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求知路上

    《易中天品三國》是易先生用自己的見解和所學到的歷史知識對三國曆史的一個解讀,我認為易先生的品三國好象比那些枯燥乏味的歷史書籍更好讓人接受。

    至於與真實的歷史有多大差距,在我看來已無法對比,在說也沒有那個必要。再說了易先生也是學者教授,他也不能無憑無據的在各級媒體上宣揚他的個人風彩,而不顧歷史的史實的客觀事實。

    只不過是易先生的個人魅力和講述風格也是無人能夠替代的,我們單從他的外表和行事風格就能判斷出易先生肯定對他自己說的各種言論能負擔起這份責任。我們無法也不能對他的作品憑頭論足,更不能說與真實的歷史相比較,這樣做好象沒有任何意義可言。

  • 2 # 趣說古今事

    易中天的本行不是歷史,他是中文系的講師。因為專業的緣故,不可避免地就會接觸相當多的文學作品和古文古籍。

    知道了這個前提,可以幫助大家更客觀地評價這個人以及他的作品。

    我舉個例子,之前知乎上有個易中天在電視節目裡把一個沒有禮貌的博士生懟得啞口無言的影片,裡面有個情節是該博士生說易中天不務正業,易中天回覆說自己是不務專業,因為上電視講課這件事沒有哪裡不正。

    從這裡你可以看出易中天對於語言文字很敏感,他在品三國裡就經常體現這樣的特徵,例如辨析劉備託孤時說的“君可自取”是指“自行其是”。

    另外從這裡本身也可以看出,易中天喜歡幹些專業外的事,他寫過不少歷史類作品,還寫過關於美國憲法的書,這些都不是他的本行。

    在品三國上這個特徵尤為突出。易中天說他一開始對三國並不熟悉,是節目編導見他的漢代風雲人物系列大火之後,認為三國題材更具備話題度,因而勸說他接下來講三國,所以這等於是讓一個外行人來講課。

    根據易中天在節目裡自述,他甚至坐飛機時還在讀三國志,然後一邊看一邊寫稿子,這樣趕工趕出來的作品會是什麼質量可想而知。因而對於品三國這部作品,正確看待方式是這是一個非歷史專業的學者在初接觸三國後寫下的東西。

    品三國分為上下兩部,風格內涵差異極大。上半部就如同上文所述,完全就是新人學史的作品,書裡有許多片面甚至是與事實相悖的結論,這是因為這時的易中天甚至都沒有通讀一遍三國志全書,對史料不夠熟悉。

    實際上如果大家去把武帝紀和裴注讀一遍,會發現品三國前十多期差不多也就是把這些內容做了遍翻譯,水分相當重。

    而且和幾乎所有初接觸三國志的人一樣,易中天非常喜歡diss三國演義。作為一名中文系講師,易中天自然對三國演義十分熟悉,翻三國志時聯想起自己熟悉的劇情並發現其中的不同是正常的,但實際上他自己作為一個剛接觸三國志不久的人,思維裡也殘留了大量演義裡的內容,例如他說孫策同時託孤給張昭和周瑜以及赤壁戰敗後曹操靠張遼等人接應脫險等等,都是史料裡不曾記載的內容。

    由於本身對史料就不夠熟悉,因而易中天對人物的瞭解就是演義的初印象加上傳記裡的光輝形象。於是就產生了可愛的奸雄、漂亮的草包、三國第一聰明人、曹軍最強謀士等奇奇怪怪讓人貽笑大方的評價。

    畢竟史書裡會強調賈詡從段煨處機智脫身,但不會強調他狼狽得不敢帶家人,會強調郭嘉對袁紹的評價有先進之明,但不會強調郭嘉的十勝十敗毫無操作性和實際意義。

    當然易中天這種全盤接受史書評價的思路對於初學者來說也不失為一種積極的治史態度,本身掌握史料不足又喜歡胡思亂想更容易產生出一堆毫無根據的奇談怪論來。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功,除了易中天作為一名講師,本身具有出色的文字功底以及幽默的演講風格,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品三國本身完美契合了大眾的認知水平。

    三國的群眾基礎很廣,但實際上能把三國演義從頭到尾認真看完一遍的人在總人口中只是很小一部分,三國志就更是陽春白雪。但任何人都有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你直接拿出專業的三國知識講給大家聽,那就是曲高和寡。這時候易中天作為一名三國史初學者,他的水平雖然比大眾高,但也高得有限,再加上優秀的講授能力和他喜歡在內容中加入對人性之類大家喜聞樂見的話題的適度探討,可以說這個節目不火才沒道理。

    所以品三國播出後讚賞聲和質疑聲同時響徹網路,實際上是普通大眾和歷史愛好者之間對於歷史話題各種矛盾的一次具現化。

    而易中天本身又是一位比較親民且又注重觀眾反饋的講師。像他在講漢代風雲人物時還是一頭蓬鬆的泡麵頭,後來因為有觀眾反映,於是他在講品三國時就打理整齊了。

    他在講品三國期間也收到了大量三國愛好者對他講述內容的批評指正,這也引起了易老師的關注,因而他在講完第36期也就是永安託孤後,停更了半年多的時間專門來提升自己的三國史水平,然後才把最後16期寫了出來。

    最後16期可以認為是整個品三國最精華的部分,主要講了諸葛亮治蜀和孫吳政治鬥爭,以及最後總結士族勢力對整個三國曆史發展的影響。雖然易老師的史料功底還是沒能達到專業水平,也提出了一些至今仍然被拿來鞭屍的說法(例如劉禪不爽諸葛亮),但總的來說,這半年多的時間裡他的進步是驚人的。

    這其中最突出一點是他提到了士族這個概念。要知道品三國上是一部拿來當作娛樂作品看也沒多大問題的節目,這代表的是普羅大眾的歷史水平層次,那麼品三國下里他幾乎把這個層次往後推了十年。雖說現在只要是個三國愛好者都能提出些士族如何影響三國政治的觀點,但不說節目播出時才02年,對於十年前的網際網路三國話題來說,士族是一個來自學術界的高冷詞彙,所以易中天的這套內容實際上是讓當時觀眾有些一臉懵逼的,或者是看完後感到不明覺厲。

    但毫無疑問,這無疑是在他們的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知道了在英雄輪番登臺演出的背後,還有一股真正影響著歷史程序且不可阻攔的巨大勢力。

    在這最後16期中,易中天頻頻提到“呂思勉”、“田餘慶”等歷史學家的名字。雖然現在的三國愛好者大都接觸過他們的作品和思想,甚至都可以把他們提出的一些奇怪觀點批倒批臭,但這些愛好者在看品三國前,很多可能都沒聽說過這些名字。

    尤其在最後4期,易中天對整個三國時期的歷史脈絡做了一個簡單的梳理,裡面提到一個觀點,來自於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說“是法國階級鬥爭造成了一種條件和局勢,才使得路易•波拿巴這樣一個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成了時代英雄”。然後說三國時代的英雄人物雖然未必是平庸而可笑,但也是被歷史形勢推上了前臺,扮演著他們各自的角色,這明顯是迴歸了馬克思的唯物主義史觀。

    這和整個品三國上所表現出的態度是截然相反的。易中天不再吹捧三國最聰明的賈詡和曹操最厲害的謀士郭嘉,而是關注起了曹操和荀彧、漢室的關係,以及曹操和士族的若即若離。

    易中天曾在品三國上結束後的特別節目裡說自己正在構思一個三華人物排行榜,但品三國系列結束時他對此隻字不提。

    原因很簡單,這個一年前的自己提出的構思,現在看來完全就是一個笑話,他已經和英雄史觀說再見了。易中天在講課期間是在不斷成長的,品三國這個系列也同樣如此。雖然直到整個系列播完,易中天仍然稱不上是一位嚴肅專業的三國學者,他的史料積累量嚴重不足,觀點也十分粗糙,你讓他把三國時期的官制、軍制、經濟、文化、民俗講清楚他肯定是做不到的,但對於向大眾普及三國正史入門知識這個任務而言,他無疑是超額完成了。

    以前我在看張藝謀的一個訪談時,他說自己一輩的導演當年就是靠著批判謝晉起家的,而現在的他們又像當年的謝晉一樣成了被新一代導演批判的物件。和電影藝術一樣,三國研究領域也是不斷髮展進步的,易中天雖然說不上對三國研究產生了什麼貢獻,但他毫無疑問對整個三國圈子產生了很積極的影響。像“宇宙戰神郭嘉”、“大智若愚劉禪”也只是進步路上的一些副產物,即使沒有易中天,一些喜歡奇談怪論的普通愛好者在研究三國時該走的彎路照樣會走,而且只會彎得更遠(神將陳到了解一下)。

    而易中天在拉近學術和大眾距離這一點上所做出的功勞,卻是批判他的任何人都沒能做到的。當然很可惜的是易中天大概是對三國並不十分感興趣,他在講完品三國之後大概就停止了三國方面的研究,這些年他一直沒能再體現出自己在三國史方面的進步,以至於當年那些被他啟蒙過的觀眾們,現在可能很大一部分都可以說自己對三國的瞭解超過他了。

    總的來說,品三國並不是合格的三國曆史類書籍,甚至算不上合適的三國曆史入門書籍,但它卻打開了我們對三國的探索之門!

  • 3 # 雨雨雨先生

    易中天的的三國與三國志有出入,那是因為易中天在談三國的時候,參考了多方面的資料,在講壇是也列舉了那些材料,他只是適當的選擇其中最切合實際的一些材料罷了,因為誰也不敢肯定,你說的就是對的,而且易中天也聲明瞭,是個人觀點

  • 4 # 80後滬飄

    《易中天品三國》是給觀眾一個對三國的大概瞭解,但內容並不詳盡,對於史學上的分歧點,他並沒有仔細探討,他的三國並不全面,因為是電視節目,所以他的著墨主要在於蜀魏,以滿足觀眾的需求,而對吳的著墨點實在太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行原油寶事件,誰是最後的獲利者?中行有沒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