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濟

    披紅也幫著皇帝批,代表的是皇帝的意思。如果皇帝比較聖明,那麼這份工作純屬就是寫字蓋章的。即使皇帝比較昏庸,司禮監的披紅也無法左右閣老們。

    內閣大臣票擬,擬訂一個章程和方案,然後批紅,是否採用。如果太監專權,皇帝啥事都不管,太監也只是可以把一些奏摺壓下來,或者不給批,不贊成這個方案。雖然是代替天子,但是他們也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隨便在奏摺上寫,這事你要怎麼辦。要是出了事,內閣大臣一翻臉,集體鬧著找皇上,太監也兜不住。所以,也不能隨便寫。

    但是明朝有一些太監專權比如劉瑾,魏忠賢。他們是在源頭上控制了大臣,一些大臣投靠了他們,魏忠賢想要啥結果,那就讓大臣上書寫啥,然後一批,這樣就完全把控朝廷了。所以,如果太監和閣老不能站在同一戰線,太監也無法專權。

    張居正和馮保結成同盟,便很好的合作,內外配合,萬曆初期的改革才很順利。太監其實權力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因為他的權力都是皇帝的,一旦皇帝翻臉,他啥都沒有。魏忠賢掌控朝堂那麼久,崇禎一上臺就把他收拾了,要說根基,崇禎弱的很。但是皇權是至上的,明朝太監沒有兵權,皇帝一句話,就能廢了他。

    所以,明朝太監有專權的時候,那是皇帝不想管,一旦皇帝生氣了,便都結束了。批紅始終是皇權賦予的,代行罷了。

  • 2 # 文史劉磚家

    明朝是一個皇權相當集中的朝代,不管是內閣還是司禮監,都是皇帝的平衡術,最終的決策權還在皇帝手裡,太監只不過是代皇帝行事。

    一、“票擬”和“批紅”。來自朝廷的所有章奏,先由內閣大學士看過,拿一張小籤條,寫出他們的處理意見,附貼在奏摺上送進宮裡,再由皇帝細閱決定,這在當時叫做“票擬”,是說用一個小條子(即票)擬具意見,送皇帝斟酌。待皇帝自己看過,拿這條自撕了,親用紅筆批下,名為“批紅”,批好了才能算檔案正式生效。

    二、司禮監掌印太監。司禮監掌印太監是明朝十二監中最具權勢的職位,有“內相”之稱。在司禮監中排名第一,位在秉筆太監之上,負責完成明朝國家決策中“批紅”的部分最後的稽核蓋印。明朝明宣宗時期,為了壓制內閣的權勢,設定“票擬”“批紅”兩個方式。由於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大都懶於政事,於是“批紅”的權力落到了太監手裡。司禮監秉筆太監,負責用紅筆批示處理意見是否可以執行,然而最後不是秉筆太監卻說了算的。因為司禮監掌印太監要再次稽核一次,如果認為可以,就蓋上公章。如果認為不好,有權打回去重新批紅。所以司禮監掌印太監是太監中的一號人物,有最終的決定權和稽核權。

    三、明朝的中央決策程式。大家都知道,明朝是一個皇權相當集中的朝代。明朝初年,朱元璋廢宰相,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明成祖朱棣時期,內閣權勢愈重,凌駕於六部之上。到了明朝中期,皇帝又利用一群太監製衡內閣,負責管理太監的官署叫司禮監。慢慢地發展下來,明朝中央政府的決策方式就成了:內閣商議進行票擬,然後送皇帝批紅,再有司禮監掌印太監蓋印,決策生效。由於批紅的權利落到太監手裡,所以太監開始代替皇帝行事。

    評語:所以即使司禮監掌握了蓋印、批紅的權利,首先只是決策過程中的一環,並不是全部,其次不管誰幹活,最終其決定作用的還是皇帝。

  • 3 # 朝史暮想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大致要知道明代的政府行政運轉的流程。

    對於某項政事需要處理,一般先由內閣商議一個結果和實行辦法,就是所謂的票擬,交到皇上這,這就是建議權。

    司禮監說白了就是皇帝的機要秘書部門。所有的檔案,公文,印章都由司禮監負責傳遞保管。因為一般來說,內閣的票擬都是比較成熟的實行辦法,皇帝一般都會準的。皇帝在票擬上批紅,就是准許了,這就是決策權了。

    之後就把公文遞到六部,由六部去具體施行,這就是行政權了。

    最後由御史去監督施行的效果,進而反饋,這就是監督權了。

    內閣票擬(建議)——皇帝批紅(決策)——六部(行政)——御史(監督)

    但是還有一種情況。皇帝比較懶,或者公文太多處理不過來,就會由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或者掌印太監直接代為批紅。所以這裡就有了太監可以鑽的權力漏洞。

    雖然規定,司禮監太監批紅,需要在皇帝的監督下或者口授下才行,但有時候,明代的幾個皇帝基本就是全程由太監進行批紅,自己不管事。

    所以司禮監的太監到底有沒有決策權?有。如萬曆的馮保,比如天啟的魏忠賢。

    但是他們的批紅權是依附在皇權基礎上的,隨時可以被剝奪,也可以說沒有決策權。

    所以,要看具體在什麼時期,什麼情況。

  • 4 # 任我行168622683

    朱元璋時,太監不可識字,更不可以干政,明太監是從朱瞻基開始可以識字,慢慢的被皇帝倚重,有東廠,西廠,兩大太監掌權機構。因對皇權構不成威脅。

  • 5 # 沉墨I方之城

    在一個正常的封建王朝裡,決策權永遠都在皇帝手中,無論是掌印還是批紅,都是最高決策者對權力平衡的一種流程而已。

    明朝是一個皇權非常大的朝代,但是權力集中於皇權,並不代表著所有的事情都由皇帝親自處理(朱元璋除外,他太能幹活了)。

    內閣與票擬

    如果要說到決策權,先要搞清楚明朝的權力結構。明太祖時期,朱元璋費九牛二虎之力改變了歷經千年的丞相制度,相權收歸皇權所有,但是到了明成祖時期,由於沒有丞相的設立,朱棣幹活兒沒有朱元璋那麼勤勉,亟需有人幫忙,但是又不能恢復丞相制度(那就打他爹朱元璋的臉了)。

    於是,朱棣巧妙的設定了自己的私人秘書團——內閣。內閣的設定,相當於把丞相權力恢復到幾個內閣成員手中,他們可以幫助皇帝處理一些政務,但是依然沒有決策權。

    內閣成員會把朝中的政務奏章處理意見寫在一張小紙條上,粘在奏章上,一同送給皇帝,由皇帝來最終決策該奏章所陳之事,而那張小紙條就是——票擬。

    批紅

    皇帝拿到了內閣遞交上來的奏章以及內閣意見的票擬後,要做出指示,這個指示需要皇帝參照內閣票擬意見親自動筆用紅色硃砂書寫在奏章上,這個過程就是——批紅。

    皇帝的批紅就是最終的皇權意見,這個意見可能參照內閣的票擬意見,也可能與之意見相左,如果分歧很大,皇帝會把奏章和票擬一同退還給內閣,讓內閣重新出建議,拿方案,重新寫票擬。

    掌印

    皇帝的批紅寫好後,這個奏章以及皇帝批示還沒有最終的權力認可,必須有一道程式要走——蓋印,就是要在皇帝的批示上蓋上玉璽,這可是體力活兒,不可能皇帝親自拿著玉璽沾上印泥一封一封奏章去蓋。

    於是,這個工作就交給皇帝值得信任而且經常皇宮的人,那就是太監,而這個掌管玉璽,負責蓋章的太監就是——掌印太監。

    掌印太監的權力極大,因為印把子在他手上拽著的,中國曆來都是蓋章的那個人是最牛的,掌印太監也不例外。但是,給誰蓋印,什麼時候蓋印,還是皇帝說了算。

    秉筆

    大明的皇帝除了個別的勤政,其他的皇帝都很懶惰,懶得上朝的萬曆,懶得生孩子的武宗,懶得立太子的嘉靖。

    而大多數懶皇帝甚至都懶得親自批紅,於是就有又產生了一個權力太監——秉筆太監。

    秉筆太監說白了就是幫皇帝批紅的,大家不要以為皇帝就把決策權交給了他,皇帝依然把決策權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中。

    皇帝看完內閣送的奏章和票擬後,把同意執行的奏章放在一旁;把需要考慮的奏章放一旁(留中);把需要內閣重新票擬的放在另一旁。

    秉筆太監就把同意的奏章拿上,用硃筆寫上“準”或者其他皇帝特別交代的意見,然後交於掌印太監進行蓋印,最後送達給內閣,根據批紅進行執行。

    但是秉筆太監自己是無權自己做主,隨意批示的,一切的批紅內容必須請示皇帝,所以決策權還是在皇帝手中。當然也有極個別的太監可以打個擦邊球,比如魏忠賢,他就利用天啟皇帝做木工的時間去請示皇帝意見,天啟皇帝一句:你看著辦,別欺我。魏忠賢就能自己處理朝政了,魏忠賢為明朝第一權宦,就是因為他幾乎掌握了批紅權。

    綜上來看,無論是內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都是皇帝掌管帝國的司職機構,所有的最終決策權都在皇帝手中,至於皇帝把這些權力放大放小,既有皇帝平衡權力的因素,也有皇帝惰政的原因。

  • 6 # 歷史小知

    先舉個例,可能更好理解。

    H市市長,針對馬上面臨的高考,提出了確保高考順利進行的幾點工作要求。並要求秘書整理成文,由辦公室主任稽核後蓋子下發到各縣執行。

    那麼能夠起草檔案的秘書掌握了決策權還是稽核的辦公室主任擁有了決策權?

    顯然不是,不管是秘書和辦公室主任都只有事權,而沒有決策權。

    同理司禮監掌印太監,他的職權僅相當於皇帝的辦公室主任。只是確保下發的批示是嚴格按照皇帝的旨意擬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潘金蓮喜歡武松,最後為什麼和西門慶一起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