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湖驛站

    事實上,陳平一生所立的功勞,並不比張良所立的功勞小。但是,張良得到的評價,卻明顯比陳平高。劉邦把張良排在他功臣榜的第一位,陳平則根本沒有入得了他的法眼。他說陳平“智有餘,然難獨任”

    說陳平的計謀不比張良差,這一點,並沒有抬高陳平。我們可以先把陳平和張良一生的計謀,拿出來比對一下。

    陳平一生有六大計策,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一計策,離間范增和項羽的關係,成功地讓項羽懷疑范增,范增負氣出走。項羽身邊從此再沒有為他出謀劃策的人,最終,劉邦成功打敗兵強馬壯天下無敵的項羽。

    第二計策,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陳平出奇計,聲東擊西,用替身代替劉邦,最終幫助劉邦成功脫困,得以捲土重來,再戰項羽。

    第三計策,韓信在攻下齊地後,想被封為王。劉邦本來就忌憚功臣,再加上當時正被圍困著,因此就想和韓信翻臉。是陳平及時阻止劉邦,真封韓信為齊王。此舉有效地籠絡住了韓信,讓韓信從此對劉邦死心塌地,也避免了漢軍分裂的悲劇。

    第四計策,劉邦從漢中出發,攻打項羽。從後面的歷史程序來看,依靠蜀地政權而實現統一全國的,一次也沒有成功過。而劉邦成功了。劉邦之所以成功,是陳平有效地聯合了齊國等東邊的諸侯與項羽爭鬥,從而給了劉邦機會,劉邦得以攻下漢中,佔據三秦。並以此為根據地,最終打敗項羽,實現全國統一。

    第五計策,劉邦因為擔心韓信謀反,想出兵攻打他。是陳平給劉邦出了好的計策,兵不血刃捉住韓信,避免韓劉大戰,引發全國性的大戰,避免造成第二次楚漢相爭的局面。

    第六計策,劉邦在和匈奴的對抗中,被匈奴圍困於白登七天七夜。最終,是陳平掌握了單于老婆嫉妒貪財的心理,幫助劉邦成功解圍。

    當然了,劉邦去世後,陳平還有一出接一出的計謀,這裡就不再多說。

    張良一生,也有六大謀略。。

    第一謀略,劉邦往咸陽挺進的時候,沿途一直在攻城拔寨。張良告訴劉邦,不用這樣做,要想辦法拉攏分化秦將,這樣才能儘快入關。劉邦用張良的謀略,果然很快進入函谷關,最先攻下咸陽城,滅掉秦國。

    第二謀略,劉邦被項羽叫去,設下鴻門宴,想要問罪劉邦。是張良拉攏了項伯,同時讓樊噲威逼,再讓劉邦提前逃跑。最終把劉邦救下來,避免被項羽殺害。

    第三謀略,劉邦在被項羽封為漢王后,張良讓劉邦燒了所有的棧道,表示沒有再逐鹿中原的想法。這一做法,有效地麻痺了項羽,使得最終韓信的暗度陳倉能夠成功,奇蹟般的挺進三秦。

    第四謀略,劉邦重新進入中原,並僥倖攻下彭城後,便在彭城花天酒地,不思進取。結果造成項羽反攻過來,把劉邦圍困。劉邦本來想用酈食其的計謀,找六國後人,對他們大加封賞,讓他們來救。韓信及時阻止了劉邦這麼幹。

    第五謀略,劉邦想發動對項羽的反攻,讓韓信、彭越、英布等和他一起合圍項羽。誰知道劉邦動起來了,那三位卻不動。造成項羽打得劉邦四處逃竄。這時候,張良給劉邦出主意,讓他把地盤劃給韓信三人。三人獲得了地盤後,才出兵聯合作戰,最終在垓下滅掉項羽。

    第六謀略,劉邦想改立劉如意為太子,呂后向張良求救,張良讓呂后把商山四皓請出山,給劉盈站臺。

  • 2 # 扶蘇有酒

    張良善出戰略上的計謀,也叫陽謀,表現出君子坦蕩蕩。陳平善出立竿見影的陰謀,一副陰險小人之狀。

    張良的計謀簡介

    張良獻計破蟯入關,先於項羽入主關中。勸劉邦還軍霸上,助劉邦鴻門脫險,解除生命威脅。明燒棧道迷惑項羽,才使三秦之戰得以取關中。穩住韓信彭越才得以垓下之圍。勸說定都關中,得四百年漢之天下。獻計呂后請出商山四皓保太子。功成身退,傳為千古佳話。

    陳平的計謀簡介

    陳平使萬金反間楚營,離間范增,斷項羽左右臂膀。陳平滎陽夜放婦女,紀信調虎離山助劉邦脫險。雲夢之計智擒韓信。白登獻匈奴美女黃金,得以解圍。反間計,美人計,各種陰謀,顯示出陳平的陰險狡詐。表面妥協呂后,同意封呂氏為異性王和諸侯,後又誅殺呂氏一族立有大功。

    不光現在的我們肯定張良,就連漢高祖都肯定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們為什麼肯定張良,因為張良和陳平的陰謀相比,光明磊落的多,善出一些掌握戰略全域性的計謀,而且功成身退,多少後世文臣武將都辦不到的事,所以能成為後世的典範。

    另一個原因,史記寫盡了項羽的英雄主義情懷,陳平和項羽一比較,他的陰險狡詐,他的陰謀,我們就會不屑一顧的面對。

    其實我們只是更喜歡張良多一些而已。

  • 3 # 職業減肥營養師

    我是勃勃,我來回答,其實張良的計策和陳平計策最大的不同,就是張良都是陽謀為主,而陳平是陰謀為主。從這個方面來說大家都肯定張良。下面我們透過這幾個例子來證明:

    1、張良火燒棧道,陳平離間楚軍

    張良

    西楚霸王項羽在分封天下的時候,把劉邦分在了漢中和蜀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四川在當時是一個交通很不好的省份,人們出川只能靠棧道,張良卻在漢軍入川以後,燒掉了棧道,這樣做的目的是消除項羽的戒心,也是為了考驗漢軍將士,這就是徹底的陽謀了。

    2、張良讓太子找商山四皓站臺,陳平白登之圍中挑動單于妻子的妒忌心,從而放走劉邦

    陳平

    當時劉邦想廢掉太子,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呂后找到張良幫忙,張良沒有辦法。於是,讓太子如意想辦法找到商山四皓作為太子的幕僚,天天在劉邦眼前晃,這四人劉邦一直想招攬的,可惜四人不從。

    劉邦看到了就問他們為什麼?他們說,陛下愛罵人,所以我們不為陛下所用,但太子為人仁厚,我們願意為太子效勞。這個時候,劉邦知道太子羽翼已成,指著這四人對戚夫人(趙王如意生母)說,太子羽翼已成,沒辦法廢了。

    陳平在白登之圍中劉邦被匈奴士兵圍困的情況下,想辦法聯絡到了匈奴單于的正妻,和她說,單于一旦殺掉漢朝的皇帝,就會得到無數漂亮的女人,到時候你的地位就不保了,匈奴單于妻子一聽,是這個理,於是勸說匈奴單于放過了劉邦,劉邦才躲過一劫。

    從上面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張良的計策都是根據事物的發展制定的前瞻之計,很多都是光明正大,別人無可奈何。而陳平更多的是用的引起內心中的惡來達到他的目的,雖然很有效,但是不宜提倡過多,所以大家都會較多的肯定張良。

  • 4 # 臥薪嘗史

    關於兩位的計謀我就不多列舉了,各位都說得很多,關於為什麼人們更愛張良,我想其實是分兩點,一是當時劉邦更信賴張良,二是張良更符合現代社會價值觀,多得以宣揚

    而這兩點有個共同的原因:張良為人謙和,潔身自好,比如他對黃石公的態度。而且格局大,開始他的目的就是恢復南韓,暗殺秦始皇、輔佐韓王復國、拒絕項羽的分立而治,勸劉邦要打就拿下整個天下,得天下後捨得功成身退,足以看出他的格局。每次做事都下大力氣,也不拉幫結派,功成身退對劉邦不構成威脅,劉邦很喜歡

    陳平呢開始只是為混口飯吃,貪財好色,放蕩不羈,解決的事多是為自己的功名,得天下後繼續做官,努力往上爬,後來還大力支援呂雉重用親信(雖然是權宜之計),這副模樣在外界看來就是道德有問題。而且劉邦覺得這人一旦遇到關乎自己命運的事時一定會先考慮自己,不顧大局

  • 5 # 耗子尾汁好滋味

    張良與陳平,都是西漢立國的主要功臣,為何後世會對前者廣為稱頌,對後者則評價不高?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兩部分來探討。一部分是二者謀略的不同,這部分問題答案相對清晰,因為我們可以從很多歷史資料和書籍中做出比較;另一部分就是對二者的評價問題,這個就是見仁見智了,絕不僅僅是要站在謀略的角度,還有很多綜合的因素,畢竟我們無法還原歷史的原貌,假使是有了歷史原貌,同樣會有不同的價值標準給出不同的答案。

    下面說說我的觀點。

    首先,張良和陳平的成長環境不同,一個出身貴族,一個出身平民。張良的爺爺和父親可說是連任戰國時南韓宰相,如果不是秦始皇滅六國,張良很有可能也是子承父業,過著不一樣的人生,實現自己的理想,所以從博浪沙刺殺案開始,他的一個重要夢想就是“我要恢復身份”。再說陳平,從小家境不好,但好學、愛讀書、喜交遊,人窮志堅,從他社廟均分豬肉的故事,也可看出他的重要夢想是“我要獲得身份”。

    其次,從謀略屬性看。張良之謀屬陽,乃奇智;陳平之謀屬陰,乃機智。從宣傳的角度講,張良更正面,容易上的了檯面,陳平比較被動,不宜營造和諧環境。但其實這樣的搭配是陰陽調和,劉邦的福氣也!二人在勸劉邦封韓信為齊王的事情上是一致獻策的,這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從歸宿的選擇看。張良選擇了退隱,陳平當上了宰相。回頭看來,我覺得這是最好的結果。張良助劉氏打下了天下,陳平幫劉氏穩住了天下——原來真神是劉邦啊!張良恢復了身份,心願已了,就此別過;陳平獲得了身份,動力無限,繼續前行!

    拋開歷史,迴歸現實。張良有些神化,可以將他視為偶像;陳平略有偏頗,行事之風值得探討。

    經此一見,此二者雖異,卻殊途同歸,皆因後人不能相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中醫的到底是些什麼文化水平的人群?習慣於否定中華傳統文化的人的心態是怎樣的?