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灰色大咖

    《烈火英雄》全面展現了消防員們的戰鬥場面。電影的原型是發生在2010年大連港口的大火,當時儲油罐爆炸,而旁邊就是化學品罐區,一旦火勢無法控制,引燃這些化學品,將帶來更加巨大的災難。

    但真正打動觀眾的,還是人物的感情。一部電影,不管場面如何,最終打動人心的,還是要有故事,要有感情。這方面,《烈火英雄》顯然做到了。消防員不畏犧牲,捨命衝到第一線,這是他們責任的擔當。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內心的信念在激勵鼓舞著自己。

    影片中幾位消防員的犧牲,真的特別打動人,這裡就不過多劇透了。歐豪飾演的消防員犧牲前想象著楊紫飾演的女朋友穿著婚紗的畫面;楊紫跑向愛人犧牲處的畫面;黃曉明飾演的消防員幻想自己平安回到老婆孩子的身邊......這些特寫畫面,配以音樂,很是催淚。

    這幾個鏡頭總的來說,略有點煽情,但是電影氣氛營造得特別好,也點到即止,並沒有氾濫,讓人淚目。我在觀影過程中,聽到身邊好幾位女性觀眾都在輕輕哭泣。

  • 2 # 海外影視007

    《烈火英雄》是由北京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出品災難劇情片,由劉偉強、李錦文監製,香港導演陳國輝執導,黃曉明、杜江、譚卓領銜主演,楊紫、歐豪特別出演。該片於2019年8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根據鮑爾吉·原野的長篇報告文學作品《最深的水是淚水》改編,故事以“大連7·16油爆火災”為原型,講述了沿海油罐區發生火災,消防隊伍上下級團結一致,誓死抵抗,以生命維護國家及人民財產安全的故事。

    看哭、淚目、感動,似乎成為了大多數觀眾概括《烈火英雄》觀後感的關鍵詞。但至於為什麼會看哭,僅僅用我前面那段話來回答,又顯得過於簡單。我試圖梳理了一下,認為影片的淚點主要源於如下這三個方面。

    1、對消防員的敬意

    看《烈火英雄》的時候,很容易因為片中的角色而聯想到現實生活中那些我們也許連名字都不知道的消防英雄們。

    其實每次說到消防員,我們好像都不會覺得陌生,但要說更深入的瞭解,恐怕就都有點“很近但又很遠”的感覺了。我們並不知道消防員的日常訓練是怎樣的,也並不知道他們出任務的場面是怎樣的,更不知道他們在奔赴到火災現場時,都是怎樣去應對各種險情的?

    《烈火英雄》真實地描繪了消防員們的訓練、出警以及滅火場面,讓我們更好的關注並瞭解消防員們。尤其影片有百分之九十的鏡頭是真火實拍,展現了逼真的火災效果,足以讓觀眾感到震撼,也會為消防員們提心吊膽。看著銀幕上撲面而來的熊熊烈焰,再聯想起現實生活中那些真實的火災場面、想到消防員們的工作是那樣艱辛和危險,內心便會油然而生出敬畏與感動!

    我個人對於那些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而奮力拼搏的英雄們是抱有敬意的,每每想起他們默默做的許多付出,就會很感動。尤其是那些衝在第一線的戰士們,他們真的值得所有的讚譽。所以在看《烈火英雄》時,許多場面都會讓我湧出淚來,最終匯聚成一句話:向消防員致敬!

    2、對真實的敬畏

    如果大家在看完電影之後仔細注意走字幕時的真實影片畫面,內心得到的情感衝擊可能就會更為強烈。電影在表現消防員救災工作與火災場面時,當然是有采取藝術手法的。譬如升格鏡頭、煽情配樂以及動人臺詞的運用,都屬於戲劇化的處理。

    可即便如此,影片並沒有誇大或一味地烘托情緒,反倒是在故事設計與人物設定方面,是有真實事件作為基礎的。導演陳國輝在路演時就曾說過,團隊為拍攝這部電影,曾訪問了很多真實的消防員。並且在電影創作上,更多是在還原事實的基礎上展開相對剋制的表達。

    比如片中杜江飾演的馬衛國在一位戰友不幸犧牲之後發表那番“消防戰鬥,早晚會有犧牲”的感言,其實就源於真實人物的一段真實講話。

    這個角色的人物原型,是中國應急救援和消防專家、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原副總隊長李進(他同時也擔當了影片的消防顧問)。他也曾在電影的一次路演活動中講述了那段臺詞的出處,是源於他在2013年親歷的一次救火案例。

    還比如片中歐豪飾演的徐小斌,他負責遠端供水工作,最後不幸溺水犧牲。這個角色其實也是有原型的,片尾播放的真實影片裡也有表現:就是那個在油汙中奮力向前遊,卻最終因體力不支而下沉的消防英雄。看著這個真實的影片,尤其那種眼看著他漸漸沉下去的無力感,會很難過。

    此外,黃曉明飾演的江立偉,那個深入火海關閉閘門的英勇行徑,也是有真實原型的。當時那支“敢死隊”有三名消防員組成,需要關閉的閘門共四個,而每一個都只能用手動方式實現關閉。

    那種高溫下的滾燙,那種烈火中的危險,那種堅持用手一次次旋轉的毅力,想想都讓人充滿敬意!

    正是有了如此這般對真實的認真還原,令影片的故事足夠紮實可信,亦令影片的人物都立得住。

    一旦有了真實作為基礎,觀眾在觀看的時候也會增加一種敬畏感。而這種對真實的敬畏,往往能夠催生出不少難以言喻的感動。

    3、對人物的共情

    影視改編終歸是要為劇情考慮的,即使影片有真實人物原型作為創作基礎,也還是會對角色的設計添上戲劇色彩,進而傳遞打動人心的表達。

    《烈火英雄》裡的三個主要人物:江立偉(黃曉明飾)、馬衛國(杜江飾)、徐小斌(歐豪飾),都算是消防員群體裡平凡的一員,但卻有著各自不同的內心訴求。

    黃曉明飾演的江立偉,一開始因為失去了一位戰友,內心種下愧疚,醫學診斷為“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他有過失去,有過誤解,也有過畏懼,內心其實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尤其在面對戰友的逝去以及兒子的質問時,這種壓力困住了他。在調整崗位之後,他一心所追求的,就是多陪陪家人,多給兒子一些陪伴。

    可當火災險情發生時,他又第一時間奔赴現場,第一個站出來要去完成風險極大的任務,並在最為重要也最為危險的崗位上堅守到底,最終不辱使命。

    從前面的心有愧疚,到最終的英勇奉獻,江立偉這個角色實現了自我救贖,大大增強了人物弧光。也正是因為有前面的心路歷程作鋪墊,才讓江立偉後來的挺身而出與戰勝畏懼變得令人敬畏又感動!

    黃曉明在刻畫這個角色的時候,自然而細膩,既表現了人物平凡而質樸的一面,又展現了其有勇氣、有大愛的一面,完成了很好的人物塑造。

    最為觸動的一場戲,莫過於他在烈火中手動關閘門時,面對熊熊火焰表現出的堅毅與無畏,眼神戲十分動人。而這段戲,不僅讓觀眾為角色感到著急甚至提心吊膽,也為角色搏命般的無畏精神感到動容。

    杜江飾演的馬衛國,看起來要“順”很多:工作方面得到了晉升,家庭方面妻兒美滿,作為隊長的他也很受諸位消防戰友的尊重。但他也有自己內心的結,那就是他總是很難得到父親的認可。

    在訓練場上,他是威嚴的教官;在火災現場,他是堅定無懼的指揮者;在最難過的時刻,他是穩定人心的“定心丸”;在最危急的時刻,他是敢於赴死的勇士。在失去一位戰友後,馬衛國的那番演說觸動人心,足以令觀眾落淚。而在決心共同赴死,用影片留下遺言那段,觀眾也能被那一刻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從而湧出淚來。

    但當馬衛國從救災現場回到家中,他的父親身著軍裝對他敬禮的時候,他也回以軍禮,淚水在眼眶中打轉,是因為他終於得到了父親的認可。這個彼此無言,但卻充滿儀式感的場面,亦是能夠催出觀眾淚水的時刻。

    還有歐豪飾演的徐小斌,可能相對於前兩者而言,戲份權重不是那麼的大,但也製造了觸人心絃的淚點。

    這個年輕有活力的消防員,剛剛還在和同為消防員的女友(楊紫飾演)拍攝婚紗照,接到任務便立馬奔赴現場。負責遠端供水的他,似乎因遠離火災現場而顯得安全一些。但實際上,為了保障有足夠的水量去應對大火,他們必須每隔一個小時便潛到水中去清理吸水泵泵口的垃圾。

    這聽起來似乎也不算是很危險的工作,但在洩露的石油流入水中之後,潛在水中的人會被附上石油,而人在油汙中做動作會耗費更多的體力。徐小斌就是在清理泵口垃圾時,消耗太多體力,加上又被漁網纏繞,最終不幸犧牲。

    這個角色的失去,會給觀眾帶來一陣難過:他還那麼年輕,並且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當楊紫飾演的女友趴在他身上哭泣時,觀眾也會情不自禁為之淚目。

    如上這三個方面,便是我覺得《烈火英雄》能讓人看哭的原因所在。

    儘管不同的觀眾會有不同的理解,也會有不同的感動,但於我而言,我真的覺得消防員群體是了不起的、是值得更多關注與更多讚譽的。

    其實想想,在我們平日的生活裡,有多少人會關心:在我們所有看似稀鬆平常的安穩生活背後,原來有那麼多人在出生入死地努力付出著?

    《烈火英雄》會讓觀眾們關注到消防員群體,也會讓大家提升消防意識,哪怕這其中的機率只有一點點,我也覺得這是影片的一大價值。

    再一次致敬所有消防員們,你們真的配得上所有的讚譽和感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影忍者》中,鳴人能用風遁·螺旋手裡劍打敗角都,但可以用此打敗飛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