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歐比旺羅克
-
2 # 愛吃的阿毛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那些作品,基本上都對現實中的人性、歷史、社會背景等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刻畫,文字功底強硬,讀完之後發人深省、令人在精神方面有所收穫或者領悟。
像這類讀物恐怕想我們這些年輕一輩是沒幾個能耐得住性子讀完的,而且需要一定的文學鑑賞能力。
當然了,這樣作品在文壇上肯定會得到承認,但是要說流傳度,恐怕還沒有那些武俠小說來的廣。
之所以人人都知道了是因為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不是說因為流傳度廣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
3 # 含真詩書畫
諾貝爾文學獎頒給誰,不是依據他的作品流傳的廣不廣。 按照諾貝爾的遺囑,這獎頒給那些寫出有理想的傾向的文學作品的作者。瑞典文學院根據這一原則在世界範圍內評選出最優秀的作者,每年的10月份在斯德哥爾摩頒獎。最初的一次頒獎,大名鼎鼎的托爾斯泰落選了,其理由是他沒能寫出複合當時評委認定的具有理想傾向的作品。
-
4 # 蘇凌ing
不一定。 按照諾貝爾的遺囑,這獎頒給那些寫出有理想的傾向的文學作品的作者。瑞典文學院根據這一原則在世界範圍內評選出最優秀的作者,每年的10月份在斯德哥爾摩頒獎。最初的一次頒獎,大名鼎鼎的托爾斯泰落選了,其理由是他沒能寫出複合當時評委認定的具有理想傾向的作品。
-
5 # 趙縣石頭
諾貝爾文學獎和流傳度有關係但不大,獲獎可以提高作者的知名度,也是對作家的任可,但如果問一問莫言的獲獎作品是什麼估計大多人特別是年輕人會不知道。但如果你問問《鬼吹燈》、《盜墓筆記》、估計都知道。
在當下講究速食文化,沒有多少人去看名著去追捧經典,全看一些網路小說,追求張揚的個性,講一些實際好玩的東東,當然並不是說網路小說全不好,有市場有錢賺也不是壞事,但想成為經典文學很難。
但諾貝爾獎評獎是很嚴肅的事,作品不但文學性好,也對全人類的精神食糧有突出貢獻,即使流傳度不廣,但當人們靜下來能讀到這些經典,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震憾!會潛移默化的學到知識,會洗滯人的心靈!
那些速食文化是不會流傳的,只是看過就忘的東西!我們現在需要傳統的文化教育,特別是我們的下一代,要引導孩子們去讀經典,學傳統,看一看四大名箸,瞭解我們偉大古國的歷史!
我希望那些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流傳會越來越廣!
石頭於己亥春
-
6 # 託尼賈282
諾獎是最高獎。
他的評審團隊是全球頂尖的。
但是獲得諾獎的作品不一定流傳很廣。
相反倒是那些迎合了普通人趣味的東西大行其道。
-
7 # 亂世出虎臣
實際上與大多數事物相同的是:文學藝術有時也改變不了喜歡使順風船。
但也經常會隨著風向的轉變,而變成另外一個模樣。也就是人們經常能夠看到的,文學自身前後也經常出現矛盾。所以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是一種共生的關係。
如果把文學理論比喻成為一片正在成長的果樹,文學批評就如同修枝打叉的果農,有時為了果樹生長的盡如人意,還要給它施肥與噴灑農藥,同時又要進行疏果管理,及時除草也不能耽擱。
但即便是這樣,到了秋後果農也未必能夠賣得上一個好的價錢。影響果農收入的除了以上的管理之外,還有果品的品種更新換代。色澤、口感、市場營銷推廣,也就是說本身質量,與人們的接受度缺一不可。
可不可以這樣說:文學理論更重要,而文學批評,只是促進它的一種手段。
回覆列表
不廣。回答過類似問題,整理後再粘一遍。
為了解文學作品流傳能力與諾貝爾獎的相關度,百度了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歷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和作品,另外一個是流傳最廣文學作品排行。
自1901年起,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共列出了205部,僅粘近20年的:
1997年——達里奧·福,《喜劇的神秘》、《我們不能也不願意付錢》、《大胸魔鬼》, 義大利
1998年——若澤·薩拉馬戈,《里斯本圍困史》、《修道院紀事》, 葡萄牙
1999年——君特·格拉斯,《鐵皮鼓》, 德國
2000年——高行健,《靈山》, 法國
2001年——維·蘇·奈保爾,《神秘的按摩師》、《米格爾街》、《大河灣》、《島上的旗幟》、《超越信仰》、《神秘的新來者》, 英國
2002年——凱爾泰斯·伊姆雷,《無形的命運》、《英國旗》、《船伕日記》、《慘敗》, 匈牙利
2003年——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恥》、《彼得堡的大師》, 南非
2004年——埃爾弗裡德·耶利內克,《利莎的影子》、《鋼琴教師》, 奧地利
2005年——哈羅德·品特,《看房者》、《生日晚會》、《歸家》, 英國
2006年——奧罕·帕慕克,《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紅》、《伊斯坦布林》, 土耳其
2007年——多麗絲·萊辛,《金色筆記》、《倖存者回憶錄》、《黑暗前的夏天》, 英國
2008年——勒·克萊齊奧,《戰爭》、《逃之書》、《墨西哥之夢》、《非洲人》、《訴訟筆錄》, 法國/模里西斯
2009年——赫塔·米勒,《河水奔流》、《行走界線》、《狐狸那時已是獵人》、《呼吸鞦韆》、《心獸》, 德國
2010年——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綠房子》、《世界末日之戰》,《城市與狗》、《酒吧長談》、《誰是殺人犯》, 西班牙/秘魯
2011年——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17首詩》、《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見黑暗》、《為生者和死者》、《悲哀貢多拉》, 瑞典
2012年——莫言,《紅高粱》、《酒國》、《豐乳肥臀》、《生死疲勞》、《蛙》, 中國
2013年——愛麗絲·門羅,《逃離》、《快樂影子之舞》、《愛的程序》、《女孩和女人們的生活》, 加拿大
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亞諾,《星形廣場》、《暗店街》、《青春咖啡館》, 法國
2015年——斯Vitara娜·阿列克謝耶維奇,《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最後的見證:失去童年——的孩子們》、《戰爭的非女性面孔》、《最後一個證人》, 白俄羅斯
2016年——鮑勃·迪倫,《隨風飄蕩》, 美國
2017年——石黑一雄,英國
下面是譯本最多,流傳最廣的20本書排名
No.1 ,《小王子》,全球譯本數:253個
No.2 ,《布偶奇遇記》,全球譯本數:240個
No.3 ,《天路歷程》,全球譯本數:200個
No.4 ,《愛麗斯漫遊奇遇記》,全球譯本數:174個
No.5 ,《安徒生通話》,全球譯本數:159個
No.6 ,《海底兩萬裡》,全球譯本數:148個
No.7 ,《高盧英雄歷險記》,全球譯本數:114個
No.8 ,《丁丁歷險記》,全球譯本數:112個
No.9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全球譯本數:80個
No.10 ,《長襪子皮皮》,全球譯本數:70個
No.11 ,《哈利·波特》,全球譯本數:67個
No.12 ,《安妮日記》,全球譯本數:67個
No.13 ,《1984》,全球譯本數:65個
No.14 ,《哈利貝利·費恩歷險記》,全球譯本數:65個
No.15 ,《我的名字叫紅》,全球譯本數:60個
No.16 ,《福爾摩斯探案記》,全球譯本數:60個
No.17 ,《蘇菲的世界》,全球譯本數:60個
No.18 ,《好餓的毛毛蟲》,全球譯本數:60個
No.19 ,《好兵帥克》,全球譯本數:58
No.20 ,《海蒂》,全球譯本數:50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列表中提到205部。本人讀過《老虎!老虎!》、《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約翰·克利斯朵夫》、《名人傳》、《福爾賽世家》、《喧譁與騷動》、《日瓦戈醫生》、《靜靜的頓河》、《雪國》、《百年孤獨》,《蛙》、共12部。佔205部的6.8%。《蛙》是聽說華人得了諾獎讀的。《霍亂時期的愛情》、《鐵皮鼓》只看過電影。
譯本最多20部小說中沒有諾貝爾獎作品。本人讀過《小王子》、《布偶奇遇記》、《安徒生通話》、《海底兩萬裡》、《高盧英雄歷險記》、《哈利·波特》(主要是電影)、《1984》、《哈利貝利芬歷險記》、《福爾摩斯探案記》、《蘇菲的世界》、《好兵帥克》,共12部。佔開列書目的60%。就個人經驗而言,非諾獎作品流傳廣度是諾獎作品的10倍。
諾貝爾獎不是大多數人選擇讀書的標準,正如奧斯卡獎不是花錢買電影票的依據。看書和看電影類似,《花樣年華》、《霸王別姬》、《活著》雖然是華語電影翹楚,但知名度、上座率、票房肯定幹不過《笑傲江湖》、《戰狼》、和《我不是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