打拼,和老師和同學我們一起走過刷試卷的日子,那一段日子既辛苦,可是又讓們難以忘記,好像又是最溫暖的一段。小歡喜的大結局是就是那樣的大結局啦。大家都如願以償,都為了自己的夢想去打拼。根據小歡喜的大結局,那裡面的幾個追夢的孩子都實現自己的理想,雖然說林磊兒的成績有點那麼不如人意,但至少他還是考上了清華,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還可以在清華繼續奮鬥,然後就是將自己的分數提高去考研考博,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但是現實生活中真的是這樣的嗎?每一個追夢的孩子經過長期的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嗎?顯然不是電視劇雖然給我們傳導正能量,但是也把那些客觀的給刪去了,這點是我不贊同的。我倒是希望電視能把延生態的展現出來,也廣大群眾一起看曾經奮鬥的日子。 這樣的感覺會更好。
-
6 # 桑梓說娛
人在奮鬥的時候總是想什麼時候可以達到想要成績,但當真正成果擺在眼前的時候,卻有種說不出的落寞感。
就像《小歡喜》一樣,高中第三年的重要時刻,提升成績成家長、學生、老師關注焦點,上大學不是唯一出路,但不可否認這是比較公平的一場競爭。這部劇中有很多高考人的影子,當然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高中時老師會說上了大學,就不會像高中一樣辛苦,大學是比較開放、對於學術人際交往比較理想狀態的一個地方。更多人願意為了更好的未來、出色的工作不斷奮鬥。這部劇的磊兒也是典型的例子,想上清華得到最高學府的青睞,過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
因為人總是在奮鬥,向更美好為了以後有個舒適的環境自己的後代可以少走一些彎路。真正達到頂峰的時候,比較甜的不是物質、精神有多高的水平,而是奮鬥的那個時期。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會選擇一條相對來說困難重重的路,而不選擇很容易實現、安於現狀的人生。其實這就是一個過程,一個目標實現,可以定另一個目光,人生就是這樣,在奮鬥路上不斷前行!
-
7 # 森木頭
《小歡喜》大結局三個家庭又聚在一起包餃子吃飯,只是這次只剩下了大人,孩子們都在各地上大學了,走向了自己的人生。這樣的結局是淡淡的,甚至帶點傷感,畢竟孩子們都不在自己身邊了,就像同名主題曲裡唱的,“我的愛屬於你而你屬於明天,我會目送你的背影漸漸走遠。”高考之於孩子和家長,就是一場最漫長的告別。這樣的結局雖然有淡淡的傷感,但也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了。
這部劇可謂是這個夏天的國民熱劇,之所謂這麼火爆,並且在豆瓣斬獲8.3的高分,歸根結底還是如網友所說的代入感太強,你總能在劇裡找到你的影子,因而情感投射之下,分外覺得這部劇好,演到了心坎裡。
英子身上的我:太過壓抑的生活,換來的從不可能是麻木,而是奔潰每當宋倩對英子說,“媽媽跟你說啊”,我腦子裡就會迴響起我媽的聲音。“媽媽跟你說啊,這個週末必須待在家裡做卷子,哪兒都不許去。”“媽媽跟你說啊,這次考試名次掉了,你要好好想想錯在哪裡,給我列個趕超的學習計劃出來。”
大概很多人會像英子像我一樣,在學生時代,被籠罩在分數至上的陰影裡,生活裡只有學習。但是這樣的生活,最後只會讓人越來越壓抑,就像繃緊的弦,總有一天會斷裂。
像英子一樣,有一段時間我也很厭學,幸好遇到了很好的老師,幫我渡過了這道難關。而對於父母來說,更應該借鑑英子爸媽最後的做法,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放鬆的環境下,才更有利於他的健康成長。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曾在研究人健康成長中提出過抱持性環境這個理念,就是講的家長應該給予孩子一個充滿肯定、相信和幫助的環境,一味的壓抑和否定,只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季楊楊身上的我:爸媽,我並不是不愛你們,可能只是不善於表達劇裡季楊楊一開始跟爸媽那股彆扭勁兒,也像極了我以前,爸媽說什麼不聽,覺得他們煩,不理解自己。
親子關係中,很多時候溝通的作用會被忽視,我們以為親近,卻從來不相互表達,甚至用最壞的一面去面對最親近的人,而季楊楊一家告訴我們,不管怎樣的關係,都只能在平等對話的基礎上才能更加深入。
林磊兒身上的我:對這個世界可能有種天然的怯懦,但總有人用愛支撐起我初到大城市的林磊兒,總是走丟,分不清方向,不愛說話,跟在表哥方一凡身邊怯怯的打量這個世界。這份面對廣闊世界的不自信,我大概深有體會。
畢業後去異地工作,聽不懂同事用方言說話,插不進他們的聊天,對這個城市也很陌生,每天呆在宿舍刷劇,好像只有這樣的小世界之於我才是安全和舒心的。
但就像林磊兒遇上了方一凡,我也遇見了我的小天使,帶著我在這個城市去吃好吃的小館子,去看最新的電影。就像電視劇取“小歡喜”這個題目,我們也總能在平凡到有些沮喪的時候收穫那些小確幸。要相信這個世界有愛,也要學會去傳遞這份愛。
《小歡喜》的成功在於接地氣不乖張的情節設定,也在於觀眾能夠在各個角色上都找到自己的影子,我們在劇裡找認同,找歸屬,在劇外又去思考如何像劇中人物一樣解救現實的困境。這部劇的意義也在於此,不愧為今夏最熱國民劇。
回覆列表
電視劇《小歡喜》緩緩落下了帷幕,結局也是平平淡淡的,好多人表示看完結局有種失望的情緒,總覺得不夠出彩。其實大可不必失落,仔細想一想,我們的生活不就是波瀾過後最終都會歸於平靜嗎?
《小歡喜》這部劇在一定層面反映出我們現實中的各種問題,“一考定終身”“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些都是我們自身都經歷過的,而我們在那個年歲正處於青春叛逆期,這就避免不了與父母之間產生矛盾。“你讓我這麼做,我偏不”這不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實寫照嗎?所以,劇中這些情景我們都會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我們自己也是這麼做的。至於你說的劇中有沒有自己的影子,答案肯定是有的,當電視劇中那些情景出來時,我們腦海裡林林總總肯定會想起自己當時的所作所為,那些是我們回不去的青春記憶,是我們心裡最最柔軟的部分,過去與同伴間的喜怒哀樂,嬉笑打鬧的畫面都一幅幅浮現在我們面前,那麼真實。
另一點,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我想我們那時並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吧,劇中展現的還是不是最真實的生活,父母為了生活疲於奔波著,其實不會像劇中那樣隨時出現在我們身邊,更多的是留下“老師你該打打”的話就把我們交給了老師。
光陰似箭,一晃多年,除了發幾句感慨,我們是真的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