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周12345678901

    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農民家沒人當官,農民家沒有關係更沒有後臺。農民工除了力氣和時間能夠消耗其他都是奢侈品,生活在底層的農民工就像網箱中掙扎的魚兒,有自由沒出路。

    不是農民工沒理想,我們做夢都想發財,都想出人頭地,我們比誰貢獻不會少可我們還是最底層的農民工,一批得不到社會認可,一點點尊重的農民工。雖然我們生活不容易,我們都還堅強地活著,活得無怨無悔。

  • 2 # 楊哥愛vlog

    我是農民,中花幾億農民中的一份子,雖然我現在也是城裡的農民工,但我們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一直沒覺得“農民工”這個稱謂有很土,畢竟咱是農民!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為什麼是鄉土性的呢?是因為考慮到從這基層上曾長出一層比較上和鄉土基層不完全相同的社會,而且近百年來更在東西方接觸邊緣上發生了一種很特殊的社會。這些社會的特性我們暫時不提,我們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鄉下人。他們才是社會的基層之所以咱們不能改行,是因為多年來一直從事的就是這個工作,當然以後老了回家種地也是絕對能夠做的,但是人到中年,有家要養,有妻兒老小一家子,你該如何選擇?不是每個人都像成功人士一樣,只要付出了努力就會有收穫的,如果你生在農村,沒有人脈,沒有資金,你只能靠你辛辛苦苦掙下的微薄收入來維持生計,你就是再有雄心壯志,你敢去試嗎?所以說網上說的在逆境之中狂奔向上而成功的人確實很少!即使很多自認為有能力的人最後都栽在了通往成功的路上!如果在二十年前,讓我選擇,我會選擇不打工,可現在已經晚了!

  • 3 # 鄉記

    一些農民工進城多年,為何還是農民工?就不能改行幹別的嗎?

    隨著改革開放的那一刻起,農村就已經有了外出務工的先行者。農民進城是貢獻自己的力量為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也是為了脫貧致富。

    農民進城多年依然只是農民工?為什麼就不能改行做別的?

    第一:個人以為提問有欠妥當。農民工只和出身有關,和行業、職業無關。不能簡單的把城市建築工地上的民工理解成“農民工”,農村進城的務工人員都是農民工。職業無貴賤,城市裡各行各業都有我們農村人辛勤勞動的身影。

    第二:簡說一下在工地上的農民工。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還是繼續轉戰各大大小工地。為什麼?首先是他們大部分人的文化程度真的很低,城市商業、服務業只能和他們失之交臂;然後也是農民的踏實,做一行愛一行,這就是堅信的力量;還有一部分農民是因為手藝精湛,經驗豐富,有時候他們的專業能力並不比科班出身的工程師遜色。

    第三:這是城市發展的需要。現代化的城市不能僅僅體現科技化,也要有對人才的包容性。農民工以勤勞的雙手為城市發展做出了貢獻,城市也要儘可能的為農民工提供便利和福利。離開農民工的城市,也許並非你想象的那麼完美。

    城鄉經濟是一種互助、互補的經濟發展模式,農民工始終都是一個無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我是農民工,我很自豪。

  • 4 # 村錄農記

    農民工進城打工,都是身負重擔,他們為了養家餬口,才不惜遠走他鄉,和親人分離。他們常見奔波在外,上不能照顧老人,下不能陪伴孩子,如果有選擇,誰願意外出打工呢?

    農民工是所有打工農民的統稱,不當農民工的話,就預示著放棄打工生涯,去選擇其他生意門路,無論種植也好,養殖也罷,在沒有一定經濟支撐的情況下,做任何行業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其實也有人想過改行,只是他們對其他行業並不熟悉,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萬事開頭難”,雖然打工又苦又累,但是可以解決一家人的溫飽問題,若盲目放棄現有的手藝,去選擇陌生的行業,就等於擔負著減少收入的風險。

    農民工雖然是農村人,但也經歷過大風大浪,他們憨厚朴實,但並不代表“頑固不化”,並非他們沒有遠見,而是“責任”二字太過沉重,現實的生活保障,遠比沒有“勝算”的投資更“實惠”。

    莫笑農民工“前怕狼,後怕虎”,其實你不懂一個農村人的艱辛,和上有老下有小的心酸,農民工也曾年輕過,也曾懷揣夢想,只是當壓力在身的時候,他們更懂的夢想與現實的差距。

    農民工所掙的錢,一分一文都來自於自己的血汗,他們靠自己的雙手,來支撐一個不富裕的家庭,他們背井離鄉,掙錢不易,並非是不想轉行,而是他們和有錢人,真的有太大的差距。

  • 5 # 姚耀1188

    城鄉二元體系,從利用統購統銷制度下農副產品與工業產品巨大的“剪刀差”、從而攫取農村剩餘價值來發展自主重工業(建國後無奈的制度、好處是造就了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表面的經濟體系,但因限制農村戶口遷往城市等政策,也使這個體系變為社會體系。

    城鎮化還在路上,中國那麼多農村人口不可能一下子轉為自由遷徙,那會徒增城市壓力,造成社會秩序混亂,包括城市貧民窟等等……

    農民工戶籍沒法改變、子女教育無法解決,談何紮根(落戶)?但情況在好轉,落戶都有政策(人社部門)依據,大城市限制人口,精英落戶也難。三四線城市開始,漸漸並非不可能了。

    再則,現在城裡人反而羨慕農村戶口了,回遷,比農名工落戶城市更不可能。

  • 6 # 進擊的滷蛋

    ◇中國幹農民工的普遍文化程度較低,許多幹了多年的農名工都已經習慣了這種苦、累的生活,就像《肖申克的救贖》裡的囚犯、像深圳三和大神這些人一樣被“體制化”了。人性就是這樣,只要習慣了就不好輕易的去改變!

    我認為農名工的出路不是幹這行幹到老!而是自己尋找出路,自己回家創業,或者改行!

    回家創業可以更好的照顧到家庭,實現工作和家庭生活兩不誤。

    農民工對自己家鄉熟悉,可以更好利用各種資源,創業成功。國家政策的支援。近年來,大眾創新,萬眾創業風潮興起,同時國家出臺各種鄉村優惠政策,大力扶持返鄉創業。

    農民工的苦

    工作累、心理累 累不過被“另眼相待”

    “累”是當今社會最常聽到的詞,上到7、80的老人、下到5、6歲的小學生,都把“累”掛在嘴邊。而我們卻很少聽到農民工抱怨累。

    那他們就不累嗎?他們不應該是最累的嗎?

    累是當然的。長年累月的幹著高強度的工作,腰椎、脊椎、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統統受損。怎麼可能不累?

    礦場上勞作的老人,卸一噸貨6毛錢

    不說,是因為沒人可以說。工作的地方大家都累,跟誰抱怨?更不可能跟家裡說,只能讓家人擔心。

    他們也不敢說累,因為“累”意味著“不中用了”,就會有被辭退的風險。

    而且農民工的累,更多的是心理方面累。但是他們的心理問題卻得不到重視,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心理有問題。

    因為現在科技發展越來越快,對人工的需求越來越低。與此同時,傳統行業也不景氣,生意難做、招人少。最重要的是,“農民工”也存在著黃金職業期。50歲以上的人繼續當農民工就很被動,但是也不能不幹,因為農民工退休之後沒有任何的福利保障,生活艱難。

    農民工的有目共睹,農民工的也是不言而喻。他們髒活累活都幹全年無休,一天只要100塊甚至更低的工資。

    中國農民工的數量有近三億,但是這個群體仍然會被社會所無視。

    在城市中穿梭的時候,沒人會想起在鋼筋叢林中穿梭的他們;

    在車流中行駛的時候,沒人會注意就地小睡的他們;

    享受便利交通的時候,沒人會留意蜷縮在車廂角落的他們;

    獲取社會福利之後,沒人會幫助要薪無果的他們。

    最後宣告:我沒有歧視農名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星真的會用她們推薦的幾塊錢一張的面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