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熊貓很兇很兇

    諾曼底登陸無疑是最具規模性,意義性的行動,從而代表了整個反法西斯聯盟反攻的號角,迫使德國改變其戰略部署,加速其納粹同盟的戰敗,而太平洋島嶼的登陸只是單一的登陸作戰,不可相比。

  • 2 # HelloNorth

    太平洋登島作戰,1942年中期開始日本因其中途島海戰私利而損失大量的軍艦和飛機,故制空權牢牢地掌握在美軍手中,甚至坦克數量也因對華作戰而顯不夠。美軍先用飛機和艦炮對島嶼實施轟炸,再用坦克開道,為其勝利創造力有利條件。美軍在島嶼戰中使用的是衝鋒槍,而日軍卻用“三八大蓋”和少量的衝鋒槍。武器和人數均顯不夠。故美軍節節勝利,陸續收復了瑪利亞納群島的關島和塞班島;琉球群島的沖繩島;瓜達爾納爾島和印尼爪哇島以及菲律賓群島等。日軍則節節敗退,縮回到本國周邊領地,繼續死守抵抗。美軍空軍對日本列島實施轟炸。1945年初,對東京,大阪及神戶等大中城市進行地毯式燃燒轟炸,光東京就使平民傷亡達數十萬,90%以上的建築物受損。在日本不像德國以工廠為中心製造兵器,他們是以小作坊為零部件生產,再給工廠組裝。一旦小作坊被毀,整個國家工業就停了。但這些小作坊數量極多,在空中並很難被發現。故美軍決定先用燃燒彈燃燒這些小作坊集中區,再用轟炸機轟炸,以利於發現這些領地。這樣小作坊大部被摧毀,日本的工業徹底停止了。並在多次警告無效情況下,對九州長崎和廣島投放原子彈,造成60多萬人傷亡。與此同時蘇軍使60萬關東軍投降,並解放北韓,日本政府終於宣告“無條件投降”。 

    諾曼底登陸作戰,德國於1939年初閃電佔領波蘭,之後佔領比利時,再佔領法國,然後對英國實施轟炸。最後率領捷克軍團,羅馬尼亞等國軍隊向蘇聯發動戰爭。在基輔與三大戰役之後,德軍失利。美英法聯軍在“諾曼底”登入,發動西線攻勢。德國倆面作戰,一觸即潰。蘇聯佔領柏林大廈,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凱特爾陸軍元帥代表德國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蘇聯管轄柏林東部,美國等管轄西部,為戰爭付出血的代價。

     諾曼底登陸是一場戰略性的大陸兩棲登陸戰,完全不同於在太平洋上的美日之間的島嶼登陸戰,只要登上灘頭就意味著勝利。由於大陸縱深比較大,即使登上灘頭,防守一方也可以從其他地方調來後備部隊,組織反擊,將登陸一方趕下海。在義大利的薩勒諾和安齊奧,德軍就是憑藉著快速的反應,迅捷的機動,堅決的反擊,將登陸的盟軍壓制在狹小的登陸灘頭,若非盟軍強大的海空支援,就連彈丸之地的灘頭都守不住。而在法國的德軍無論反應力、戰鬥力都勝過在義大利的德軍,加上法國的鐵路、公路交通都比義大利發達,盟軍當然很清楚將會遭到怎樣的抵抗。所以諾曼底登陸成敗的關鍵就在於登陸的最初兩週裡,頂住德軍的反擊,建立起統一鞏固的登陸場。但是盟軍在佔領大港口之前,單憑登陸灘頭的人工港,只能運送12至15個師,其中裝甲師1至2個,並保障這些部隊的糧、油、彈的補給。反觀德軍,雖然在諾曼底只佈署了6個師,但在三天裡就可以從各地調來25至30個師,其中裝甲師7至8個投入反擊。這樣大的兵力對比劣勢,盟軍幾乎沒有取勝的可能。換句話說,只有阻止德軍的增援到達諾曼底,才有取勝的可能。為達到阻止德軍增援這一目的,盟軍採取了雙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面利用強大的空軍全面轟炸法國西北部的鐵路、公路目標,封鎖通往諾曼底的交通,使德軍增援不能到達。另一方面則是展開戰略欺騙和偽裝,使德軍統帥部相信,在諾曼底登陸之後,還會有另一場更大的登陸,所以不把援軍調往諾曼底。——這場戰略欺騙,就是諾曼底登陸中最隱密的部分,直到五十年後解密的檔案中也只公開了其中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後人只能去作一些推測和想象。

    在整個二戰中,諾曼底登陸的規模和意義比太平洋登島更大。

  • 3 # 忄夜明丶

    太平洋。論人數,諾曼底盟軍總共17w,太平洋幾個大的登島戰役,硫磺島11w,貝里琉4-5w,瓜島6w,沖繩24w,不算零零散散的人數都超了,況且太平洋美軍登島前會集結戰艦想洗一輪炮彈,明顯視覺效果很好

  • 4 # 丫AkE

    諾曼底登陸更具規模性。英美盟軍從諾曼底登陸,進入法國,與蘇聯前後夾擊德軍。規模宏大,前期戰略欺騙準備充足,在6月初幾十萬人乘坐船成功進入諾曼底,是史上最具完美,經典,成功的大型登陸。而太平洋作戰是美軍和日軍的島嶼爭奪戰,戰爭初期美軍吃盡了苦頭,比較著名的瓜島,沖繩島,中途島,美軍使用燃燒噴火器殺死地堡的日軍,麥克阿瑟在瓜島使用蛙跳戰術。沖繩島,日軍見守島無望,強迫居民學生跳崖自盡,並在島上大量對婦女傳播性病,使浪漫的美軍苦不堪言。中途島海戰,南雲中將使日軍損失大批航母,軍艦,飛機,損失無數精英王牌飛行員,日軍士兵,從此日軍走下坡路。在塞班島,就是B29進駐,島上的殘餘日軍也沒消滅完,偶爾打游擊似的騷擾,站著來躺著的多。鑑於日軍不怕死的亡命之徒,1945年8月6日9日,從塞班島起飛的轟炸機飛向日本本土,扔下兩個大大的鐵疙瘩,日本投降了!

  • 5 # 軍機本堂

    你只要對比一下雙方實力就知道了

    德國比日本強的不是一丁半點,而且歐洲比起太平洋更具軍事價值,英美為了在蘇聯之前搶先一步,打出了先歐後亞的戰略模式

    光是美國給英蘇任何一家提供的物資,就已經遠超對於中國的投資。

    美國為了登陸諾曼底,拉了全世界的精英部隊,從41到44年,打完非洲、幹翻義大利,還要在空海上碾壓德國,光是欺騙德軍防禦加萊就花了不少功夫,而且集中了數百萬大軍也只為登陸幾個海灘,也可見納粹德國對於美蘇爭霸世界的重要性和戰鬥力。

  • 6 # 冷眼看世界lei

    論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力當然是諾曼底登陸戰役了,從三個層面來講,第一兵力投入,武器裝備投入。遠遠大大於太平洋戰役。

  • 7 # 惜花公子

    肯定是,太平洋登島戰爭更加的具有規模。戰爭是隻一個勢力對一個勢力的戰鬥,必須以一個勢力的失敗或雙方談判言和才算結束。如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北韓戰爭等等。而戰役是指在某場戰爭中或者時間階段裡雙方的一次或多次規模性交火,在一場戰爭中會有多個戰役的存在。如蘇德戰爭先後爆發的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列寧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等等。

    因此,戰爭是連續性的,是多場次的戰役的結合。諾曼底登陸戰役是二次世界大戰,一個歷史性轉折點性戰役,自此,盟軍從相持階段轉向了全面反攻的帷幕。法西斯德國也由此走向滅亡進入倒計時。

    由於,各類宣傳讓其非常深入人心,感覺諾曼底登陸了戰役是非常宏大,然則,在太平洋登島戰爭中,從中途島戰役到塞班島戰役,每一場戰役難道都不亞於諾曼底登陸戰役的。

  • 8 # 紅色手電筒

    登陸作戰分成兩個類別,一種是島嶼登陸作戰,還有一種是大陸登陸作戰。美軍在太平洋實施的登陸作戰是典型的島嶼登陸作戰,而諾曼底登陸作戰,則是典型的大陸登陸作戰。

    登陸作戰分為4個階段,包括航渡,換乘,上陸,發展進攻。在大陸登陸作戰和島嶼登陸作戰中,也都是這四個階段,而不同的地方在於發展進攻方面。

    大陸登陸作戰,在開啟登陸場,部隊上陸以後,這只是一個開始,上陸的部隊還要繼續發展進攻,而且發展進攻的規模難度都非常大,可以說這個時候的戰鬥是以海灘為基地進行一場大規模的地面進攻作戰。在島嶼登陸作戰中,守軍的的命運是由在準備登陸島嶼附近的海戰決定,日本艦隊被重創的以後守島日軍孤立無援,最後只能被消滅。

    而島嶼登陸作戰,上陸以後發展進攻的規模要小的多。可以說,島嶼登陸作戰,在登陸開始以前,守島部隊的命運就已經決定了,在太平洋島嶼登陸戰中,美軍在登陸以前由於已經是打垮了周邊的日本艦隊,可以說守島的日軍只能是困獸猶鬥,肯定是要被消滅的,區別只是殺傷的美軍多少問題罷了。

    而大陸登陸作戰,在登陸以後,由於對方的增援部隊可以透過各種手段快速的機動到登陸場附近,形成對於登陸部隊的兵力優勢,這個時候不但是可能把登陸部隊封鎖在海灘,甚至可以把登陸部隊趕下海去,所以大陸登陸戰在登陸部隊上陸以後,後方登陸部隊的增援部隊速度一定要快於敵方的增援部隊增援速度。

    作為大陸登陸戰,一般來說規模都是很大,就像剛才說的,搶灘上陸只不過是一個開始向內陸進攻的開始罷了,隨後還要有大量的部隊不斷投入進攻,同時還有大量的補給品跟隨上陸,諾曼底就是自己造了個2個人工港,大量的補給物資透過這兩個人工港為已經上陸的盟軍提供後勤保障。為了實施諾曼底登陸,盟軍集中了300萬地面部隊,而在太平洋美軍投入兵力最多的沖繩登陸作戰,地面作戰部隊只有約20萬,諾曼底投入11000架飛機,6000艘各種艦船,而沖繩是1200艘艦船。諾曼底第一天就上陸17萬人還有20000輛各種車輛。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已經是一場不能輸的戰役,所以必須集中所有能集中的兵力。

    而諾曼底登陸戰役盟軍投入的兵力可以說是碾壓優勢,但是在德軍的抵抗下,盟軍很長時間無法再前進一步。而這就是大陸登陸作戰的特點,而島嶼登陸戰中,發展進攻沒有這麼多來回,日軍在發動自殺衝鋒以後,基本上沒有什麼大規模有組織的抵抗活動了,剩下的就是掃蕩殘敵了。而諾曼底登陸以後,盟軍還經歷了一系列大規模的地面交戰,最終才打到了德國。 圖片來自網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馬刺會不會交易德羅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