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7分鐘理財

    為什麼淨值型產品被反覆在新規裡提及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在於打破剛兌這個問題,還有一個就是推動股市,我一個個講。

    首先?什麼是淨值型產品?類似於公募基金,淨值型理財產品是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沒有投資期限。產品每週或者每月開放,使用者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

    它和普通的銀行理財最大的區別在於,沒有收益率的預估。以往的理財產品,往往會給你一個預估的收益率,或者一個固定的收益率,然後為了達到這個收益,銀行會設立資金池,這個情況背後有很大的流動性風險的隱患,這就跟打破剛性兌付的要求相悖了。

    而淨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會承諾固定收益,對於使用者來說,賺多少錢全憑自己的買點夠不夠低,賣點夠不夠高,假設使用者購買時產品的淨值為1,到了賣出的時候,產品淨值變為1.2,則使用者的每一份的收益就是1.2-1=0.2,買了1000份,就賺了200,換言之,如果淨值變為0.9,則收益為0.9-1=-0.1,也就是虧損0.1,買了1000份,就虧了100元。而銀行會根據當初的協議,在固定日期公佈淨值類產品的淨值,使用者可以進行淨值查詢,以計算自己的收益。從而真實實現了打破剛兌。

    淨值可以算出投資理財產品的過往收益率:

    淨值型的理財產品剛成立時通常都是從1開始計數的,假設一款理財已經成立270天,最新的淨值是1.01,那麼其年化收益率=(當前淨值-初始淨值)/初始淨值/已成立天數×365天=(1.01-1)/1/270×365

    那另一個原因是,淨值類產品可以更方便地投資二級市場了。以前的理財產品很少會投資二級市場,因為風險不可控,萬一賠了可能還帶著銀行的信譽,現在淨值化產品就可以像混合基金一樣自由一些的投資,當然要在限制範圍內。

  • 2 # 獨步辣味

    最簡單地說,我們的投資是為了收益,而收益只有兩種:一種是保本保收益的,比如存款,年利率是明確的,另一種是既不保本更不保收益的,比如股票,掙多掙少看我們的水平,當然還有運氣。

    那麼,為什麼理財產品不應該保本保收益,也就是不應該剛性兌付呢?不說專業的解釋,簡單打個比方:同一個貿易商向我們收購同樣的杯子,一個出價一塊錢(存款利率),另一個出價四塊錢(理財收益),這,合乎邏輯嗎?顯然不。

    所以,理財產品要與存款區分開,這本來就不是一樣的商品,不應該同樣地剛性兌付。

    打破剛性兌付後,怎麼確定收購價呢?一句話:隨行就市,買賣的時點是多少錢就是多少錢。這個時點的價錢就是淨值。

    不知道這樣是不是說明白了。

  • 3 # 理財迦

    朋友們好!目前許多新發的理財產品,都是淨值型理財產品,那麼,什麼是淨值型理財產品?它有什麼好處呢?明確的講:值值理財產品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賺賠一目瞭然!二是方便進出!

    下面就給朋友們介紹一下淨值理財產品,以及它的特點:

    首先,一起來看看什麼是淨值型理財產品:

    用咱老百姓的大白話說:淨值理財產品,就是能把現在值多少錢,明明白白告訴咱的理財產品!而且,每隔一段時間比如說七天,15天30天就會開啟,並公佈價格,方便大家買進贖回!而且一般沒有固定的投資期限限制,只要不賣,就能一直在裡面投著,不用擔心過期!覺得不好,那麼開啟的時候方便的可以退出!每次開啟的間隔也很短,非常方便投資人,購買和贖回!再簡單講,這一類的產品一口支付寶的開放式基金有比較相似的地方!這就是所謂的淨資產理財產品!

    淨值理財產品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淨值理財產品,也是不保本不保收益的!因此也有一定的風險這一點要謹記。

    第二呢,淨值理財產品,賺多賺少一目瞭然!所謂淨值,用咱老百姓的話說就是:能兌多少,值多少錢!舉個例子:李大爺投資十塊錢,購買了五個產品,每個兩元!一星期以後,產品公佈了這一星期的淨值,每個淨值兩塊二!那麼李大爺每個賺了兩毛,五個賺一塊!一目瞭然,非常清楚!買了淨值產品以後,賺多賺少自己心裡非常清楚!

    第二呢,流動性!以往的定期理財產品,往往是幾個月至一兩年不等!中間,不能提前贖回!而淨值產品正常情況下每7天,十五天或30天就會開放一次,方便大家進出!流動性非常好!同時也為朋友們,改變計劃,規避風險,改換產品提供了通暢的通道!

    第三段,有利於提高理財產品的以獲利能力!沒有競爭就沒有動力!以往的理財產品,動輒一年兩年,買的時候,說的天花亂墜,反正兩年以後還很遠,到時候再說!而淨值新產品則不同!因為每個星期,每個月,都會公佈淨值!一旦產品淨值相比同類產品的淨值低或不穩定,那麼投資者肯定會用腳投票!因此,會促使理財產品的良性競爭產品,向高收益,低成本,高穩定性安全性發展!進而給投資者帶來更高的收益!

    第四!提高了投資者的應急能力!一般的定期理財產品,中間不容易贖回!如果投資人臨時急用錢,往往無計可施!需要漫長的等待!淨值型理財產品,每隔一段時間例如七天,十五天或30天就會放開始申贖,很方便投資者臨時應急贖回,這也大大的減少了投資理財的風險!

    由此可見,淨值型理財產品一方面是適應了新時期管理規定,另一方面,也是投資理財市場發展變化的一個必然結果!淨值型理財產品的出現,必將會促進理財產品向市場化,競爭化發展,這最終會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的紅利!因此,淨值型理財產品,確實是我們普通人進行投資理財的好渠道!

  • 4 # 奇葩財經說

    資管新規落地以後,銀行理財產品將由保本型轉向淨值型,也就是說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銀行不再兜底的時代已經來臨!

    什麼是剛性兌付?

    如上圖所示,剛性兌付的本質含義就是不管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是賺還是賠,銀行都會將客戶的本金甚至利息如期歸還給客戶。剛性兌付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第一,承諾保本甚至保收益;

    第二,透過滾動發行拿後來投資者的錢兌付前面投資者的錢,類同於拿多張信用卡套現還款;

    第三,銀行對自身發行的理財產品無條件兜底。

    資管新規落地以後還可以剛兌嗎?

    剛性兌付嚴重扭曲資管產品“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本質,擾亂市場紀律,加劇道德風險,打破剛性兌付是金融業的普遍共識。資管新規落地以後,明確規定銀行理財產品不得再出現剛性兌付的情形,如果出現銀行理財產品剛性兌付的情形,將對該銀行機構實施懲處,而且鼓勵使用者向華人民銀行投訴舉報,還有獎勵哦!

    為什麼要將理財產品轉為淨值型?

    《指導意見》要求,金融機構對資管產品實行淨值化管理,淨值生成應當符合公允價值原則,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讓投資者明晰風險,同時改變投資收益超額留存的做法,管理費之外的投資收益應全部給予投資者,讓投資者盡享收益。作出這一規定的原因在於,從根本上打破剛性兌付,需要讓投資者在明晰風險、盡享收益的基礎上自擔風險,而明晰風險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產品的淨值化管理。

    換句話說,只有淨值化管理才能最及時的反映資產收益以及風險。而且,理財產品本身就是具有風險性的,其本質是銀行作為管理人收取相應管理費、客戶作為委託人自擔風險以及收益,而剛兌完全打破了這種本質,所以遭到淘汰也是必然現象!另外,銀行作為發行機構不得超額留存,管理費以外收益全歸投資者所有,在根本上讓投資者享受到更多的收益!

    綜上所述,銀行理財產品由保本型轉向淨值型是發展的必然選擇,大家正確看待即可,風險可控、盡享收益才是理財產品存在的基礎,淨值化管理必不可少!

  • 5 # 陳米因

    4月27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聯合釋出《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即資管新規)。資管新規要求,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淨值化管理,淨值生產應當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及時反映基礎金融資產的收益和風險。

    關於題主的問題,補充3個觀點:

    (1)資管新規要求所有資產管理產品均實行淨值化管理,不僅限於銀行理財產品,還包括信託產品、券商計劃計劃、基金子公司專戶產品等。

    (2)淨值化管理是實現“賣者盡責,買者自負”、打破剛性兌付的需要。資管新規釋出前,資管行業普遍存在剛性兌付。剛性兌付的根源在於資管產品收益、風險的不公開、不透明,難以清楚區分買者、賣者的權利、義務和責任。透過淨值化管理,資管產品的收益、風險可得到充分、及時的反映,買者透過觀察淨值波動,可清晰地瞭解,從而理智地做出投資決策。

    (3)淨值化管理存在很大的實現難度。與徵求意見稿相比,4月27日,資管新規正式稿在淨值化管理上做了修正,允許滿足一定條件的封閉式資管產品使用攤餘成本法計量;7月20日,人民銀行釋出《關於進一步明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再度擴大過渡期內攤餘成本法的使用範圍。這表明,淨值化管理在實踐中落地仍有很大的阻力和微觀的障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姜醋蛋(不加豬腳)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